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C语言程序设计》(苏小红)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word版)《C语言程序设计》(苏小红)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word版)《C语言程序设计》(苏小红)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word版)《C语言程序设计》(苏小红)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include main() {

float x=2.5,y=2.5,z=2.5; printf("x=%f\n",x); printf("y=%f\n",y); printf("z=%f\n",z); }

3.1(1)

#include main() {

int a=12,b=3;

float x=18.5,y=4.6;

printf("%f\n",(float)(a*b)/2); printf("%d\n",(int)x%(int)y); }

3.1(2)

#include main() { int x=32,y=81,p,q; p=x++; q=--y;

printf("%d %d\n",p,q);

printf("%d %d\n",x,y);

}

3.2

#include main() {

int x,b0,b1,b2,s; printf("Inputx:"); scanf("%d",&x); b2=x/100;

b1=(x-b2*100)/10;//或(x%100)/10;或x/10%10; b0=x%10;

s=b0*100+b1*10+b2;

printf("s=%d\n",s);

}

3.3

#include

#include

main()

{

float rate=0.0225;

float n,capital,deposit;

printf("Input n,capital:");

scanf("%f,%f",&n,&capital);

deposit=capital*pow(1+rate,n);

printf("deposit=%f\n",deposit);

}

3.4

#include

#include

main()

{

float a, b, c;

double x, y;

printf("Input a, b, c:");

scanf("%f %f %f", &a, &b, &c);

x=(-b+sqrt(b*b-4*a*c))/(2*a);

y=(-b-sqrt(b*b-4*a*c))/(2*a);

printf("x=%f,y=%f\n",x,y);

}

习题4 Array 4.1(1)

#include

main()

{

char c1='a',c2='b',c3='c';

printf("a%cb%cc%c\n",c1,c2,c3);

}

4.1(2)

main()

{

int a=12,b=15;

printf("a=%d%%,b=%d%%\n",a,b);

}

#include

main()

{

int a,b;

printf("%d,%d\n",a,b);

}

4.2

#include

main()

{

long a,b;

float x,y;

scanf("%d,%d\n",&a,&b);

scanf("%f,%f\n",&x,&y);

printf("a=%d,b=%d\n",a,b);

printf("x=%f,b=%f\n",x,y); }

5.1

#include

main()

{

float a;

printf("Input a:");

scanf("%f",&a);

if(a>=0)

{

a=a;

printf("a=%f\n",a);

}

else

{

a=-a;

printf("a=%f\n",a);

}

}

5.2

#include

main()

{

int a;

printf("Input a:");

scanf("%d", &a);

if(a%2==0)

{

printf("a是偶数");

}

else

{

printf("a是奇数");

}

}

5.3

#include

#include

main()

{

float a,b,c,s,area;

printf("Input a, b, c:");

scanf("%f %f %f", &a, &b, &c);

if(a+b>c&&a+c>b&&b+c>a)

{

s=(a+b+c)/2;

area=(float)sqrt(s*(s-a)*(s-b)*(s-c));

printf("area=%f\n",area);

}

else

{

printf("不是三角形");

}

}

5.4

#include

#include

main()

{

float a,b,c,x,y;

printf("Inputa,b,c:");

scanf("%f,%f,%f",&a,&b,&c);

if(a==0)

{

printf("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n");

}

if(b*b-4*a*c>0)

{

x=(-b+sqrt(b*b-4*a*c))/(2*a);

y=(-b-sqrt(b*b-4*a*c))/(2*a);

printf("x=%f,y=%f\n",x,y);

else if(b*b-4*a*c==0)

{

x=-b/(2*a);

y=-b/(2*a);

printf("x=%f,y=%f\n",x,y);

}

else

{

printf("该方程无实根\n");

}

}

5.5

#include

main()

{

int year,flag;

printf("Input a year:");

scanf("%d",&year);

if(year%4==0&&year%400!=0||year%400==0)

{

flag=1;

}

else

{

flag=0;

}

if(flag==1)

{

printf("%d is a leap year!\n",year);

}

else

{

printf("%d is not a leap year!\n",year);

