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露天矿山是指在地表开采矿石的矿山,排土场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土石方等物料的堆放场所。
由于排土场通常位于露天矿山的陡坡和极易滑动的区域,因此在雨季和大风天气条件下,会发生排土场滑坡、坍塌等灾害事故,给矿山生产和环保事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排土场灾害分析1.滑坡灾害排土场通常位于陡坡或山体边缘,若排土场下方地形陡峭或者受水流的冲刷,土层稳定性下降,土体重心下移,容易引起滑坡灾害。
2.崩塌灾害排土场在长期堆积的过程中,土石方与废矿渣形成多层结构,且难以得到有效的固结。
当排土场受到风吹、雨淋等自然力的冲击,会导致排土场土层的位移,使排土场发生崩塌现象。
3.泥石流灾害在雨季或长时间持续降雨的情况下,排土场内的土石方受水分的浸泡、软化和流动作用,形成微观裂隙,易造成泥石流灾害。
二、防治措施1.技术防治技术防治主要包括加固排土场绿化、观测监测和排水排涝。
例如,在排土场陡坡处加设护坡绿化,把植物根系与土体紧密结合,减小土体的下滑倾向;对排土场进行实时观测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信号,采取防护措施;加强排水排涝,减缓排土场土层的软化和流动作用。
2.管理防治管理防治主要包括加强排土场管理、制定预案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例如,在排土场生产时,加强巡查、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理渗漏、裂缝等安全隐患;定期组织排土场排查、评估和应急演练,制定排土场灾害预案,提高排土场应急响应能力。
三、结论排土场灾害是露天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防治工作的实施需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
在这个基础上,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审慎设计、合理布局,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排土场灾害的发生,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露天矿山排土场是一个重要的设施,它承载着矿山的大量废弃土石和尾矿,但排土场灾害却频频发生,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基本情况1.排土场灾害的类型在露天矿山排土场中,常见的灾害类型包括土石流、滑坡、崩塌等。
土石流是由流水冲蚀和土石坍塌引起的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边坡滑动的现象,崩塌则是坡面或坡脚发生的局部块体垮塌的情况。
这些灾害类型一旦发生,往往会给矿山和周边地区带来严重的危害。
2.排土场灾害的危害排土场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山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对周边的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
而且排土场灾害的发生也会对矿山的正常生产造成重大影响,降低矿山的开采效率。
二、排土场灾害的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排土场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降雨的作用,容易引发土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是排土场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排土场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矿山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等人为因素都会加剧排土场灾害的发生。
三、排土场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加强排土场的监测预警工作是防治排土场灾害的重要举措。
通过安装各类监测设备,及时了解排土场的变化情况,发现灾害隐患,预警预报,从而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规划设计在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排土场的位置和形式,避免因规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灾害发生。
3.加强工程治理通过对排土场进行工程治理,采取加固支护、降低边坡坡度、改善排水条件等方式,提高排土场的稳定性,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4.科学管理在排土场的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排土场的监管,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发生。
地下矿山的排土场方面安全对策措施地下矿山是目前国内外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排土场作为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设施之一,其安全问题也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排土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安全对策措施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排土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排土场是指地下矿山废弃物、岩石碎片等堆放后的区域,其作用是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渣、渣岩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排土场的特点是顶部平坦、边缘陡峭、斜坡稳定性有限等,因此安全性问题是其开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排土场的安全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土石性质土石性质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土石体积不稳定、劣质土石等均会影响排土场稳定性,严重者可能导致堆体滑坡、崩塌等问题,引发事故。
2.水文地质因素排土场的安全与排土场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息息相关。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良会对降雨、地下水位等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威胁排土场的安全。
3.周围地貌环境周围地貌环境也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强风、大雨、雷雨、中地震、陡峭地形、沉积物等环境都会影响排土场的稳定性。
安全对策措施为了确保地下矿山的排土场安全,需要采取科学的安全对策措施。
下面将从排土场的构造、排土场的选址、水文方面、构造控制、边坡稳定等方面来介绍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对策措施。
1.排土场的构造在排土场的构造方面需要考虑堆体稳定性和堆体内部资源利用效果。
需要通过综合实地情况对排土场的分区处理,以确保挖掘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排土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排土场的形状优化设计,选取合适的高度、边坡角度及排土场面积。
2.排土场的选址在排土场的选址方面,应尽量选择地形较平缓的区域,并且排土场体积应适宜、土石性质相同、坚硬的块石过多的地方应尽量避免选择等。
此外,排土场周边地质条件需良好、无地裂缝、裂缝、断层等。
3.水文方面水文方面主要考虑排土场附近的地下水、地表水、山洪、雨水、泉水等对排土场影响的问题。
