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多种控制模式的家电控制器_林胜叠
- 格式:pdf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3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自动化和远程控制,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并享受智能家居的便利。
一、系统架构及功能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的通信,包括与智能家居中心控制器、手机等设备的远程通信。
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和用户的需求,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
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控。
系统具备的功能包括:灯光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安防监控、远程监控等。
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设备控制家中的灯光开关、调节空调温度、开闭窗帘等。
同时,系统还配备了安防监控功能,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家中的情况,并将监控视频传输到用户的手机上进行观看和远程控制。
二、系统实现过程系统的实现依赖于STM32嵌入式开发平台。
通过嵌入式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家居设备的操作。
首先,通过传感器模块收集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给STM32开发板。
对于温度、湿度等模拟信号,需要经过模数转换(ADC)处理得到数字信号。
对于光照等数字信号,可以直接传输给开发板。
其次,开发板通过与通信模块的接口进行通信,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智能家居中心控制器或远程设备。
与智能家居中心控制器的通信可以通过以太网或无线通信模块实现。
与远程设备的通信则需要借助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或蓝牙模块。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开发板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
《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其中,智能晾衣架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家居设备,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该系统以高集成度的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实现晾衣架的智能化控制。
二、系统设计要求与总体架构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为实现对晾衣架的远程控制、定时控制、智能感知等功能。
总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STM32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与协调。
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晾衣架的升降运动。
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温度、光照等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信息。
通信模块负责与手机APP或其他控制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控制算法等。
操作系统采用实时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驱动程序负责控制硬件模块的工作。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环境信息,实现智能控制。
三、硬件设计1. STM32微控制器:选用性能稳定、功耗低的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与协调。
2.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驱动模块,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晾衣架的升降运动。
3. 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温度、光照等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信息。
传感器数据通过ADC模块进行采集和处理。
4. 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蓝牙通信模块,实现与手机APP 或其他控制设备的通信。
四、软件设计1. 操作系统:采用实时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2. 驱动程序:包括硬件模块的驱动程序和控制算法,实现硬件模块的控制和数据的处理。
3.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环境信息,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等算法,实现智能控制。
例如,当光线较暗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功能;当衣物晾干时,系统自动关闭电机等。
基于STM32单片机家电控制及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STM32单片机家电控制及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家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家电控制及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以方便、智能地控制家中各种家电设备,并实时监测家居环境,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1)主控模块:选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该单片机性能优异,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非常适合家电控制及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2)传感器模块:选择温湿度传感器DHT22,光照传感器BH1750,气压传感器BMP180和人体红外传感器PIR作为家居环境监测的传感器模块;(3)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ESP8266作为通信模块,实现与智能手机的远程交互;(4)继电器模块:选用继电器模块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如灯光、风扇、空调等;(5)其他模块:如键盘、液晶显示屏等辅助功能模块。
2. 软件设计(1)系统架构:采用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进行任务管理与调度,主要分为家电控制任务和环境监测任务两个模块;(2)家电控制任务:通过读取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继电器模块实现家电设备的开关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按键输入指令,系统接收指令后进行解析,并通过串口与继电器模块通信,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3)环境监测任务:定期读取温湿度、光照和气压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数据进行自适应控制,如温度过高时自动打开空调等。
同时,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通信模块,实现与手机APP的远程交互;(4)通信任务:系统与手机APP通过WIFI模块进行远程通信。
手机APP可以实时获取家居环境数据、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并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三、系统实现在开始实现系统之前,首先要完成硬件的搭建与连接。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陈致远;朱叶承;周卓泉;祝磊【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年(卷),期】2012(38)9【摘要】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语音识别技术和GSM通信技术为基础,完成控制台、手持设备及门禁密码锁之间的通信,实现对室内家居电器的远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This paper designed a control system which took the STM32 microcontroller as core. Based on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GS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is system realized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consoles, the handheld devices and the entrance guard locks, and could accomplish the remote control of indoor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总页数】3页(P138-140)【作者】陈致远;朱叶承;周卓泉;祝磊【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6【相关文献】1.