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2012-6答案)2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2012-6答案)2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2012-6答案)2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2012-6答案)2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在一般操作系统中,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分配设备,控制I/O操作,管理缓冲区和实现虚拟设备技术。

2.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优先数法和轮转法

3. 从用户观点看,UNIX统将文件分三类:普通(一般)文件,目录文件和特殊文件。4.在文件使用中涉及的系统调用主要有下列六种: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和删除。6.SP00Ling技术的中文译名: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叫做“假脱机技术”。

7. 在一个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长为4KB,某一作业的页表如下图所示,虚拟地址3000

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2K+3000=152888 。

8. 已知某文件采用链式结构,它由10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刚好存放于一个磁盘块上,都为1024字节,并依次存放在10、61、32、75、87、98、46、37、33和11号磁盘块上。若要存取文件相对于文件头偏移7654字节处的信息,则要访问的磁盘块块号为__37___,块内的偏移量是_486___。

9. 某系统中共有10台磁带机被 m 个进程竞争,每个进程最多要求3台磁带机,那么当m 的取值为_不超过4的整数__时,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10. 设有8页的逻辑空间,每页有1024字节,它们被映射32块的物理存储区中,那么,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__13__位,物理地址至少是__15_ 位。

11.若干个等待访问磁盘者依次要访问的磁道为20,44,40,4,80,12,76,移动臂当前位于40号柱面,则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平均寻道长度为29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的平均寻道长度为120 ;扫描算法(当前磁头移动的方向为磁道递增)的平均寻道长度为116 。

12.系统为一个有6页的进程分配4个物理块,其页表如下所示(时间单位:滴答),页的大小为1K,请计算逻辑地址为0x17C8的物理地址。

页号块号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R(读) M(修改)

0 7 126 279 0 0

1 4 230 260 1 0

2 2 120 272 1 1

3 9 160 280 1 1

按CLOCK算法为0x03C8;按FIFO算法为0x0BC8;按LRU算法为0x07C8。

13.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

14.在缓冲管理中,将数据从设备送入缓冲池称为:收容;将数据从缓冲池送入设备称为:提取;

15.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3,表示可用的资源数目为3,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3,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3个等待进程。

16.一张1.44M的软盘,其FAT表占的空间为2.16K。

17.在信号量机制中,信号量S > 0时的值表示可用资源数目;若S < 0,则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此时进程应阻塞。

18.为文件 file.c 的同组用户增加修改权限的 UNIX 命令为chmod g+w file.c。19.显示目录 mydir 中文件的详细信息的 UNIX 命令为 Ls –l mydir 。

20. UNIX 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用于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是fork() 。

21.UNIX 系统中用于建立无名管道的系统调用是pipe() 。

22. 在成组链结法中,将第一组的空闲块号和该组的空闲块数目记入到内存的工作栈中,作为当前可供分配的空闲盘块号。

2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

24. 进程的基本状态有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25. 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当前运行进程的现场、从就绪队列中挑选一个合适进程、为选中的进程恢复选现场。

26. 通常,线程的定义是进程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可调度特性的执行单元。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资源的分配单位是进程,而处理机的调度单位是线程,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

27. 作业调度的主要功能是:1.记录系统中各个作业的情况;2.按照某种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挑选作业;3.为选中的作业分配内存和外设等资源;4.为选中的作业建立相应的进程;5.作业结束后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28. 虚拟存储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扩充虚拟性,部分装入多次性,离散分配(离散性和多次对换对换性。

29. 基本的文件物理存储组织形式有连续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30.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是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设备的控制与驱动、中断的处理和对系统与设备之间的缓冲协调。

31. 在存储器管理中,页面式信息的_物理_单位,分段是信息的_逻辑_单位。页面大小由系统或硬件确定,分段大小由用户程序确定。

32. 在一般操作系统中,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设备的控制与驱动、中断的处理、对系统与设备之间的缓冲协调。常用的设备分配技术有独占分配、共享分配、虚拟分配。

33. 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34. 程序并发执行是具有的特征主要是: 1 并发程序在执行期间具有相互制约关系;2 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 3 并发程序执行结果不可再现。

35. 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是进程的唯一标志。

36. 在UNIX系统中,基本的文件类型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和设备文件。所有的I/O设备按其物理特性分为字符设备和块设备。

37. 解决死锁的方法主要分为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与死锁的检测与解除三种。

38.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环路条件。

39. 在分页系统中进行地址变换时,应将页表寄存器中的页表始址和页号和页表项长度的乘积进行相加,得到该页的页表项位置,从中可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

40. 实现进程对换应具备对换空间管理、进程换进和进程换出三方面的功能。

41. 在请求调页方式中,内存物理块分配和置换有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和可变分配局部置换三种策略。

42. 为实现控制器,系统中应当配置控制器控制表的数据结构。

43. 为实现设备分配,系统中应当配置设备控制表和系统设备表的数据结构。

44. 在DMA中必须设置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主存地址。

45. 数据多路通道是按数组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适用于连接高速设备。

46. 字节多路通道是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适用于连接低速设备。

47. 在对打印机进行I/O控制时,通常采用中断驱动方式。

48. 在对硬盘的I/O控制时采用 DMA方式。

49. 一个文件系统模型由最低层对象及其属性、中间层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和最高层文件系统接口三个层次组成。

50. 直接文件是指由记录键值本身直接决定了记录的物理地址的一种文件。

51. Hash文件是指利用Hash函数将记录键值转换为相应记录在目录表中的物理地址。

52. 可将索引文件中的各记录装入到离散的多个盘块中,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每个表项含有记录的长度和该记录的物理地址。

53. 可将链接文件中的各记录装入到离散的多个盘块中,并通过每个盘块上的链接指针将它们构成一个队列,显式连接具有较高的检索速度。

54. 用户级安全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所有用户进行分类;为指定用户分配文件访问权。

55. 系统级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未经核准的用户进入系统;文件级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

56. 在请求调页方式中,内存分配有固定分配、可变分配两种策略。

57. 在请求调页方式中,内存物理块置换有局部置换、全局置换两种策略。

58. 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程序能够正确的并发执行,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是进程控制块PCB 。

59. 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指示对应页是否已调入内存;而在请求分段系统中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是否允许对应段进行动态增长。

60 .用来实现互斥的同步机制应该遵循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和让权等待四条准则。

61. 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可采取多种方式,其中,连续分配方式可使文件顺序访问的效率最高;隐性索引方式则可解决文件存储空间中的碎片问题,但却不支持对文件的随机访问;而UNIX采用的则是混合多级索引方式。

62. OS提供给用户的接口主要有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窗口方式。

63. 为实现设备独立性,在系统中必须设置逻辑设备表表,通常包括逻辑设备、逻辑设备名和物理设备名三项。

64. 使用共享文件进行通信的方式被称为管道通信;而发送进程利用OS提供的发送命令,直接将格式化的消息发送给目标进程的通信方式则称为直接通信。

65. 在首次适应算法中,空闲区应以空闲区地址递增的次序拉链。

66. 在最佳适应算法中,空闲区应以空闲区大小递增的次序拉链。

67. 在段页式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68 .设备驱动程序是I/O进程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程序。

69. 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交叉存取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速度,而利用容错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0. 在文件系统中是利用目录来管理文件的,为了允许不同用户使用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多级目录。

71. 磁盘属于块设备,其信息的存取是以物理块为单位的。

72. 对文件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在MS-DOS中采用的是FAT表;在UNIX中采用的是成组链接法。

73. 进程的最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在UNIX系统中,可通过系统调用create 来创建进程,系统调用exit来实现进程的自我终止。

74. 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75. 在中断驱动方式中,CPU是以字节为单位对I/O进行干预的;DMA方式时,是以块为单位进行干预的;I/O通道方式是以一组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干预的。

76. 在段页式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如果没有快表,则每次从内存中获取数据都需要三次访问内存,第一次从内存中取得段表---对应段的段表项,第二次从内存中取得页表—对应页的内存块好,第三次从内存中取得数据本身。77. 分段系统中的越界检查是通过逻辑地址中的段号的比较和段表长度的比较进行的,除了越界检查它还采用段表中的段长来进行存储保护。

