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健康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脊柱健康知识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构造部分,它既具有支撑和保护脊髓的功能,又可以支撑头部和肢体的活动,保证人体的正常运动。
脊柱的健康对于我们的正常运动和健康状况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脊柱健康。
二、脊柱健康的养成(1)保持正确挺立姿势当我们站立、坐下或正确行走时,应首先确定头部保持正直,肩部放松舒适,把身体自然地抬高到与脚踝水平,双脚并拢,有利于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维护脊柱的正常运动。
(2)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操、跑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脊柱的柔韧性,减轻腰部和脊柱的压力,维护脊柱的正常运动。
(3)注意负重和体重管理承受过重的物质负重,会造成脊柱骨结构性损伤,应减少负重或拆卸负重,以免造成脊柱的不良影响。
此外,过度肥胖也会加重脊柱的压力,因此,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三、脊柱健康的日常保健(1)按摩按摩可以锻炼脊柱的柔韧性,增强脊柱的活动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脊柱抗病能力,保护脊柱的健康。
(2)使用护脊器械护脊器械可以有效地保护脊椎,有利于脊椎柔韧性的增强,并可以减轻腰部和脊椎的压力,缓解脊柱的痛苦,促进脊椎的康复。
(3)正确的休息正确的休息对于脊柱的健康非常重要,可选择一种合适的床褥,尽量保持脊椎的曲线贴合床,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达到脊柱复原的目的。
四、预防脊柱健康问题有时,我们会出现脊柱健康问题,例如腰痛、脊椎间盘突出症等。
为了预防有关脊柱健康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坚持正确的挺立姿势、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睡眠,正确的体重管理,以及采取良好的保健措施,如定期的按摩、护脊器械等,以保护脊柱的健康。
结论脊柱健康对于我们的正常运动和健康状况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脊柱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正确挺立姿势、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正确的体重管理和采取良好的保健措施等方式来维护脊柱健康。
只要我们注意这些,就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脊柱健康,拥有健康的身体。
你了解你的脊柱吗?脊柱科普小知识我国大部分人群都患有脊柱疾病,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大部分人都经受着腰痛、肩颈不适的折磨,担心患有脊柱侧弯、骨质疏松。
你了解你的脊柱吗?今天就带你来科学认识一下脊柱,正确预防脊柱疾病。
脊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
脊柱支撑着身体,具有负重、保护、运动、减震等功能。
脊柱上端承托着头颅,与肋骨连成胸廓。
脊柱与上肢胸骨肌肉相连,下肢与盆骨相连。
上下肢的活动借助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
脊柱的生理弯曲像一个弹簧,增强上下肢运动的稳定性,减缓冲震荡。
借助脊柱,身体能够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比如屈伸、侧腰、旋转等等。
脊柱病是怎样形成的?脊柱病形成于幼儿时期,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外力作用会导致脊椎损伤。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用过高过硬的枕头,或者提前放进学步车学走路,都会对脊椎造成影响。
少年儿童时期学习任务繁重,缺乏时间锻炼脊椎,肌群训练不足,导致神经控制平衡与运动平衡功能建立不足,脊椎处于脆弱状态。
在中青年时期,工作压力大,颈椎长期受到劳损。
加上体质下降,各种风寒湿邪外侵脊柱的症状加重。
老年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质疏松等进入脊椎病高发期。
脊椎疾病的危害有哪些?在脊柱门诊最常见的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刚开始是反复的腰痛,不论是坐着、站着、躺着。
腰痛的症状都不会消减。
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延伸到腿部,从臀部逐渐向下,产生坐骨神经痛,继而引起下肢麻木或乏力。
如果腰椎间盘病情加重,还会对周围的神经进行压迫,导致大小便失禁以及瘫痪。
腰背、颈部疼痛、酸痛不适感是脊柱门诊中患病人数最多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疼痛的时间短,主要与受凉或者劳累有关,部分与扭伤落枕有关。
在休息后能够得到缓解。
部分患者会有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比如自一侧或双侧臀部向腿部放射,麻木、发凉、发困。
还有部分患者有间歇性跛行,就是在一段行走之后有腰痛、下肢疼痛之感,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以正常行走,但是行走之后又会出现疼痛,如此反复。
健身脊柱知识点健康的脊柱是我们身体健康和活动自如的基础。
脊柱由33块骨骼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五个部分。
脊柱不仅支撑着整个人体,还保护着脊髓,是神经传导的重要通道。
然而,由于长期的错误姿势和不良生活习惯,脊柱问题在现代人中日益普遍。