}

}

5.6

#include

main()

{

int year,flag;

printf("Input a year:");

scanf("%d",&year);

flag=year%400==0||year%4==0&&year%100!=0?1:0;

if(flag==1&&flag!=0)

printf("%d is a leap year!\n",year);

}

else

{

printf("%d is not a leap year!\n",year);

}

}

5.7

#include

main()

{

char ch;

printf("Inputch:");

scanf("%c",&ch);

if(ch>='a'&&ch<='z')

{

ch=getchar();

ch=ch-32;

printf("%c,%d\n",ch,ch);

}

else if(ch>='A'&&ch<='Z')

{

ch=getchar();

ch=ch+32;

printf("%c,%d\n",ch,ch);

}

else

{

printf("%c",ch);

}

}

5.8

#include

main()

{

char ch;

printf("Inputch:");

scanf("%c",&ch);

if(ch>=48&&ch<=57)

{

printf("ch是数字字符\n");

}

else if(ch>=65&&ch<=90)

{

printf("ch是大写字母\n");

}

else if(ch>=97&&ch<=122)

{

printf("ch是小写字母\n");

}

else if(ch==32)

{

printf("ch是空格\n");

}

else

{

printf("ch是其他字符\n");

}

}

5.9

#include

main()

{

int score,grade;

printf("Input score:");

scanf("%d",&score);

grade=score/10;

if(score<0||score>100)

{

printf("Input error\n");

}

if(score>=90&&score<=100)

{

printf("%d--A\n",score);

}

else if(score>=80&&score<90)

{

printf("%d--B\n",score);

}

else if(score>=70&&score<80)

{

printf("%d--C\n",score);

}

else if(score>=60&&score<70)

{

printf("%d--D\n",score);

}

else if(score>=0&&score<60)

{

printf("%d--E\n",score);

}

}

5.10

#include

main()

{

int year,month;

printf("Input year,month:");

scanf("%d,%d",&year,&month);

if(month>12||month<=0)

{

printf("error month\n");

}

else

{

switch(year,month)

{

case12:

case10:

case8:

case7:

case5:

case3:

case1:

printf("31天\n");

break;

case11:

case9:

case6:

case4:

printf("30天\n");

break;

case2:

if(year%4==0&&year!=0||year%400==0)

{

printf("29天\n");

}

else

{

printf("28天\n");

}

break;

default:

printf("Input error\n");

}

}

}

6.1(1)

#include

main()

{

int i,j,k;

char space='';

for(i=1;i<=4;i++)

{

for(j=1;j<=i;j++)

{

printf("%c",space);

}

for(k=1;k<=6;k++)

{

printf("*");

}

printf("\n");

}

}

6.1(2)#include

main()

{

int k=4,n;

for(n=0;n

{

if(n%2==0)continue;

k--;

}

printf("k=%d\n,n=%d\n",k,n);

}

6.1(3)#include

main()

{

int k=4,n;

for(n=0;n

{

if(n%2==0)break;

k--;

}

printf("k=%d,n=%d\n",k,n);

}

6.2(1)#include

main()

{

int i,sum=0;

for(i=1;i<=101;i++)

{

sum=sum+i;

}

printf("sum=%d\n",sum);

}

6.2(2)#include

main()

{

long i;

long term,sum=0;

for(i=1;i<=101;i=i+2)

{

term=i*(i+1)*(i+2);

sum=sum+term;

}

printf("sum=%ld\n",sum);

}

6.2(4)#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1;

float term=1.0,sign=1,sum=0;

while(term<=-1e-4||term>=1e-4)

{

term=1.0/sign;

sum=sum+term;

sign=sign+n;

n++;

}

printf("sum=%f\n",sum);

}

6.2(5)#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1,count=1;

float x;

double sum,term;

printf("Input x:");

scanf("%f",&x);

sum=x;

term=x;

do{

term=-term*x*x/((n+1)*(n+2));

sum=sum+term;

n=n+2;

count++;

}while(fabs(term)>=1e-5);

printf("sin(x)=%f,count=%d\n",sum,count);