56、动态重定位是一种允许作业在运行过程中,在内存中进行移动的技术。

78. UNIX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混合索引分配方式,它通过成组链接法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而在MS-DOS中,对文件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则采用的是FAT表法。

79.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二、选择

1.(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2.(C )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同时性

B、独立性

C、实时性

D、交互性

3.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被分成两类,其中有一类称为特权指令,它只允许(C )使用。

A、操作员

B、联机用户

C、操作系统

D、目标程序

4.当用户程序执行访管指令时,中断装置将使中央处理器(B )工作。

A、维持在目态

B、从目态转换到管态

C、维持在管态

D、从管态转换到目态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8.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D)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建立指针

D、多级目录结构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A、字符

B、数据项

C、记录

D、文件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2.作业调度是从输入井中处于(B)状态的作业中选取作业调入主存运行。

A、运行

B、收容

C、输入

D、就绪

13.一作业进入内存后,则所属该作业的进程初始时处于(C )状态。

A、运行

B、等待

C、就绪

D、收容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18.主要由于(D )原因,使UNIX易于移植。

A、UNIX是由机器指令书写的

B、UNIX大部分由汇编少部分用C语言编写

C、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D、UNIX小部分由汇编大部分用C语言编写

19.UNIX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的技术是(D )。

A、时间片轮转

B、先来先服务

C、静态优先数

D、动态优先数

20.UNIX系统中,文件存贮器的管理采用的是:(C )。

A、位图法

B、空闲块表法

C、成组连接法

D、单块连接法

21.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做( D )。

A. 编译B.连接

C. 运行

D. 重定位

22.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D )。

A. 前者分时使用CPU,后者独占CPU

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 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23.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A )。

A. 解决碎片问题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回收空白区方便D.摆脱用户干预

24.索引式(随机)文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B )。

A. 不需要链接指针B.能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

C. 回收实现比较简单D.用户存取方便

25.作业I/O方式有如下三种:( B )、脱机和( E )。

A. 询问B.联机

C.中断D.通道

E.假脱机

26.两个旅行社甲和乙为旅客到某航空公司订飞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 A )。

A. 飞机票B.旅行社

C.航空公司D.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27.一个文件系统的逻辑分区( A )。

A. 不能管理大于物理硬盘容量B.能管理2个相同的物理硬盘

C.能管理2个不相同的物理硬盘D.能管理多个不相同的物理硬盘

28.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C )。

A. 一个程序模块B.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D.子程序结构

29.面向用户的组织机构属于( C )。

A. 虚拟结构B.实际结构

C.逻辑结构D.物理结构

30、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B )。

A.224

B.216

C.28

D.232

31、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B)

A.并行技术B.缓冲技术C.虚拟存储器技术D.覆盖技术32. 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 )。

A.1至–(m-1)

B.1至m-1

C.1至–m

D.1至m

33. 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D )。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D.T3/3+2*T2/3+T1

34. 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A )。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35. 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 A )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36.临界区是(C )

A.一段共享数据区B.一个缓冲区C.一段程序D.一个互斥资源

37.程序执行过程中,可申请附加空间的存储分配方式是(C )。

A.静态分配B.直接分配C.动态分配D.其它分配方式

38. 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 )。

A. 一级目录结构

B. 树型目录结构

C. 二级目录结构

D. A和C

39. 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0. 在UNIX 系统中采用的页面置换算法是( A ) 。

A:CLOCK B:OPT

C:NRU D:LRU

41. 在UNIX 系统中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为( B ) 。

A:help B:man C:cat D : ps

42. 一个40G的硬盘,块的大小为1K,其FAT要占(C)空间。

A. 100M

B. 120M

C. 140M

D.160M

43. 若一个系统内存有64MB,处理器是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字节。

A. 2GB

B. 4GB

C.100KB

D.64MB

44. 树型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B )。

A.分支节点

B.根节点

C.叶节点

D.终节点

45. 在UNIX系统中,复制文件采用的命令为( A ) 。

A:cp B:mv C:rm D:copy

46. 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B )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D )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

47. .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C )。

A. 2

B. 1

C. 3

D. 0.5

48. 若干个等待访问磁盘者依次要访问的磁道为20,44,40,4,80,12,76,当前磁头位于40号柱面,若用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磁盘调度算法,则访问序列为:( B ) ;

A.20,44,40,4,80,12,76 B.40,44,20,12,4,76,80

C.40,44,76,80,20,12,4 D.40,44,76,80,4,12,20

49.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C )组成的。

A、硬件

B、软件

C、硬件和软件

D、用户程序

50. 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A )

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51. 在操作系统中引用“进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B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C、使程序与计算机过程一一对应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52. 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硬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D )。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53. 进程状态从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转化工作是由( C )完成的。

A、作业调度

B、中继调度

C、进程调度

D、设备调度

54. 把逻辑地址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

55.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B )实现的。

A、段表

B、页表

C、PCB

D、JCB

56. 在UNIX系统中,目录结构采用( D )。

A、单级目录结构

B、二级目录结构

C、单纯树形目录结构

D、带链接树形目录结构

57. 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是由设备管理的( A )功能实现的。

A、设备独立性

B、设备分配

C、缓冲管理

D、虚拟设备

58. 资源预先分配策略可以实现死锁的( A )。

A、预防

B、避免

C、检测

D、恢复

59. 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B )。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60.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C )分配。

A、独占

B、共享

C、虚拟

D、物理

61.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 C )。

A、动态分配区法

B、可重定位分区法

C、请求分页技术

D、对换技术

62.在以下的文件物理存储组织形式中,( A )常用于存放大型的系统的文件。

A、连续文件

B、串连文件

C、索引文件

D、多重索引文件

63.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 D )完成的。

A、用户程序

B、编译系统

C、设备分配程序

D、设备驱动程序

64. 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D )范畴。

A、用户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持软件

D、系统软件

65. 以下( C )项功能不是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A、内存管理

B、中断处理

C、文档编辑

D、CPU调度

66.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A )。

A、动态性

B、并发性

C、调度性

D、异步性

67. 进程的动态、并发等特征是利用(D )表现出来的。

A、程序

B、数据

C、程序和数据

D、进程控制快

68. 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B )。

A、多道批处理程序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69. 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改的方式是( A )。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静态连接

D、动态连接

70.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大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1.在UNIX系统中,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的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B )。

A、ASCII文件

B、普通文件

C、目录文件

D、特别文件

72.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进程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C)状态。

A、活动阻塞;

B、静止就绪;

C、活动就绪

D、执行;

73. 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B )。

A、先入先出法

B、银行家算法

C、优先级算法

D、资源按序分配法

74. UNIX命令的一般格式是(A )。

A、命令名[选项] [参数]

B、[选项] [参数] 命令名

C、[参数] [选项] 命令名

D、[命令名] [选项] [参数]

75. 如果信号量S的值是0,此时进程A执行P(S)操作,那么,进程A会(B )。

A、继续运行

B、进入阻塞态,让出CPU

C、进入就绪态,让出CPU

D、继续运行,并唤醒S队列上的等待进程

76. 通常,采用紧缩法消除内存碎片的存储技术是(C )。

A、固定分区法

B、动态分区法

C、可重定位分区法

D、对换技术

77. 在下述存储管理技术中,只有(D )提供了虚拟存储系统。

A、动态分区法

B、对换技术

C、单纯分页法

D、请求分页技术

78. 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经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D )。

A、单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纯树型目录

D、非循环图目录

79.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B)。

A、一般应用软件

B、核心系统软件

C、用户应用软件

D、用户应用软件

80. UNIX操作系统是著名的(B)。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分布式系统

81.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C)。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82.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A )。

A、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前者分时使用CPU,后者独占CPU

83. 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C)。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84.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D)。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85. 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调度是(D)。

A、高级调度

B、中级调度

C、作业调度

D、进程调度

86.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它们的初值应是()。

A、1,0,+n ;

B、0,1,+n ;

C、1,1,+n;

D、0,0,+n ;

87. 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D)。

A、计算机具有足够高的运行速度;

B、内存容量应足够大;

C、能快速进行内外存对换;