为了保持脊柱的健康,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1.坐姿正确很多人每天都要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者开车上,长期坐姿不正确会对脊柱造成很大的压力。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脊柱保持自然曲线,臀部与背部贴紧椅子,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轻松放在大腿上。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适当站立或者走动,以缓解脊柱的压力。
2.弯腰正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弯腰,比如捡东西、清理房间等。
正确的弯腰姿势是脚踩稳,双腿微微弯曲,上身保持直立,屈膝用腿力而不是腰力。
避免用腰部过度弯曲,以免给脊柱带来压力。
3.提重物正确提重物时,很多人都会错误地采用腰力提起物体。
正确的姿势是脚踩稳,双腿微微弯曲,屈膝下蹲,用腿部的力量来提起物体。
同时,紧贴物体靠近身体,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避免用腰部过度承受重量。
4.锻炼腹肌和背肌腹肌和背肌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肌肉群。
通过定期锻炼腹肌和背肌,可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受伤的风险。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腹肌和背肌训练,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
5.避免长时间低头现代人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不仅对眼睛有害,也对脊柱造成很大的压力。
尽量保持头部和颈部的自然直立,避免长时间低头,可以使用一些手机支架或者调整电脑屏幕的高度来改善姿势。
6.注意睡眠姿势正确的睡眠姿势对脊柱的健康很重要。
尽量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
睡觉时不要仰卧或者侧卧过久,可以适当调整睡眠姿势,以减轻脊柱的压力。
7.维持适当体重过重会给脊柱带来额外的负担,增加脊柱受伤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体重对脊柱的健康很重要。
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减轻脊柱的负担。
脊柱如果没有脊柱,人体将无法完成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坐、站立、跳跃、行走、弯曲或者转头、转身等动作。
脊柱位于人体的中轴,保证我们能完成各个方向的活动,如前屈、后伸、旋转,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脊柱由骨头、韧带、肌肉、椎间盘、神经等构成,正是由于有这些结构,才保证了人体可以完成上述功能。
从侧位看,脊柱就像一个双S。
这些曲线使得人体能够对外力如撞击、跳跃等提供最佳的支撑。
如果从后方看,健康的脊柱就像一根笔直的棒。
脊柱共有24个椎骨,分为3段:颈椎(7个椎骨),胸椎(12个椎骨),腰椎(5个椎骨)。
附着于腰椎的是骶骨和尾椎,共10个椎骨。
年龄介于20~25岁时,这10个椎骨彼此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每一个椎骨都是由前方大的椎体和后方小的椎弓构成。
椎体完成负重,椎弓则对穿过其中的脊髓及神经起到保护作用。
肌肉附着于横突,同时也是神经突的位置。
椎间盘位于上下椎体之间,起到关节和减震的作用。
里面是含水丰富,软性的白色胶状髓核,表层覆盖着纤维环。
椎间盘相当于减震垫,保证椎体良好的活动。
椎间孔位于椎体和椎间盘之间,神经从椎间孔发出。
椎间盘突出按照内科医生的说法,椎间盘突出是文明病。
几乎每3个德国人中就有1人遭受或曾经遭受过这种疾病的折磨。
在2006年,全球有160万人接受脊柱手术,其中130万是与椎间盘有关的疾病。
在德国,每年大约有7万人需要做与椎间盘有关的脊柱手术,这些病人的年龄大多介于30~50岁。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城市人口的椎间盘发病率快速增长。
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都发生于腰椎,而胸椎则极少发生。
椎间盘突出意味着什么?椎间盘内软性的,胶冻状的髓核起到椎体之间缓冲的作用。
当外部包绕的纤维环变脆,出现撕裂的时候,相关椎体就会出现移位并丧失稳定性同时引起疼痛,髓核将穿透纤维外层,胶状物质挤出压迫周围神经,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椎间盘突出。
引起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躯体急剧旋转或者抬举重物造成的。
脊柱健康科普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它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
因此,脊柱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脊柱健康的相关知识。
1.脊柱的结构
脊柱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舐椎和尾椎。
椎骨之间由椎间盘连接,椎间盘是一种软骨组织,具有缓冲和支撑作用。
此外,脊柱还有肌肉、韧带和神经等组织。
2.脊柱的功能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的重量,使人能够直立行走。
同时,脊柱还能够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使其不受外界伤害。
此外,脊柱还能够进行一定的运动,如弯曲、扭转和伸展等。
3.脊柱健康的重要性
脊柱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脊柱的问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颈椎病会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腰椎病会引起腰痛、下
肢无力等症状。
此外,脊柱的问题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姿势和运动能力,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生活质量。
4.如何保护脊柱健康