}

6.3#include

main()

{

int x=1,find=0;

while(!find)

{

if(x%2==1&&x%3==2&&x%5==4&&x%6==5&&x%7==0)

{

printf("x=%d\n",x);

find=1;

x++;

}

}

}

/*int x,find=0;

for(x=1;!find;x++)

{

if(x%2==1&&x%3==2&&x%5==4&&x%6==5&&x%7==0)

{

printf("x=%d\n",x);

find=1;

}

}

}*/

6.4#include

main()

{

int i,n;

long p=1,m=1;

printf("Input n:");

scanf("%d",&n);

for(i=1;i<=n;i++)

{

p=i*i;

m=i*i*i;

printf("p=%d,m=%d\n",i,p,i,m);

}

}

6.5#include

main()

{

float c,f;

for(c=-40;c<=110;c=c+10)

{

f=9/5*c+32;

printf("f=%f\n",f);

}

}

6.6#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

double c=0.01875,x;

do{

x=x*pow(1+c,12)-1000;

n++;

}while(x>0);

printf("x=%d\n",x);

}

6.7#include

main()

{

int n=0;

float a=100.0,c;

printf("Inputc:");

scanf("%f",&c);

do

{

a=a*(1+c);

n++;

}while(a<=200);

printf("n=%d\n",n);

}

6.8#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1,count=1;

double sum=1,term=1;

while(fabs(term)>=1e-5)

{

term=pow(-1,count)*(1.0/(n+2));

sum=sum+term;

n=n+2;

count++;

}

sum=4*sum;

printf("sum=%f,count=%d\n",sum,count); }

6.9#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1,count=1;

double sum=1,term=1;

while(fabs(term)>=1e-5)

{

term=term*(1.0/n);

sum=sum+term;

n++;

count++;

}

printf("sum=%f,count=%d\n",sum,count);

}

6.10#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x;

for(x=100;x<=999;x++)

{

if(x==pow(x/100,3)+pow(x/10%10,3)+pow(x%10,3))

printf("x=%d\n",x);

}

}

6.11#include

main()

{

int i=0,n;

long sum=0,term=1;

printf("Inputn:");

scanf("%d",&n);

do{

i++;

term=term*i;

sum=sum+term;

}while(sum

printf("%d\n",i-1);

}

6.12#include

main()

{

int i,n,m,count=0,sum=0;

printf("Input n:");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Inputm:");

scanf("%d",&m);

if(m>0)

{

sum=sum+m;

count++;

}

else

{

break;

}

printf("sum=%d,count=%d\n",sum,count);

}

}

6.13#include

main()

{

int i,n,m,count=0,sum=0;

printf("Inputn:");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Inputm:");

scanf("%d",&m);

if(m>0||m<0)

{

sum=sum+m;

count++;

}

else

{

break;

}

printf("sum=%d,count=%d\n",sum,count);

}

}

6.14#include

main()

{

int x,y,z;

for(x=0;x<=17;x++)

{

for(y=0;y<=25;y++)

{

3*x+2*y+z==50;

z=30-x-y;

if(3*x+2*y+z==50&&x+y+z==30)

printf("x=%d,y=%d,z=%d\n",x,y,z);

}

}

}

6.15#include

main()

{

int x,y;

for(x=0;x<=98;x++)

{

y=98-x;

2*x+4*y==386;

if(x+y==98&&2*x+4*y==386)

{

printf("x=%d,y=%d\n",x,y);

}

}

}

6.16#include

main()

{

int x,y,z;

for(x=0;x<=20;x++)

{

for(y=0;y<=33;y++)

{

3*y+5*x+z/3.0==100;

z=100-x-y;

if(5*x+3*y+z/3.0==100&&z+x+y==100)

{

printf("x=%d,y=%d,z=%d\n",x,y,z);

}

}

}

}

6.17#include

main()

{

int x,y,z;

for(x=1;x<=9;x++)

{

for(y=1;y<=17;y++)

{

10*x+5*y+z==100;

z=50-x-y;

if(10*x+5*y+z==100&&x+y+z==50&&z>0)