露天矿山排土场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一、目的保障矿山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排土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疆庆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龙泉煤矿项目部三、管理办法1. 项目部经理是排土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经理应指定或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本制度有关排土场安全规定的各项要求,配备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负责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经费。
2. 建立健全适合项目部排土场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包括:排土场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排土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计划;排土场安全操作以及有关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以上制度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执行)。
3. 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做好排土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工作。
4. 未经技术论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排土场设计或设计推荐的有关参数。
5. 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符合《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安全警示标志。
6. 严禁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边坡面捡矿石和其他活动。
7. 在排土场最终境界20米内排弃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稳定,防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四、排土场的运行1.汽车运输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1.1 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1.2 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1.3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
1.4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而在采矿过程中,露天矿山排土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排土场灾害频发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的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1. 滑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中,滑坡是最为常见的灾害之一。
由于排土场处于山坡上,土石的边坡在长期的风化侵蚀之下,容易出现滑坡现象。
一旦发生滑坡,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
2. 塌陷露天矿山排土场中的土石堆积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土石在堆积过程中可能引发土体内部的变形和破坏,导致土石堆发生塌陷。
这种塌陷不仅会影响排土场的使用,还可能引发其它灾害。
3.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露天矿山排土场附近,山体本身就可能存在着泥石流的隐患。
一旦暴雨来临,山体的泥石可能被冲刷出来,形成泥石流对排土场产生危害。
1. 地质条件露天矿山排土场通常都建在丘陵地带,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
山体的地表和地下构造会对排土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山体的自然环境也容易引发灾害。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了排土场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环节。
比如说排土场的坡度设计是否合理,排土场的稳定性分析是否完备等等。
3.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暴雨、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情况。
这些自然现象都可能引发排土场的灾害。
1. 加强规划设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排土场的坡度和土石的堆积方式。
在排土场建设之前,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
2. 强化监测预警对排土场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
3. 加强管理维护对排土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十分重要。
加强排土场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一些小问题引发灾害。
排土场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摘要:矿山排土场对于矿山企业是一笔较大的投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研究排土场的安全防护对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至关重要。
在矿山建设中排土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对当地环境、国土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时刻会危及排土场下游的财产生命安全。
所以对排土场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复垦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在我国矿山建设中排土场不论是在投资还是在占地上都举足轻重,尤其是在露天采矿企业。
排土场在设计及建设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矿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矿山排土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分析了排土场的事故原因及安全防护对策,对我国矿山企业排土场安全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排土场;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引言随着矿业开发的发展和露天矿山开采深度的加大,边坡、排土场稳定问题日趋严重,灾害事故逐年增多。
根据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不完全统计,不稳定边坡或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边坡及排土场占比达40%左右,出现过边坡变形、破坏的边坡占42.2%。
近5年边坡垮塌事故共发生433起、死亡640人,分别占总量的11.4%和13.7%,排在第3位;较大事故共发生27起、死亡102人,分别占较大事故的17.9%和17.3%,仅次于中毒窒息事故,排在第2位,在露天矿山事故中排第1位,一直居高不下。
排土场作为一种巨型人工松散堆积体,其性质特点决定了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环境污染等灾害事故。
而且,矿山企业普遍将排土场建在村庄或矿区的上游地区,因此也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1排土作业安全管理的主要风险点排土作业检查与设备点检挡车墙、反坡不到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引发排渣车倾倒事故;设备进行按期的巡检,维修,保养,记录运行状况等日常工作。