D、能在一短时间内,使所有用户程序都能运行;

88.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4 )

(1)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2)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3)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4)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89. 处于静止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进程等待的事件出现后,应转变为(B)状态。

A、活动阻塞

B、静止就绪

C、活动就绪

D、执行

90. 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 A )和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A、资源分配不当;

B、系统资源不足;

C、作业调度不当系统中进程太多;

D、CPU运行太快;

91. 联机用户接口是由一组( B )所组成的。

A、系统调用;B、库函数;C、键盘命令;D、作业控制语言;

92. 脱机用户接口是由一组(D)所组成。

A、系统调用B、库函数C、键盘命令D、作业控制语言

93. 在作业调度中,(B)时间是指从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A、响应;B、周转;C、运行;D、等待;E、触发;

94.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 C )内存分配策略的缺点是可能导致频繁的出现缺页中断或CPU空闲。

A、首次适应;B、最佳适应;C、固定分区;D、可变分区

95. 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每次分配时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区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 A )。

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循环首次适应法;D、最坏适应法

96. 用于实现把第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第二条命令的输入;又将第二条命令的输出作为第三条命令的输入的功能的设施称为(A)。

A、管道(线);B、链接;C、批处理;D、输出重定向

97. 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具有(A)能力。

A、执行I/O指令集;B、执行CPU指令集;

C、传输I/O命令;D、运行I/O进程;

98. 磁盘的I/O控制主要采取(C)方式。

A、循环测试;

B、程序中断;

C、DMA;

D、SPOOLING;

99. 打印机的I/O控制主要采取(B)方式。

A、循环测试;

B、程序中断;

C、DMA;

D、SPOOLING;

100. SPOOLING系统中,输出井是对脱机输出中的( B )进行模拟,输出进程是对脱机输出中的( C)进行模拟。

A、内存输出缓冲区;

B、磁盘;

C、外围控制机;

D、输出设备;

101. 在文件系统中可命名的最小数据单位是(B)。

A、字符串;

B、数据项、

C、记录;

D、文件

102. 在树型目录结构中,对某文件的首次访问通常都采用( C ),文件被打开后,对文件的访问采用( D )。

A、文件符号名;

B、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名;

C、从当前目录开始的路径名;

D、用户文件描述符;

103.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4)。

(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3)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4)合理地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10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3)。

(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任务

105.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 )管理和(4 ),以及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这里的( 4)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106. 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wait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B)。

A、加1 ;

B、减1;

C、加指定数值;

D、减指定数值

107. 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signal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 A)。

A、加1 ;

B、减1;

C、加指定数值;

D、减指定数值

108. 使进程由静止就绪状态转变为活动就绪状态,应利用(C)原语;为使进程由阻塞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应利用(E)原语。

A、creat;

B、suspend;

C、active;

D、block

E、wakeup

109. 使进程由活动就绪状态转变为静止就绪状态,应利用(B)原语;为使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应利用( D )原语。

A、creat;

B、suspend;

C、active;

D、block

110. 在磁盘调度中,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臂粘着现象的是(D)。

A、SSTF;

B、FCFS;

C、CSCAN;

D、FSCAN

111. 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中由(3 )到( 4 )是由进程调度所引起的。

(1)挂起;(2)阻塞;(3)就绪;(4)执行

112. 由系统专门为运行中的应用程序进程创建新进程的事件是(4)。

(1)分配资源;(2)进行通信;(3)共享资源;(4)提供服务

113. 在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 3 ),除此之外,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2),在分时系统中通常还设置了( 4)。

(1)剥夺调度;(2)作业调度;(3)进程调度;(4)中级调度;(5)处理机调度

114.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3)

(1)应该相同(2)应该不同(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受系统约束

115. 操作系统紧贴( 1 )并把( 2 )改造成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 7 )。操作系统本身的活动部分并发,部分顺序地执行,并发部分称为( 6 ),顺序部分称为( 4 )。

(1)CPU (2)裸机 (3)微核 (4)外核 (5)个人计算机 (6)内核

(7)虚拟计算机 (8)网络计算机

116.在执行close过程中,若文件表项中的f.count≠0,此时应( B );若f.count=0而内存索引节点中的i.count≠0,此时应( C);若i.count=0,则应(A)。

A、关闭文件;

B、置用户文件描述符表项为空;

C、使用户文件描述符表项和文件表项都为空;

D、不做任何处理;

117. 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 A—1 )和( B—1 ).发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使用条件,( C—3 )条件,不剥夺条件和( D—1 )条件.银行家算法用于( E--3 )死锁。

A:(1)资源分配不当 (2)系统资源数量不足 (3)作业调度不当 (4)用户数太多

B:(1)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2)进程调度失误 (3)进程数太多 (4)CPU太慢

C:(1)请求和阻塞 (2)请求与释放 (3)请求和保持 (4)释放和阻塞

D:(1)环路 (2)环路且等待 (3)资源编序 (4)资源无序

E:(1)避免 (2)预防 (3)控制 (4)模拟 (5)解除

118. 为防止系统故障造成系统内文件受损,常采用( A—2 )方法来保护文件。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 B--5 )。

A:(1)存取控制矩阵 (2)转储 (3)口令 (4)加密 (5)安全核

B:(1)易用性 (2)可靠性 (3)高效性 (4)易移植性 (5)响应速度快

119. 静态重定位与动态重定位在地址变换上花的时间相比,( A-1 )。后备状态下的程

序代码使用( B-1 )。在可变分区管理算法中,把自由区(空闲区)按其长度递减次序排序的做法最适合于( C--3 )。在请求段页式存储管理算法中,链接障碍中断发生时,被链接的那个分段( D--2 )主存中。

A:(1)前者比后者多 (2)前者比后者少 (3)两者相等 (4)谁多谁少依情况而定

B:(1)虚地址 (2)有效地址 (3)物理地址 (4)外存地址 (5)直接地址

C:(1)首次适应算法 (2)最佳适应算法 (3)最坏适应算法

D:(1)一定已在 (2)一定不在 (3)不能确定在

120. 操作系统是一种( 1)

(1)系统软件(2)系统硬件(3)应用软件(4)支援软件

121. MS—DOS的存贮管理采用了( 3)

(1)段式存贮管理(2)段页式存贮管理

(3)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4)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

122.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C)确定的,其实际容量还要受到( D )的影响。

A、计算机字长;

B、内存容量;

C、计算机地址结构;

D、内存和硬盘容量之和;123. 在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平均响应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E ),最容易引起进程长期等待的算法是( A )。

A、时间片轮转;

B、非抢占式静态优先权;

C、抢占式静态优先权;

D、非抢占式动态优先权;

E、抢占式动态优先权

124. 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4 )

(1)硬件故障中断(2)程序中断(3)外部中断(4)访管中断

125. MS—DOS中用于软盘整盘复制的命令是( 2)

(1)COMP (2)DISKCOPY (3)SYS (4)BACKUP

126. 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1)

(1)盘空间的管理(2)盘的驱动调度

(3)文件目录的查找(4)页式虚拟存贮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127.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3 )

(1)时间片轮转法(2)LRU算法(3)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4)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128. 在以下存贮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1 )

(1)单用户连续分配(2)固定式分区分配

(3)可变式分区分配(4)页式存贮管理

129. 假定磁盘块大小为1KB,对于100M的硬盘,FAT表需占用(D)存储空间。

A、100KB;

B、150KB;

C、200KB;

D、250KB;

130.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4 )

(1)一定存在互斥关系(2)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3)一定彼此独立无关(4)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131.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1)

(1)被选中占有处理机(2)等待某一事件

(3)等待的事件已发生(4)时间片用完

132. 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1)

(1)顺序文件(2)链接文件(3)索引文件(4)目录文件

133.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4)

(1)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2)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3)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4)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三、判断

( T )1.进程的互斥和同步是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

( T )2.操作系统“生成”是指能产生最适合用户自己工作环境的操作系统内核。

( F )3.多用户操作系统离开了多终端硬件支持,则无法使用。

( T )4.实时操作系统的响应系数最大,设备利用率最高。

( F )5.UNIX的最大特点是分时、多用户、多任务和倒树型文件结构。

( T )6.引导操作系统进入内存的程序一般放在计算机的固件中。

( T )7.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都处于互等状态而无法继续工作。

( F )8.具有多道功能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 T )9.一般的分时操作系统无法做实时控制用。