{

printf("x=%d,y=%d,z=%d\n",x,y,z);

}

}

}

}

7.1#include

int Square(int i)

{

return i*i;

}

int main()

{

int i=0;

i=Square(i);

for(;i<3;i++)

{

static int i=1;

i+=Square(i);

printf("%d,",i);

}

printf("%d\n",i);

return0;

}

7.2#include

int hour,minute,second;

void update()

{

second++;

if(second==60)

{

second=0;

minute++;

}

if(minute==60)

{

minute=0;

hour++;

}

if(hour==24)

hour=0;

}

void display()

{

printf("%d,%d,%d\n",hour,minute,second); }

void delay()

{

int t;

for(t=0;t<100000000;t++);

}

int main()

{

int i;

void updaye(),display(),delay();

for(i=0;i<1000000;i++)

{

update();

display();

delay();

}

return0;

}

7.3#include

int GetMax(int a,int b);

int main()

{

int x,y,max;

printf("Inputx,y:");

scanf("%d,%d",&x,&y);

max=GetMax(x,y);

printf("max=%d\n",max);

return0;

}

int GetMax(int m,int n)

{

if(m>=n)

return m;

else

return n;

}

7.4#include

int LCM(int n,int m);

int main()

{

int a,b;

printf("Inputa,b:");

scanf("%d,%d",&a,&b);

printf("%d\n",LCM(a,b));

return0;

}

int LCM(int n,int m)

{

int x;

int find=0;

for(x=1;!find;x++)

{

if(x%n==0&&x%m==0)

{

find=1;

}

}

return x-1;

}

7.5#include

long Fact(int n);

int main()

{

int m,a;

printf("Inputm:");

scanf("%d",&m);

for(a=1;a<=m;a++)

{

printf("%d!=%ld\n",a,Fact(a));

}

return0;

}

long Fact(int n)

{

int i;

long result=1;

for(i=2;i<=n;i++)

result*=i;

return result;

}

7.6#include

long Fact(int n);

int main()

{

int m;

long ret;

printf("Inputm:");

scanf("%d",&m);

ret=Fact(m);

printf("ret=%d\n",ret);

return0;

}

long Fact(int n)

{

int i;

long result=1,sum=0;

for(i=2;i<=n;i++)

{

result*=i;

sum=sum+result;

}

return sum;

}

7.7(1)#include

int Gcd(int a,int b);

int main()

{

int m,n;

printf("Inputm,n:");

scanf("%d,%d",&m,&n);

printf("%d\n",Gcd(m,n));

return0;

}

int Gcd(int a,int b)

{

int t,min,find=0;

min=a

t=min;

for(t=min;!find;t--)

{

a%t==0;

b%t==0;

if(a%t==0&&b%t==0)

return t;

}

find=1;

}

7.7(2)#include int Gcd(int a,int b);

int main()

{

int m,n;

printf("Inputm,n:");

scanf("%d,%d",&m,&n);

高等教育学真题及答案2014年

2014年湖南省高等教育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课程试题(A)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每所大学都设有医学、文学、法学每个教师会。每个教师会推选一名系任性质的decani。() A.神学 B.数学 C.法学 D.辩证法 2.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学统一”和“”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具备研究的新职能。() A.生产与劳动结合 B.科学与人文结合 C.教学与服务统一 D.独立与自由统一 3.“看来只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被不同的著作家分别称之为自我实现、自我现实化、心理健康、个别化、自主性、创造力、生产力的东西。”这是主义的观点。() A.科学 B.唯物 C.人文D结构 4. 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 A.知识 B.能力 C. 个人 D. 社会 5.通过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的模式包括: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不分专业模式和产学研究结合模式。() A.弹性学习模式 B.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C.学分限制模式 D.完善学分制度模式 6.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这一基本功能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A.创新新知,促进社会发展 B.科学研究,发展真理 C.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D.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与创造 7搞到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一般概括为规律、教学科研互动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A.启发性 B.知行合一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8.收集资料、实验测试、理论概括和反复论证等活动,是科学研究的阶段。() A.科研准备 B.科研实施 C.成果结题 D.成果推广 9.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它是在 的报告中首先提出的。 A《明日之教师》B《都市大学宣言》 C《莫里尔法案》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0.在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中,就其组织成员活动的特性而言,具有的特性。() A学科性和国际性B多样性和模糊性 C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D目的性和逻辑性 11.在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中,从层次结构看,最后一个层次是。() A博士后B博士研究生 C专科和本科D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12.我们提出,“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和“中西交融”的师培观,作为全球化视野下改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理念。( ) A“教师为本”的办学观B“大学自治”的办学观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C.职业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B.培养能力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大众化发展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C.培养专门人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教学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四、简述题(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数学史》朱家生版+课后题目参考答案+第五章