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J], 谭晶;侯培红2.一种基于STM32的远程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J], 沈炎松3.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分析 [J], 刘后文;唐成章4.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J], 徐光进;肖劲松5.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分析 [J], 刘后文;唐成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智能家居系统已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度集成性、便捷性和智能性,可实现对家庭环境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及通信技术,实现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系统具备多功能性,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照明控制、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
此外,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进行操作,实现便捷的远程控制。
三、硬件设计1. 核心处理器: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可实现对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有效控制。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
3. 执行器模块:包括空调、灯光、窗帘等设备的驱动模块,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4. 通信模块:采用Wi-Fi、蓝牙等通信技术,实现系统与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家庭环境参数,经STM32单片机处理后,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2. 控制策略: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用户指令,STM32单片机通过执行器模块进行相应的操作,如调节空调温度、控制灯光开关等。
3. 用户界面: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用户可实时查看家庭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远程控制和设置。
此外,系统还支持语音识别和语音控制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五、功能特点1. 高度集成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高度的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2. 智能控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根据用户设定的策略进行智能控制,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3. 便捷操作: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进行操作,实现便捷的远程控制和设备管理。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智能家居功能,并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硬件设计,实现了智能化、便捷化和节能化的居住环境。
二、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通过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网络模块的连接,实现智能家居的各项功能。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主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能够满足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需求。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室内环境参数。
3. 执行器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等,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和用户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4. 网络模块:采用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与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的控制和通信。
三、功能实现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烟雾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
2. 智能控制:主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和用户的控制指令,通过执行器模块控制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的开关和调节。
3. 定时任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设置定时任务,如定时开关灯、定时调节空调温度等。
4. 场景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场景模式,如休闲模式、睡眠模式、会客模式等,系统将根据模式自动调节室内环境参数。
5. 远程控制:用户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随时随地掌控家中情况。
四、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STM32单片机、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网络模块。
在硬件选型上,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元器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路设计上,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维护和升级。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其中,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
该系统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感知和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实现了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首先,该系统使用了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STM32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力强、接口多、功耗低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控制系统应用。
通过编写嵌入式程序,实现了对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该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感知室内环境的状态。
例如,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湿度,光照传感器监测室内光照强度等。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被传送到STM32单片机,通过嵌入式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照明等设备,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对家电设备的控制。
通过与家电设备的接口,STM32单片机可以远程控制电视、音响、空调、窗帘等设备的开关和工作模式。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或者遥控器来操作这些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同时,系统还支持定时开关和定时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定时开关,以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家居控制。
为了实现智能化的家居控制,该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远程监控室内环境、设备状态等信息,随时随地了解家居情况。
同时,系统还支持安全监测功能,如烟雾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可以及时报警并向用户发送警报信息,保障家居安全。
