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153.87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忻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忻城县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土司制度统治忻城将近500年,具有独特丰蕴的壮族土司文化,被誉为“壮乡故宫”的莫土司衙署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是元末明初土司制度文化的缩影,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境内还有乐滩水电站上游库区红水河沿岸,风光旖旎,素有“小三峡”之称,可与桂林漓江媲美。
近年来,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把“推旅游”作为全县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紧紧围绕建设“花园式特色山庄,历史文化旅游城”为目标,把发展旅游业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为中心,突出壮族土司文化特色,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和推介,加强和周边县市区域合作,力争融入桂林、南宁、柳州等大旅游发展圈,全力打造以土司文化为龙头的最具壮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支柱产业,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贫困地区的一项扶贫措施。
一、忻城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资源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脱贫减贫、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忻城大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最好产业之一。
忻城县依托当地丰富的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开发独具魅力,借助各种外部力量来扶持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使贫困乡村的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民的文化程度、文明习惯等得到了极为有效的转变和提高,从而增强了大石山区的“造血功能”,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彰显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
忻城县境内不少的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都是在乡村,在这些乡村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保护范文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和人们的游赏对象。
古往今来的众多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作为一种休心养性、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人生乐事。
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从而沉浸在优美的自然意境里,心底上滋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自由翱翔的灵性,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智,得到享受。
从而可见优美的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观赏;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并带动其它经济产业的发展。
反之,则会使游客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将会造成自然环境的退滞与最终的封闭。
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尤其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更能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旅游环境包括范围和内容两方面:从前者来说,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后者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它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本文就旅游资源的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天台本地的旅游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几点的看法。
一、正确的旅游环境开发能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各地的旅游资源中,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业务内容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它的经营业绩却相差很大:有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有的却生意惨淡,门可罗雀;有的经济效益很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滚滚财源;有的却效益低下,甚至到了难以维持日常开支。
造成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旅游企业经营者在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旅游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价值上存在着差别。
浅谈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如今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已经相当成功,是国内生态旅游景区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理念; 保护;建设;管理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原则(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概念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伊丽莎白·布(ElizabethBoo),她的《生态旅游:潜力与陷阱》是一本重要的并得以广泛传播的著作。
伊丽莎白·布作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于1990年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涉及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1](二)生态旅游的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三)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是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新格局。
浅谈高邮湖的旅游开发和对策【摘要】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本文通过介绍高邮湖的旅游资源概况和现状分析,分析了目前高邮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对策建议。
其中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措施。
在总结了高邮湖旅游开发的现状,展望了高邮湖旅游的美好未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为高邮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实现高邮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高邮湖、旅游潜力、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总结、展望、美好未来。
1. 引言1.1 1. 介绍高邮湖及其旅游潜力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湖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颗明珠,高邮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湿地资源和水资源。
高邮湖水域辽阔,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是一处极具旅游潜力的风景区。
高邮湖被誉为“长寿之湖、温泉之城、森林之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高邮湖的周边还有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高邮古镇、伏山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自然风光的追求,高邮湖的旅游潜力不断凸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成为江苏省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1.22. 引出本文主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邮湖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其旅游资源以及现有的开发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高邮湖旅游开发的全面剖析,希望为高邮湖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其未来的发展探寻更加可行的发展路径。
2. 正文2.1 1. 高邮湖旅游资源概况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湖风景区,是一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湖水清澈碧蓝,四季风光如画。
高邮湖周边山峦起伏,树木葱郁,环境清新怡人。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208401学号32姓名蔡希庆指导教师朱恒峰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10月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
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
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世界。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
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
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新Abstract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green tourism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tourism a generation, they show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25%. The past 20 years, eco-tourism as a way of Heaven recre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s a way of thinking the revo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national eco-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cademic and popular attention the worl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ost dynamic industries an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ashion color,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On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some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existing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placed a great deal of hop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its own ov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J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tourism and other cloud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urists the industry. Eco-tourism whil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ing people's lives, mor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appear for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different features of eco-tourism. . As long as favorable factor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have a very broad health prospects.Keywords:Eco-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Technology Innovation目录引言 (1)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毕业论文引言我国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味之高在世界上首届一指。
经过近二十年的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点)的建设,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到一定的改善,为我国将来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日渐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1. 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
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方面。
2. 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
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加深。
2. 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
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景区的建设可能会使环境在一定时间造成破坏。
三、建立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制度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依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浅谈我国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引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发展生态旅游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责任。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资源保护、市场开发等方面探讨我国如何发展生态旅游,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
首先,应加大对生态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提供丰富的旅游项目资金。
其次,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旅游行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旅游活动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生态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基础上。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存在着一些资源开发过度和破坏的问题。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园,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限制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再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了解资源的变化和环境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市场开发市场开发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拥有庞大的旅游市场,需要通过合理的市场开发来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首先,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线路,设计与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
其次,应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生态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应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生态旅游专业的教育和研究,提高生态旅游专业化水平。
最后,要加强对生态旅游企业的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