1.导致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中世纪时期是欧洲最为混乱的时期,也是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全面停滞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欧洲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1、政治的黑暗、政权的分散:自罗马帝国衰亡后,中欧、西欧被来自东欧的日耳曼民族统治,日耳曼民族又有很多种族,因此相互征伐不断,如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教皇国等等,这些国家相互征伐、动乱不已,而且中世纪时期虽然是欧洲的封建时期,但却不集权、不统一,类似分封制的封建制度导致封建国家缺乏强有力的基础,例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已.而封建地主又对百姓盘剥,加之战乱不断、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2、宗教的干涉:这一时期的基督教对各国的干扰极强,甚至对政权的建立、稳定都十分重要.宗教严格的控制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他们严格要求中下层教士及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上层教士又和封建势力相勾结,腐败没落,压榨百姓和人民,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又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处死他们所认为的异端分子,由于思想、科学被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欧洲思想、文化、科学鲜有成就. 3、经济的没落,由于盘剥严重、科技落后,这一时期的经济几乎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就代表了落后; 4、瘟疫盛行:宗教的干涉,科技的落后,医学的不发达,导致瘟疫的盛行,540年~590年查士丁尼瘟疫导致东地中海约2500万人死亡;1346

年到1350的鼠疫导致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灾难极大地打击的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甚至人口的发展. 简而言之,这一时期的欧洲百姓生活在一种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生活里,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2、在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曾经出现过那些知名的数学家,他们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各自做了哪些数学工作? 答:罗马人博伊西斯(罗马贵族),曾不顾禁令用拉丁文从古希腊著作的片段中编译了一些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初级读物,他把这些内容称为“四大科”,其中的数学著作还被教会学校作为标准课本使用了近千年之久,但博伊西斯本人还是遭受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并死在狱中。 7世纪,在英格兰的北部出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这就是被称为“英格兰文化之父”的比德。在数学方面,比德曾写过一些算术著作,研究过历法及指头计算方法。当时,对耶稣复活期的推算是教会讨论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据说,这位比德大师就是最先求得复活节的人。 培根是英格兰人(贵族),曾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会多种语言,对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感兴趣,号称“万能博士”。他提倡科学,重视现实,反抗权威(应为不惧权威)。他认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在他看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真理之所以是珍贵的,是因为它们是在数学的形成中被反映出来,即用数量和尺规刻画的。培根认为:“寻找和发

高等教育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0选7,每题1分)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红又专人才 B.理论人才 C.职业型人才 D.技术型人才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政治思想教育 B.培养能力 C.素质提高 D.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通才教育 B.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专才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C语言课后习题答案(最终)

第0章习题 1.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28 (2)511 (3)1024 (4)65535 (5)1048575 答: (1)10000000、200、80 (2)111111111、777、1FF (3)10000000000、2000、400 (4)1111111111111111、177777、FFFF (5)11111111111111111111、3777777、FFFFF 2.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100110101B (2)101101.1011B 答: (1)821、335 (2)45.6875、2D.B 3. 写出下列数的原码、反码、补码:15、-20、-27/32 答: (1)00001111、00000000、00001111 (2)10010100、11101011、11101100 (3)1.1101100、1.0010011、1.0010100 4. 16位无符号定点整数的数值表示范围为多少?8位补码的表示范围是多少?16位补码的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 0~65535、-128~127、-32768~32767 5.1968年Dijkstra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回答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经典定义。 答: 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源于程序结构的层次性与模块化使得构造出来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与复杂性的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成为程序设计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如果一个程序的代码块仅仅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这3种基本控制结构进行连接,并且每个代码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则称这个程序是结构化的。 6.C程序在内存中存储在哪儿?计算机的内存空间是如何分区的?分区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答:

高等教育学答案

《高等教育学》习题集 ?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等。 4.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5.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7.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 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8.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简称,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化,也包括教育专业化,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9.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10.教学大纲:是以系统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12.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3.课程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机组合。课程间的组合包括一个专业所开课程的类型及其比例关系。 14课堂教学:是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形式。 15师生间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总体来说是教育与被教育、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6通才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所谓通才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17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数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史论约》复习题参考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22分)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2、数学史分期的依据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知识领域的演进)来分期,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来分期; 3、17世纪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射影几何)、(概率论)、(数论); 4、18世纪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深入发展)为主线; 5、整数458 用古埃及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6、研究巴比伦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是(契形文字泥板),而莱因特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 书是研究古代(埃及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 7、古希腊数学发展历经1200多年,可以分为(古典)时期和(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8、17世纪创立的几门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分别是笛卡儿和(费马)创立了解析 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笛沙格)和帕斯卡创立了射影几何, (帕斯卡)和费马创立了概率论,费马创立了数论; 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是(创造)精神和(严格)精神都高度发扬; 10、整数458 用巴比伦的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1、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内史,即(数学内在学科因素促使其发展), 其一是外史,即(数学外在的似乎因素影响其发展); 12、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 (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创立), (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 (3)群论和(非交换代数诞生); 13、20世纪数学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显著趋势是:数学基础公理化, 数学发展整体化,(电子计算机)的挑战,应用数学异军突起,数学传播与(研究)的 社会化协作,(新理论)的导向; 14、《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九章,全书共(246)问,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曾为它作注; 15、整数458 用玛雅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6、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17、古希腊数学学派有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厄利亚学派)、巧辩学派、柏拉图学派、欧多克索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 18、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模)在他的著作(《代数学》)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的创立;(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3)在代数学领域(群论)与非交换代数的诞生。 20、整数458 用古印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二、选择题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C);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闭卷部分 一、填空题(10选7,每题1分)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红又专人才 B.理论人才 C.职业型人才 D.技术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政治思想教育 B.培养能力 C.素质提高 D.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通才教育 B.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专才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搞好宣传 B.发展校园文化 C.培养专门人才 D.发展科学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教学 B.发展素质 C.科研训练 D.生产劳动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社会活动频繁 B.人际关系好 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教学成绩突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15选3。)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 2.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 3.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 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 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 6.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

最新c语言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c语言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 2.什么叫做结构化算法?为什么要提倡结构化算法? 答:结构化算法是由一些基本结构顺序组成的。在基本结构之间不存在向前或向后的跳转,流程的转移只存在于一个基本的结构范围内。一个非结构化的算法可以用一个等价的结构化算法代替,其功能不变。 跟结构化算法比较起来,非结构化算法有以下缺点: 流程不受限制的随意转来转去,使流程图豪无规律使人在阅读的时候难以理解算法的逻辑.难以阅读,也难以修改,从而使算法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难以保证。 4. 第三章习题 1.#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n;

float p,p1,r=0.09; scanf("%u",&n); p=pow(1+r,n); p1=(p-1)*100; printf("%5.2f%%\n",p1); } 运行结果:输入,回车,见结果: 2.#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bj=1000; float r1,r2,r3,r5,r0,lx1,lx2,lx3,lx4,lx5; r1=0.0414; r2=0.0468; r3=0.0540; r5=0.0585; r0=0.0072; lx1=bj*r5; lx2=bj*(1+r2)*r3; lx3=bj*(1+r3)*r2; lx4=bj*pow(1+r1,5); lx5=bj*r0*5; printf("lx1=%f lx2=%f lx3=%f lx4=%f lx=5%f\n",lx1,lx2,lx3,lx4,lx5); return 0; } 运行结果: 3.#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long d,p; d=300000; p=6000; double m,r=0.01; m=log(p/(p-d*r))/log(1+r); printf("%4.2f",m); return 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史复习题

