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学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27.93 MB
- 文档页数:101
一、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包括其他星体)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3.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4.分层设色法:在地图上等高线间普染不同深浅的诸种颜色来表示地貌高低起伏的方法。
5.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1.普通地图上的社会人文要素不包括(C)。
A.居民点B.交通网C.水系D.境界2.下列注记字列中,各字中心线连线是一条自然弯曲的曲线的是(D)A.水平字列B.垂直字列C.雁行字列D.屈曲字列3.墨卡托投影属于(B)A.圆锥投影B.圆柱投影C方位投影.D任意投影4.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比1956年黄海高程系国家水准原点的高程值(A)。
A.下降29毫米B.左移29毫米C.上升29毫米D.右移29毫米5.全长572公里哈同公路在地图上为57.2厘米,则该图属于(D)。
A.地理图B.大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小比例尺地图6.某点在CGCS2000椭球系下,投影高为零,高斯投影3°带的坐标表示为x(北)=5146256m,y (东)=43483542m,则该点在6°带第22带的实际坐标为x(北)和y(东)(A)。
A.5146256,-16458B.5151256.625,253054.481C.-16458,5146256D.42983542,51462567.图号为1-52-6-(48)的地图是(A)比例尺地形图。
A.1:1万B.1:2.5万C.1:5万D.1:10万8.一幅标准图幅(40cmx50cm)的1:10000的地形图的实际面积(D)平方公里。
测量与地图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关注大地水准面绘制的是()。
A:大地测量学B:工程测量学C:摄影测量与遥感学D:地形测量学答案:A2.地形测量学的具体工作不包括()。
A:高程测量B:距离测量C:角度测量D:地球半径测量答案:D3.无人机摄影测量属于()。
A:摄影测量与遥感学B:地形测量学C:大地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答案:A4.大桥变形监测属于()。
A:大地测量学B:地形测量学C:工程测量学D: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答案:C5.测绘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A:地震预报B:城乡规划C:资源勘查与开发D:交通运输答案:ABCD6.使用经纬仪做三角高程测量属于大地测量学。
()A:错 B:对答案:A7.使用卫星测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属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A:错 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地球是一个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A:对 B:错答案:A2.对地球自然表面的一级逼近叫做()。
A:大地水准面B:静止水平面C:水准面D:静止水准面答案:A3.对地球自然表面的二级逼近叫做()A: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地球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C4.地球椭球面和参考椭球面的关系是()A:一对多B:多对多C:多对一D:一对一答案:A5.天文坐标系的基准面是()A:水平面B:水准面C: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D6.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箭头指()方向A:东B:南C:西D:北答案:A7.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常用坐标系()A:WGS84坐标系B:墨卡托坐标系C:高斯克吕格坐标系D:CGCS2000坐标系答案:B8.海拔高程的基准面是()A:水准面B:水平面C: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D9.我国水准原点是()的平均海平面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答案:A10.下面关于测量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A:测量工作需要确定点的高程B:测量工作不需要任何已知点的信息C:测量工作需要确定点的平面坐标D:测量工作的目的是测量点的位置答案:B第二章测试1.用水准仪测量a和b两点的高差时,两点间的高差等于()A: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已知点的高程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C:后视读数+前视读数D: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点的高程答案:B2.用水准仪测量时,如果已知点与未知点的相距较远,只需在多次测量时认真细心读数,结果与实际情况就不会存在任何误差。
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过程 (2)1、资料的收集 (2)2、境界线的绘制 (3)3、行政区划图的绘制 (10)4、绘制交通线 (12)5、水系的绘制 (13)6、点文件及注记的文件的的绘制 (15)7、背景图层的绘制 (17)三、普通地理图的绘制出图 (18)四、实验成果 (21)一、实验目的1、能够运用Arcgis、Mapgis等基本绘图软件绘图;2、熟悉地图制作过程;3、学会把《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路》中的知识融入在制图过程4、绘制河南省的行政区划图——普通地理图,其中包含点状要素(省会城市、地级市城市,县城)、线状要素(交通、水系、境界线等)、面状要素(省域);二、实验过程1、资料的收集本次课程设计收集到的资料有河南省政区图、河南省普通地理图、交通图河南省政区图交通图普通地理图2、境界线的绘制打开ArcCatalog并在其中新建JJX、JT、SX、HH线文件,如下所示打开ArcMap,把新建的JJX线要素图层加载进来,如下所示然后把收集的河南省政区图加载进来调出Editor工具,设置好捕捉项,开始沿着境界线跟踪矢量化政区图,过程如下在跟踪的过程中,标注线的类型省界线、地级市界线,最后的跟中的结果如下打开mangis6.7装入境界线文件,转换保存为mapgis可以处理的线文件把转换后的线文件输入编辑,进行拓扑检查对每一处错误一一进行修改,直到拓扑检查没有任何错误显示为止,如下把修改好的线文件进过文件转换输出为SHAPE文件,然后加载到ARCMAP中,然后把含有县界的政区图也加载进去我们画好的市界省界与加载的含有县界的图片不重合,调出配准工具Georeferenceing,寻找相同的特征点开始进行配准选择大概6到7对点进行配准后的结果如下第一次配准后可能效果不是很好,继续进行寻找相同的特征点进行多次配准,直到自己满意。
配准后的,继续点击Editor开始编辑境界线图层,跟踪矢量化县界,并标注线的类型为县界线。
地图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
