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稳定迁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关于铁矿转硐采的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59.89 KB
- 文档页数:2
XX首钢马兰庄铁矿XX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2010.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首钢马兰庄铁矿XX公司是首钢总公司和XX市人民政府联营创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为首钢矿业公司重要的矿产品原料供应基地之一。
矿石保有资源储量1.50633亿t,矿石SFe平均品位27.69%。
现露天采矿规模达为300万t/a,选矿规模达250万t/a,精矿产量为80万t/a。
按照《XX市矿产资源规划》和《首钢矿业公司“十一五”规划》,结合XX 首钢马兰庄铁矿XX公司自身制定的增产扩容的发展目标,XX首钢马兰庄铁矿XX 公司拟进行改扩建——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对白马山采区实施地下开采,对沙河山采区进行露采境界优化并在后期与白马山采区共同实施地下开采。
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将加快国有矿山建设(含改扩建)步伐,为首钢矿业公司大量的铁矿石原料,缓解首钢集团铁矿石供应紧X状况,有力地促进迁安市乃至XX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2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改扩建工程符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相关要求,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相关要求。
改扩建工程符合《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XX 省矿产资源规划》、《XX市矿产资源规划》、《XX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要求。
1.3工程概况1.3.1现有工程概况马兰庄铁矿属铁矿采选联合企业,现有职工约1400人。
包含两个采场(沙河山和白马山),两座选厂(大选厂、柳选厂),露天开采规模为300万t/a,白马山露天采场开采到-20m水平,已于 2008 年二季度末闭坑;沙河山露天采场开采到-80m水平,今后露天还将继续开采至-248m水平,预计开采11年。
马兰庄铁矿现有两座选厂——大选厂、柳选厂,选矿总规模为250万t/a,其中,大选厂选矿规模为150万t/a,柳选厂选矿规模均为100万t/a,铁精粉总产量为85万t/a。
河北省迁安市金山铁矿矿床成因探讨发布时间:2021-06-10T11:44:37.370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作者:牛文学[导读] 金山铁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Ⅰ)燕山台褶带(Ⅱ)马兰峪复背斜(Ⅲ)遵化穹褶束(Ⅳ)迁安穹窿西北部。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迁西群,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古生界寒武系;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岩浆岩活动较为强烈,即有两期:吕梁期和燕山期。
根据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石矿物组合特点,认为金山铁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成因。
北京市通州区中冶一局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有限公司牛文学 101100摘要:金山铁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Ⅰ)燕山台褶带(Ⅱ)马兰峪复背斜(Ⅲ)遵化穹褶束(Ⅳ)迁安穹窿西北部。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迁西群,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古生界寒武系;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岩浆岩活动较为强烈,即有两期:吕梁期和燕山期。
根据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石矿物组合特点,认为金山铁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成因。
关键词:金山铁矿矿区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矿石矿物组合特点矿床成因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屯营组一段及第四系。
三屯营组一段:岩性为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磁铁石英岩。
岩石受混合岩化变质作用较强,局部形成混合岩化花岗岩、钾长花岗伟晶岩。
地层总体走向北东~近南北,倾向南西~西,倾角60~70°,局部达80°以上。
1.2构造金山铁矿区向斜构造为一倒转向斜,其轴线走向为50-60°轴面倾向北西,倾角一般为45 -55°。
北西翼倾角60-80°,南东翼倾角15-25°。
该向斜在矿区北东端稍显收拢,向上翘起,而南西端明显倾伏,略显撒开,并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展布。
1.3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1)变质矿物及共生组合本区变质矿物种类较多,主要有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榴石、黑云母、磁铁矿、石英等。
河北迁安变质铁矿床深部找矿突破及富矿成因探讨汤绍合【摘要】通过2005年12月-2009年6月实施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在河北省迁安铁矿床的深部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钻孔见矿率达78.26%,新增铁矿资源量2.43×109 t,其中,杏山铁矿C22线XZK0610孔和XZK0618孔均见到厚大矿体,全孔累计见矿进尺厚度分别为209.04 m和169.41m.同时在XZK0610孔深915.84~970.33m处为富矿,富铁矿体进尺长度54.49 m,w(TFe)最高为59.56%,平均品位53.48%,富矿产于贫矿体中,呈层状产出,贫矿体与富矿体呈互层状,富铁矿体与贫矿层属同沉积—变质成因.%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was made in exploration at depth of Qianan metamorphic iron deposit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resource substitution exploration project of crisis mines. Drill holes were completed with iron ore-hit rate about 78%.Resource/reserve 233 of 2. 43×109 t was newly located. Drill holesXZK0610 and XZK0618 at C22 line in Xiangshan iron mine all encountered big and thick ore bodies and the accumulative thickness of ore layers hit in the two holes are 209. 04 m and 169. 41 m respectively and rich iron ore is hit at interval 915. 84 - 970. 33 m in drill hole XZK0610. The rich iron ore penetration length is 54. 49 m and maximum w(TFe) is 59. 56% , the average 53. 48%. The rich iron ore layers are in-terbeded with the poor iron ore layers thus the rich and the poor are syn-sedimentary genetically.【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2(027)003【总页数】7页(P271-277)【关键词】变质铁矿;深部找矿突破;富矿成因;河北迁安【作者】汤绍合【作者单位】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618.31铁矿是战略性矿产资源。