总之,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感知和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实现了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该系统具有处理能力强、接口多、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智能家居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满足人们对于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并为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综上所述,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设备,支持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并具备远程监控和安全监测功能。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在如今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家居领域,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介绍。
一、系统需求分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需求:1. 温度和湿度控制:能够实时检测家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自动调节;2. 照明控制: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3. 安防控制:能够感知家居内部的入侵情况,并进行报警和通知;4. 窗帘控制:能够根据时间和光照强度自动控制窗帘的开闭;5. 智能语音控制: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系统的控制;6. 远程控制: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二、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基于STM32单片机,其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计算能力,非常适合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面简要介绍系统的主要硬件模块设计。
1.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家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STM32单片机进行处理;2. 光照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家居环境的光照强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STM32单片机进行处理;3. 执行器模块:包括照明设备、窗帘控制器等,能够根据STM32单片机的指令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4.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实现智能语音控制,能够将语音指令转换为STM32单片机能够理解的数据;5. 无线通信模块:通过WiFi或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
三、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嵌入式软件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
1. 嵌入式软件:基于STM32单片机的嵌入式软件主要负责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执行器的控制,以及与上位机软件的通信等功能。
通过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需求;2. 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主要负责与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连接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stm32的智能家电开关控制系统设计
STM32的智能家电开关控制系统设计是一种应用STM32
微控制器来实现对家用电器开关控制的系统设计。
首先,要设计一个用来控制电器开关的硬件电路,其核心集成电路主要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电路,使用I/O端
口连接相应的控制元件,并通过模拟方法传递信息。
在软件设计上,需要使用STM32单片机操作系统来设计,使用C语言
编程技术,主要实现STM32的定时器功能,将输入信号封装
成模拟电路,通过PWM信号传输输出控制开关,也可以设计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运行的功能。
此外,为了确保系统的性能,还需要编写一些驱动程序,主要是为了克服STM32芯片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提高I/O端口的
收发效率,并做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
此外,在软件设计上,还需要实现安全性控制,以避免恶意的故障产生,并实现自动的温度报警、功耗检测、状态显示等功能。
另外,为了实现与电脑端的控制,还需要连接家庭网络,可以采用串口通讯、ZigBee 、WiFi等方式实现。
总之,STM32智能家电开关控制系统设计非常复杂,但有利
于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当前应用STM32技
术来构建智能家居开关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中,智能晾衣架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晾衣架的智能化控制。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通过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用户界面的交互,实现对晾衣架的智能控制。
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模块、主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部分。
三、硬件设计1.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包括直流电源和备用电源,以保证系统在断电等特殊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2. 主控制模块: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数据处理和协调各模块的工作。
3.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为智能控制提供依据。
4. 执行器模块:包括电机、电磁阀等,根据主控制模块的指令,实现晾衣架的升降、旋转等动作。
5. 通信模块:支持与手机APP、智能音箱等设备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语音控制功能。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
1. 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2.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最优的控制策略,实现智能控制。
3. 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手机APP和本地显示屏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界面实时了解系统状态,进行远程或本地控制。
五、功能实现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智能感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主控制模块提供智能控制的依据。
2. 智能控制:根据环境参数和用户需求,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最优的控制策略,实现晾衣架的自动升降、旋转等功能。
3. 远程控制:通过手机APP或智能音箱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题 目基于多种控制模式的家电控制器 系 别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08 学 号 200824121220 学生姓名 林胜叠 指导教师 元泽怀 完成时间 2012 年 5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基于多种控制模式的家电控制器林胜叠 指导老师:元泽怀摘要 本设计采用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单片机STM32F103VE为核心,实现了多种控制模式的家电控制。
该系统由主从控制部分、GSM、蓝牙和2.4寸触摸屏组成,分别由两块STM32单片机控制接收与发送模块和人性化的显示功能。
在控制模式方面,采用蓝牙实现近距离操控和GSM实现远距离控制,并通过STM32本身自带的实时时钟实现显示当前时间和闹钟等功能,通过软件编程可以方便的实现任何一个用电器都可达到预约开启及关闭的功能,通过PWM控制电灯的亮度、风扇的转速等,用户可通过触摸屏即时控制,采用手机发短信,或者采用电脑通过上位机连接蓝牙控制家电。
这使得系统具有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的特色。
关键字 STM32F103VE 智能家电控制 GSM 蓝牙 触摸屏1 引言早期的家电控制主要是采用手动开关来实现的,在这个阶段,家电实际为手动控制,无法完成复杂的功能,更谈不上所谓自动控制的概念。
后来家电制造商开发出了带有开关的机械程序控制装置,利用机械装置带动开关对家电实现程序化的自动控制,大大简化了家电操作,并使家电的品种和功能不断丰富。
70年代,单片微型计算机(MCU)的发明以及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发展,逐渐结束了家电产品机械程控模式的历史,以嵌入式软件对家电实施程序控制的家电智能控制器开始出现。