( T )10.一个物理硬盘可以分成多个逻辑硬盘分区进行面向用户文件系统的管理。

( F )1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 T )12.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F )13.用户为每个自己的进程创建PCB,并控制进程的执行过程。

( T )14.树型目录结构能够解决文件重名问题。

( T )15.原语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操作。

( T )16.通道一旦被启动就能独立于CPU运行,这样可使CPU和通道并行操作。

( T )7.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 F )18.位示图方法可用于磁盘的调度管理。

( F )19.虚拟设备是指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换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它通过逻辑设备表来实现的。

( F )20.页式管理易于实现不同进程间的信息共享。

( T )21.在虚拟存储方式下,程序员编制程序时不必考虑主存的容量,但系统的吞吐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存储器的容量;

( F )22.可重定位分区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 T )23.采用动态重定位技术的系统,目标程序可以不经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 F )24.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作业可以占用不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段式存储管理,一个作业则是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

( F )25.线程是最小的拥有资源的单位。

( T )26.文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按名存取。

( F )27.存取控制表是每个用户一张,表明该用户对不同文件的存取权限。

( F )28.SPOOLing技术可以解决进程使用设备死锁问题。

( F )29.对于一个具有三级索引表的文件,存取一个记录需要访问三次磁盘。

( T )30.在I/O控制的多种方式中,传输速率高,对主机影响少的方式最好。

( F )31.进程可以删除自己的PCB表。

( F )32.可重定位分区法能够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

( F )33.单级目录结构能够解决文件重名问题。

( F )34.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的大小是可以不相等的。

( T )35.执行原语时不会响应任何中断。

( T )36.段页式管理实现了段式、页式两种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

( T )37.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 F )38.文件系统中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是记录。

( F )39.外存对换空间保存的是虚拟内存管理系统调出的程序。

( T )40.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41.(×)实时系统在响应时间、可靠性及交互作用能力等方面一般都比分时系统要求高。

42.(×)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43.(×)一个进程正在临界区中间执行时,不能被中断。

44.(×)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45.(√)Windows XP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46.(√)请求分段存储管理中,分段的尺寸要受主存空间的限制。

47.(√)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48.(×)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必然导致系统死锁。

49.(×)设备的独立性是指每类设备有自己的设备驱动程序。

50.(√)属于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可共享进程的程序段、数据段。

51.(×)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52.(√)对物理文件而言,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可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53.(×)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

54.(×)在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路径名和磁盘索引节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55.(√)多个进程可以对应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56.(×)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57.(×)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5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机存取。

60.(×)在进程对应的代码中使用wait、signal操作后,可以防止系统发生死锁。

61.(√)竞争临界资源时,不一定会导致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62.(√)请求分页系统中,一条指令执行期间产生的缺页次数可能超过四次。

63.(×)文件系统中,所有文件的目录信息集中存放在内存的一个特定的区域中。

64.(×)由于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此,系统中配备多少个设备就必须配备同样数量的设备驱动程序。

65.(×)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系统能及时接收多个用户的输入。

66.(√)MS-DOS是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67.( √ ) 在只提供用户级线程的多处理机系统中,一个进程最多仍只能获得一个CPU。

68.( √ )竞争可同时共享的资源,不会导致系统进入死锁。

69.(√)在没有快表支持的段页式系统中,为了获取一个数据,需要三次访问内存。

70.(×)以进程为单位进行整体对换时,每次换出必须将整个进程的内存映像全部换出。

71.(×)引入缓冲区能使CPU与I/O设备之间的速度不匹配的情况得到改善,但并不能减少设备中断CPU的次数。

72.(×)由于设备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此,系统中配备多少个设备就必须配备同样数量的设备驱动程序。

73.(×)文件系统中,不同用户的文件目录信息是存放在用户各自的内存区域中。

74.(×)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与外界程序之间的接口,它属于核心程序。在层次结构设

计中,它最靠近硬件。

75.(×)进程控制块PCB 是专用为用户进程设置的私有数据结构,每个进程仅有一个PCB。

76.(√)SPOOLing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虚拟技术,即: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它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的进程以及输入、输出井组成。

77.(√)一般的文件系统都是基于磁盘设备的,而磁带可改为转储设备使用,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78.(×)在虚拟存储系统中,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巨大的存储空间。因此,用户地址空间地址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79.(×)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的一种,在进行系统安装时可以先安装其它软件,然后再装操作系统。

80.(×)程序在运行时需要很多系统资源,如内存、文件、设备等,因此操作系统以程序为单位分配系统资源。

81.(√)SPOOLing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虚拟技术,即: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它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的进程以及输入、输出井组成。

82.(×)在采用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中,各用户的文件名必须互不相同。

83.(√)虚拟存储器是利用操作系统产生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而物理内存的容量并未增加。

84.(×)操作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在最高层是系统调用,它允许正在运行的程序直接得到操作系统的服务。

85.(√)虚拟存储器不是物理上扩大内存空间,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空间。

86.(×)利用共享分配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得打印机之类的独占设备成为可共享的、快速I/O设备。

四、问答

1、进程调度中"可抢占"和"非抢占"两种方式,哪一种系统的开销更大?为什么?

答:

(1)可抢占式会引起系统的开销更大。

(2)可抢占式调度是严格保证任何时刻,让具有最高优先数(权)的进程占有处理机运行,因此增加了处理机调度的时机,引起为退出处理机的进程保留现场,为占有处理机的进程恢复现场等时间开销增大。

2、一个含五个逻辑记录的文件,系统把它以链接结构的形式组织在磁盘上,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现要求在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之间插入一个新记录,简述它的操作过程。答:

从文件目录中找到该文件,按址读出第一个记录;

取出第一个记录块中指针,存放到新记录的指针位置;

把新记录占用的物理块号填入第一个记录的指针位置;

启动磁盘把第一个记录和新记录写到指字的磁盘块上。

3、在spool系统中设计了一张"缓输出表",请问哪些程序执行时要访问缓输出表,简单说明之。

答:

井管理写程序把作业执行结果文件登记在缓输出表中;

缓输出程序从缓输出表中查找结果文件并打印输出。

4、试比较进程调度与作业调度的不同点

答:

(1)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决定了哪一个作业能进入主存。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决定各作业中的哪一个进程占有中央处理机

(或)作业调度是高级调度,它位于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层次。进程调度是低级调度,它位于操作系统分层结构的最内层。

(2)作业调度是选符合条件的收容态作业装入内存。进程调度是从就绪态进程中选一个占用处理机。

5、试说明资源的静态分配策略能防止死锁的原因。

答:

资源静态分配策略要求每个进程在开始执行前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仅在系统为之分配了所需的全部资源后,该进程才开始执行。这样,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不再申请资源,从而破坏了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占有并等待条件”,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6、简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答:

优点:

(1)虚存量大,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内存不够的调度操作。动态页式管理提供了内存与外存统一管理的虚存实现方式。

(2)内存利用率高,不常用的页面尽量不留在内存。

(3)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有效地解决了“碎片”问题。与分区式比,不需移动作业;与多重分区比,无零星碎片产生。UNIX操作系统较早采用。

缺点:

(1)要处理页面中断、缺页中断处理等,系统开销较大。

(2)有可能产生“抖动”。

(3)地址变换机构复杂,为提高速度采用硬件实现,增加了机器成本。

7、虚拟存储器的的容量主要受到什么限制?

