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论语诵读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周01 赐c ì萧xi āo 瑀y ǔ李l ǐ世sh ì民m ín疾j í风f ēn ɡ知zh ī劲j ìn 草c ǎo ,板b ǎn 荡d àn ɡ识sh í诚ch én ɡ臣ch én 。
勇y ǒn ɡ夫f ū安ān 识sh í义y ì,智zh ì者zh ě必b ì怀hu ái 仁r én 。
诵读经典之《史记》概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经j īn ɡ典di ǎn 古ɡǔ诗sh ī名m ín ɡ句j ù(诗sh ī中zh ōn ɡ景j ǐn ɡ)1.东d ōn ɡ边bi ān 日r ì出ch ū西x ī边bi ān 雨y ǔ,道d ào 是sh ì无w ú晴q ín ɡ却qu è有y ǒu 晴q ín ɡ。
刘li ú禹y ǔ锡x ī《竹zh ú枝zh ī词c í二èr 首sh ǒu ·其q í一y ī》2.南n án 风f ēn ɡ知zh ī我w ǒ意y ì,吹chu ī梦m èn ɡ到d ào 西x ī洲zh ōu 。
第十二册论语里仁篇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 chǔ rén yān dé zhì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jiǔ chǔ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 l è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rén zhěān rén zhì zhě lì rén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zǐ yuē wéi rén zhě 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 rén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wù yě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zǐ yuē fù yǔ guì shì rén zhī suǒ yù yě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bù chù yě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pín yǔ jiàn shì rén zhī suǒ wù yě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bù qù yě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jūn zǐ qù 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ái bú 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 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běn lì 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yǔ péng yǒu jiāo 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 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rén○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shǐ mín yǐ shí使民以时。
目錄xuéér dìyī学而第一wéi zhèng dìèr为政第二bāyìdìsān八佾第三lǐ rén dìsì里仁第四gōng yěcháng dìwǔ公冶长第五Yōng yědìliù雍也第六shùér dìqī述而第七tài bódìbā泰伯第八zǐhǎn dìjiǔ子罕第九Xiāng dǎng dìshí乡党第十xiān jìn dìshíyī先进第十一yán yuān dìshíèr颜渊第十二zǐlùdìshísān子路第十三xiàn wèn dìshísì宪问第十四Wèi líng gōng dìshíwǔ卫灵公第十五jìshìdìshíliù季氏第十六Yáng huòdìshíqī阳货第十七wēi zǐdìshíbā微子第十八zǐzhāng dìshíjiǔ子张第十九yáo yuēdìèr shí尧曰第二十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yuēxuéér shíxízhībùyìyuèhū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yǒu péng zìyuǎn fāng有朋自远方lái búyìlèhūr én bùzhīér búyùn búyìjūn zǐhū来,不亦乐乎。
六年级下册国学《论语里仁篇》注音版第十二册论语里仁篇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 chǔ rén yān dé zhì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jiǔ chǔ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 l è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rén zhěān rén zhì zhě lì rén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zǐ yuē wéi rén zhě 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 rén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wù yě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zǐ yuē fù yǔ guì shì rén zhī suǒ yù yě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bù chù yě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pín yǔ jiàn shì rén zhī suǒ wù yě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bù qù yě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jūn zǐ qù 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xx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xx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讷xx言,而敏xx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xx》11xx《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论语》全文诵读(为孩子收藏)《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全文诵读《论语》1-10篇学而篇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甲:2500年前,汶水汤汤,碧波荡漾,中都古邑迎来了一位至圣先师,劝农商,行教化,儒家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乙:2500年后,汶水荡荡,宝相威严,儒释圣地沐浴着圣泽光辉,促发展、争上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打造高强富美的新汶上。
丙:一部《论语》,演绎了太多古代先哲的人生智慧。
一部经典,浸润了国人质朴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丁:今天让我们放声诵读,诵读经典,诵读中华民族回荡在历史天空的铿锵语言。
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甲: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乙: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丙: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丁: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齐: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食不语,寝不言。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入太庙,每事问。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要求:《论语》及《千家诗》全部背诵。
