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17 KB
- 文档页数:6
垄断竞争7.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异同。
(上海大学1997研)答:(1)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条件是: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
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②产品同质。
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
③要素自由流动。
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
④信息充分。
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垄断竞争是指一种由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市场中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
引起这种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差别的存在。
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
有差别的产品往往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
因此,垄断竞争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存在较多的厂商。
这些厂商努力创造自己产品的特色,以形成垄断,而这些产品之间又存在竞争。
(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SAC=LMC=LAC,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且AR=LAC=SAC。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比较如下。
相同点:第一,从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看,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实现长期均衡都是通过厂商调整生产规模以及进入或退出生产集团的形式实现的;第二,从长期均衡的结果看,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在长期均衡中,需求曲线都和LAC曲线相切,即在长期中利润为零。
不同点:第一,从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看。
在完全竞争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其实现机制是随着厂商变化,市场上产品供给改变,从而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曲线并没有移动。
在垄断竞争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由于厂商的变化,代表性企业的需求曲线发生改变,从而使企业原有均衡点位置受到扰动,从而逐步实现长期均衡;第二,从长期均衡的结果看。
7.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一)什么是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又称为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也就是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的市场。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类型中,一个厂商就是整个行业,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就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同,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并因此实现利润最大化。
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实行差别价格策略。
(二)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第一,政府借助于政权力量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
例如,许多国家政府对铁路、邮政、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实行完全的垄断。
第二,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
例如英国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就由于英国政府的特许而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
此外政府根据法律赋予某些产品生产的专利权,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完全垄断。
第三,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求。
这样,某家厂商就很容易实行对这些产品的完全垄断。
第四,对资源、矿藏或技术的控制。
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对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厂商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比如对某种药品生产的配方控制会形成对该种药品生产进行独家经营的状态。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是另一种极端的市场类型。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符合上述完全垄断条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尽管完全垄断市场并不存在,但完全垄断模型是分析已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近似完全垄断现象,以及了解控制市场中某些垄断力量的有力工具。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
因此,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
这时,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平均收益仍等于价格,因此,平均收益曲线AR 仍然与需求曲线d重合。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根据图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5)515(=-=d e 或者 2)23(2=-=d e 再根据公式)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1101015=-=d e 或者 21131=-=d e 再根据公式d e MR 11-=,则B 点的MR 值为:1)2111(1-=-⨯=MR 2、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下图所示:(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
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LA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3、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0001461.023++-=Q Q Q STC ,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140123.02+-==Q Q dQ dSTC SMC且由225.3150)25.3150()(Q Q Q Q Q Q P TR -=-==得出MR=150-6.5Q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Q Q Q 5.6150140123.02-=+-解得Q=20(负值舍去)以Q=20代人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85所以均衡产量为20 均衡价格为85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236.02++=Q Q TC ,反需求函数为P=8-0.4Q 。
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1.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能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
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2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3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一定为零。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表示厂商的利润为零;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表示市场的供求相等。
5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LMC=SMC;AR=LAC=SAC2.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P85图)。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的E0,E1、E2分别是厂商在五种情况下的短期均衡点。
由三个短期均衡点出发,可以分别找到市场价格为P0、P1、P2时,厂商所选择的满足MR=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顺次为Q0、Q1、Q2。
第一种情况:,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种情况:,厂商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SMC和SA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含义和形成条件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条件1、无数的买者和卖者2、同质产品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信息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条件:厂商即行业,即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量;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即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这样,厂商就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在这些条件下,一个完全垄断者就没有了竞争对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不能改变价格,需求曲线即价格线是水平线,同时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P=AR=MR=d但这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而不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由于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对垄断者产品的需求,就是对整个市场产品的需求,所以,垄断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的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销量来决定价格,因此,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它表明完全垄断厂商要想增加销量,就必须降低售价,厂商只能在高价少销或低价多销间进行选择。
完全垄断厂商确定了产品价格后,买者所支付的价格,也就是厂商出售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益,因此,厂商的平均收益也是随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
与此同时,厂商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中所得到的边际收益MR也是递减的,且在每一个销量下,都小于AR,所以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左下方。
(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短期均衡在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盈利)或供给大于需求(亏损)的情况。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厂商均衡的实现,并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厂商均衡现: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此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
