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开采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744.86 KB
- 文档页数:5
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矿山排土场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使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设施,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对矿山开采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集中收集。
因此其稳定性对于矿山的持续发展与稳定生产尤为重要,并可以有效保障矿山的生产安全。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矿山的开采规模也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矿山排土场的稳定性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并已经影响到了矿山的安全生产以及其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当下矿山经营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就在对影响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稳定性的提升及预防治治理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的矿产开发做出贡献。
关键词: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措施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排土工作的进行。
据相关调查发现,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排土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成本费用,并且这项成本的支出通常可占据其开采总费用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
而且,由于过去矿山的经营管理者在对排土工程重视程度上的缺失,使得排土场的设计都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再加上排土作业过程的不规范以及相关管理上的缺乏,都对排土场的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矿山的经营管理者而言,极有必要对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1 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1.1废石物料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挖掘出大量的岩土及无实际利用价值的矿石,通常这些岩土及矿石都会被收集在排土场中,并形成废石物料。
而这些废石通常都会被无序收集在排土场中,且多数都杂乱无章,并且大小不一。
由于其在被投入到排土场之前并未经过相应的处理,就使得其被收集起来后经常会呈现出松散的现象。
而一旦排土场出现大风及暴雨等恶劣天气,这些废石物料就极有可能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2排土场场地场地是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一般情况下,矿山周边的地貌大都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并且多数都会将排土场设置在山地以及河谷周边。
地下矿山的排土场方面安全对策措施地下矿山是目前国内外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排土场作为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设施之一,其安全问题也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排土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安全对策措施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排土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排土场是指地下矿山废弃物、岩石碎片等堆放后的区域,其作用是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渣、渣岩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排土场的特点是顶部平坦、边缘陡峭、斜坡稳定性有限等,因此安全性问题是其开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排土场的安全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土石性质土石性质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土石体积不稳定、劣质土石等均会影响排土场稳定性,严重者可能导致堆体滑坡、崩塌等问题,引发事故。
2.水文地质因素排土场的安全与排土场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息息相关。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良会对降雨、地下水位等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威胁排土场的安全。
3.周围地貌环境周围地貌环境也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强风、大雨、雷雨、中地震、陡峭地形、沉积物等环境都会影响排土场的稳定性。
安全对策措施为了确保地下矿山的排土场安全,需要采取科学的安全对策措施。
下面将从排土场的构造、排土场的选址、水文方面、构造控制、边坡稳定等方面来介绍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对策措施。
1.排土场的构造在排土场的构造方面需要考虑堆体稳定性和堆体内部资源利用效果。
需要通过综合实地情况对排土场的分区处理,以确保挖掘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排土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排土场的形状优化设计,选取合适的高度、边坡角度及排土场面积。
2.排土场的选址在排土场的选址方面,应尽量选择地形较平缓的区域,并且排土场体积应适宜、土石性质相同、坚硬的块石过多的地方应尽量避免选择等。
此外,排土场周边地质条件需良好、无地裂缝、裂缝、断层等。
3.水文方面水文方面主要考虑排土场附近的地下水、地表水、山洪、雨水、泉水等对排土场影响的问题。