(1)保持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对脊柱造成压力,因此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如坐姿时要保持直立,站姿时要保持双脚并拢。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的肌肉和韧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如常规的脊柱伸展、扭转、弯曲等运动。
(3)注意休息: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会对脊柱造成压力,因此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如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要熬夜、不要过度饮酒、不要吸烟等。
脊柱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脊柱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健康基础知识一一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日本综合医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医学博士一一甲田光雄提出: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什么是“脊柱不正”呢?我们经常会听说“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脊柱侧弯” “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被称之为脊柱疾病的一类疾病,这些又与“脊柱不正” 有什么关系呢?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脊柱出了问题不就是“脖子疼”“肩膀酸痛” “手臂麻木疼痛” “腰疼腿麻” 一类的症状么,为什么会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呢?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脊柱!仅仅只是认为像“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类的疾病才是脊柱出了问题,并不清楚脊柱对于人体整体系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神经传导的枢纽,生命的支柱!想要了解为什么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就需要我们先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脊柱。
第一节脊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作用1.脊柱的位置脊柱位于人体背部中央,脊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头的支持者,又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支持体重,并参与胸、腹腔和盆腔的构成,保护体腔内在器官,特别是脊髓。
2.脊柱的形态结构成人的脊柱由24个独立的椎骨、一个骨氐骨及一个尾骨组成。
根据24个独立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
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
椎骨的不同部位,分为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
甑骨由5个甑椎互相融合而成尾骨由3-5个尾椎组成。
每个椎骨可分为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
相邻的椎体之间借助白上而下逐渐增厚的椎间软骨一一椎间盘互相连结,并起着弹性垫的作用。
沿着整个脊柱,有两条白上而下的坚固纵韧带,即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另外还有其他长短不一的韧带及大大小小的肌肉。
一、脊柱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支持和保护功能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骶椎前左方约7cm 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平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
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
上肢借助肱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
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在剧烈运动或跳跃时,可防止颅骨、大脑受损伤,脊柱与肋、胸骨和髋骨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
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
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了解了脊柱的正常结构及功能,我们再来讲一讲脊柱相关疾病是如何在不经意间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
二、脊柱病是怎样形成的?(一)始于婴幼儿时期1、人一出生,甚至在分娩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外力作用而导致脊椎损伤。
2、婴幼儿时期用过高过硬的枕头。
3、提前放入步行车学走路。
(二)形成于少年儿童时期没时间和空间锻炼,脊椎的直立肌群得不到充分训练,神经控制平衡与运动的系统功能不能充分建立,脊椎常常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
(三)加重于青中年时期1、学习工作压力大,慢性劳损,外伤,运动损伤。
2、体质下降。
3、感受风寒湿邪外侵。
(四)进入老年后为脊椎病高发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害生命。
三、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如何预防脊柱病?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脊柱健康小知识