数学史复习题 一、1.对于数学史的分期,1820’—现在属于 1.A.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B.初等数学时期 C.近代数学时期 D.现代数学时期 是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A.《原本》 B.《方法》 C.《圆锥曲线论》 D.《大成》 2.______的《数学汇编》被认为是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 3.A.海伦 B.托勒玫 C.丢番图 D.帕波斯 4.“百鸡问题”是“算经十书”中的______卷下的最后一题。 A.《孙子算经》 B.《张邱建算经》 C.《缉古算经》 D.《海岛算经》 5.关于一次同余组求解的剩余定理被称为“______”。 A.中国剩余定理 B.孙子定理 C.秦九韶定理 D.杨辉定理 6.“我思故我在”是______的名言。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笛卡儿 D.莱布尼茨 7.______是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 8.A.《流数简论》 B.《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 C.《流数法与无穷级数》 D.《曲线求积术》 8.“每个偶数是两个素数和;每个奇数是三个素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 9.A.费马小定理 B.费马大定理 C.哥德巴赫猜想 D.华林问题 世纪数学家们在对几何学作统一处理的观点下进行探索,在所有这些努力中,______ 在《几何基础》中使用的公理化方法最为成功。 A.希尔伯特 B.庞加莱 C.罗巴切夫斯基 D.黎曼 10.英国生物学家和统计学家______在现代数理统计的建立上起了重要作用。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了他老师高尔顿首先提出的“相关”与“回归”的理论,成功地创立了生物统计学。 A.贝叶斯 B.皮尔逊 C.费希尔 D.克拉默 1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再一次表明,人类计算机工具的改进是离不开数学与数学家的贡献的。电子计算机都是以______的设计思想为基础的。 A.帕斯卡 B.巴贝奇 C.冯·诺依曼 D.图灵 12.费马大定理是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______完成的。 A.库默尔 B.谷山丰 C.弗雷 D.维尔斯 13.古典数学名着《圆锥曲线论》的作者是阿波罗尼奥斯。 2.“宋元数学四大家”是秦九韶、李冶、杨辉和朱世杰。

高等教育学试题(AB卷)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A卷 单项选择题 1.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2.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A.雅典大学B.赫克迈大学C.阿资哈尔大学D.萨莱诺大学 3.大学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校园的开放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还有()。A.民族化B.地域化C.国际化D.时代化 4.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 5.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A.专业结构B.学缘结构C.学历结构D.职务结构 6.“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种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A.享乐主义B.存在主义C.权力意志主义D.实用主义 7.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形成合力,是指()。 A.层次性原则B.情理相融原则C.教管结合原则D.整体性原则 8.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学科的发展潜力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9.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 10.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D.全校师生员工 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制B.重视技术教育C.政府加强集权管理 D.推行男、女同校E.提倡多元捐资办学 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标志是()。 A.办学主体多样化B.办学形式多样化C.教育目标多样化 D.管理体制多样化E.教学内容多样化 3.从价值观考察的教育本质论包括()。 A.个人本位B.经济本位C.社会本位D.文化本位E.知识本位 4.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多样角色包括()。 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示范者D.管理者E.研究者 5.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指()。 A.职务结构B.学历结构C.性别结构D.专业结构E.年龄结构 6.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是()。 A.人本性B.理想性C.层次性D.开放性E.传统性 7.德育工作中的消极观点有()。 A.务虚论B.从属论C.法德论D.智德论E.抵消论

《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谭浩强

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1 1.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1 1.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1 1.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3 1.4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5 1.4.1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举例6 1.4.2C语言程序的结构10 1.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12 1.6程序设计的任务14 1-5 #include int main ( ) { printf ("**************************\n\n"); printf(" Very Good!\n\n"); printf ("**************************\n"); return 0; } 1-6#include int main() {int a,b,c,max; printf("please input a,b,c:\n"); scanf("%d,%d,%d",&a,&b,&c); max=a; if (max

