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物体的颜色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51
色彩的世界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色彩的世界: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
无论是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还是人类艺术品的创作,色彩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对于色彩背后的原理了解有限,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这些基本概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世界。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弹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根据物体的特性,光线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射。
根据光线与物体表面的角度关系,反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发生在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例如,当阳光照射到一面镜子上时,你可以看到反射出来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的角度一致。
这种类型的反射能够形成清晰的影像,被广泛应用在镜子、玻璃等物体的制造中。
1.2 漫反射漫反射发生在光线照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光线会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这种类型的反射使得光线在多个方向上散开,不会形成明确的影像。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纸张或者石头表面时,我们看到的是由无数个不同方向的反射光组成的景象。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通过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弯曲。
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射。
2.1 折射定律折射过程中,光线在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之间形成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被称为折射定律。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小;入射角越小,折射角越大。
这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将一根直杆插入水中时,直杆看起来弯曲了。
2.2 折射的应用折射现象不仅仅是光学原理的基础,还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例如,在眼镜的制造中,通过定制适合个体眼睛的镜片,可以通过折射现象来矫正视力问题。
同时,在天文领域,折射望远镜的设计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观测宇宙中的天体。
3.1光的色彩颜色1.戴红色镜片看白纸,白纸变成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反射来的光通过镜片时,被镜片染成红色B.白纸只能反射红色光C.眼镜片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2.彩色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彩色电视机的光屏上呈现的多种颜色,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下列不属于这三种基本色光之一的是()A.红 B.黄C.绿D.蓝3. 太阳能可以发电,这说明光是具有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把能转化成能的装置;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能转化成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能转化成能的装置.3. 能量光电光化学光内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5.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变小D.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液化吸热6.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A. 紫光LEDB. 黄光LEDC. 蓝光LEDD. 橙光LED7.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8.如果用一块蓝色玻璃对着红字看,看到的字是()A.红色B.蓝色C.紫色D.黑色9. 在阳光下切开一个西瓜,瓜皮是绿色的,这是因为瓜皮把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而吸收了其余的色光;瓜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瓜瓤把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而吸收了其余的色光;现在把西瓜放在绿色的灯光下,瓜皮看起来是色的,瓜瓤看起来是色的.小明透过红色的太阳镜来观察一块绿皮红瓤的西瓜,绿皮看起来是色的,红瓤看起来是色的,这是因为红色的太阳镜镜片只能透过光.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上衣呈蓝色,裙子呈黑色B.上衣、裙子都呈蓝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谱的顺序是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B.红外线携带能量,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C.红外线是红色的,只是颜色较弱D.物体的温度高的时候辐射红外线,温度低的时候不辐射红外线12. 戴蓝色眼镜的人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A. 观察绿色植物,可以看到黑色B. 观察红色花朵,可以看到红色C. 观察黄色花朵,可以看到绿色D. 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都是黑色1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情况________(相同/不相同).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三棱镜对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________不同.15. 通常我们可利用七色板来演示色光的合成.步骤如下:①将三合板或硬纸做成直径约30 cm的圆板.圆板的中心有一孔,可以套在转台的转轴上,用螺丝夹紧后,由皮带传动绕轴转动.圆板的正面按图所示的顺序和比例贴上七种颜色的蜡光纸.②实验时,光照在彩色的蜡光纸上,可以看清圆盘上的七种颜色.转动圆板,七色盘的转速足够大时,板面呈现白色.这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引起白色的视觉.(1)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制成的七色板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若在圆盘上贴两种颜色的蜡光纸,高速转动起来后,会呈现出另一种颜色.要得到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什么方法?16.小强说:“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均匀混合可得到绿色颜料,那么黄光和蓝光混合后当然应该出现绿光了.”请你判断小强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7.人们把红、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_.18.“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①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②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③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19.阅读材料: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第三章3.1 光的色彩颜色(2019)一.选择题1.“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3.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4.关于光现象,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是不一样的B.手机拍摄时所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A.镜中的人像B.桌面苹果的影子C.月食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二.填空题8.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
一个橘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色。
9.201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如图所示,14时30分许,检阅舰抵达阅兵海域。
舰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旗(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激越昂扬的《分列式进行曲》响起,海上阅兵正式开始。
“同志们好!”,统帅的亲切问候是通过传入受阅官兵耳中的。
10.2018年8月31日,余姚上空出现了天文奇观﹣﹣霓虹,如图所示。
“霓”与“虹”是一种相对应的自然现象,都是阳光经过空气中的水珠时发生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1光的色彩颜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比照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根底。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物体的颜色教学难点色光的混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白天太阳光给我们温暖,晚上洁白的月光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
光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些光的知识。
导语一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太阳日出景象、落日余辉、闪电、五光十色的舞台灯光变幻等。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什么是光源【做一做】学生利用自备器材〔蜡烛、火柴、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光。
【点拨】师:像这类点燃的蜡烛、翻开的手电筒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假设蜡烛没有点燃、手电筒没有翻开,它们是不是光源?【小结归纳】〔板书〕〔1〕光源:——光源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强调:光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光发出;②是自身发光。
【思考】下面物体哪些是光源?萤火虫、放映幻灯片的银幕、太阳、月亮、恒星、点燃的蜡烛等。
并思考什么是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归纳】天然光源就是自然界存在并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人造光源就是在人为条件下使其发光的物体。
物体的颜色和光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颜色和光线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元素。
光线对物体的照射可以引起物体的颜色变化,并且在我们感知物体颜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颜色是如何与光线相互作用的,并且讨论一些相关的现象和原理。
1. 光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组成的,我们所能感知的光波长范围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从380纳米到760纳米不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和紫是我们熟悉的七种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通过光线的反射和吸收来表现的。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线会被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被物体反射。
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颜色,实际上是物体反射光线的颜色。
例如,当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红色的苹果上时,这个苹果会吸收太阳光中的其他颜色,只反射红色光线,因此我们看到的就是红色的苹果。
2. 物体颜色的改变物体颜色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光线的照射条件实现。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改变物体颜色的情况:2.1 光线的亮度物体颜色的亮度与光线的强度有关。
当光线足够强时,物体呈现出鲜艳明亮的颜色;当光线较弱时,物体颜色会变得暗淡。
2.2 光线的角度光线的角度也会影响物体的颜色。
当光线以垂直角度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颜色最为鲜艳。
而当光线以较倾斜的角度照射时,物体颜色会有所改变,甚至可能产生明暗不均的效果。
2.3 光线的光谱成分光线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表现也起到重要作用。
光谱成分是指光线包含的不同波长的比例,而这些波长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不同的光谱成分会导致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自然光和白炽灯光所呈现出的颜色就有所不同。
3. 光的折射与散射除了光线的反射,光的折射和散射也会影响物体颜色的感知。
3.1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从而影响我们对物体颜色的观察。
比如光线折射经过一个棱镜时,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一、光源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等)、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发生的原因:不同颜色的光穿过三棱镜时的偏折角度不同,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拓展: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光的色散分解出的七色光都是单色光;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3.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三原色光本身是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等量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白光。
光的三原色颜料三原色拓展: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其他颜料的颜色可以由这三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光的三原色的应用:手机、电视屏幕手机、电视屏幕是由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色发光点组成,这些发光点在电路的控制下发出不同强度的三原色光,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三、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透明体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四、光能光具有能量。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内(热)能。
【易错点】1.月亮等自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