脊柱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脊柱健康的小知识:
1. 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在站立、坐姿还是行走时,都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
错误的姿势会导致脊柱承受过多的压力,进而引发疼痛和其他健康问题。
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坐着或弯腰,会增加脊柱的压力,导致疼痛和不适。
因此,应该定期改变姿势,进行适当的休息和伸展。
3. 坚持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减轻脊柱的负担,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
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瑜伽等。
4. 均衡饮食:饮食对脊柱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护脊柱的健康。
5. 定期进行脊柱检查:定期进行脊柱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脊柱问题,如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等。
通过早期治疗和管理,可以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问题发生。
6. 注意保暖:保持脊柱的温暖可以预防肌肉痉挛和疼痛。
在寒冷的环境中,应该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7. 合理使用枕头和床垫: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有助于维护脊柱的健康。
8.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和伤害。
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等。
总之,保持脊柱健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势、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
只有保持良好的脊柱健康,才能更好地维护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于脊柱健康的知识保持脊柱的平衡端正:在日常生活的站、坐、躺时,建议尽量保持脊柱在自然的中立位置。
同时,要避免让脊柱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比如长时间弯腰劳作、驼背、头颈前伸、伏案工作学习等。
合理使用腰背部肌肉: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腰背部肌肉是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减少腰背负荷,应避免弯腰搬运重物或抬重物。
如果确实需要搬运重物,或进行其他要求腰部发力的活动时,要确保姿势正确。
通过拉伸等方式保护脊柱健康:有许多研究表明,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背部和颈部肌肉变得紧绷,慢慢就会出现颈肩腰背的酸痛。
经常做背部和颈部伸展运动,不仅能增加脊柱的灵活性还能缓解不适症状。
加强核心肌群锻炼维持脊柱稳定性:腹部和腰背的核心肌群是脊柱天然的保护伞,如果腰腹肌肉过于松弛或力量太差,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不能很好地支撑保护脊柱,会使背部疼痛和损伤的风险增加。
纠正坏姿势: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在软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看书都是不可取的。
柔软的沙发和床垫,半躺半坐的姿势,会让身体重量完全压在骨盆和臀肌上,加重脊椎关节间的压力。
选择合适的卧具和桌椅:选取合适的床垫、枕头:使用高度适中、填充均匀、符合颈椎生理弯曲弧度要求的枕头,不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因睡姿不正确导致的腰酸背痛、脊柱侧弯等,从而保障我们的健康。
学会正确提重物姿势:尽量少提重物,如果非提不可,要深蹲下去从双侧慢慢提起。
控制体重: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数会高达3000~5000次。
如果明显有肚腩,螯肉就像是挂在腰上的沙包,增加了脊椎的负担。
加强背部肌肉力量:腰背部的核心肌群担负着稳定身体重心、传导力量的作用,是发力的主要环节,也能对脊柱起到保护作用。
瑜伽、慢跑、游泳等都可以锻炼到腰背部肌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看书或者看电脑的时候,要经常活动颈部,伸伸懒腰,每隔半个小时起来锻炼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可预防腰椎、颈椎疾病的发生。
脊柱健康知识讲座为什么脊柱健康重要?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系统。
脊柱健康影响着身体的姿势、运动能力和整体健康。
因此,了解脊柱健康知识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常见的脊柱问题1.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痛、酸胀等症状。
•预防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包括合理的体位和姿势、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避免过度劳累。
2.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水平面上出现弯曲,常见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
•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加强背部肌肉锻炼可以预防和改善脊柱侧弯。
3. 颈椎病•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组病症,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
