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诗赏析之龟虽寿
- 格式:ppt
- 大小:997.00 KB
- 文档页数:16
20XX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翻译古诗词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历史非常悠久,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翻译1、《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过故人庄》译文: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拿起酒杯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阴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使鸟儿怡然自得,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空灵。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夜雨寄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再(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龟虽寿》曹操古诗赏析【作品介绍】《龟虽寿》为东汉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原文】龟虽寿⑴神龟虽寿⑵,犹有竟时⑶。
腾蛇乘雾⑷,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⑸,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⑹,壮心不已⑺。
盈缩之期⑻,不但在天⑼;养怡之福⑽,可得永年⑾。
幸甚至哉⑿,歌以咏志。
【注释】⑴龟虽寿: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⑵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马槽。
⑹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
这里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暮年:晚年。
⑺已:停止。
⑻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⑼但:仅,只。
⑽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⑾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⑿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白话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捷,班师回朝途中,天气寒冷且干旱,方圆二百里内没有可以饮用的水源,军队粮食也已经匮乏,不得已杀了数千匹马匹来作为军队的粮食,挖地三十多丈才得到水源。
军队途径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时,遇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景观,曹操命士卒山中觅水,安营扎寨,然后作了此诗。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曹操《龟虽寿》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选自《乐府诗集》。
它以物起兴,表达了人应该永远保持壮心,事业的进退、成败并非全由天定,也要看个人的主观努力的主旨。
全诗共十四句,除最后两句是乐府的套语外,正文每四句层。
前四句连用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说明人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终究也免不了死去,极言人的寿命的有限,指出人死是自然不可逃避的规律。
'犹有'、'终为'四个字作为连接之语,显得沉着、苍劲有力,不容丝毫的置疑。
像神龟这样长寿的动物,像腾蛇这样的龙种尚不能逃脱自然规律的限制,何况人呢?这表明了作为军事家、政治家的曹操对生死问题客观豁达的看法。
诗人这样说,并不是对生命短促的悲叹,而是要求人们用短暂的生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不要虚掷一生,是积极的奋发精神的表现。
对于自己的有生之年,诗人的看法依然不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
诗人作此诗时已近暮年,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老则老矣,但诗人仍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志向,这一层把诗人对于人生执著、不懈的进取精神表现得十足。
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为统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之'志', 就是要统一全国。
诗人的人生哲学在前两层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
然而在第三层中,诗人却出乎意料地折进一层,哲学思想又跃上了一个高度。
第一层诗人承认自然界万物都会死去的自然规律,第二层则指出要在有生之年顺应历史规律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三层又翻进了一层,说如果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长生命,充分肯定了在自然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来说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这是诗人对'天命'的否定,这里的'天'自然是指自然规律,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也不能消极地听之任之;虽则客观规律最终要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巨大的作用。
龟虽寿两汉曹操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创作背景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
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⑴龟虽寿: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⑵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马槽。
⑹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
暮年:晚年。
⑺已:停止。
⑻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⑼但:仅,只。
⑽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⑾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⑿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竟时,终结,这里指死亡。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螣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够乘云雾升天。
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会变成灰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
枥,马槽。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盈缩:原指木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怡,调养身心。
永年,长寿。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选自《乐府诗集》,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这是曹操晚年写作的一首富于哲理的诗,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过故人庄》孟浩然(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置办。
黍(shǔ):黄米饭。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合:环绕。
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户。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桑麻,泛指庄稼。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就:靠近、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承上文而来,诗人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简单的两句诗就将故人的热情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龟虽寿》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1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⑴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竟:完毕,结束,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枥(11):马槽。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背景】《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好身心,才可以延年益寿。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考题链接】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是哪句?并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2.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古诗赏析《龟虽寿》(一)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文的诗名叫《龟虽寿》。
读书要读题目,抓住了题目就算抓住了核心。
很多人读书不喜欢读题目,没有学会读题目就等于没有学会看书;如果会读题目了,就相当于快速读书,把厚书读薄了。
我们知道“虽”是一个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表示转折的。
从题目上看,作者本人说了半句话,说了虽然,没说但是,这个“但是”在哪里?“但是”想说什么?话说了半句,还有半句是让人思考、回味、寻找的。
到哪里去寻找?肯定是到诗的正文中去寻找!所以,我们把这个“但是”是什么提个问,先存放一下。
来学第一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似乎把“但是”也说出来了。
但是,如果真的把“但是”在这里写出来,似乎也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所以,这里并没有真正地回答“但是”。
为什么神龟虽寿?在中国人吉祥图案中,乌龟是一个,白鹤是一个,这是现实中有的。
除此以外,还有龙凤、麒麟等等现实中没有的。
只能说是现在的现实中没有,龙在过去有没有?这是一个问题;凤在过去有没有?这也是一个问题;麒麟在过去有没有?这又是一个问题。
龙且不说了,我们知道的成语比如说叶公好龙、龙腾虎跃都是有的。
凤,如果我们学过《千字文》,里面有一句话叫:鸣凤在竹,凤吃的是实心的竹子。
关于麒麟,有一个故事:话说当年孔子那个时代,有人打猎,打到一个动物,样子很怪,谁也没见过,谁也不认识。
于是就请来孔子问,孔子一看这是麒麟,于是就哭了,说:麒麟啊麒麟,你怎么活在这个时代呢?真是生不逢时啊!扯这些东西有两个原因:过去的经典中,这些吉祥的动物多有记载,而现在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存在了?为什么只成了传说与故事?那么我们再想想,现在的大熊猫,再过几百年会不会也是一个传说?现在的东北虎,再过几百年是不是也只能在图片中见到了?过去的技术不发达,无法保留凤啊、龙啊、麒麟啊……所以,现在我们见不到只能当成是传说。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学习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龟虽寿》,最重要的是入情入境。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欢迎大家阅读!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注释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
螣音同“腾”5.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6.已:停止。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9.但:仅,只。
10.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1.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古诗龟虽寿翻译赏析《龟虽寿》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
其古诗全文如下: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言】《龟虽寿》东汉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龟虽寿》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新鲜气息。