3、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4、大地水准面:以理想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一个封闭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5、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6、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的圆――微分圆(也称单位元),在投影后一般的成为一个微分椭圆,然后再利用变形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
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7、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和地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
8、面积比:投影面上微小面积d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dF 之比。
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以ω表示角度最大变形。
10、、⑴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与经线相交的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进点的螺旋曲线。
等圆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征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⑵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11、控制点:是精确测量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方位角:目标点到已知点的连线与偏北方向的夹角。
全球定位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12、地图表示法:依据特定规则形成的地图符号组合配置方案即为地图表示法,也为地图符号模型。
13、定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这种符号配置方式即为定位符号法。
14、线性符号法:用不定形式或颜色的线条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地理事物的方法。
测量与地图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哪些是属于中比例尺地形图?()答案:1:50万地形图;1:25万地形图2.根据获取像片方式的不同,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又分为?()答案:地面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3.数字高程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一个分支。
()答案:对4.BIM是建筑信息模型。
()答案:对5.1:10万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大地水准面有()个。
答案:1个2.以下不属于地理要素的是()。
答案:经纬线3.地理坐标不是球面坐标。
()答案:错4.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都是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面的。
()答案:对5.地图分类标志很多,对于一幅具体的地图,将其归在哪一类别中,其标准不是唯一的。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以下()是按变形性质分类的投影。
答案:等角投影;等积投影2.已知我国某点的Y=19589513.12米,请问该坐标是按度带投影,带号是()。
答案:6度带投影;带号是193.墨卡托投影的特点:球面上两点间等角航线在图上为直线而且是距离最短的线。
()答案:错4.在地形图上,东、西内图廓线和经度相同各点的连线都是真子午线。
()答案:对5.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故长度比就是比例尺。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1967年,法国贝尔廷,认为视觉变量包括()亮度、色彩、密度变量;。
答案:方向;形状;尺寸2.地图注记功用有()。
答案:转译;标识各种对象;反映制图对象数量特征;指示对象质量特征3.所有符号都含有方向因素,都存在方向变量。
()答案:错4.在设计地图符号时,可不用已有国内和国际通用的符号,进行个性化设计。
()答案:错5.地图上的文字与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地图注记不是地图符号。
()答案:错6.在专题地图中色相多用表示不同对象的数量特征。
绪论1.测绘的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近地点、地下点等)相对位置的科学测绘的任务:1、测定:又名测绘,测定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与高程,并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2、测设:又称放样,将工程设计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变形监测:测量学的分支:1、大地测量学:1 研究在地球表面大范围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其重力场的科学。
2 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一个较大的区域甚至整个地球,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
3 基本任务: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的重力场理论、技术和方法。
2、地形测量学1 研究小地区地表各类地物形状和大小的科学2 研究对象:地球自然表面上一个区域,由于地球半径很大,可以把这块球面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其曲率。
3 基本任务:测绘地表面各类物体形状和大小。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1利用摄影象片来研究地表形状与大小的科学。
其任务与地形测量学相同,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同。
4、工程测量学5、海洋大地测量和制图学新的地图产品形式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DOM地图学概念 :地图学是地图制作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以及将地图作为科学文献和艺术作品的研究。
它概括了以上各种观点①着重强调了艺术;②强调了地图的制作;度地图的类型1、按地图信息存储形式分类:模拟地图、数字地图2、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3、按比例尺分类在我国地图学领域的习惯划分是:①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为大比例尺地图②1:10万>比例尺>1∶l00万的地图为中比例尺地图③比例尺≤l:100万的地图为小比例尺地图。