•颈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颈部运动和按摩。
4. 脊柱关节炎•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发生在脊柱关节处的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保持适度的体重、合理的饮食,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是预防和缓解脊柱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如何保护脊柱健康?1. 维持良好的姿势•在站立和行走时,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分散身体的重量。
•在坐姿时,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座椅,并支撑好腰部。
2. 合理使用手机和电脑•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会增加颈椎的压力,导致颈痛、肩痛等问题。
•使用手机和电脑时,保持头部和颈部挺直,适当休息和放松颈部肌肉。
3. 适当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游泳、瑜伽和普拉提等运动对脊柱健康非常有益。
4.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脊柱的负担,容易引发脊柱相关疾病。
•合理控制体重、均衡饮食是保持脊柱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改善脊柱问题?1. 确诊并寻求专业治疗•如果出现脊柱问题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和诊断确认问题的病因。
•针对不同的脊柱问题,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推拿按摩等,可以缓解脊柱疼痛。
脊柱健康知识
脊柱健康无疑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脊柱是人体的主支架,而且它支撑着人类整个身体,承担着重大的负担。
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脊柱的健康,导致出现脊椎病及脊柱相关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脊椎健康知识,从而保护自己的脊椎健康。
首先,要保护脊椎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坐姿。
大家都知道,坐着八小时后,脊柱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脊椎病及其它疾病。
因此,要保护脊椎健康,就需要重视调整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骶尾凹陷、腰背部挺直、肩背放松的状态。
其次,要做到脊椎健康,还应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多锻炼腰背及肩膀肌群,这有助于维持脊椎的正常发育,同时还能增强脊椎的支撑力,避免脊柱过度压力。
此外,玩耍时休息也是脊椎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
休息后,人体内部活动也会活跃起来,有利于脊椎的健康。
综上所述,保护脊椎健康不仅需要重视正确的坐姿,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自我保护。
同时,如果发现身体出现脊椎相关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要遵从医嘱进行治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护!。
脊柱健康知识脊柱健康是指保持脊柱良好的结构与功能,使身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姿势和运动,并减少脊柱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脊柱健康的知识。
首先,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非常重要。
长时间的弯腰或矮腰的坐姿和站姿会给脊柱带来压力,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因此,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保持背部挺直,抬头挺胸,可以减少脊柱受力,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合理使用枕头。
不同的睡姿需要选择不同高度的枕头。
如果是仰卧睡姿,应该选择较低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处于一个自然的位置;如果是侧卧睡姿,需要选择较高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保持在一个平行的水平线上。
睡眠时用枕头保持正确的颈椎曲度,有利于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此外,长时间的静坐或久站也是导致脊柱疼痛的原因之一。
久坐或久站会使脊柱负重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肌肉疲劳、椎间盘受压增加等问题,致使脊柱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大家每隔一小时左右,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身体,放松脊柱肌肉,有助于保护脊柱健康。
另外,适量锻炼也是维护脊柱健康的重要方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脊柱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保持脊柱正常的曲度。
常见的适合脊柱健康的锻炼项目有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加强脊柱的肌肉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最后,正确抬重也是维护脊柱健康的重要一环。
在抬重或者搬运重物时,要尽量采用蹲下屈膝的姿势,用腿部力量提起物体;同时要保持稳定,避免扭曲身体。
