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概述》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4
香港电影概论素有东方好莱坞美誉的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最具有世界影响力和产业渗透力的重要分支,而香港电影歌曲作为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电影中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烘托环境,推进故事,同时歌曲与画面的玩美结合,使得电影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电影与歌曲的交相辉映,使得一些经典电影歌曲不仅传唱至今,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影片本身。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中的电影歌曲不仅创造了香港电影歌曲流行歌曲的辉煌时代,一大批流传至今仍传唱不息的经典作品也使得香港一批年轻歌手通过演唱影片主题曲而迅速走红,其中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伴随着人们度过人生中最青春最黄金的年华,今天我们将通过两期节目为您一一细数香港影坛二十载的流行歌曲,让我们一起在歌曲和影像这两杯浓烈而醇香的美酒中去畅饮二十年风华果实的甘甜。
前传50--60年代早在1949年底到1966年,香港电影业就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突出的格局是粤语片和国语片并行发展,不仅创作数量急剧增加,年产200多部影片的惊人数字在香港电影史上空前绝后,早期的香港粤语片中,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歌很少,出现的粤语演唱的歌曲多由粤剧腔改编而成,这部拍摄于1949年的影片《黄飞鸿》中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就是吸收了广东粤剧和其它广东音乐的因素,采用了六声的羽调式,激昂高亢,充满豪情,歌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黄飞鸿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和凛然正气,这首主题曲也一直成为了黄飞鸿系列的主要标志,无论演员和导演如何更替,唱法和配器怎样改变,主旋律和歌词却始终不改。
20世纪中期,随着内地戏曲片《天仙配》在香港上映,曲调优美,歌词丰富的传统戏流行香江,导演李翰祥在1958年执导了黄梅调电影《貂蝉》,之后又以《江山美人》和舞台戏剧片《梁山伯和祝英台》掀起了中国传统剧目搬上银幕的高潮。
舞台戏剧片《梁山伯和祝英台》借鉴了同名越剧和国外音乐剧,全部音乐采用的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曲调,在那个大陆与香港,台湾相对隔绝的年代,这部影片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尤其是优美婉转的音乐都引起无数观众的深深思乡之情,因此,这部舞台戏剧片受到观众狂热的欢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成功,更是掀起了香港长达二十年的黄梅调热潮。
香港电影·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香港、大陆、台湾、新加坡)的先驱者。
未回归之前是世界第三大电影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宝莱坞)。
·1913年黎民伟的《庄子试妻》香港第一部影片,并拍摄了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开办香港第一间华资影院“新世界戏院”、创立香港第一间制片机构“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
其妻子严珊珊是第一个女演员。
·1949年以前的香港电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为中国历史背景的特殊性,这一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爱国片、反战片、社会教育片,同时电影工业被战火有所摧毁,战后需要重建、重组。
一、1946-1965 香港电影的延续时期:对旧上海电影商业的延续1,1949年后,大批大陆的电影人来香港发展、香港电影可以大致划分为左派的“中原电影”和右翼的“新马电影中原电影:40年代中后期从大陆转移香港,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以长城、凤凰营业公司为代表。
(后被驱逐出境)新马电影:50年代初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转移到香港,立足于商业利益。
以邵氏兄弟、电影懋业为代表2,片种类型:戏曲片(黄梅调电影很时尚)、喜剧片、武侠片(新派武侠片)3,两大公司:邵氏(邵逸夫)古装片(张彻、李翰祥、胡金辁)电懋(陆运涛)言情片、都市剧(张爱玲)年两家公司签订君子协定1964年陆云涛飞机遇难终结4,代表人物张彻(1923-2002)水瓶座·典型的制片厂导演,什么赚钱拍什么,其作品《独臂刀》开创了新派武侠片·阳刚张彻影片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壮男裸胸露肉,是张彻影片的招牌。
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没有人可以记住他的任何作品里面的女性形象,在张氏作品中,写男主角与女人谈恋爱是一件很难想象的尴尬事。
·悲情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
【内容提要】1997年之后,香港电影研究得到了美国、中国内地多方面的关注。
凭借着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电影工业、上千部的作品,及其特殊的殖民地身份,香港电影本身有着很多需要研究的方面。
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本土和英文世界四个方面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现状的介绍,旨在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图谱描绘。
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做出点题性的分析。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城市,香港有着成熟的电影工业和悠久的电影史。
它是全球性电影生产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影出口中心,香港制作的电影广泛在东南亚及其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台湾发行放映,有着广泛的影响。
作为庞大的电影中心,对它进行一定的关注是有必要的。
香港一方面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文化上一脉传承,并以粤语文化为主体;而另外,它又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是一个独立的自由港,广泛积极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种复杂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分布,使得香港电影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本土特点。
香港电影是属于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同样这样百年的历史,在人员、资本、文化等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
对香港电影进行多方面的研究,重新看待中国电影百年的分布历史,是十分有必要的。
香港作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其电影也有着鲜明的商业生产的特点,这种快产快销、票房至上的观点一直是学术界所不屑对待的,所以正式的香港电影研究起步很晚。
香港本土一直多以报刊杂志评论为主,多在文中闲谈影界琐事,其自身研究直至1978年之后,才在每次香港国际电影节同时出版一本电影回顾的论文集,方始有较为正式的学术研究;而英文世界中,第一本关于香港电影的学术著作是查奕恩的《香港电影工业与观众之社会学研究》,这是同港大亚洲研究中心合作的一个项目;台湾方面是在80年代之后,由焦雄屏及其一批高校学者,在注重台湾电影研究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香港电影的重要性;而中国内地直至“九七”之后,才开始略有声势的小范围的香港电影研究。
这四个方面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各有侧重,是目前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主要力量。
90年代香港电影概述90年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产业经历了繁荣和创新的时期,并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概述90年代香港电影的发展与特点。
香港电影产业在90年代达到了顶峰,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电影制片厂之一。
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不仅在亚洲地区非常流行,也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许多香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赞誉。
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题材吸引了观众。
在90年代,香港电影产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题材的电影,包括动作片、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等。
在动作片方面,香港电影以其精湛的特技和打斗场面而闻名。
例如,周润发和刘德华等动作巨星的电影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视觉享受。
而在武侠片方面,电影制片人通过改编金庸小说等经典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
香港的武侠片承袭了中国武侠的传统,同时加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外,香港电影在喜剧片方面也非常出色。
像周星驰和周润发这样的喜剧演员以其出色的表演和幽默的台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幽默和滑稽的元素,还经常提及社会问题,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90年代的香港电影还包括许多优秀的爱情片。
这些电影以浪漫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心。
电影制片人通过刻画爱情和亲情的细腻之情,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春光灿烂猪八戒》还是《重庆森林》,这些电影都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总的来说,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产业达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经典作品。
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成功,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
无论是其各种风格和题材的多元化,还是电影制片人的独特创意和才华,都使90年代的香港电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
回顾这个时期的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香港电影产业的辉煌与创新,也能品味到那个时代鲜活的文化氛围在90年代,香港电影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