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应用地貌图及其地貌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应用地貌图及其地貌概要

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邓世杰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的淮河下游。平原占总面积的85%,岗地占10%,低山丘陵仅占5%o。平原区半数以上的地面高程在5米以下,江湖水域十分广闹,占总面积的17.36%1)。

约在5—6千年前,海水侵达省区中西部山前地带,今日大江南北当时尚在海中,长江口、淮河口分别在镇江、淮阴一带〔1,4〕。由于江水带来了大量泥沙,使长江口外侧的沙洲不断向外伸展,并与沿海沙堤相连而逐步包围两侧海湾,形成南北两个较大的古泻湖,并先后成为陆地,即今太湖平原和里下河洼地。淮北平原主要由黄河多次南迁泛滥堆积而成。

由于省区地图集编制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需要,江苏省地貌图已编辑出版过三次2,3,4)。这些任务的特点确定它属于普通应用地貌图的性质。最近的一幅图(1:1,700,000)是江苏省地图集的图幅之一(见附图)。图的设计,强调农业和有关学科的应用。本地貌图的主要设计思想如下:

1.强调平原地形的表现由于本省属平原省分,因此必须重视平原地形的分类与制图表现。其主要依据如下:

(1) 成因与形成过程:不同成因的地形有着不同的堆积类型。北部平原(Ⅰ区)的堆积物主要来源于山东沂蒙山区的剥蚀物质,故形成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及远山区的低洼地的组合;西北部(Ⅱ区)堆积物主要由黄河泛滥、形成河流泛滥堆积;东部沿海平原(Ⅳ区)起源于海流与潮汐作用,形成海滩堆积;长江河口平原(Ⅴ区)起因于冲积—河口潮汐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而其南北(Ⅲ与Ⅵ区)平原起源古海湾—泻湖,形成以湖沼为主的堆积类型;西南部(Ⅶ区)的平原物质来源于山间剥蚀物质,形成冲积—洪积—坡积的组合类型。因此,本地貌图据成因及形成过程,首先把平原分为七大成因类型,并作为七大地貌区的划分基础。

(2) 年代:不同成因过程的平原,其形成的年代不同。上述I区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

1)据江苏省水利厅1964年调查资料(江苏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980年。

2)陈志明,江苏省地貌图(1:170万),江苏省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59年。

3)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江苏农业地貌田(1:100万),江苏省农业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64年。

4)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江苏地貌图(1:170万)及其简要说明,江苏省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79年。

原,分别为更新世-全新世的产物。Ⅱ区的黄泛平原是在过去淮河下游平原的基础上,由黄河1194年开始的南迁期间泛滥堆积而成的。Ⅲ、Ⅵ区的古泻湖平原及V区的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是近六千年内形成的。Ⅳ区的滨海平原为近二千年内形成的。

(3) 地形部位和(或)地面物质:在一定的动力方向下,不同地形部位常常有着不同的地表形态和地面物质,甚至不同的水文条件。例如,黄泛平原中的近堤、远堤、决口扇形地的上、中、下不同地段,古泻湖碟形洼地从周围-中部等都有不同的地面高度(上高下低),物质组成(上砂下粘)和水文条件(上干下渍)。滨海平原离海的距离反映成陆的新老,随着成陆年代的不同,地面高度和脱盐程度均有差异。因此,它们是平原地貌细分的主要依据。

2.重视人为活动的作用由于悠久的开发利用历业,人为活动对平原地形的近代形成过程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除了中小型人为地形外,较大型的人为地形按人类活动目的可分两大类:

(1)防止泛滥而引起的地形:由于黄河的大量泥砂和频繁的泛滥,人类为防止泛滥而筑堤,因此产生一些间接的人为地形。例如,人类围堤作堰使堤坝内侧地面抬高,而抬高地面又有利于下一次的漫溢、泛滥。因此,再度筑堤,再次抬高地面,最后形成“地上河”的异常现象,即河床形成分水地带。这种异常现象导致一系列间接的人为地形。如堤内滩地,堤测微斜平原,决口扇形平原,堤侧和扇形地前缘的低洼平原等形态。此外,历史悠久的大运河以及大型的江、海堤,对于近代地形的形成也有深刻的影响。它阻隔地表泥砂在洪水泛滥期间的运动,使两侧地形产生巨大差异,因而大型古老的堤坝常构成此明显的地形界线。

