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蔬菜大棚的工作总结蔬菜大棚是一种提供优质蔬菜种植环境的设施,具备调控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蔬菜大棚中从事了种植工作,并在此进行总结。
首先,蔬菜大棚的工作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
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需要在大棚内进行工作。
这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需要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心。
其次,我在蔬菜大棚中掌握了许多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和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如何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水分,以及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同时,蔬菜大棚的工作也非常注重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调整。
由于大棚环境的复杂性,每天都需要仔细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包括叶子的颜色、茁壮程度、病虫害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
除了蔬菜的种植工作外,蔬菜大棚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管理包括蔬菜的品种选择、种植计划的制定、施肥和浇水的管理、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制定等。
这些管理工作对于蔬菜的生长和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蔬菜大棚的工作中,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都需要和其他同事一起完成各项工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大棚的工作有时候会面临一些突发情况,需要及时协调和沟通,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段时间的蔬菜大棚工作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成就感。
每天看到蔬菜在大棚中茁壮成长,我都感到很欣慰。
同时,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蔬菜大棚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心,掌握丰富的种植知识和管理技能,注重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调整,积极的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和技能将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发展和成功。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农业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果蔬大棚种植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现将本年度果蔬大棚种植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政策扶持本年度,政府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土地流转、财政补贴、技术培训等,为果蔬大棚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推广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如滴灌、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提高了果蔬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3. 品种选育针对市场需求,引进和选育了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果蔬品种,如番茄、黄瓜、辣椒等,丰富了市场供应。
4. 产销对接加强与农产品市场的对接,拓宽销售渠道,确保农民种植的果蔬能够及时销售,增加收入。
5. 培训与指导组织农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能;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取得成效1. 产量提升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选育优质品种,本年度果蔬大棚种植产量较上年提高了20%以上。
2. 品质提高果蔬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口感、色泽、营养价值等方面均达到市场要求。
3. 收入增加农民种植果蔬的收入较上年提高了30%,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4. 产业升级设施农业产业链逐步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物流、包装、加工等。
四、存在问题1.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不足,影响了种植效益。
2. 市场竞争激烈果蔬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种植风险增加。
3. 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地区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产业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能。
2.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4. 深化政策扶持,助力设施农业发展。
总之,本年度果蔬大棚种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蔬菜大棚的工作总结三篇工作总结(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
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蔬菜大棚的工作总结三篇,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第一篇: 蔬菜大棚的工作总结 20__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蔬菜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为重点,以保障市场供应、市民消费安全和价格稳定为目标,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强化监管,蔬菜产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现简要汇报如下:一、整体生产情况我县是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现拥有__、__、__绿园、__县__家庭农场四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0__年1-6月我县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同比新增 0.2万亩,总产量达 26.5万吨,西甜瓜播种面积3.6万亩,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生产形势良好,销售价格平稳。
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9.8万亩,产量达48.7万吨,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力争全年蔬菜西甜瓜面积26万亩,总产量65.7万吨,产值超10亿元。
