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多,整节课,教师适时的引导、恰当的 点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理解,突 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民主 和谐,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 例外。不足之处是为了抢教学进度,对重点字词段的品读不够,学 生理解得不深入,教师讲授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巨,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 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 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到达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产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环节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 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环节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 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