所以在短期,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SAVC。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
在长期中,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
这是,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LAC=SAC(2)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图形见书P178,图7-2)此时,垄断厂商可能出现有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有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
在长期中,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理论。
这时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与长期边际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都相等,即:MR=LMC=SMC。
(图形见书P181,图7-5)(3)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
(图形见书P188,图7-11<b>)此时,垄断厂商可能出现有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有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一、思考题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2。
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3。
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其相互关系4。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以及成因5。
说明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以及三种均衡状态6。
论述价格歧视的类别以及实现过程。
7.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三个市场的经济效率。
二、计算题1。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LTC=0。
05q3-q2+10q,当市场价格P=30时,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以及净利润是多少?这个产出点是均衡的吗?2。
某产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供给函数S分别为D=10。
2PX+0。
5M+4PY,S=10+2I+3。
5PX,PX为X的价格,PY为相关品Y的价格,M为消费者收入,I代表生产技术水平,求当M=22,PY=5。
5,I=2。
75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
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成本函数为STC=10Q2+1000,(1)求它的供给曲线(2)产品价格为500元,为了利润最大化,产量应该是多少?4。
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成本函数为STC=0.1q2+8q,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30。
现在企业准备再建一条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成本函数为STC*=0。
05q2+10q,求:新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5。
设完全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总成本函数TC=240Q-25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440元,试问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6。
假设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每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q3-2q2+(10+0。
0001Q)q式中:q为单个厂商的产量,Q为整个行业的产量。
进一步假定,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动不影响行业的产量。
如果行业的需求函数由Qd=5000-200P增加到Qd=10000-200P,试求此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的增长率.7.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0。
1.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能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
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2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3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一定为零。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表示厂商的利润为零;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表示市场的供求相等。
5???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LMC=SMC;AR=LAC=SAC2.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P85图)。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的E0,E1、E2分别是厂商在五种情况下的短期均衡点。
由三个短期均衡点出发,可以分别找到市场价格为P0、P1、P2时,厂商所选择的满足MR=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顺次为Q0、Q1、Q2。
第一种情况:,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种情况:,厂商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SMC和SA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在弥补了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
第四种情况:,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条件垄断竞争市场B2C生产集团: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为生产集团。
例如:快餐食品集团,汽车加油站集团等。
1、各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但彼此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因为不同质,所以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因为彼此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所以具有竞争。
)2、一个生产集团中有大量厂商,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都很小。
3、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
牙膏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其他厂商要推出可能会与佳洁士和高露洁等品牌竞争的新品牌牙膏相对比较容易。
这就限制了生产佳洁士和高露洁的盈利性。
如果利润很大,其他厂商就会花费必要的钱(用于开发、生产、广告和促销)推出他们自己的新品牌,这就会降低佳洁士和高露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性。
编辑本段特点垄断竞争市场因素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较大,垄断程度较小,比较接近完全竞争,而且要现实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业、手工业、印刷业中普遍存在。
从总体上说,这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厂商众多市场上厂商数目众多,每个厂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场价格,但每个厂商又都可对市场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完全接受市场价格。
另外,厂商之间无法相互勾结来控制市场。
对于消费者,情况是类似的。
这样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经济人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
互不依存市场上的每个经济人都自以为可以彼此相互独立行动,互不依存。
一个人的决策对其他人的影响不大,不易被察觉,可以不考虑其他人的对抗行动。
产品差别同行业中不同厂商的产品互有差别,要么是质量差别,要么是功用差别,要么是非实质性差别(如包装、商标、广告等引起的印象差别),要么是销售条件差别(垄断竞争市场如地理位置、服务态度与方式的不同造成消费者愿意这家的产品,而不愿购买那家的产品)。
1.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条件。
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就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能通过对产量与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就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就是大于还就是小于SAC。
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就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2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就是:MR=SMC3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与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就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一定为零。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表示厂商的利润为零;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表示市场的供求相等。
5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LMC=SMC;AR=LAC=SAC2.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条件(P85图)。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与生产规模都就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的E0,E1、E2分别就是厂商在五种情况下的短期均衡点。
由三个短期均衡点出发,可以分别找到市场价格为P0、P1、P2时,厂商所选择的满足MR=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顺次为Q0、Q1、Q2。
第一种情况:,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种情况:,厂商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SMC与SAC曲线的交点就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在弥补了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
第四种情况:,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填空题1、垄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是( );2、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而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和( )。
3、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一定高于( )的市场,而又要低于( ) 的市场。
4、引起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 )的存在。
5、在西方国家经济中寡头垄断市场主要在( )和( )等行业。