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摘要】矿山设置的排土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矿山持续发展、合理组织生产、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问题正在日益的突出,直接制约着矿山的安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如何对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摘要】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影响因素措施排土工程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据有关数据显示,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仅排土的费用,就占到开采总费用的15%-20%。
同时多数排土场没经过精心设计、排土作业不规范、段高过高、排土场的地基没有按设计处理以及疏于管理,都为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留下了隐患。
1 影响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的因素1.1 废石物料的特点在排土场排放的物质主要是剥离出的覆盖岩土、围岩和目前尚无利用价值的矿石及开采损失的矿石,也称废石或岩石。
它们颗粒大小不一,成分复杂不均匀,无任何分选并非常松散[2]。
这就为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
1.2 排土场场地排土场场地是影响排土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貌多呈不规则的形状,大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和河谷附近[1]。
如果排土场场址选得好,第四系表土厚度不大、密实或基岩裸露地形地貌好,这样排土场场地安全稳定性就相对高;反之第四系表土厚度大、很松散并地形地貌不良,这样排土场场地安全稳定性就相对差。
表层软土也易构成排土场滑坡的部分滑动面,为排土场滑坡留下了安全隐患。
1.3 排土场作业排土场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以下情况:运输车行驶速度太快、作业方式不合理;排土推进速度过快;排土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超前堆置高度等参数不满足设计要求;在排土场坡脚乱踩乱挖,翻拣矿石;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未设置安全挡墙,顶部宽度和底部宽度过小;排土场基底坡度和台阶坡度小于其堆置物的最小安息角;排土场未保持反向坡。
某矿山排土场堆置要素优化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安全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即本质安全。
本文研究在排土场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影响排土场安全性的各种因素,设计优化出一类既安全又经济的排土场。
本文以云南省某金属矿山拟建二号排土场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饱和-非饱和理论、可靠度等理论,在排土场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探索了该排土场设计优化及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为将来排土场的安全高效稳定排放提供了指导,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为研究不同堆置方式的时空效应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以不同堆置方式形成的排土场模型为分析基础,研究排土场各区域堆置过程中堆置参数优化设计与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多台阶覆盖式排土场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压坡脚式排土场在初始堆置时,安全系数低,第6-8台阶以后安全系数递增幅度不断增大,由危险值逐渐趋于安全值。
实际中可灵活组合压坡脚式与覆盖式两种堆置方式,合理利用不同的堆置顺序、坡脚阻滑等空间效应,促进排土场的稳定堆置。
(2)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理论,在不同降雨工况入渗的条件下,对二号排土场的排土终了边坡的渗流场进行分析。
为了使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破坏规律更加明显突出,特别设置了极端降雨工况,即持续24小时暴雨,降雨停止后再继续动态模拟10天时间内排土场内部水力运移分布情况和安全系数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堆放的废石土料的渗透系数较大,不易于地下水存储,当有降雨时坡脚处的地下水位就会在较短时间迅速升高,排土场边坡整体稳定性降低;坡脚处的地下水位线接近地表,持续降雨入渗条件下坡脚处的散体物料会出现过快饱和现象,如此导致发生牵引式滑坡的概率大大增加。
随着降雨情况的持续,坡脚处的水力渗流方向发生改变,即流线由之前的从坡脚处渗入坡内转变为逸出坡体,这加大了带走土层中的细小土粒的可能性,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引起坡脚松软情况的发生;(3)利用蒙特卡洛法分析,探索了排土场在正常工况下、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加地震三种工况下其整体安全系数小于标准值的概率。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分析马永明(甘肃省建设项目咨询中心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安全评价在矿山项目建设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型露天矿山通过安全评价合理建设,了解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以确保后期生产稳定开展。
文章以某地区矿山开发为例的进行分析,结合矿山实际问题,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并进行安全评价,为相关矿山开发工程稳定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建设;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193-2Stability analysis and safety evaluation analysis of waste dump slopeMA Yong-ming(Gansu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ulting Center Co., Ltd,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 Safety assessmen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mine projects. Large open-pit mines can understand the slope stability of waste dump through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later production. Taking the mine development in a certain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lope stability of waste dump and evaluates the safety,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mine development projects.Keywords: drainage slope; Stability; Construction; Safety evaluation1 矿山概况以某地区矿山(后统称为a矿山)为例进行分析,该矿山位于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质储量达到22441Mt,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0Mt/a。