从最近15年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集成电路成本的大幅下降,电子智能控制才逐步进入到家电领域并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家电的电子智能控制器实际上是以单片微型计算机(MCU)为核心,结合各类传感器和控制电路,通过智能化的程序编程方式对家电的运行情况进行感知并实施自动控制,从而使家电的使用更加方便简单、更加节能、功能更多、使用效果更佳。
目前家电智能控制器已经成为家用电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据调查,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价格昂贵,控制模式单一化,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普及,无法进入普通家庭,考虑到目前一般家庭都有电脑和手机等资源,通过蓝牙和GSM模块使在原有的设备上控制家电,不需要任何附加价钱即可,既可以大大减低生产成本还能实现多种控制,并采用直接控制电力线排插,使用者不用更改原有的家庭电力布线就可以实现家电控制,便于安装和使用。
经过简单统计本套设计批量生产价格可以控制在250块人民币之内。
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采用了蓝牙来控制近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控制过程的成本,因为蓝牙目前是免费使用的,加上在室内用蓝牙来控制远远达到了控制的效果,在远程方面本作品采用了GSM控制,你只要用你的手机发短信到你家的主操作系统即可达到控制的效果,本作品在远近程方面都达到了控制的效果,采用GSM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蓝牙实现近距离操控,并通过STM32本身自带的实时时钟实现时间的计数功能和闹钟等等,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任何一个用电器都可达到当天内任意时间的在关闭状态下实现任意时间开启,在工作状态下实现任意时间关闭功能,从而使用者上班或忙碌状态下实现预约开启及定时关闭等等,当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可以通过本队编写的上位机软件操控家电,或是发短信操控。
这使得系统具有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的特色。
2方案论证与设计2.1 核心控制芯片选型方案一:采用ATMEGA16ATMEGA16属于高性能、低功耗的 8 位AVR® 微处理器,16K 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两个具有独立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 位定时器/ 计数器,,具有独立振荡器的实时计数器RTC,,具有独立振荡器的实时计数器RTC,8路10 位ADC,32 个可编程的I/O 口, ATmega16工作频率范围:0 - 16 MHz。
方案二:采用LPC2132LPC2132具有2 个32 位定时器/计数器(带4 路捕获和4 路比较通道)、PWM 单元(6 路输出)和看门狗,实时时钟具有独立的电源和时钟源,在节电模式下极大地降低了功耗,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 个16C550 工业标准UART、多达47 个5V 的通用I/O 口(LQFP64 封装),通过片内PLL 可实现最大为60MHz 的 CPU 操作频率,PLL 的稳定时间为100us。
方案三:采用STM32F103VE它是32位基于ARM核心的带闪存微型控制器,有六个16位定时器、ADC、7个通信接口;而增强型STM32系列的ARM包括STM32F103x6、STM32F103x8、STM32F103xB 等,它是32位基于ARM核心的带闪存的、USB、CAN总线的微控制器,它有七个16位定时器、2个ADC、9个通信接口。
对于一个家电控制器而言,主要要求发送命令快速化、使用方法简单化。
相比于以上三种芯片ATMEGA 16的速度较难制作出发送接收快速、使用方法也很难贴近中等规模的人性化。
而STM32相对于LPC2132,有着比较明显的速度优势,而且处理方面有类似之处,所以经过以上比较,选择使用STM32F103VE是以上的最佳选择。
2.2 近距离控制方案方案一:采用红外遥控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方案二:采用315M无线模块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方案三:采用蓝牙技术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
它能够在10 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
通讯介质为频率在 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
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它七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it/s,低功耗、通讯安全性好;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讯视角和方向要求。
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由于红外遥控需要点对点才能接收到信息,只能采用直线发送及接收,并且红外和315M无线模块的主要性能都是单工模式,也就是说只能发送或接收,这样大大增加了数据传输的难度,本作品需要用到全双工数据传输,况且本作品用到上位机操控,采用蓝牙大大减少了硬件的复杂度,并且采用蓝牙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接收模块控制家电,所以采用蓝牙作为短距离数据传输模块。
2.3 远距离控制方案方案一:互联网网络互联网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汉译音为因特网,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网际网或环球网。
它是一个具体的网络实体,没有一个特定的网络疆界,泛指通过网关连接起来的网络集合,即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与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组成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
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讯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资源连接起来,从而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
Internet网络互连采用的基本协议是TCP/IP。
互联网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其中包括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陆(Telnet)、交互式信息查询(WWW、Gopher)、文件传送(FTP)、电子论坛(BBS)和交互式多用户服务(Talk、Chat)等。
方案二: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它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
GPRS可说是GSM的延续。
GPRS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因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并非使用其整个频道,理论上较为便宜。
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
方案三: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比较,互联网网络方案实现难度远远大于其他两种方案,而且对主控芯片的要求相当高。
相比于互联网,GPRS、GSM实现更显得优势很大,所以这里选择GPRS、GSM。
2.4 显示部分设计方案方案一:采用LCD12864LCD12864液晶显示器(LCD)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超薄等许多其它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几年来被广泛用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和低功耗电子产品中。
LCD 可分为段位式LCD、字符式LCD 和点阵式LCD。
其中,段位式LCD 和字符式LCD 只能用于字符和数字的简单显示,不能满足图形曲线和汉字显示的要求;而点阵式LCD 不仅可以显示字符、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并且可以实现屏幕上下左右滚动,动画功能,分区开窗口,反转,闪烁等功能,用途十分广泛。
方案二:TFT2.4寸触摸屏TFT2.4寸触摸屏宽广明亮的的2.4英寸QVGA彩屏,达到3~7千元顶极手机的配置。
分辨率高达320*240像素(即QVGA标准),分辨率与普通电视旗鼓相当,清晰辨认字幕对白,画面纤毫必须。
色彩艳丽的26万色TFT彩色液晶屏为你带来清晰逼真的电影效果,欣赏图片和电子书更倍感舒适,本模块还带了电阻式触摸屏的功能。
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比较,LCD12864显示范围十分的有限,最多只能显示8*4的中文文字,或16*4个英文字母,由于本作品需要显示的信息过多所以不宜采用它,而TFT2.4寸触摸屏不但可以显示很多的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任意角度的显示文字或图片等等,更关键的是它集中了触摸屏的功能,这大大降低了硬件的复杂度,并且更加直观的操控及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更能体现作品的人性化,实现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用户更加容易上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