蔬菜面积较大的有____蔬菜基地6000亩,倒桥蔬菜基地5000亩,三城__蔬菜基地1000亩,西武蔬菜基地1000亩。
二、工作进展1、标准园创建工作。
滁州雷槽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__年成功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今年上半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新建双层钢架式大棚182.3亩,集约化育苗工厂3.7亩,冬暖式大棚30亩在建,同时还建成了自身的产品检验室、农资仓库和商品化处理车间。
整个基地按照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培训指导、统一产品检验、统一产品包装销售的六统一措施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实现低毒和无公害农药的全覆盖。
2.落实奖补政策、扶植蔬菜合作组织生产。
为了进一步促进蔬菜产业做大做强,20__年11月县政府出台了《__县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以奖代补办法》(__办〔20__〕192号),政府设立促进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年资金总额不低于200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滚动使用,以后随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番茄大棚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高效益、高产量、高品质的农业种植方式,番茄大棚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番茄大棚种植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番茄大棚种植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种植品种选择1.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
如苏抗7号、中蔬4号、中杂4号、杨州红、冀番2号等。
2.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选择不同口感、颜色、形状的品种。
二、大棚建设与维护1. 大棚选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2. 大棚建设: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大棚类型,如拱棚、连栋棚等。
3. 大棚维护:定期检查大棚结构,确保其安全、稳定;保持大棚清洁,防止病虫害发生。
三、番茄育苗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番茄生长周期,确定播种时间。
2. 育苗基质:选用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性强的基质,如椰糠、珍珠岩等。
3. 育苗管理:注意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四、番茄定植1. 定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番茄生长周期,确定定植时间。
2.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大棚空间,合理确定定植密度。
3. 定植方法:采用起苗、开沟、施肥、栽苗、覆土等步骤进行。
五、番茄管理1. 温度管理:根据番茄生长阶段,调整大棚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天气状况和番茄需水量,合理灌溉。
3. 肥料管理:根据番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科学施肥,确保养分供应。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确保番茄品质。
六、番茄采收1. 采收时间:根据番茄品种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时间。
2.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确保果实完整。
3. 采收后处理:及时对采收的番茄进行预冷、分级、包装等处理。
总之,番茄大棚种植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较强的农业种植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建设与维护大棚、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可以保证番茄的高产、优质、高效益。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设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番茄大棚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业产值、保障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篇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番茄大棚工作的成果与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一、工作概述1. 大棚建设与改造过去一年,我单位紧紧围绕番茄大棚建设与改造,加大投入,提高大棚设施水平。
共计新建大棚50栋,改造原有大棚100栋,确保大棚面积达到500亩。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高标准设计: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设计大棚结构,确保大棚通风、透光、保温、防冻等性能。
(2)优质材料:选用优质钢材、玻璃、薄膜等材料,提高大棚使用寿命。
(3)科学布局:根据种植需求,合理规划大棚间距,确保大棚之间通风、采光。
2. 番茄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引进优质番茄品种,如粉果、樱桃番茄等。
(2)育苗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提高番茄幼苗成活率。
(3)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4)水肥管理:根据番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浇水,确保番茄优质高产。
3. 市场营销(1)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番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线上线下销售:通过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渠道,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番茄销量。
(3)宣传推广:利用各类媒体,宣传番茄大棚建设成果和番茄产品,提高知名度。
二、工作成果1. 经济效益过去一年,番茄大棚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产量达到150万斤,产值达到30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
2. 社会效益(1)保障蔬菜供应:番茄大棚种植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有效缓解了季节性蔬菜短缺问题。
(2)促进农民增收:番茄大棚种植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3)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番茄大棚种植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蔬菜大棚典型经验总结汇报蔬菜大棚是一种保护和提高蔬菜生长的设施,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对蔬菜大棚典型经验的总结汇报:一、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对蔬菜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根据蔬菜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来调控大棚内的温度,通常采用加温设备和通风机进行调节。