正确的抬重方式可以减少脊柱过度承受压力,预防脊柱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脊柱健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合理使用枕头,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适量锻炼身体,正确抬重等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脊柱疾病的发生,保持脊柱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脊柱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和维护脊柱的健康。
脊柱知识科普脊柱,你可别小瞧它!它就像咱们身体里的顶梁柱,要是这根柱子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啦。
咱先来说说脊柱长啥样。
它呀,就像一串漂亮的珠子,一节一节的,从脖子一直延伸到屁股呢。
这每一节都有它自己的小任务,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让咱们挺直腰杆,还能扭来扭去,做出各种好玩的动作。
脊柱对咱的健康那可是相当重要。
它就像一个超级保镖,保护着身体里那些特别重要的东西,像脊髓啦。
脊髓可是个大忙人,身体的好多感觉和动作都得靠它来传达命令。
要是脊柱受伤了,那脊髓也可能跟着遭殃,这时候咱们的身体就可能不听使唤了,想想就挺可怕的吧。
那啥时候脊柱容易出问题呢?哎呀,现在好多人都喜欢瘫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看电视,一躺就是老半天。
这种姿势可对脊柱不友好哦,就像让脊柱在那干苦力,还不给它个舒服的姿势。
还有啊,那些天天坐在办公桌前的小伙伴,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也不起来活动活动。
脊柱在那都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啦。
那咱们得怎么照顾好脊柱呢?这其实不难。
平时走路的时候,咱就挺胸抬头,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超级模特。
坐着的时候呢,也别老弯腰驼背的,找个舒服的椅子,让脊柱能舒舒服服地靠着。
睡觉的床也很重要,可别睡太软或者太硬的床,适中就好,就像给脊柱找个温柔的小窝。
还有哦,运动对脊柱也特别好。
像游泳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在水里的时候,脊柱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还能锻炼到周围的肌肉呢。
瑜伽也很棒,那些拉伸的动作就像在给脊柱做按摩。
不过呢,运动的时候也得小心,要是动作不对,也可能伤到脊柱,那就得不偿失啦。
咱的脊柱就像一个默默付出的好朋友,一直支撑着咱们。
咱们可不能亏待它呀,得好好地照顾它,让它一直健健康康的。
这样咱们才能活力满满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呢。
脊柱健康科普
脊柱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健康问题、年龄问题、运
动问题和社会问题。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结构,负责撑力形成和支撑人
体的体型,同时还是控制身体运动的基础,因此正常脊柱的健康状态
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做更多的适宜运动。
科学运动可以增强脊椎的活动能力,缓解
脊椎状况。
尤其是腰部活动,如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
增强脊椎的活动能力,缓解腰部的疲劳,促进脊椎的活化和健康。
2、正确的姿势。
脊椎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极端的姿势及久坐不动,特别是长时间久坐办公或看电视时,应保
持良好的腰椎和背部姿势,避免极端的弯曲、扭转及久坐不动,以减
轻腰部、背部疲劳。
3、多锻炼肌肉群。
通过锻炼,可以增加腰部的肌肉力量和活动力,为身体提供更强的支持,增强脊椎健康的根本保障。
4、适当放松。
太过紧张的身体状态会使腰部和腰椎健康出现问题,可以尝试做一些放松的运动,如拉伸、按摩、抚摩、拍搓等,以缓解
肌肉压力,促进血液循环,缓和脊椎疲劳。
5、调整生活习惯。
及时调整、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上班过度
加班、长期熬夜、缺乏规律性的饮食、精神压力过大等,以获得良好
的身心状态,并有效的保护脊椎的健康。
脊椎健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正确的生活习
惯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的保护脊椎的健康,所以,我们应该重
视脊椎健康,努力改善脊椎健康,实现健康的身体。
脊柱健康基础知识——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日本综合医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医学博士——甲田光雄提出: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什么是“脊柱不正”呢?我们经常会听说“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被称之为脊柱疾病的一类疾病,这些又与“脊柱不正”有什么关系呢?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脊柱出了问题不就是“脖子疼”“肩膀酸痛”“手臂麻木疼痛”“腰疼腿麻”一类的症状么,为什么会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呢?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脊柱!仅仅只是认为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类的疾病才是脊柱出了问题,并不清楚脊柱对于人体整体系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神经传导的枢纽,生命的支柱!想要了解为什么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就需要我们先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脊柱。
