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理论 二
- 格式:ppt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24
杜尔克姆尔干杜尔凯姆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第一节古典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
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
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生平与著述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语言、社会组织、符号、仪式等内容。
它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涵盖了一组人类创造的、对其生活有意义的知识、信仰、价值观、规范、符号和物质产品。
文化是一种被共享的模式和理念,它不仅反映了特定社会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还具有社会共同性和历史延续性。
文化的特征有几个方面:1. 文化是学习获得的:人类通过社会化和教育过程来习得文化,在社会中学会特定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文化是主观和客观的:文化不仅是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表达形式,也是物质产品和技术的表现。
它既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也存在于物质世界中。
3.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是不断变化和演化的,它受到历史、环境和人类创造力的影响。
文化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文化人类学采用多种理论框架来解释和理解人类文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理论框架: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功能之间的关联。
它认为文化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和维持社会秩序而存在的。
2. 符号学:符号学研究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和意义产生的机制。
它认为人类使用符号来表示和传递意义,并通过符号在社会中建立联系和理解世界。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将文化和社会的变迁看作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的结果。
它认为文化和社会结构是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4.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关注文化的多义性和相对性。
它认为文化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解读和内在矛盾的。
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数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在特定社会中生活一段时间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