一、项目的必要性:矿山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征地之间的矛盾,使得矿山排土技术强调运距短、少占土地,在露天开采境界外就近排土,从而导致露天排土场岩土量大而集中。
由于排土场由松散的剥离物组成,稳定性差,季节性灾害比较明显,排土工程一直是露天矿生产的薄弱环节。
因此, 合理规划排土工程,科学管理排土场所,不仅是保证全面完成矿山生产任务的必须手段,而且对社会和生态平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要求,完成了**************** 索尔库都克铜矿(以下简称索矿)排土场初步设计,索矿排土场设计采用多台阶排土,底部标高740m顶部标高830m 最终排土高度90m排土场每一台阶排弃坡度为35°,最终堆积边坡角28°,台阶高度15m排土场投入使用后,一直十分稳定,足见设计的合理性。
因矿区地处戈壁,遍布矿区的第四系风成沙、残坡、洪积层和第三系乌伦古河组卵砾石孔隙发育;近年来,因北疆地区雨雪较多,第四系表土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随着雨水入渗使得岩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软化;水入渗导致的渗流作用也使排土场岩体的下滑力增加,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索矿排土场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滑坡现象。
荷载压力而产生的滑坡和底鼓,然后牵动排土场滑坡,这类牵引式滑 坡在排土场破坏事例中经常看到,约占矿山排土场重大滑坡事故的 1/3,1983年11月,石录铜矿2号排土场因段高过大、含土量高、排土场内部滑移破坏裂隙(拍摄于 2015年6月)排土场西侧地基破坏(拍摄于 2015年9月)实践表明,当排土场坐落于软弱地层上时,由于地基受排土场地基为黄土层并有沉淀泥浆挤出等原因,发生两次牵引式滑坡,滑坡体总体积高达50万立方米。
国家高度重视露天矿山排土场稳定性工作,《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第5.7.28条明文规定“排土场应由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索矿排土场自2008年投入使用至今的7年的时间里,尚未进行过系统的排土场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研究摘要:近年来,矿山排土场安全问题日显突出,笔者通过实例分析,对排土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排土场;定性评价;定量分析;GeoStudio SLOPE/W;自然安息角1 引言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采矿是指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包含矿山基建期间的露天剥离和井巷掘进开拓,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料、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矿产资源开采日趋频繁,矿山开采不可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矿山排土场往往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点危险源,处置不当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矿山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如何合理规划排土场工程,有效评价排土场边坡及整体的稳定性,为排土场边坡是否需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不仅是保证全面完成矿山生产任务的必须手段,也是矿山可持续发展、排土场边坡设计最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更是人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和谐发展的首要要求。
2 定性评价根据排土场破坏的工程实例,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有:排土场边坡内部滑坡和沿地基接触面滑坡、沿排土场地基软弱层滑坡三种。
边坡内部滑坡和沿地基软弱层滑坡一般滑面为圆弧形,沿地基接触面滑坡一般为折线形。
珠江水泥排土场地基岩土层为残坡积层和中风化灰岩,排土场弃土填料一般较松散,物理力学性能较差,抗剪强度较低,在雨水的浸湿下,抗剪强度将降低,排土场破坏模式主要为工程边坡内部滑坡和沿地基接触面滑坡。
当弃土边坡高度超过弃土堆放稳定极限高度,弃土在自身荷载作用下,一般产生弃土边坡内部圆弧形滑动;当地基稳固弃土填料与地基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强度小于弃土料内部的抗剪强度时,排土场一般易产生沿地基接触面折线形滑动。
矿山建筑M ine building 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研究分析秦晓涛(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资源开采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被我国社会各界人民所重视,而矿山当中的安全设施排土场就被相关人员广泛研究。
近些年来,资源开采当中出现的各种事故问题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当中的稳定性、环境污染、软弱地基排土、机械化水平不高、实际建设达不到审核标准等主要状况。
在这之中我国相关科研人员从排土工艺、稳定性、灾难防害、生态复垦等方面做出了不断改善,并结合以往问题总结出包括多台阶覆盖式排土方式、逆排排土工艺、参数反演和空间效应稳定性分析等处理问题提升安全性的方式, 从而为我国冶金矿山在重金属治理、排土场与尾矿混排、智能化监测、多场耦合稳定性分析等不同技术领域做出贡献。
关键词:冶金矿山;排土场;研究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TD8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1-0039-21排土场研究现状排土场是我国冶金矿山工作当中的重要一环,相关科技人员一直以来针对露天矿排土新工艺、新技术、排土场稳定性、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以及复垦环境保护等不同技术领域做出研究,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近二十年以来,排土技术不断增强,而且针对排土设备使其大型化、科学化、智能化,排土场各设施分析结果技术完善,各实验研究手段不断优化,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工作不断进步且完善。