第一节脊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作用1.脊柱的位置脊柱位于人体背部中央,脊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头的支持者,又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支持体重,并参与胸、腹腔和盆腔的构成,保护体腔内在器官,特别是脊髓。
2.脊柱的形态结构成人的脊柱由24个独立的椎骨、一个骶骨及一个尾骨组成。
根据24个独立椎骨的不同部位,分为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
骶骨由5个骶椎互相融合而成尾骨由3-5个尾椎组成。
每个椎骨可分为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
相邻的椎体之间借助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椎间软骨——椎间盘互相连结,并起着弹性垫的作用。
沿着整个脊柱,有两条自上而下的坚固纵韧带,即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另外还有其他长短不一的韧带及大大小小的肌肉。
脊柱由于有独立的椎骨组成,加上韧带、肌肉、椎间盘将各个脊椎骨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环环紧扣,这就保证了人类颈、胸、腰部活动的灵活性,人们能自由自在地根据不同需要面前俯后仰、左右弯曲,称得上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人体的脊柱并不像电线杆-样笔直一根,而是根据人体的特殊情况,有着四个弯曲,从侧面看上去呈S形,其中两个原发后凸,两个继发前凸。
胸椎的后凸是由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
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形态。
腰椎曲度在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女性的一般较男性的为大。
正常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稳定和平衡的表示。
3.脊柱的功能作用了解了脊柱的独特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脊柱的结构如此复杂,这样独特,正是为了保证脊柱能够履行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支撑、保护、运动、传导!一是骨架支撑作用。
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它位于颈、躯干和骨盆的背面正中,起着支撑头颅和构成、支撑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
二是安全保护作用。
脊柱有4个生理曲度(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大弹簧,增加了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了稳定性。
在跳跃或剧烈运动时,椎间盘可吸收震荡,防止颅骨和脑部受到损伤。
同时对脊髓、中枢神经和内脏器官也起到保护作用。
三是运动平衡作用。
脊柱上端借枕骨承托头颅,在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
上肢借肋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
人的身体躯干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运动以及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平衡。
四是神经传导中枢作用。
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自主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的,是通过脊柱的31对神经根分布全身的。
第二节脊柱与脊柱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关系紧密1.脊柱与脊神经系统的关系每一块椎骨的椎弓和椎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叫做锥孔;所有的锥孔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骨性的通道——椎管!椎管内就是人体的重要中枢神经系统脊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脊髓发出的31对脊神经的神经根。
这31对脊神经直接支配除头部以外的躯干的皮肤感觉与骨骼肌运动。
2.脊柱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除了脊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成对的交感神经于位于脊柱两侧,呈链锁状,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
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如果交感神经被抑制时,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脊柱不仅仅是一个由骨骼构成的一个运动支撑系统,它还直接影响着机体的神经系统的支配管理。
3.脊柱与周围主要血管的关系脊柱位于人体背部中央,贯穿整个躯干,除了与脊神经和交感神经联系紧密以外,与一些重要的血管、淋巴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脊柱是血管、淋巴及其它体液上下循环的支架。
脊柱的中正度与高度发生变化对体内纵向分布的血管,尤其是紧贴胸、腹腔后壁的血管所产生的影响是肯定的。
与脊柱关系最紧密的重要血管就是椎动脉。
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左右各一,穿过颈椎两侧五个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在脑桥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椎基底动脉系统。