答:虚存是由操作系统调度,采有内外存的交换技术,各道程序在必需使用时调入内存,不用的调出内存,这样好象内存容量不受限制。但要注意:

(1)虚存容量不是无限的,极端情况受内存、外存的可使用的总容量限制;

(2)虚存容量还受计算机总线长度的地址结构限制;

(3)速度和容量的“时空”矛盾,虚存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8、说明作业调度,中级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区别,并分析下述问题应由哪一级调度程序负责。

(1) 在可获得处理机时,应将它分给哪个就绪进程;

(2) 在短期繁重负载下,应将哪个进程暂时挂起。

答:

(1) 作业调度用于决定把外存中处于后备队列中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资源,然后将新创建进程插入就绪队列;中级调度负责将内存中暂时不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到外存交换区存放,但内存空闲时,又将外存中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重新换入内存;进程调度决定将处理机分配给就绪进程队列的哪个进程。(4分)

(2)进程调度、中级调度(2分)

说明:论述条理清晰,包含上述要点,本题即可得满分

9、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

(1)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当一组进程中的每个进程均无限期地等待被改组进程中的另一进程所占有且永远不会释放的资源,此时的系统处于死锁状态,简称死锁。(2分)(2)死锁产生的原因:(a)系统提供的资源有限;(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2分)(3)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不可剥夺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循环等待条件。(2分)

说明:论述条理清晰,包含上述要点,本题即可得满分

10、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与线程有何区别?

答:

(1)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2分)

(2)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实体或执行单元。(2分)

(3)进程和线程的区别:(a)不同进程的地址空间是独立的,而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一个进程的线程在另一个进程内是不可见的。(b)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单位,线程是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单位,资源是分配给进程的,线程只拥有很少资源,因而切换代价比进程切换低。(2分)

11、什么是多道程序技术,它带来了什么好处?

答: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主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用户作业,使它们都处于执行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这些程序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多道程序主要优点如下:

1、提高CPU的利用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程序共享计算机资源,当某个程序等待I/O操作时,CPU可以执行其他程序,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内存同时驻留多道作业,他们可以并发执行,因此,大大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和I/O设备的使用效率。

3、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减少了程序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12、有结构文件可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答:

有结构文件可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

(1)顺序文件。它是指由一系列记录,按某种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文件。

(2)索引文件。当记录为可变长度时,通常为之建立一张索引表,并为每个记录设置一表项,以加速对记录的检索速度。

(3)索引顺序文件。这是上述两种文件方式的结合,它为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为每一组记录中的第一个记录设置一表项。

13. 设备管理中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简述如何实现的。

答:

程序直接控制:由用户进程来直接控制内存或CPU和外设间的信息传送。

中断方式:进程通过CPU发出指令启动外设,该进程阻塞。当输入完成时,I/O控制器通过中断请求线向CPU发出中断信号,CPU进行中断处理。

DMA方式:在外设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

通道控制方式:CPU发出启动指令,指出通道相应的操作和I/O 设备,该指令就可启动通道并使该通道从内存中调出相应的通道指令执行。

14. 试比较内存管理和外存管理的异同点.

答:

主要任务: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外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文件提供存储空间。

基本功能:内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包含了内存空间的分配、回收、内存保护、对换、内存扩充等方面;而对外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则只是对外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分配方式:它们都可采用连续分配或离散分配方式,且都以离散分配方式为主。

分配算法或机制:对于连续分配方式,内存与外存管理中的分配和回收算法类似,主要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等;在离散分配方式中,两者采用的机制不同,内存管理主要是利用页(段)表;而在外存管理中,则主要利用文件分配表FAT。

15. 在段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是如何实现程序共享的?

答:

在系统内设置有系统段表,用户段表指向系统段表,系统段表内有当前共享的用户数。当用户进程调入一个程序段之前,先查找系统段表,如果所需段存在,则将共享用户数加一,在将此段登记在用户进程段表中。当进程退出时,共享计数减一,最后一个用户删除共享代码段。

16、记录型信号量一般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他的值表示什么含义?

答:

记录型信号量一般是由两个成员组成的数据结构,其中一个成员是整形变量,表示该信号量的值,另一个是指向PCB的指针。信号量的值是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的。当它的值大于0时,则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则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即在该信号量队列上排队的PCB的个数。

17、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18、什么是中断?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所谓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

留现场后自动地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分为以下阶段:保存现场,分析原因,处理中断,返回断点。

19、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作业调度的主要功能是:①记录系统中各个作业的情况;②按照某种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挑选作业;③为选中的作业分配内存和外设等资源;④为选中的作业建立相应的进程;⑤作业结束后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①保存当前运行进程的现场;②从就绪队列中挑选一个合适进程;

③为选中的进程恢复现场。

20、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哪两方面的限制?

答: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

①虚拟性虚拟扩充,即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

②多次性部分装入,即每个作业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

③离散性(离散分配),即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

④对换性多次对换,即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长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

21、文件一般根据什么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答:

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将文件分成若干类。

1、按用途可以分为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2、按文件中的数据形式可以分为源文件、目标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3、按存取控制属性可以分为只执行文件、只读文件和读写文件;

4、按文件的信息流向可以分为输入文件、输出文件、输入输出文件;

5、按文件的结构分为逻辑文件和物理文件。

22、把一些外部设备也可以看成文件,这样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答:

把一些外部设备也看成文件,用户就可以用统一的观点去看待和处理驻留在各种储存媒体上的信息而无须去考虑保存文件的设备差异这样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

2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什么是记录?

答: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文件在用户“思维”中的结构,是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观察到文件组织形式。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无结构的流式文件和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记录是指文件内的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的信息单位。

24、什么是文件目录?文件目录包含哪些信息?常用的目录结构形式是哪几种?

答:

1、文件目录是文件系统的关键数据结构,用来组织文件卷上的文件以及对文件进行检索。

2、文件目录中包含若干个目录项,在文件目录表中的每一个目录项是一个文件控制块也称为文件说明。一个文件控制块包含以下信息:文件的识别信息,文件的结构信息,文件存取控制信息,文件的管理信息。

3、常用的目录结构形式有三种:简单的文件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树形目录结构。

25、怎样确定文件的存取方式?

答:

文件的存取方式主要有顺序存取法和随机存取法。确定文件存取方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1、与怎样使用文件有关;2、与存储介质的特性有关。

26、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为什么说链接文件结构不适用于随机存取?

答:

有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等三种。链接文件不适于随机存取,因为链接文件结构的逻辑信息存放在不连续物理块中,而且每个物理块中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块的指针。

27、文件的存储管理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答: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有空闲文件目录法、空闲块法、位示图法等三种常用方法。

28、为什么要对文件进行保护?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

为了防止文件被破坏,必须对文件进行保护。文件系统根据文件被破坏的原因不同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系统故障造成的破坏方法有:1、建立副本;2、定时转存。

防止用户共享文件可能造成的破坏方法有:1、采用树形目录结构;2、采用存取控制矩阵或存取可控制表;3、文件使用权限。

29、文件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的操作?

答:

原因是:用户进程存取一个文件时,系统首先要检索文件目录结构,按名查找文件控制块。打开文件的基本思想是:按指定文件名检索目录结构,把找到的文件控制块读入并保存到内存中,此后,每次存取该文件时,就无须再执行按名查找过程,可以直接在内存中找到文件控制块,从而加快了存取速度。文件打开后,可以对该文件进行读写、存取。当一个文件不再被存取时,需要关闭该文件,释放占用的活动文件控制块和系统打开文件表的资源,并将文件控制块的内容复制到存储设备上。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安全。

30、文件系统是如何利用访问控制表和访问权限表来控制进程对文件的访问的?