1.1 排土方式排土方式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排土场的工作效率高低。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排土手段包括汽车联合推土机、铁路联合挖掘机排土、汽车联合铁路运输排土这三种排土形式,而在这其中汽车联合推土机排土是主要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在运送物料、和土方运输当中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可适应性和机动性,在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工作当中广泛使用[1]。
在这之中,排土方式的研究方向主要从经济成本和运输安全这两方面出发,之后再随着运输系统、运排设备和排土计划不断进步相联,从而解决排土运输过程中的缩短运排距,排土线优化,装、运、排设备的大型化和智能化等问题,为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工作作出贡献。
地下矿山的排土场方面安全对策措施前言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采行业,其生产过程不仅需要对地下矿藏进行开采,还需要对矿区设施进行相应处理。
其中,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运输、存储和处理矿石、土方和爆破固体废弃物的设施。
而随着地下深入开采的进行,面临的排土场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矿山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排土场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期打造智慧矿山。
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隐患地质地形因素地质地形条件是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隐患之一。
由于矿山从事地下开采工作,地质体破坏、堆积物超载等可能导致排土场的滑坡、崩塌等类似地质灾害发生。
除此之外,排土场往往建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地下水渗流会降低排土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使排土场易发生液化、渗透、泥石流等危险情况。
废弃物运输方式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废弃物运输方式也是其安全隐患之一。
现如今,矿山废弃物运输使用的机械化设备越来越多,例如皮带式输送机、射流泵等,这些机械设备使用不当或发生意外事故会造成废弃物堆场的溃坝、倒塌等灾害。
此外,人工开动的矿用车辆作为废弃物的主要运输手段,也需注意处理好排土场的废弃物运输路线规划和把控人员的驾驶意识。
排土场内部设计地下矿山排土场内部设计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排土场的内部结构和推土场面积、坡度、倾角等参数决定了矿场人员的工作安全。
例如推土机超载、调整坡度不当等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土方体失稳或滑坡,物资垛堆操作不规范可能致使物资滚落等灾害事故发生,这些都可以避免,关键是要在设计和规范操作中做好管理,完善内部安全标准化操作,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对策措施面对地下矿山排土场的安全隐患,我们应当采取以严谨的安全对策措施,预防和控制排土场内的安全事故发生。
地质地形条件针对地质地形因素引起的排土场安全隐患,我们应当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防灾预案,例如加强排土场周边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处理排土场内的积水和堵料情况,规定超载和地下水位超标的条件下停止运输等安全措施。
井工采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矿山排土场在废料堆放过程中极易引发地质灾害,考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情况有利于后期矿山安全运行。
借助数值模拟工具建立剖面模型计算了安全系数,结合有限元模型选取边坡上特征点比较了自重与渗流因素对采场边坡稳定性影响。
结果表明:露天排土场在自重与渗流因素影响下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如不对该边坡做出有效治理将会发生滑坡事故。
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排土场边坡实际情况提出了削帮压脚、及时处理拉伸裂缝、加强监测巡查和边坡维护等加固措施,为预防边坡发生滑坡事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井工采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引言松散体形成的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性一直以来是科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因为根据排土场的堆积方式不同其所造成的边坡的应力-应变形态也不同,产生边坡滑坡的风险也存在差异。
为了详细研究松散体堆积形成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FLAC3D数值分析法对3种不同堆积方式(压坡式、覆盖式和混合式)下形成的边坡展开研究,并以研究的各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大剪应变、边坡的水平位移和最大主应力等数据为基础,构造判断矩阵,对3种不同堆积方式形成的边坡进行优选决策分析,经过多条件综合考虑,最终得出排土场采用压坡式排料形成的边坡整体稳定性最佳。
1滑坡机理分析内因。
(1)排土场岩体以松散碎块石为主,抗剪强度较低,是形成滑坡的物质基础。
(2)排土场边坡整体坡度较大,坡脚临空面的存在,是滑坡形成的有利地形条件。
(3)松散岩体有利于雨水沿上部松散土层下渗,使坡面上部的黏性土处于饱水状态,其抗剪强度降低,是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
外因。
(1)降雨是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连续降雨和强降雨,雨水渗入松散岩体,不但使边坡土体重度增大,而且使相对隔水面附近的土体受到浸泡饱水软化,抗剪强度降低,形成软弱面,在重力作用下,引发边坡土体沿软弱面滑移,产生变形破坏。
(2)爆破震动影响。
采掘场排土场边坡稳定措施采矿业在挖掘矿物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大量的尾矿、废渣和废石等固体废弃物。
