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小儿免疫学术会议日程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8
· 60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3月第12卷第1期 Chin J Clin Pathol,March 2020,Vol.12,No.1发病率较低,约为0.1%,临床表现为重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无出血现象。
此种假性血小板减少无任何病理生理意义,无需治疗[7]。
本例患者即为经过一系列实验确认其血小板减少为EDTA-K2抗凝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即EDTA-PTCP。
EDTA诱导血小板活化,改变了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的表位构象,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相结合而发生凝集,其抗体产生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8]。
虽然对于确诊的EDTA-PTCP无需进行医疗干预,但是一旦误诊难免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因此检验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类操作规程,熟悉仪器、试剂、方法学的标准作业程序文件,严格室内质控工作。
检验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再从蛋白质水平到基因水平,各种新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这在给医学检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检验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思维,强化与临床的沟通,参与临床信息的共享,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用科学的作风、专业的思维、严谨的态度面对每一份标本,给出每一份标本最具可信度的报告。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 肖明锋,刘基铎,吴培洁,等.血小板参数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4): 418-420.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3.04.014.2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14-18.3 许愿愿,金丹群,童文佳,等.儿童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预后分析:附PICU10年683例病例报告[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 (10): 968-972.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10.013.4 胡冰红.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 10 (1): 50-52. DOI: 10.3969/j.issn.1674-7151.2018.01.016.5 徐浩祥,魏孟广,张文彬.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分析[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 10 (2): 124-125. DOI: 10.3969/ j.issn.1674-7151.2018.02.020.6 于妍明. 3例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31 (15): 2349.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10.15.190.7 齐云晓,董欣,张茂功.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5): 719-720.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5.062.8 朱华.不同计数模式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复检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4): 1857-1858. DOI: 10.3969/j.issn.1673-4130.2013.14.037.(收稿日期:2019-09-02)(本文编辑:邰文 张耘菲)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简称2020全国检验医学大会)将于2020年9月24—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计划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
该会议将于2023年5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医学创新与健康未来”,旨在促进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创新发展。
会议涵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科、肿瘤科、心血管科、感染病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同时也将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等多个方面。
会议的议程安排将包括主题报告、分论坛、专题讨论、学术交流等多个环节。
我们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分享他们在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同时,会议也将设立专题讨论环节,邀请与会代表就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此外,本次会议还将举办医学科研成果展示和专题论坛,鼓励广大医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环节的举办,将有助于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会议期间,我们还将组织参观医学科研机构和临床医疗单位,让与会代表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发展和成就。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举办医学科研成果展示和专题交流活动,为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最后,我们也欢迎相关机构和企业参与本次会议,并就医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进行展示和宣传。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举办,将有助于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能够踊跃参与,共同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待与您共同见证和参与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盛会!谨代表中华医学会,诚挚邀请您的光临!。
第十一次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翁心华斯崇文主席:李兰娟副主席:王宇明成军李太生侯金林(以姓氏笔画为序)秘书长:缪晓辉王贵强盛吉芳学术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万谟彬于岩岩乌云牛俊奇王凯王宇明王建设王贵强王慧芬韦嘉田佳田德英白雪帆仲英娜刘沛刘娅成军阴祯宏张大志张伦理张跃新李旭李佳李太生李兰娟李志伟杨宝山苏林光陈红陈士俊陈永平孟庆华武淑环罗光汉范昕建施光峰赵伟赵龙凤赵连三赵英仁闻炜候金林唐小平徐伟民翁心华顾玉海高志良曹武奎盛吉芳黄祖瑚龚作炯龚国忠斯崇文谢青谢本维韩涛甄真缪晓辉谭德明潘晨会务组:王小红揭丽陈玉会议指导:李久一大会主题演讲(2010年9月10—9月12日):李兰娟院士:临床路径与病毒性肝炎闻玉梅院士:E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E抗原血清转换的免疫学基础侯云德院士:从当今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探讨今后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建设郑树森院士: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特点与治疗赵凯院士:疫苗研发与应用游苏宁教授:科技期刊的数据化发展斯崇文教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和对策翁心华教授:泛耐药结核病研究现状和诊治对策李若愚教授: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王宇教授: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王宇明教授:肝衰竭研究热点研究进展成军教授:丙型肝炎治疗进展侯金林教授:妊娠与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现状与管理李太生教授: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平台的建立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白雪帆教授: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研究进展任红教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热点和难点缪晓辉教授:感染性腹泻治疗:选择与放弃王贵强教授:我国立克次体病现状和临床诊治肖永红教授:熟悉PK/PD理论,优化抗菌药物应用薛博仁教授(台湾):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Burden, Outcomes, Economics, and