答:

访问控制用于防止文件主和其他用户有意或无意的非法操作所造成的文件不安全性,其基本思想是建立如下的三元组:用户、对象、存取权限。

用户:是指每一个操作系统使用者的标识。

对象:在操作系统中一般都是文件,因为操作系统把设备也统一到文件层次,如通过设备文件使用设备、通过socket关联文件使用进程通信等。

存取权限:定义了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如:读、写、删除、执行等。一个安全性高的系

2012-2013年必修一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2学年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必修一)4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 I M N 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执行上述两条指令后,正确的结果是( B )。 A.(AX)=1001H; B.(AX)=0FFFH; C.(AX)=1000H; D.(AX)=0111H。 6.串指令中的目的操作数地址一定是由____A_ _提供。()A.ES:[DI] ; B.SS:[BP]; C.DS:[SI] ; D.CS:[IP]。 7.将DX的内容除以2,正确的指令是( C )。 A.DIV 2 ; B.DIV DX,2 ; C.SAR DX,1; D.SHL DX,1。 8. 用户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用汇编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称为( B )。 A.目标程序; B.汇编语言源程序; C.可执行程序; D.汇编程序。 9.用一条指令仅实现将AX←BX+SI的方法是( D )。 A.XCHG AX,[BX][SI] ; B.MOV AX,[BX+SI]; C.LEA AX,BX[SI] ; D.LEA AX,[BX][SI]。 10.设SP初值为2000H,执行指令“PUSH AX”后,SP的值是( C )。 A.1FFFH; B.1998H; C.1FFEH; D.2002H。 2. C 二、指出下列指令的出错原因,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2分) 1.MOV BX,DL;操作数类型不匹配,改正为:MOV BL,DL 或MOV BX,DX 2.MOV CS,AX;代码段寄存器CS不能作目的操作数,改正为MOV DS,AX 3.ADD AX,DS;段寄存器DS的内容不能作为加法指令的操作数,改正为 MOV BX,DS ADD AX,BX 4.TEST BX,[CX];不能使用CX实现寄存器间接寻址,改正为 MOV SI,CX TEST BX,[SI] 5.SUB [BX],[BP+SI];两个操作数不能同为存储器操作数,且两个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不确定,改正为:MOV AX,[BX] SUB AX,[BP+SI] 或:MOV AL,[BX] SUB AL,[BP+SI] 6.SHL DX ;没有给出移位次数,改正为SHL DX,1或 SHL DX,CL 三、程序填空题(注意:每空只能填一条指令,并注释说明所填指令的作用!每空3分,共18分) 1.在表TABLE处存放着N个无符号字节数,求表中前10个字节数的总和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质量等级书写等级 词句训练房 一、我能拼,我会写。 chú chuāng dòng jiāng chōu yē shū jí ()()()() fěi cuì biān pào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薄雾(bó báo)教诲(huǐ huì)刹那间(shà chà) 尽管(jīn jǐn)附和(hē hè)奇葩(pā bā) 三、比一比,再组词。 彻()悼()锈()捐()峻() 砌()掉()绣()绢()骏()四、积累词语我最棒,我一定能填正确。 ( )风( )雨能( )善( ) ( )心( )志 ( )兵( )政 张灯()()天()海( )见()知()人()()沸 五、句子训练营,试试就能行。 1.()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关联词语填空)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 3.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第三人称转述) 。

4.滴滴答答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缩句) 。 5.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修改病句) 。 经典诵读屋 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诗句、谚语、名人名言,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句子。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 2、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__。《墨子》 3、,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5、本自同根生,。曹植《七步诗》 6、于谦的《石灰吟》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句子:,。 7、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 快乐阅读窗 七、(一)阅读文言文《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曰:非然也。 1、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家、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和。

汇编语言复习题(带答案)

汇编语言复习题(带答案) 汇编语言期末复习题 第1章:基础知识 1、在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使用宏功能的顺序是(C)。DX A、宏定义,宏调用 B、宏定义,宏展开 C、宏定义,宏调用,宏展开 D、宏定义,宏展开,宏调用 2、汇编语言源程序中,每个语句由四项组成,如语句要完成一定功能,那么该语句 中不可省略的项是(B)。DX A、名字项 B、操作项 C、操作数项 D、注释项 3、可屏蔽中断就是它的请求是否被CPU响应要受(IF)的控制。DX 4、使用LINK连接命令,执行后可生成文件的扩展名为(EXE)。DX 5、在寄存器间接寻址中,如果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为BP,则操作数在段中,段地址 在SS寄存器中。TK 6、注释项用于说明程序段或是一条和几条指令的功能,一般用;(或分号)表示注释 的开始。TK 7、DOS系统功能调用方式为:(1)置入口参数;(2)中断程序编号送AH寄存器后执行INT21H。TK 8、通常主程序和子程序间参数传送的方法有三种:用寄存器传递、用存储单元传递、用堆栈传递(顺序可调换)。TK 9、CPU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紧急事务的程序,并在该事务处理完后能自动恢复执行原先程序的过程。在此,称引起紧急事务的事件为中断源。TK 10、在字符串操作指令中,DS∶SI指向源串,ES∶DI指向目的串。TK 11、计算机系统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通信。TK 12、键盘I/O、显示I/O和打印I/O分别对应、和号中断。TK 13、字符显示模式缓冲区中的一个字对应于屏幕上的一个字符。每个字的第一个字节 为显示字符的ASCII码,第二个字节为显示字符的属性。TK 14、简述上机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JD

苏教版新精选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应用题大全附答案

苏教版新精选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应用题大全附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 1.有一只渔船在“救援中心”东偏北30°方向的180千米处触礁遇险,预计2小时后将沉没。救援中心有2条搜救船,时速均为80千米/小时。此时甲搜救船正在“救援中心”北偏东30°方向的120千米处巡逻;乙搜救船在“救援中心”待命…… (1)在上图中按比例画出遇险船和甲搜救船的具体位置。 (2)你认为应该派哪艘船救援?它能否及时赶到遇险地点?(请你在必要的测量后,用计算来表明。) 2.某学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住12人,那么有34人没有宿舍;如果每间住14人,则空出4间宿舍。那么有多少间宿舍?有学生多少人?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 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4.张华家有一只底面直径40厘米、深50厘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这只水桶盛满了水,把水倒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内,水会溢出吗?请用喜欢的方式解答,(水桶和鱼缸的厚度都忽略不计) 5.小军家离学校1千米,离图书馆2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64米.

(1)如果向东走,离学校还有多少米? (2)如果向北走,小军现在走到什么位置?(先列式计算,再用★在图上标注出来)6.小明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36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500毫升水,按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计算,第二杯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7.鸡和免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如图,圆柱形(甲)瓶子中有2厘米深的水,长方体(乙)瓶子里水深6.28厘米,将乙瓶中的水全部倒入甲瓶,甲瓶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9.把一块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为31.4平方米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一块长方形的铁皮(如下图),如果用它做一个高为8dm的圆柱形油桶的侧面,再另配一个底面,做这样一个油桶至少还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如果1L柴油重0.85kg,那么这个圆柱形油桶可以盛柴油多少千克? 11.学校要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纸上,水池的半径为3厘米,深为2厘米。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完整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 1. 单项选择题(共200个题目) 100236. 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C )。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37. 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D). A.编译程序 B.数据库管理程序 C.游戏程序 D.OS 100238.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磁盘 C.对象 D.多道程序100239. 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A)。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 D.可扩充性 100240. (A )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41. (B)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100242. 特权指令可以在(C )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100243. 没有了(C )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了。 A.编译器 B.DBMS C.OS D.浏览器100244. 通道能够完成(C )之间数据的传输。c

A.CPU与外设 B.内存与外设 C.CPU与主存 D.外设与外设100245.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100246. 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A )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操作和通道操作是并行的 B.程序与程序 C.主程序与子程序 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100247. 处理机的所有指令可以在(D )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时间 D.系统态 100248. (B )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100249.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是(B )。 A.多用户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批处理系统时间 D.网络操作系统 100250. 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硬件 B.软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00251. (B)对多用户分时系统最重要。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电大2013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电大2013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C.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A.《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A.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D.泰勒 )。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D.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D.法约尔 )。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B.古立克 )。 1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1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C.怀特)。 1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行政学导论》)。 1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D.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 2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第二章行政环境 1、公共行政环境的( D.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A.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 C.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毛者是( A.里格斯 ). 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B.《公共行政生态学》 )。 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农业社会 ) 。 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工业社会 ) 。 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技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 10.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B.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主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 第三章政府职能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C.非盈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 D.29 )个。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章行政体制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D.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 A.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30题) 1.下列是8位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其中最大的是( B )。 B、00000001 2.在一段汇编语言程序中多次调用另一段程序,用宏指令比用子程序实现( C ) C、占内存空间大,但速度快 3.数据定义为:EE DB 3,4 CC DW 3456H,6789H 执行指令“MOV CX,WORD PTR EE+1”后,(CX)= ( B ) B、5604H 4.有如下指令序列: MOV AL,95H MOV CL,2 SAR AL,CL 上述指令序列执行后,AL的内容是( D ) D、0E5H 5.设A=18610,B=2738,C=0BB16,把这三个数看成无符号数,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D )D、A