(2)湿度控制: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菌滋生,湿度过低则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适当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可通过喷淋灌水、通风等措施实现。
(3)光照控制:光照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要根据蔬菜的种类和光照需求,在大棚内设置合适的灯具,并进行合理配光,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要。
二、水肥管理(1)合理施肥: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施肥,注意蔬菜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如氮、磷、钾等,确保蔬菜的养分供应。
(2)科学浇水:蔬菜的浇水量要根据其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浇水对蔬菜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水质管理:要注意大棚内的水源选择,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水源,确保蔬菜生长的健康和安全。
三、病虫害防治(1)预防为主:做好大棚内的卫生和清洁,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定期清理杂草、消毒工具等,注意大棚内的通风换气,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巡查蔬菜大棚,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
四、品种选择(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了解市场需求,根据消费者对蔬菜品种的偏好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蔬菜大棚的经济效益。
(2)多样化种植:适当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进行种植,增加蔬菜的种类和品种,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3)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品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蔬菜品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五、管理经验(1)定期记录和分析数据:定期记录和分析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塑料大棚西瓜立体吊蔓栽培技术试验总结近年来,西瓜销售量呈现起色,成为农民的香饽饽。
西瓜作为一种夏季果蔬,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喷洒抗虫药物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因此,如何改变栽培方式,使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以本地西瓜为例,在上海科技大学的塑料大棚中进行了西瓜立体吊蔓栽培技术试验。
本次试验分别采用立体吊蔓栽培和普通栽培两种方式对比,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都采用双因素正交实验设计,立体吊蔓栽培时每株植物3分钟撒水,正常栽培时盆栽一次撒水1L。
本次试验采用双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当温度在22~25℃、肥料数量百分比在2.2%~2.6%时,西瓜叶片生长较好。
在室内温度及光照下,西瓜的膨大速度通常在2~3天内实现,但考虑到用其他方式栽培西瓜的膨大速度可提高25%,西瓜的结实通常在4~5天实现。
本次试验中,西瓜挂蔓栽培效果显著,产量比普通栽培高了11.5%,品质也大大提高。
本次试验表明,塑料大棚西瓜立体吊蔓栽培方法改善了西瓜的叶片生长环境,减少了植物的病害,增加了西瓜的产量,提高了其果实的品质。
总之,本次塑料大棚西瓜立体吊蔓栽培技术试验的结果表明,立体吊蔓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提供了改善农作物栽培环境的方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西瓜。
- 1 -。
温室大棚种植成效总结汇报温室大棚是一种保护环境及改善种植条件的装置,具有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保护作物等优点。
本次汇报将对温室大棚种植的成效进行总结,并详细介绍温室大棚在资源利用、产量提高和作物保护方面的优势。
一、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1. 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温室大棚内设置喷灌系统,可以精确控制作物的水分供给,避免水分的浪费。
此外,大棚内的排水系统能够回收和循环利用灌溉水,减少水的消耗。
2. 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由于温室大棚可以进行多层种植,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地表积累充分利用。
相比于传统露天种植,温室大棚能够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更多的作物,从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 能源利用效果明显:温室大棚利用太阳能进行取暖,通过温室效应积累热能。
此外,可以利用地热能源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进行温度、照明、通风等方面的控制。
相比于传统露天种植,温室大棚能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产量提高方面的优势1. 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室大棚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这有效地延长了作物的生长期,提高了产量。
2. 防止气候灾害:温室大棚能有效防止极端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破坏,如暴雨、冰雹等。
此外,温室大棚还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减少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对作物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3. 调整光照和营养供给:温室大棚内可以调整光照和营养供给,提供与作物需求相符的养分。
这有助于提高作物对光能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三、作物保护方面的优势1. 防虫、病害控制:温室大棚能够有效隔离外界环境,防止有害昆虫和病原体的入侵,减少农药的使用。
此外,采用温室种植方式还能够有效预防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作物的损害。
2. 降低环境污染:温室大棚能够减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质,有效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提供优质产品:由于温室大棚能够精确控制环境条件,为作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因此作物的质量和口感更好。
种大棚菜的年终总结怎么写
今年是我种植大棚菜的第一年,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
在这个年终总结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种植大棚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为明年的种植工作提供一些指导。
首先,在种植大棚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重视土壤质量和养分的补充。