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 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底面及丘脑等。
椎动脉与颈椎椎骨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颈椎椎骨为椎动脉提供了非常好的保护,避免了外来刺激对椎动脉的影响,从而尽可能的保护为大脑的供血。
但是同时颈椎椎骨的健康情况也直接影响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影响之血液的通过。
除了椎动脉,受脊柱影响的血管还很多,比如腹主动脉、髂动脉等。
通过对标本的解剖发现,如果脊柱的高度和中正度发生改变,原本应该垂直下行的腹主动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
大动脉血管发生这样的改变,对血液流速及血管壁的张力都会有所改变,会给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
第三节脊柱的平衡与稳定结构稳定对于脊柱来说也就是“平衡”,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也是有条件的。
有关脊柱的稳定也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使脊柱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有关脊柱的稳定主要依赖内、外两个方面。
内部主要是脊柱的曲度与中正度、椎骨、椎间盘、小关节、椎旁韧带;外部主要是肌肉和筋膜。
1.脊柱的内平衡结构(1)脊柱的曲度与中正度:脊柱的基本生理功能决定了脊柱需要按照DNA信息生长成为具有S型生理曲度、与重心垂直的中正度,这样才能保证脊柱在静态与动态状态下都能保证处于稳定的状态下;(2)椎骨:构成脊柱的基本单位,每一块椎骨的形态、结构、位置必须按照DNA 信息生长,就像构成长城的每一块城砖,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导致脊柱不正;(3)椎间盘:椎骨的椎体与椎骨的椎体之间是由椎间盘紧紧的固定在一起,椎间盘还能够有效吸收震荡,椎间盘对于稳定脊柱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4)小关节:又称为关节突关节,是脊柱后部重要的承重和支撑结构,还有调节和控制脊柱运动的功能,小关节功能一旦丧失,将会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5)椎旁韧带:韧带多起、止于相邻椎骨相关结构,对脊柱运动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韧带对于限制椎骨间的过度移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2.脊柱的外平衡结构脊柱周围的肌肉与筋膜:肌肉与筋膜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唯一与脊柱稳定性有关的外部因素。
脊柱的稳定性变化与脊柱周围的肌肉关系十分密切,任何与脊柱运动有关的肌肉力量的变化和运动失调时,都会导致脊柱稳定性的变化。
3.脊柱的平衡稳定结构的重要性脊柱平衡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脊柱位于人体正中,上撑头颅,下坐骨盆,外联四肢,脊髓神经穿行其中。
脊柱前面有人体三个腔,心、肺居上,肝、胆、脾居两侧,胃、小肠、胰、肾居后,膀胱、子宫居下,各有其位,各归其位。
脊柱与各个器官有神经联系,有血管相通,有肌肉、韧带支持。
当脊柱由于退变、损伤、劳作、炎症、肿瘤、不良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扭曲、变形。
脊柱失衡后,脊柱韧带及内脏韧带扭转,血管内血流受阻、神经受刺激或压迫,这一系列变化必然引起内脏器官的功能异常,长此以往,会引起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理论上,脊柱平衡者,内脏健康,体态自然优雅匀称、步履自然轻灵稳健。
第四节影响脊柱平衡稳定导致脊柱不正的主要原因1.人体脊柱的生理结构特点2.自身的老化退变3.不良姿态与慢性劳损4.暴力损伤第五节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1.脊柱不正的主要表现脊柱不正引起脊柱失稳,脊柱出现侧弯、滑移或后凸,可使脊柱周围或骨盆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受到牵拉、挤压。
肌肉受到牵拉、挤压,可引起局部肌肉肿胀、疼痛;血管受到牵拉、挤压,可引起循环障碍,出现酸胀、疼痛、肢体发凉、怕冷、局部肿胀等症状;神经受到牵拉、挤压,便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如麻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症状。
2.脊柱不正导致脊柱性疾病脊柱性疾病,是指脊柱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功能性病变。
如颈椎病、颈椎小关节紊乱、斜颈(非先天性)、落枕、肩周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椎管狭窄症、急性腰肌扭伤、腰椎滑脱;骶髂关节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
3.脊柱不正导致脊源性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脊柱结构与功能不能相适应而导致的中枢神经传导不畅、神经支配区域或脏器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病变。
如颈型类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率失常、耳鸣、耳聋、胸痛胸闷、失眠、多汗症等。
据医学统计,目前脊柱相关性疾病已达近百种。
第六节各节段脊柱不正所引起的主要症状1.头颈部的不适症状与颈椎上段不正的关系;2.心脏与血压异常与颈椎中段不正的关系;3.肩臂部症状与颈椎下段不正的关系;4.心、肺、肩胛部不适与T1/2/3节的不正有关;5.肝胆异常可能是由于T4/5节不正有关;6.胃、脾、胰脏功能异常与T6/7/8节关系紧密;7.肾与肾上腺功能异常与T9/10/11节不正的关系;8.大、小肠功能异常与T12、L1/2节的关系;9.盆腔内器官功能异常与L3/4节不正的关系;10.下肢运动感觉障碍与L3/4/5、S1节不正关系紧密;第七节治疗脊柱疾病比较常见的方法1.牵引疗法2.小针刀手术3.封闭疗法4.外科手术治疗5.药物6.其他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