《龟虽寿》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注释】⑴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⑵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螣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⑹伏:趴,卧。
⑺枥(ì):马槽。
⑻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⑼暮年:晚年。
⑽已:停止。
⑾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⑿但:仅,只。
⒀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⒁咏: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⒂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翻译】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能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原文:龟虽寿曹操龟虽寿作者: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
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重点词句解释】骥:千里马。
枥:马槽。
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
已:停止。
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
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止。
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志和豪情。
【注释】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七年级上课后附录古诗词《龟虽寿》(东汉末年)曹操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原文: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译文: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原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译文: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原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原文: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译文: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原文: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译文: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原文: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老骥伏枥”四句,笔力遒劲,饱含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
诗歌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并且能将诗人对时间生命的哲理思考融进真挚浓烈的情感之中。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到他朴实的田家作客。
原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译文:村外一圈绿树环抱,远处碧绿的小山横斜。
原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译文:开窗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持边饮边谈桑麻庄稼。
原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九九重阳节那天,再来这儿赏菊花饮菊花酒。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译文: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原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译文: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原文: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译文: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原文: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原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让我把为你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你一直到那夜郎以西!《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古诗赏析《龟虽寿》(一)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文的诗名叫《龟虽寿》。
读书要读题目,抓住了题目就算抓住了核心。
很多人读书不喜欢读题目,没有学会读题目就等于没有学会看书;如果会读题目了,就相当于快速读书,把厚书读薄了。
我们知道“虽”是一个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表示转折的。
从题目上看,作者本人说了半句话,说了虽然,没说但是,这个“但是”在哪里?“但是”想说什么?话说了半句,还有半句是让人思考、回味、寻找的。
到哪里去寻找?肯定是到诗的正文中去寻找!所以,我们把这个“但是”是什么提个问,先存放一下。
现在来学第一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似乎把“但是”也说出来了。
但是,如果真的把“但是”在这里写出来,似乎也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所以,这里并没有真正地回答“但是”。
那么,我们在这里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神龟虽寿?在中国人吉祥图案中,乌龟是一个,白鹤是一个,这是现实中有的。
除此以外,还有龙凤、麒麟等等现实中没有的。
只能说是现在的现实中没有,龙在过去有没有?这是一个问题;凤在过去有没有?这也是一个问题;麒麟在过去有没有?这又是一个问题。
龙且不说了,我们知道的成语比如说叶公好龙、龙腾虎跃都是有的。
凤,如果我们学过《千字文》,里面有一句话叫:鸣凤在竹,凤吃的是实心的竹子。
关于麒麟,有一个故事:话说当年孔子那个时代,有人打猎,打到一个动物,样子很怪,谁也没见过,谁也不认识。
于是就请来孔子问,孔子一看这是麒麟,于是就哭了,说:麒麟啊麒麟,你怎么活在这个时代呢?真是生不逢时啊!扯这些东西有两个原因:过去的经典中,这些吉祥的动物多有记载,而现在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存在了?为什么只成了传说与故事?那么我们再想想,现在的大熊猫,再过几百年会不会也是一个传说?现在的东北虎,再过几百年是不是也只能在图片中见到了?过去的技术不发达,无法保留凤啊、龙啊、麒麟啊……所以,现在我们见不到只能当成是传说。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六篇《龟虽寿》原文及翻译赏析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咏志诗,也是汉乐府诗集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三国大诗人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在这首诗中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了诗人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曹操《龟虽寿》这首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
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注释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
螣音同“腾”5.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6.已:停止。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9.但:仅,只。
10.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1.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7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龟虽寿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龟虽寿》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龟虽寿》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龟虽寿》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原文翻译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龟虽寿》诗歌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
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
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
七年级上册《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名句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
“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之人。
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
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同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
相反,曹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
曹操的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
不仅如此,这首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
《龟虽寿》赏析范文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古诗简介《龟虽寿》东汉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龟虽寿》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新鲜气息。
曹操《龟虽寿》赏析
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有名的哲理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要求。
自古以来,很多读者都深受其启发,受益匪浅。
在《龟虽寿》中,曹操结合自己经历的历史波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以龟的寿命作为一个象征,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理智的选择与人生的短暂,因此,要慎重选择人生的方向。
诗中展现出的仁者爱民的心态,勇于谋划未来人生的精神,都可以给读者带来生活的启发。
《龟虽寿》的诗情极具感染力,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理智地安排好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把握住时间。
诗人时而讽刺,时而感慨,通过千百年来不变的人生真理,表达自己的生活观念。
作为一首反映了古代文人情怀的诗作,《龟虽寿》中的内容,也可以让当今读者获益,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信心折断,失落时,可以从中认识到信心,希望,以及为自己制定一个令自己自豪的人生轨迹。
除了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龟虽寿》还在隐喻中体现了作者对个人的要求。
诗中的“山水应和折”,强烈地要求人们以真心实意去做事,不逞强,不做作,不追求外在的光荣。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诗中赞美理智的力量,希望人们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事原则,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用理智赢得尊重和尊严。
总之,《龟虽寿》是一首富有哲理意义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
对人生的追求,充分诉说了作者以智慧统治世俗的精神。
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有助于我们在文艺修养的同时,更好的把握人生,从而更好的去实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