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语 义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 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 种效果,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