Antibiotic StewardshipStuart C.Ray(美国):HCV Pathogenesis: Host and Viral Factors and Interactions继续教育课程:感染相关肝病(2010年9月9日下午)谢青教授:HBV相关肝功能衰竭的抗病毒治疗毛青教授:HIV和HBV/HCV的混合感染孟庆华教授:慢性肝病患者营养代谢的研究进展王小红教授:免疫抑制人群的HBV/HCV再活化盛吉芳教授:疑难肝病病例讨论。
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计划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已成为了医学界颇具影响力的盛会。
而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举办,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估该会议的规划和内容,并共享我个人对此的观点和理解。
一、会议主题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主题将聚焦于“未来医学:创新与挑战”。
这一主题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紧跟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未来医学无疑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人口老龄化、新型疾病的不断出现等,而创新则是突破这些挑战的关键。
此次会议的主题不仅准确抓住了当下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更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二、会议议程在针对主题的深入探讨中,会议的议程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据悉,本次会议将包括主题演讲、分论坛讨论、学术交流和展示等多个环节,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未来医学的创新与挑战。
在议程安排上,我个人认为可以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碰撞和创新。
三、重要议题除了全面研究未来医学的创新与挑战外,本次会议还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等热点议题。
这些议题的选择不仅贴近时代潮流,更能够引领医学界的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对这些议题的深入探讨必将为参会者提供全面的学术视野,并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个人观点对于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规划和内容,我个人持积极看法。
该会议的主题选择和议程安排都凸显了对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的关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然而,我也希望在会议中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些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以便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医疗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
五、总结2023年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规划和内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其主题的前瞻性和议程的全面性将为参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术盛宴。
期待在此次会议上,各位学者和医学界同仁能够通力合作、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未来医学的发展路径,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医学会小儿免疫学术会议日程
Meeting schedule of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Immunology
2010年10月29日~30日 中山
中华医学会小儿免疫学术会议大会发言顺序
10月29日上午(PID5篇)
1.3例Omenn综合征临床和分子特点分析
张志勇赵晓东* 蒋利萍刘恩梅崔玉霞王墨韦红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通信作者:赵晓东
2. 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PEX)两例基因及蛋白表达研究
安云飞赵晓东许峰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通信作者:赵晓东
3. 4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IgE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基因诊断
舒岚蒋利萍战玉助刘玮赵晓东张璐颖吴道奇王墨李淑娟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400014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免疫缺陷-附12例报道
陈静1陈同辛2江华1罗长缨1王坚敏1董璐1周敏1叶启东1张冰花1王耀平1顾龙君1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0127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单中心13例报道
于洁肖建文赵晓东管贤敏宪莹温贤浩苏庸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重庆,400014
10月29日下午(HSP4篇+呼吸过敏4篇+感染免疫5篇)
6.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郭艳芳朱洪涛罗琼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通信作者:郭艳芳
7. 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邓琳菲孙利炜刘愉王承训贺岩赵艳玲
长春市儿童医院130061
8. 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李丰1陈佩瑜2 曾华松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1过敏免疫风湿科,2消化科广州,510120
通信作者:曾华松
9. 60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分析
陆彪1付晓梅2
1宁夏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宁夏银川,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10. 哮喘患儿诱导痰Th细胞亚群初探
刘昱李成荣李秋王国兵祖莹贾实磊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分子免疫室,深圳 518026,中国
11. 234例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不良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王晓宁李孟荣林剑金可李迎春张海邻李昌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哮喘及变态反应免疫治疗中心,浙江温州325027
通信作者:李孟荣
12. CpGODN对OVA哮喘小鼠TSLP、IL-17表达影响的研究
李孟荣吴超雄王超王晓宁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哮喘及变态反应免疫治疗中心浙江温州325027
通信作者:李孟荣
13. 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疗效研究
吴亚斌周小勤黄兆选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430070
14.两篇合并