铁矿采选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1.引言铁矿采选工程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项目,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影响。
然而,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往往存在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
为了准确评估铁矿采选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本报告将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2.项目概述铁矿采选工程项目位于地区,总投资额为xxx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xxx个月。
项目旨在开发该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由于涉及到土地征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项目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
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鉴于项目的特殊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3.1土地征用3.2环境破坏3.3就业问题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但当地工人的技能水平较低,存在就业岗位不匹配的风险。
另外,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能导致当地就业机会减少,引发社会不稳定。
4.社会稳定风险管理措施为了降低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我们提出以下管理措施:4.1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机制,定期监测、评估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4.2沟通与协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协商,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能够得到当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4.3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减少环境破坏。
4.4优化就业政策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制定优化就业政策,提高当地工人的技能水平,确保项目建设期间和后期的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5.结论本报告对铁矿采选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实施预警机制、加强沟通与协商、严格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就业政策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迁安铁矿区某铁矿床矿体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步骤概述2. 地质背景2.1 区域地质概况2.2 受构造和岩浆作用影响的地质历史2.3 痕迹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3. 矿体形态特征3.1 矿石产出量和质量分布特征3.2 矿体层状排列的规律性分析3.3 矿体断裂带中的矿化特征4. 矿体分布特征4.1 矿体在不同岩层及不同结构位置的分布比例分析4.2 矿体在矿区内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研究4.3 区内不同矿体类型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 矿体形态和分布规律性的总结5.2 矿床成因和形成机制的探讨5.3 后续研究的展望和建议第1章节: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铁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铁矿石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原料,对于铁矿石的开采和利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矿山开采中,矿体形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性是矿区数值模拟、矿山设计和资源评估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迁安铁矿区位于河北省迁安市,覆盖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最大的铁矿区之一。
铁矿床以层状铁矿为主,其中以磁铁矿层状矿的储量最多,占总矿石储量的95%以上。
矿区已经进行了多次采掘,但迄今为止仍存在着未开发的铁矿床。
为了进一步探索未开发的铁矿床,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对于该铁矿床矿体形态及分布规律性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迁安铁矿床的矿体形态和分布规律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探讨该铁矿床的成因及其在矿床探测和矿山开采中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矿体形态特征分析、矿体分布规律分析。
一方面,研究矿体形态特征,分析矿体产出量和质量分布、矿体层状排列的规律性、矿体断裂带中的矿化特征等,可以为精细管理和合理开采铁矿石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矿山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为铁矿床的形成及演化过程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认识,为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5,No.6 2017年6月综合利用关于加快迁安市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调查李晓燕(河北省迁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 迁安 064400)摘要:迁安市铁矿资源丰富,自1984年开始铁矿资源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铁精粉近1亿t,产生尾矿砂愈2亿t。
虽经生态复垦和二次利用,尾矿现存量仍在1亿t以上。
按目前的矿山行业整体生产能力,每年还将新增3 000多万t尾矿。