排土场平台不平整雨雪天气会导致排土场出现排水异常、排洪沟淤泥堵塞,排土场平台出现大面积裂隙、翻浆等险情,容易使排渣车陷入淤泥,引发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摘要】矿山设置的排土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矿山持续发展、合理组织生产、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问题正在日益的突出,直接制约着矿山的安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如何对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摘要】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影响因素措施
排土工程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据有关数据显示,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仅排土的费用,就占到开采总费用的15%-20%。
同时多数排土场没经过精心设计、排土作业不规范、段高过高、排土场的地基没有按设计处理以及疏于管理,都为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留下了隐患。
1 影响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的因素
1.1 废石物料的特点
在排土场排放的物质主要是剥离出的覆盖岩土、围岩和目前尚无利用价值的矿石及开采损失的矿石,也称废石或岩石。
它们颗粒大小不一,成分复杂不均匀,无任何分选并非常松散[2]。
这就为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
1.2 排土场场地
排土场场地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貌多呈不
规则的形状,大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和河谷附近[1]。
如果排土场场址选得好,第四系表土厚度不大、密实或基岩裸露地形地貌好,这样排土场场地安全稳定性就相对高;反之第四系表土厚度大、很松散并地形地貌不良,这样排土场场地安全稳定性就相对差。
表层软土也易构成排土场滑坡的部分滑动面,为排土场滑坡留下了安全隐患。
1.3 排土场作业
排土场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以下情况:运输车行驶速度太快、作业方式不合理;排土推进速度过快;排土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超前堆置高度等参数不满足设计要求;在排土场坡脚乱踩乱挖,翻拣矿石;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未设置安全挡墙,顶部宽度和底部宽度过小;排土场基底坡度和台阶坡度小于其堆置物的最小安息角;排土场未保持反向坡。
这些作业的不规范很可能是产生安全事故的诱因。
1.4 截流、防洪、排水设施
自然降水、大雨暴雨都是正常的现象,在排土场周边截流、防洪、排水设施及内部排水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这些水直接进入排土场,将会给排土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风险。
2 排土场安全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1)排土场设计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排土场的安全。
矿山排土场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机构进行设计[3]。
(2)选择良好的排土场场址对保证排土场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1)大块滚石、
滑坡、塌方等威胁矿山、工业场地、居民点、道路、耕种区、河流湖泊等安全的地域不宜作为排土场。
2)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
3)对地形地貌多加研究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
4)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生活水源的上游不应设排土场。
(3)排土场坡脚与矿体开采点和其他构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建设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
(4)排土场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堆置高度等参数,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按设计施工作业。
3 排土场的安全运行措施
(1)车辆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
(2)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3)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
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档。
(6)推土时,在排土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一定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或不均匀下沉时,禁止汽车进入该危险区,排土场作业人员需对排土场作出及时处理。
(7)排土场作业区内因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影响驾驶员视力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
应停止排土作业。
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必须限速行驶。
(8)对与工程相关的岩土是否会发生过量变形及破坏,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
4 加强排土场水灾的预防与治理
(1)山坡排土场周围应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
(2)排土场内平台应实施2%~3%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修筑排水沟拦截平台表面山坡汇水。
(3)当排土场范围内有出水点时,必须在排土之前必须采取措施将水疏出。
排土场底层应排弃大块岩石,并形成渗流通道。
(4)汛期前应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a、详细检查排洪系统的安全情况;b、备足抗洪抢险所需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c、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确保排土场和下游泥石流拦挡坝道路、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和畅通。
(5)汛期应对排土场和下游泥石流拦挡坝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防止连续暴雨后发生泥石流和垮坝事故。
(6)洪水过后应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5 结语
针对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本文从排土场选址、排土场物料与场地、排土作业、排土场防水出发,层层的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在问题上予以研究,在对策上加以完善,形成一套初步预防体系,冀望对加强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方面有些帮助,在此基础上减少资源浪费,使
矿区的运营更加的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颜荣贵,曹文贵,刘文献,等.庙儿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j].矿冶工程,2011.17(1):15-19.
[2]罗仁美.印子排土场安息角和岩石块度分布规律研究[j].矿冶工程,2010.15(4).16-19.
[3]赵尚毅,郑颖人,时卫民,等.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抢救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12.(3);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