14.1. 玉屏风预防人偏肺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
李容培陈昕赵晓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2实验室
通信作者:赵晓东
14.2. 玉屏风散对哮喘小鼠感染人偏肺病毒干预机制的探讨
李容培陈昕赵晓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2实验室
通信作者:赵晓东
15.两篇合并
15.1. EB病毒对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王娟娟陈同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免疫研究室,上海 200092
15.2. EB病毒感染抑制了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王玺杜晶曹睿明金莹莹朱亚忠陈同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免疫研究室 200092
16. 2009甲型H1N1流感患儿免疫功能改变初探
李成荣贾实磊王国兵何颜霞祖莹杨卫国付丹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分子免疫室,深圳 518026
17.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
陈昕李容培赵晓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通信作者:赵晓东
18.两篇合并
18.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活化T细胞的表达
卢美萍刘芳鲍兴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 310003
18.2. 反复喘息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赵灵芝卢美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杭州 310003
10月30日上午(风湿9篇)
19. 依那西普对JIA患儿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核内的NFκb表达的影响
屠志强曹兰芳蔡宇波薛海燕费辛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200001
20.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电图特征的分析
周炎1薛海燕2曹兰芳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1儿科2 200001
21. 钙神经调节蛋白抑制剂对狼疮性肾炎治疗作用Meta分析
吴小川周杜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肾脏病研究室,长沙410011
22.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李小琳刘玉玲付四毛
中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23.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任琪曾华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病科,广州510120
24. 头颅MRI对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估
赖建铭1吴凤岐1袁新宇2
1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
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100020
通信作者:吴凤岐
25. 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苏改秀吴凤岐周志轩赖建铭杨丽萍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20
通信作者:吴凤岐
26. 儿童皮肌炎10例临床特点分析
周南包瑛
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710003
27. 两种方法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关节活动性评价比较唐雪梅周娟邹宗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10月30日下午(风湿10篇+川崎病8篇)
28. 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邹宗毅唐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
29. 儿童混合结缔组织病9例临床分析
全美盈潘慧宋红梅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100730
30. 成功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严重真菌感染4例分析李冀宋红梅何艳燕仇佳晶李凡李正红肖娟邱正庆魏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100730
31. 英夫利西单抗在重症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吴凤岐康闽赖建铭周志轩苏改秀朱佳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凤湿免疫科 100020
32. 组蛋白(核小体)在儿童狼疮性肾炎病理中的检测及意义黄建萍钟旭辉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100034
33. 怎样提高早期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准确性
殷蕾周纬金燕樑李怀远* 孙骅周征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科,上海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
34. 幼年期起病的强直性脊柱炎14例临床特点的分析
胡坚1李崇巍1马继军1张咏梅2钱天维2
天津市儿童医院内科1风湿暨免疫学科2中医科
35. 血清铁蛋白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活动性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周怡芳李彩凤何晓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00045
通信作者:李彩凤
36. 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学作用的研究
李彩凤何晓琥檀晓华于凤丹王江韩彤昕邝伟英周怡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00045
37.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08例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罗莎李彩凤何晓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00045
通信作者:李彩凤
38.小儿川崎病50例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吴菱狄亚珍张萍萍陈佳音
浙江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315012
39.年长儿川崎病50例临床特征分析
刘力李崇巍胡坚
天津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 300074
4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基础免疫功能与发生激素耐药的关系
殷蕾周纬金燕樑孙骅周征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上海 200127
41.急性期川崎病FOXP3基因甲基化改变及意义初探
李成荣王国兵杨军温鹏强贾实磊
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深圳 518026
42.小儿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
张健
长春市儿童医院
43.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样骨发育不良症10例WISP3基因分析研究
王薇1邱正庆1宋红梅1魏珉1 张文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儿科2免疫科 100730
通信作者:邱正庆
44. TLR4信号途径在川崎病血管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范晓蔚胡秀芬魏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430030
45.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型与敏感型CLNS1A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郝志宏于力王丽娜陈蓉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州 5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