各学校可以对《论语》增加注释。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季氏第十六(一)◎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③,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④有言曰:‘陈力就列⑤,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⑥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⑦出于柙(xiá)⑧,龟玉毁于椟(dú)⑨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⑩之内也。
”(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①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②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①矣,政逮②于大夫四世③矣,故夫三桓④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侫④,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②,乐佚③游,乐晏乐④,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②。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
我们读《论语》
主持男:《论语》博大精深。
全体:《论语》通俗高雅。
主持男: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
全体:我们说:“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举竹简)
主持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全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主持男: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 公
全体: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主持男: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全体:孔孟之/道流传千/古
弟子三/千仁义待/人
四书五/经天人合/一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礼》《易》/与《春秋》
古典风/尚,经典绝/伦
悟而知/之,至、高、境、界。
论lùn语yǔ学xué而ér第dì一yī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不bù亦yì悦yuè乎hū?有yǒu朋péng自zì远yuǎn方fāng来lái,不bù亦yì乐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 不bù愠yùn,不bù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有yǒu子zǐ曰yuē:“其qí为wéi人rén也yě孝xiào悌tì,而ér好hǎo犯fàn 上shàng者zhě,鲜xiǎn矣yǐ;不bù好hǎo犯fàn上shàng,而ér好hǎo作zuò乱luàn者zhě,未wèi之zhī有yǒu也yě。
君jūn子zǐ务wù本běn,本běn立lì而ér道dào生shēng。
孝xiào 弟dì也yě者zhě,其qí为wéi仁rén之zhī本běn与yǔ!”子zǐ曰yuē:“巧qiǎo言yán令lìng色sè,鲜xiǎn矣yǐ仁rén!”曾céng子zǐ曰yuē:“吾wú日rì三sān省xǐng吾wú身shēn:为wéi人rén谋móu而ér不bù忠zhōng乎hū?与yǔ朋péng友yǒu交jiāo而ér不bù信xìn乎hū?传chuán不bù习xí乎hū?”子zǐ曰yuē:“道dào千qiān乘chéng之zhī国guó,敬jìng事shì而ér信xìn,节jié用yòng而ér爱ài人rén,使shǐ民mín以yǐ时shí。
国学经典一第一单元《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 I-八经典畀现—:A人◎宪①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層,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⑤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⑥◎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⑧善射,募⑨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⑩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子曰:“为命,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修饰之,东里⑤ 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⑥。
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曰:“人也⑦。
夺伯氏⑧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⑨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 (经典再现過◎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薛④大夫◎子路问成人⑤。
子曰:“若臧武仲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⑦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⑧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⑨于公明贾⑩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子曰:“晋文公谲0而不正,齐桓公1正而不谲。
”(四)(经典再现邇2…・臥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⑤,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新泰市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安排表2018.9
(见下页备注)
备注:1、以上诵读内容为现行教材的补充,跟教材内容不重复。
按年级共编辑五册,电子稿已发送到各学校。
《道德经》版本不同,个别内容稍有不同,以个人所持版本为准。
2、为督促学生背诵,期末考试每个年级增加3—5分的经典诵读内容,只考查背诵,考试形式为连线题。
3、期末考试命题范围:
一年级:《弟子规》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总共一千零八十个字。
考试范围:前200句。
古诗词10首
二年级:《千字文》、古诗词20首
三年级:《论语》节选1—60句,古诗词20首
四年级:《道德经》前25章、古诗词20首
五年级:《大学》、古诗词20首。
《论语》诵读进度表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论语》适用年级四年级课程结构内容课时16课时完成情况第一课时1.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二课时1.”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第三课时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子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第四课时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五课时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六课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七课时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八课时1.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九课时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
”第十课时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第十一课时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和?”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第十二课时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第十三课时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第十四课时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第十五课时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十六课时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分管领导签字:教学主题一:《论语季氏》教学内容: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