在季节开始之前,我进行了土壤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了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
这使得我的大棚菜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我发现了大棚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性。
尽管大棚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遮阳和保温效果,但我意识到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温度调控非常重要。
我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并调整了通风和加热设备,以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这不仅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还减少了疾病和虫害的发生。
此外,我也重视了防治病虫害的工作。
通过定期巡视大棚,并使用有机农药和捕虫灯等工具,我成功地防止了大部分常见的病虫害。
但我也注意到,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病虫害蔓延,防治起来会更加困难。
最后,我意识到及时的记录和分析数据对于管理大棚菜园非常重要。
我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记录系统,跟踪了每一批种植的品种、播种日期、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信息。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最佳的生长条件和最佳的收获时机。
总的来说,今年种植大棚菜的经验让我更加了解了植物的需求和生长要求。
我深入学习了土壤质量、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和数据记录等方面的知识,这将对明年的种植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希望通过我的总结和经验分享,能够鼓励和帮助其他人在种植大棚菜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个人总结嘿,咱来说说这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啊!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挑战的事儿呢。
你想想,在那大棚里,就像是给蔬菜们搭了个特别的家。
咱得像照顾宝贝似的照顾那些菜苗。
选种就好比给咱的“宝贝”选个好出身,可得精挑细选,马虎不得。
什么样的品种适合咱这大棚的环境,那得好好琢磨琢磨。
土壤呢,就是蔬菜们的被窝,得松软肥沃,让它们舒舒服服地扎根生长。
要是土壤不行,那蔬菜能长得好吗?肯定不能啊!浇水施肥就跟给它们喂饭似的,得恰到好处。
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肥多了会烧苗,少了又没营养,这分寸可得拿捏好。
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也特别重要。
热了要通风,冷了要保暖,就跟咱人一样,得让它们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
你说要是大冬天的把你扔到冰天雪地里,你能舒服吗?蔬菜们也一样啊!还有病虫害防治,那可真是跟小怪兽打仗。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苗头,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它们会像蝗虫过境一样,把咱的蔬菜都糟蹋了。
这时候咱就得机灵点,该用药就用药,该物理防治就物理防治,不能心慈手软。
种大棚蔬菜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天天去照看。
就像养孩子,你能今天管明天不管吗?那肯定不行啊!你得时刻关注着它们的生长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我记得有一次,我偷懒了几天没去大棚,结果去了一看,哎呀妈呀,那苗都长得歪七扭八的了。
我那个后悔啊,就像自己犯了多大错似的。
从那以后,我就天天往大棚跑,再也不敢偷懒了。
咱种大棚蔬菜不就是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嘛。
所以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这过程虽然辛苦,但当你看到那绿油油的蔬菜,长得水灵灵的,心里那个美啊,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你说咱农民容易吗?不容易啊!但咱也乐在其中啊。
看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蔬菜,就跟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所以啊,要想种好温室大棚蔬菜,就得用心,就得下功夫。
可别小瞧了这事儿,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就踏踏实实地干,总会有收获的。
咱农民靠的就是这双手,靠的就是这股子干劲儿!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教学总结
涉农专业中专教育是学校落实河北省委组织部、农工办、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文件精神,同时,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文件要求而开设的涉农专业免费中职教育,目的是通过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涉农中专开设的本地学科。
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
下面是我在门课程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2010秋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根据本地农民的要求来开设的。
有一定的代表性。
导学及其导学教学法是涉农中专教育的一大特色。
好的导学是开放教育成功的一半。
导学的内容应包括:课程性质、教学要求、教学环节、教学计划、教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门必修课,讲授了蔬菜生产的基本状况、主要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实用栽培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是蔬菜学的主干模块课程之一,也是进行蔬菜育种及设施蔬菜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大棚蔬菜立体栽培》需要一定的农村知识和常识,要能了解当地的土质、土壤和农民知识水平。
三、教学环节
1、教师面授辅导:
2、实践辅导
3、作业实习
4、小组活动
5、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两部分,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4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综合评价,考核范围应涵盖作业、小组学习活动、网上学习活动、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
其中平时作业占50%,小组及网上学习活动占20%,模拟实习报告占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
本课程期末考试根据本地特色、学科特点,由县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本学期授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通过学习实践,农民的蔬菜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所种植蔬菜取得了全面丰收,学生反映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缺课、作业完成不及时情况,望以后通过积极引导,改善教学氛围及与学生交流、谈心等措施来解决,以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