第一章测量与地图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自然表面地球真正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标准的圆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略扁的,赤道半径略长,北级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由于只有地球具有这种独特的形状,称之为地球体二、地球体的物理表面1.水准面:为了寻求一种规则的曲面来取代地球的自然表面,人们设想当海水在“完全”静止状态下,把它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连续闭合表面,它处处与铅垂线(重力方向)正交,这个静止的水面叫做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2、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的起算面。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类基础课。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
2、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学会地图设计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在GIS 中的展示和基本分析。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图制作、地图分析的基础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图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特性、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和计算机制图。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概括、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地图具有表达空间地理信息精确、丰富、灵活和动态等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地图,地理学其它学科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分析结果的表达手段主要是地图,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分析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
5、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6、使用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7、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完整版)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地图定义及编号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
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普通地图上的⾃然地理要素包括:⽔系、地貌、⼟质植被。
普通地图上⼈⽂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②各图幅⾯⾯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纸张和印刷机的版⾯;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次投影,变形较⼤。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便;②⾼纬度地区图幅⾯积缩⼩,不利于纸张的使⽤和印制;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法有⾃然序数式、⾏列式、⾏列—⾃然序数式等。
①⾃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然序数编号。
⼩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这种⽅法编号。
②⾏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区域的分幅地图⽤此编号法。
③⾏列—⾃然序数编号法:它是⾏列式和⾃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法。
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此⽅式编号,即在⾏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列式编号:⾏:从⾚道起,纬度每4°为⼀⾏⾄南北纬88°各为22横⾏,⽤罗马字母A,B,C,……V表⽰, ⾏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列:180°经线起算,⾃西向东6°为⼀纵列,60纵列,⽤1,2,3,…60表⽰。
“⾏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地图投影及应⽤1.按投影辅助投影⾯的类型划分:⽅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第一章绪论1. 地图、地图学、测量学的基本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
2.地图的主要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
包括:①地图投影;②坐标系统(经度纬度组成的地理坐标系;以X,Y 横纵坐标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比例尺;④控制点(精度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等)。
2)图形要素: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图名、图例、地图符号,编制单位、时间等。
4)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
3.地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类型基本特征:①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量测性);②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③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④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主要类型:①按地图的表达内容: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②按比例尺分类:大(≥1:10万);中(1:10万~1:100万);小(≤1:100万);③按区域分类:⑴星球图,地球图;⑵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⑶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⑷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④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与虚地图;⑤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⑥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
4.地图的功能(结合专业内容)1)地图的信息载负功能:直接信息:地图上图形符号所直接表示的信息。
如道路、河流网、居民点等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
间接信息:要经过分析解译所获得的信息,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
2)模拟功能:根据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用模型间接研究原型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