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尾矿资源,使之变废为宝,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尾矿;综合利用;重要性中图分类号:TD9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7)06-0046-04 Investigation on Accelerat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IronTailings in Qian'an CityLi Xiaoyan(Qian'an Bureau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ian'an064400, China)Abstract: Qian'an is rich in iron ore resourc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loitation of iron ore resources in 1984, it has accumulated nearly 1 tons of iron powder, resulting in 2 tons of tailings sand. Although the ecological recla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wo times, the existing amount of tailings is still more than 1 ton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overal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mining industry, about 30000000 tons of tailings will be added every year. How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tailings resources, make changes to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saving resources, improving environment, improving efficiency,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ing econom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 iron tailing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mportance1 迁安市尾矿资源性质及利用现状迁安市大部分铁矿属前震旦纪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主要成分为贫磁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透闪石等。
铁矿采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原料之一,其采选和加工对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对铁矿采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其在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
二、项目规模该铁矿位于省市,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矿石蕴藏量估算为XXX万吨。
项目拟建设初期计划每年采选矿石XXX万吨,后期可逐步增加到XXX万吨。
三、市场分析钢铁行业是铁矿石的主要消费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同时,国家加大对高质量铁矿石的需求,提高了对本项目的市场需求。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采选工艺和设备,可以实现高效、低耗的铁矿石采选。
项目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矿石破碎、磁选、筛分等设备,同时结合自身的矿石特性,进行工艺流程优化,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矿石储量,预计项目投资总额为XXX万元。
项目建设初期,预计年产值为XXX万元,年利润为XXX万元。
经过建设期和投产期的回收,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XX年。
经过敏感性分析,项目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也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六、环境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将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对矿区水质、大气质量和噪音等进行有效治理,保护周边环境。
七、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面临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风险。
2.技术风险:项目的成功运营依赖于先进的采选技术和设备,如果技术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环境风险:如果项目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面临处罚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八、可行性研究结论1.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和预估的投资回报,本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引入先进的采选工艺和设备,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和产品质量。
3.环境可行性: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124.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㈣————~————————————=二一—迁安铁矿地勘工作回顾与展望宋复梅侯效钦卢浩钊(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摘要迁安铁矿的地质储量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通过大量的地勘工作获得。
此后该区的地质工作转入综合研究。
面对目前矿山铁矿资源即将枯竭,接替资源不足,找矿难度加大的严峻形势,地质工作的重点应及时地转移到矿区周边和已知矿附近以及深部矿,在第二轮地质找矿工作中,要以资料二次开发为先导,充分利用老矿山的优势,进行探采对比研究,应用新的成矿控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突破找矿难点,注重找矿效益,争取以较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矿产储量。
关键词迁安铁矿地质工作回顾羼望|’jf、REVIEWANDFUTUREoNGEOLOGICALEXPLoRATIONATQIANANIRoNMINEAREASongFumeiHouXiaoqinLuHaozhao(GeologicalInstituteofShougangGeologicalExplorationAcademy)ABSTRACTM。
StofgeologicalexplorationworkatQiarianironmineareaarecarriedoutbyShongangGeologicalExplorationAcademy.anditsgeologicalreaserv∞havebeencalculatedanddeterminedatthemid—eightiesof20“centuryAfterwards.thegeologicalexplorationworkatQianal}.ironmineare2.isturnedintoaperiodofsyntheticresearchesandmainly/ocusedonir3mineralizafionandstructuralmodelsNowadays,theironreseFwcistremendouslydecreasedalongwiththeironresourcesarebeingdevelopedandexpended.Thenewreserveisrequiredtomeettheneedofourironandsteelindustry;however,itismoreandmoredifficulttodiscoverthenewprospectsinthisareaSo,thestrategyhastobe&丑nged,andotⅡgeological.exploratioashouldbemainlyshiftedontotheed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