A、ENDP 11.用来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段地址的段寄存器是( D ) D、CS 12.假定(SS)=1000H,(SP)=0100H,(AX)=5609H,执行指令PUSH AX后,存放数据56H的物理地址是( D ) D、100FFH 13.执行“SUB AX,[BP][DI]”指令,取源操作数时,使用的物理地址表达式是( A ) A、16*SS+BP+DI 14.设AX中有一带符号数8520H,执行“SAR AX,1”指令后,AX中的值是( C ) C、0C290H 15.设(BX)=1234H,(DS)=2000H,(21234H)=5678H,则指令“LEA SI,[BX]”执行后的结果是:( B ) B、SI=1234H 16.测试BL中的数是否为负数,若为负数则转移至AA1处,横线处的指令应为( A ) A、JNE 17.设DF=0,(SI)=20H,(CX)=10,执行“REP LODSW”指令后,SI中的内容是( C ) C、34H 18.在程序执行过程中,IP寄存器中始终保存的是( B ) B、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19.设SP初值为2000H,执行指令“POP AX”后,SP的值是( A ) A、2002H 20.若AX=3500H,CX=56B8H,当AND AX,CX指令执行后,AX=( A ) A、1400H 21.汇编源程序时,出现语法错误的语句是( A ) A、MOV DS,1200H 22.将数据1234H存放在存储单元中的伪指令是( C ) C、DATA1 DB 34H,12H 23.下面指令执行后,可能改变AL寄存器内容的指令是( D ) D、AND AL,BL

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一填。 1.如图,把底面周长18.84 cm,高10 cm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cm2,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2.一个圆柱形的木料,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比例。 4.把1:2000000改成数值比例尺是(),在这幅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5厘米,实际距离是()千米。 5.风吹动的小风车是()现象。 6.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 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 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 时针方向旋转()°。 7.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比例。 8.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比例。 9.长方体有_____个面,每次观察最多只能看到_____个面;至少用_____个小正方体才能组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10.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62.8平方米,高是6米,这堆沙子()立方米。 11.在数轴上,点A表示-1,与点A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B所表示的数为()。提示: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单位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会得到一条数轴。即: 本题有两种可能,在A 点左侧相 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4,在右侧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2。 12.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北边20m处,玩具店位于书店南边100m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南走了40m,接着又向南走了-60m,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提示:小明从书店沿街向南走了40m,?接着又向南走了-60m,其实质上时向北走了20米,恰好到文具店。 二、选一选。 1.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2.小明和小军进行投篮练习,小明的命中率是65%,小军的命中率是70%。()投中的次数多一些。 A.小明 B.小军 C.无法确定 3.钟表上的一种零件长为3mm,画在图纸上长为1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 .40:1 B. 1:40 C . 4:1 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

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库一填空: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和图形用户界面。2.主存储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控制方式。3.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4.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5.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6.文件的逻辑结构分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二种。7.进程程度、数据和PCB

组成。8.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9.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10.虚拟设备是指采用SPOOLING技术,将某个独享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的共享设备。11.文件系统中,用于文件的描述和控制并与文件一一对应的是文件控制块。12.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13.逻辑设备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独立性。14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缺页和越界等原因而产生中断。16. 段的共享是通过共享段表实现的。17.文件的物理结构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18.所谓设备控制器,是一块能控制一台或多台外围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硬件。19. UNIX

2013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已知四边形ABCD 中,90A B C ===∠∠∠,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 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90D =∠ B .AB CD = C .A D BC = D .BC CD = 2. 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 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这a 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 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可以推算出a 大约是( ) A .12 B .9 C .4 D .3 3. 将如图所示的Rt △ABC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4. 如图,两个全等的长方形ABCD 与CDEF ,旋转长方形 ABCD 能和长方形CDEF 重合,则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P 在BC 边上运 动,连结DP ,过点A 作AE⊥DP,垂足为E ,设DP =x ,AE =y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6. 小芳和爸爸正在散步,爸爸身高1.8m ,他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1m .若小芳比爸矮 0.3m ,则她的影长为( ). A 、1.3m B 、1.65m C 、1.75m D 、1.8m 7. 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1x <时, y 的取值范围是( ) E

A.20y -<< B、40y -<< C.2y <- D.4y <- 8. 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 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没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是 . 10. 如图,ABC ?中,∠C=90°,∠ABC=60°,BD 平分∠ABC , 若AD=6,则CD= 。 11. 在“妙手推推推”的游戏中,主持人出示了一个9位数 让参加者猜商品价格。被猜的价格是一个4位数,也就是这 个9位中从左到右连在一起的某4个数字。如果参与者不知道商品的价格,从这些连在一起的所有4位数中,任意.. 猜一个,他猜中该商品价格的概率 。 12.如图,小鸣将测倾器安放在与旗杆AB 底部相距6m 的C 处,量出测倾器的 高度CD =1m ,测得旗杆顶端B 的仰角α=60°,则旗杆AB 的高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13.如图所示是某种型号的正六角螺母毛坯的三视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2cm . 14.如图,已知函数y =3x +b 和y =ax -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 得不等式 3x +b >ax -3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15.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实数 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 (4,3)表示实数9,则(7,2)表示的实数是 。 ax -3 12题图

汇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试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 1.逻辑地址 2.物理地址 3.标志寄存器 4.存储器寻址方式 5.补码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试按照各小题的要求给出计算结果。 1.将十进制数100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它们的表示形式分别为多少?(1100100)2, (64)16 2.假设(DS)=0B00H,(BX)=0210H,对于指令MOV DS:120H[BX],AL,其目的操作数的物理地址为多少?0B00H*10H+210H+120H = B330H 3.假设(BX)=0210H,(DI)=0060H,对于指令ADD DL,[BX][DI],其源操作数的偏移量为多少?210H+60H=270H 4.假设当前(SP)=0060H,连续执行5条PUSH指令后,(SP)=? 执行push,指针减小,每次占用两个字节,60H-2*5 = 56H 5.对于一个十进制数– 65,其二进制补码表示形式为多少? 65)2 = 1000001,取反0111110,加一0111111,加符号10111111 三. 排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了一条指令,判断该指令有无语法错误,如果存在语法错误,请指出具体的错误原因,判断正确给2分,分析正确给3分,判断错误不给分。 1.PUSH 5588H ; push的源操作数不能是立即数2.MOV DS,1720H ; 给段寄存器赋值不能给立即数3.ADD AX,CL ;AX 是16位的,CL是8位的,不能相加4.AND AX,[DX] ;DX 不是基址寄存器四.程序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了一段小的程序片段和相关存储单元的初始值,请按题目的要求分析各程序片段的运行结果。(寄存器中的内容请使用十六进制形式给出) 1.阅读如下程序片段 MOV AL,4CH MOV BL,0B5H ADD AL,BL 执行上述程序片段后,(AL)= 1H,(BL)=B5H , CF= ,OF= ,PF= . 2.阅读如下程序片段 MOV AL,0F3H MOV DL,0C4H ADD AL,DL AND AL,0FH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北 师 大 版 数 学 六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它的对称轴是()所在的直线。 2.5元比7元少();24小时比32天多()。 3.一件衣服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可以把()看做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 4.一个数的60%是48,这个数是()。 5.把0.4:1.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cm,这个半圆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 2。 7.浩宇看了一本书的4 3,还剩下这本书的()%没有看。 8.12的25%是(),比12少25%的数是()。 9.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10.():20= ()20=0.8=()÷15=()% 11.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行驶需要8小时,货车行驶需要10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速度快()%。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2:3的前项加上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A .18 B .10 C .6 D .15 2.小圆的直径和大圆的半径相等,则小圆面积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A .1:2 B .1:4 C .4:1 D .2:1 3.直径是5cm 的圆的圆周率和直径是1米的圆的圆周率之比是()