(2)与江、湖、海争地产生的地形:本省水域极为广阔,各种滩地土地肥沃。因而“围垦”是重要的利用方式,形成分布广泛的圩田平原及其亚类。水网平原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人类利用低洼地形开挖出纵横交错的排灌渠道而造成的,其中‘槽河”平原为较典型的人为地形之一。它指地面互不连通的河道(槽河),是由于蓄水灌溉的需要而拦断天然河道或开挖槽状水塘所形成。垛田(见图例)也是一种特殊的人为地形,是人类在低洼地中堆筑起来的“船形”旱地,高1.5-2.0米,长15—20米,宽2—3米。此外,滨海平原已脱盐的和半脱盐的平原,条田化平原,以及海滩与盐场也是面积广泛的间接人为地形。这些类型的表现都为平原的地貌制图增加了内容。

本地貌图采用两个或三个分类级别:即大类-类型-亚类(部分)。第一级按照成因及形成过程分成七大类;第二级按中小形态、地面物质划分29个基本类型;第三级仅对面积较大的和内部差异明显的进行划分,以显示不同的地形部位。

3.类型与区域的重叠众所周知,地貌类型与区域的概念是不同的。地貌类型是成

因、形态和发育过程基本一致的地貌基本单元。它强调反映地貌的客观实体,并依照实际情况可在不同区域内重复山现;而地貌区域则强调特定自然地理区有关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其空间分布是连片的,并通常包括不问成因、形态的地貌类型。

可以认为,类型界线的标定一般较区划界线的标定来得客观,类型对于实际应用更为直接而具体,但类型的分布住往较为分散。区划界线则是经综合与概括而标定的类型组合的界线,它有时容易带有主观性。但是,科学的区划可给人们提供完整的区域概念。简言之,类型较有现实意义,并且是区划的基础。而区划则是类型的概括,其重要意义在于区域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因此,地貌区划是农业区划不可缺少的基础,如本省农业区划的界线与地貌区非常接近。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采类型与区域叠合的表示方法。即第一个层次表现七个地貌区,并用较突出的区界和区域代号表示〔8,10〕。第二、第三个层次表示地貌类型与亚类。以便在一幅图上,尽可能给人们提供既有分析(类型)而又有综合(区域)的地貌概念。

4.设色力求鲜明和协调专业地图的设色是表示方法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如果不用颜色表示,一幅好的地貌图就只能作为编辑原图,因而读者难以使用。同时,设色不好也会影响地图的易读性和美感。一幅好的专业地图不仅是一种科学成果,而且还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本地貌图的主要成因、形态类型以不同的色相表示,而亚类则以色调的浓淡区分。由于我们当时没有看到国际地理学会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对主要地貌成因类型的初步设色标准,所以本图仍然采用一般的愈高愈暗的表示方法,但力求设色柔和鲜明。即使是国际设色标准,制图者仍然需要就所提供的颜色基础,通过调色或浓淡的处理,以求设色柔和。在设色过程中,我们避免使用浓重和耀眼的颜色(如大红、黑、暗棕、浓绿等),并避免山地过浓,平原过淡的弊端。即使是区界和符号,也要避免使用耀眼的颜色。例如,第一次彩色图的区界及其代号是用大红表示的,但在最近的彩色图上则改为棕色。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第三级(亚类)中还用平色与符号叠合的方法。该地貌图的一些亚类符号的设汁足尚待改进的。如一些土质细粘的低洼地所采用的细点符号应改为虚线组成的网线符号。

此外,本地貌图因主要强调农业和其他非专业人员的应用,故对平原深部的构造表现给予省略,并且地貌命名力求简明易懂,避免难懂术语和冗长名称。如以前的“古泻湖沉积的浅洼平原”改为“古泻湖平原”,“海—河相古河口堆积平原”改为“三角洲平原”,“构造—剥蚀丘陵”改为“石质丘陵”等。对于制图单元的确定,采用复合单元(综合式图例)的表现方法,而非采用分解式。因此,地面物质(岩性)未能用网线符号直接表现在图上,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