这些固体废弃物需要存放在排土场中,而排土场的建设需要依靠人工整形,这就需要通过边坡稳定措施来保证排土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采掘场排土场边坡稳定措施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边坡的选择选取边坡是进行稳定措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 自然坡如果采矿场地的地形较为平坦,则可以考虑将固体废弃物垒成自然坡。
这样的自然坡坡度较缓,稳定性比较好,不需要太多的边坡稳定措施。
1.2 人工侧坡如果采矿场地的地形较为陡峭,则需要通过人工整形来完成排土场的建设和固体废弃物的存储。
此时需要采用人工侧坡方式,即将排土场的边坡垂直于水平地面,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矩形堆体。
1.3 明渠型侧坡明渠型侧坡是将排土场的侧坡直接露出形成一个开放的界面,常见于半干旱地区。
这种边坡的特点是能够快速排水,但是要求土质较为坚硬。
1.4 抽垫型侧坡抽垫型侧坡是在侧坡中央挖一条长而窄的抽垫,将顶部排土向中央侵蚀而形成的。
这种侧坡的好处是可以加快排水速度,减小侧坡对环境的影响,但同时需要注意抽垫的稳定。
2. 边坡稳定措施边坡稳定措施是指保证边坡安全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边坡类型和地貌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2.1 植被覆盖对于自然边坡,可以通过种植深根植物来增强其抗冲刷能力。
同时,可以在侧坡中间种植短根草本植物,以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降低侧坡的倾覆风险。
2.2 墙面喷涂墙面喷涂是常见的边坡稳定措施之一,适用于人工侧坡和明渠型侧坡。
通过将墙面喷涂一层防水层,可以有效地减缓坡体不稳定风险和土壤侵蚀。
2.3 钢丝网加固钢丝网加固是常用的边坡稳定措施之一,钢丝网可以通过网的拉力来保证侧坡的稳定。
钢丝网的加固不仅增强了侧坡的抗冲刷能力,还限制了侧坡滑坡的可能性。
2.4 排水措施排水措施是保证边坡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前排水措施:通过前置排水的方式,将排土场上部分被排土物和雨水混合的土体中的水引导到排水沟中,减小坡体的水分含量,提高侧坡的抗冲刷性。
采场开采顺序与采场稳定性研究夏长念(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摘 要:某矿山在开采设计中,经过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取了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为实现设计的生产规模,生产中应采用大采场结构参数。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主应力方向,设计将矿体沿东西方向划分为宽度为40m的条形矿柱,生产时以平行矿柱为单位进行连续回采,这样可以使条形矿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有利于采场的稳定。
在平面上将东西方向的条形矿柱划分为40m×40m的正方形采场,中段高度为100m。
由于采场设计尺寸较大,因此采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而且将成为采矿方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针对该矿大规模开采下的采场稳定性问题,本文对该矿-450m中段四步回采周边围岩的应力状态及采场稳定性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开采顺序;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D8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8-0046-7Research on mining sequence and stope stability of the mineXIA Chang-nian(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Beijing 100038)Abstract: In the mining design of one Mine, after detaile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a large-diameter deep-hole open stope backfill mining method was selected, with a designed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0 million t/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gned production scale, the large 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a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the ore body and the main stress direction, the design divides the ore body into strip pillars with a width of 40m along the east-west direction. Continuous mining is carried out with parallel pillars as the unit, so that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trip pillars can be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tope. The strip-shaped pillars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 are divided into a square stope of 40m×40m with the height of the mining level of 100m. Due to the relatively large size of the stope design, the stability of the stope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f mining process, and it will become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stope stability under large-scale mining of the Min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ess state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tope stability of the four-step stoping in the mining level of -450m. Keywords: mining sequence; stope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发展和探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一大批大规模的地下矿山进入了实质性开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