A .5:100 B .5:1 C .1:1 4.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完成,乙独做要8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之比是() A .10:8 B .5:4 C .4:5 5.比24的21多8的数是() A .16 B .20 C .15 D .12 三、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 1.因为x>y (x 、y 都是非零自然数),所以25÷x 1>25÷y 1。() 2.一根绳子长6米,第一次用去了31,第二次用去了31米,还剩3 2米。() 3.一个圆的半径缩小5倍,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缩小5倍。() 4.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侧面看是。它最多是用5块正方 体积木摆出来的。() 5.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四、计算题。(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14×8×1.25= 100×9.8+0.2= 0.25+75%= =?+314341=?6910=÷422521 2.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0.35:25 3 1:0.5 3.能简算要用简便算法计算。 65-40÷1 32×12.5%127×43+43×1251115841888 ?+?+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 ()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2.进程从等待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时间片用完 D、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3.进程控制块中的现场信息是在( )保存的。 A、创建进程时 B、处理器执行指令时 C、中断源申请中断时 D、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中断前 4.以下属于进程三种基本状态的是() A.休眠状态B. 阻塞状态 C.挂起状态D. 结束状态 5.临界区是()。 A .一段共享数据区 B .一个缓冲区 C .一段互斥执行的程序段 D .一个互斥资源 6.在可变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白区空闲分区链表按()。 A.地址递增排序B.地址递减排序 C.容量递增排序 D.容量递减排序 7. 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是() A.PCB B.FCB C.PDP D.CPU 8.在以下存贮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页式存贮管理 9.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 A、节省存储空间 B、解决命名冲突 C、缩短文件传送时间 D、减少系统开销10.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 .系统设备 B .存储设备 C .用户设备 D .虚拟设备 11.进程间相互直接制约关系源于 ( ) A、资源共享 B、进程互斥 C、进程合作 D、临界区

12.在下列存贮管理中,内存利用率最高的是 () A.段式存贮管理 B.页式存贮管理 C.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 D.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 13.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14.位示图用于() A .页面置换 B .磁盘空间管理 C .文件目录查找 D .磁盘驱动调度 15.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 16.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对互斥信号量施加()操作。 A. signal B. wait C. 任意一种 D. 没有必要 17.文件的二级目录结构由主文件目录和()组成。 A.根目录 B.子目录 C.用户文件目录 D.当前目录 18.在下列处理死锁措施中,______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 A.银行家算法 B.先来先服务 C.资源有序分配策略 D.SPOOLing技术 19.设备独立性是指______独立于物理设备。() A.用户程序 B.设备控制器 C.设备驱动程序 D.设备独立性软件 20.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21.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22.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顺序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23.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周转时间是() A.2 B.1 C.3 D.0.5 24.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期末复习题2013年答案

期末复习题2013年答案

财务报表分析期末复习题 财务报表分析-判断题 1. 某企业2001实现的净利润为3275万元,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890万元,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1368万元,财务费用146万元,存货增加467万元,则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5212万元。(∨) 2.营业周期越短,资产流动性越强,资产周转相对越快。(∨) 3.企业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小。(∨) 4.市净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 5.债务保障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6.营运资金是一个相对指标,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7.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该指标越高越为股东们所接受。(×) 8.利息偿付倍数就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 9.对企业市盈率高低的评价必须依据当时金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进行,并 非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10.依据杜邦分析原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权益乘数,将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11. 计算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其中的“利息费用”既包括当期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也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12.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同本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 13.甲公司2008年的营业净利率比2007年下降5%,总资产周转率提高10%,假定其他条件与2007年相同,那么甲公司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07年提高4.5%。(√) 1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该指标越高越为股东们所接受。(√) 15、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的声誉,也能提高短期偿债能力。(√) 16.有形净值是指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余额。(×) 17.在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不必考虑经营租赁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18.计算任何一项资产的周转率时,其周转额均为营业收入。(×ⅹ) 19.为准确计算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其周转额应使用赊销金额。(√)

汇编期末复习题(完整含答案版)

一、问答题 1、 写出8086操作数的寻址方式。8086的存储器寻址方式有哪些? 答: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有:①立即(数)寻址。②寄存器寻址。③存储器寻址。存储器寻址方式有:①立即寻址。②寄存器寻址。③直接寻址。④寄存器间接。⑤寄存器相对。⑥基址变址。⑦相对基址变址。 2、 何谓中断向量,何谓中断号? 答:中断向量即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类型号是系统分配给每个中断源的代号。 3、 试写出由逻辑地址计算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写出8086在存储器寻址下,存储单元的逻辑地 址的表示形式。 答:PA=段基址*16+偏移量 LA=段基址:偏移量 4、 在内存物理地址为00002H 起的字单元内存放7856H ,请用图表示出它们在存储器里存放的情 况。 5、 在物理内存地址为00002H 起的字单元内存放3412H ,请用图表示出它们在存储器里存放的情 况。 6、 8088的寻址空间有多大?要寻址全部内存空间必须采用什么技术措施? 答:1MB ,分段寻址 7、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可使用哪些寄存器? 答:在8086中:BX/BP/SI/DI 8、 在分断技术中,寄存器BX 和BP 默认对应的段寄存器是哪些? 答:BX 对应的是DS,BP 对应的是SS 。 9、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中的位移量可以用什么形式表达? 答:位移量=EA —基址—(变址*比例因子) 10、 微机的内存的最小编址单位是什么?字型数据在内存的中的存放原则是什么? 答:最小编址单位是B ,存放原则是先低字节,后高字节。 11、 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的可用寄存器有哪些? 答:[BX][SI]/[BX][DI] 12、 写出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的偏移地址EA 的计算公式。 答:EA=位移量+基址+变址 13、 在内存物理地址为30476H 起的连续地址空间内存放了一个值为90634511H 的双字型数据,请用图表示出它们在存储器里存放的情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fěi cuì zī xún ()() m?i guīduàn liàn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不同类(或不同关系)的,请找出来。(3分) (1)亚洲欧洲绿洲大洋洲() (2)目瞪口呆秋高气爽愁眉不展侧目而视() (3)医生:病人朋友:邻居老师:学生()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兵()将()在眉() ()兵()政安然()() ()无不()舍()为() 四、写反义词。(4分) 聚集——()冷漠——() 舒服——()憨厚——()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1.美不胜收() A.胜利 B.打败 C.优美的 D.能承受 2.白手起家() A.清楚 B.陈述,说明 C.亮 D.空空的 3.久负盛名() A.违背 B.享有 C.背着,担任 D.失败,输 4.穷凶极恶() A.达到极点 B.尽,完 C.环境恶劣 D.缺乏财物 5.无穷无尽() A.达到极点 B.尽,完 C.环境恶劣 D.缺乏财物 六、选关联词填空。(6分) 如果……就……不仅……而且……哪怕……也…… 不但……还……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没有好身体,长大后()什么也干不好。 3.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 4.周恩来同志()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5.()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6.()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深蓝色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3.病人吃错了药,有危险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4.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换成拟人句) 八、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5分) 1.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作者,从“鲁滨逊”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知道:面临困境要。 2.根据课文内容,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任务的主要特点:居里夫人、,顶碗少年、,李大钊、。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要留清白在人间。 5.“为.是其智弗 ..若与?。”句中带点词的意思依次为:、、。整句话的意思是: 。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到时那最美,最甜的硕果肯定会在你的手中“绽放”! 十、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一句这样

2013新版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中考题精选及试题解析参考答案

2013新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中考题精选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3?铁岭)如图,在△ABC 和△DEC 中,已知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2.(2011?恩施州)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B ,垂足为F ,DE=DG ,△ADG 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 的面积为( ) 3.(2013?贺州)如图,在△ABC 中,∠ABC=45° ,AC=8cm ,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BF 的长是( ) 4.(2010?海南)如图,a 、b 、c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 C D .

6.(2013?十堰)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 223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2013?资阳)如图,在Rt△ABC中,∠C=90°,∠B=60°,点D是BC边上的点,CD=1,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则△PE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2.(2013?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_________度. 13.(2013?枣庄)若,,则a+b的值为_________. 14.(2013?内江)若m2﹣n2=6,且m﹣n=2,则m+n=_________. 15.(2013?菏泽)分解因式:3a2﹣12ab+12b2=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