2.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4 习题36 第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37 3.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37 3.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39 3.2.1常量和变量39 3.2.2数据类型42 3.2.3整型数据44 3.2.4字符型数据47 3.2.5浮点型数据49 3.2.6怎样确定常量的类型51 3.2.7运算符和表达式52 3.3C语句57 3.3.1C语句的作用和分类57 3.3.2最基本的语句——赋值语句59 3.4数据的输入输出65 3.4.1输入输出举例65 3.4.2有关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67 3.4.3用printf函数输出数据68 3.4.4用scanf函数输入数据75 3.4.5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78 习题82 3-1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float p,r,n; r=0.1; n=10; p=pow(1+r,n); printf("p=%f\n",p); return 0; } 3-2-1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float r5,r3,r2,r1,r0,p,p1,p2,p3,p4,p5; p=1000;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大学数学史题库附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 1.对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A )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2.对古代巴比伦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C )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3.《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是指一种特殊的( B )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楔形体 4.《九章算术》中的“壍堵”是指一种特殊的( A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四棱台 D.楔形体 5.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C ) A.音乐演奏 B.服装设计 C.绘画艺术 D.雕刻艺术 6.欧洲中世纪漫长的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是( A )。 A.斐波那契 B.卡尔丹 C.塔塔利亚 D.费罗 7.被称作“第一位数学家和论证几何学的鼻祖”的数学家是( B ) A.欧几里得 B.泰勒斯 C.毕达哥拉斯 D.阿波罗尼奥斯 8.被称作“非欧几何之父”的数学家是( D ) A.波利亚 B.高斯 C.魏尔斯特拉斯 D.罗巴切夫斯基 9.对微积分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其发现者是( C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开普勒 D.牛顿 10.公元前4世纪,数学家梅内赫莫斯在研究下面的哪个问题时发现了圆锥曲线?( C ) A.不可公度数 B.化圆为方 C.倍立方体 D.三等分角 11.印度古代数学著作《计算方法纲要》的作者是( C ) A.阿耶波多 B.婆罗摩笈多 C.马哈维拉 D.婆什迦罗 12.最早证明了有理数集是可数集的数学家是( A ) A.康托尔 B.欧拉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 13.下列哪一位数学家不属于“悉檀多”时期的印度数学家?( C ) A.阿耶波多 B.马哈维拉 C.奥马.海亚姆 D.婆罗摩笈多 14.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著名的数学问题的数学家是( A ) - 1 - / 9

教育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2-2012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l、“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C)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 D、教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A、夸美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B)。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A)。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A)。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A)。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D)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 D)。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C语言课后作业答案

3-5-1正确 大写字母转化成小写或者小写变大写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h;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f("%c",&ch); if(ch>='A'&&ch<='Z'||ch>='a'&&ch<='z') { if(ch>='A'&&ch<='Z')ch=ch+32; else ch=ch-32; } else ch=ch; printf("%c\n",ch); } 3-5-2大写转化成小写或者小写变大写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h;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f("%c",&ch); ch=ch; { if(ch>='A'&&ch<='Z')ch=ch+32; else ch=ch-32; } printf("%c\n",ch); } 3-5-3大写转化成小写或者小写变大写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h;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f("%c",&ch); if(ch>='a'&&ch<='z') ch=ch-32; else if(ch>='A'&&ch<='Z') ch=ch+32; else ch=ch; printf("%c\n",ch); } 3-6-1正确分段函数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 printf("请输入x:"); scanf("%d",&x); if(x<=1) y=x; else { if(1 void main() { int x,y; printf("请输入x:"); scanf("%d",&x); if(x>=10) y=3*x-8; else if(x>1) y=2*x+1; else y=x; printf("x=%d,y=%d\n",x,y); } 3 -6 -3正确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 printf("请输入x:"); scanf("%d",&x); if(x<=1) y=x; else if(1=10) y=3*x-8; printf("x=%d,y=%d\n",x,y); } 计算器正确 #include void main() {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