6、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法是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1、 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 边际收益为( )A 、 7.5B 、 4.8C 、 1D 、 242、 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A 、亏损B 、利润为零C 、获得利润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存在3、 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上可以有( )A P 大于LACB 、P 小于LACC 、P 等于最小的LAC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存在4、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假定有( )A 、 行业内寡头厂商们之间是有勾结的B 、 行业内某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他寡头厂商也会仿效C 、 行业内某个寡头厂商降价时,其他寡头厂商也会仿效5、 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 >1 B. Ed <1 C.Ed =1 D. Ed =06、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 )A. P = MR = MCB.P >MR = AC7、 完全垄断厂商如果处于( )A 、 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B 、 长期均衡时,不一定处于短期均衡C 、 短期均衡时,一定处于长期均衡D 以上都不是8、 垄断竞争厂商实行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A. 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 C.广告竞争 D. 9、 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 A 、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B 、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C 、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D 、使整个卡特尔中各厂商的利润最大 10、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A. 同质的B. 有差异的C. P >MR = MCD. P >MC = AC)品质竞争以上途径都有可能)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有差异的D.以上都不对11、以下()产品不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
精品文档1.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能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
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2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3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一定为零。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表示厂商的利润为零;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表示市场的供求相等。
5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LMC=SMC;AR=LAC=SAC2.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P85图)。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的E0,E1、E2分别是厂商在五种情况下的短期均衡点。
由三个短期均衡点出发,可以分别找到市场价格为P0、P1、P2时,厂商所选择的满足MR=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顺次为Q0、Q1、Q2。
第一种情况:,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种情况:,厂商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SMC和SA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在弥补了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
第四种情况:,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第五种情况:,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
总之,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得到最小的亏损。
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调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
完全竞争厂商就是在以上的调整中达到长期均衡的,这一过程可用图6-11予以说明。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总之,完全竞争厂商是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其中,P(AR)=LMC=SMC,P(AR)=LAC=SAC。
(P87)3.试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应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以影响某些经济总量的行为。
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
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经济中存在着较高的失业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这时政府就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
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投资,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存在通膨的压力,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政府这时就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
紧缩性的财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能抑制总需求。
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公司收入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这样也能抑制总需求。
(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
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3)结合中国经济状况论部分可自由发挥,论述正确即给分。
4.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供给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设不变。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该供给曲线上其他各点的移动是供给量变动,它表明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点向左下方移动表明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点向右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供给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如厂商的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变动反映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供给变动,它表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本身价格外的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供给增加,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表示为供给减少,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减少为了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求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假设不变。
在需求曲线上,需求量变动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该需求曲线上其他各点的移动是需求量变动,它表明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点向左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点向右下方移动表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如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或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需求曲线上,需求变动反映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需求变动,它表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本身价格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需求增加,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为需求减少,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减少。
5.划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漏出与注入的含义和意义。
答:(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假定在社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
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 家庭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厂商的销售收入; 家庭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用于投资。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C+S(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引入政府部门,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下增加一个政府需求(即购买)G,则Y=C+I+G。
社会总供给项下增加一个政府税收(T),则Y=C+S+T。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G=C+S+T,即I+G=S+T,移项后I-S=T-G,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差额为正是财政盈余,差额为负存在财政赤字。
上式可写为I=S+(T -G),此时,如果私人储蓄不能满足私人投资需求,则可用公共储蓄弥补。
(3)引进国外部门,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向政府交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供给中的进口(M)。
于是,社会总需求Y=C+I+G+X,社会总供给Y=C+S+T+M。
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X=C+S+T+M,移项后,可变为(I-S)+(G-T)=M-X,左边为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右边是贸易缺口。
如果出现I>S,G>T,则扩大进口与引进外资弥补缺口,这就是“两缺口模型”。
6. 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与GNP的关系和五个总量的关系.答:(1)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是在国外的本国公民获得的收入和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获得的收入之差。
这个值为正值时,GNP>GDP,为负值时,GDP>GNP。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3)国民收入=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7说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答: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投资不足以弥补收入与消费的缺口,总需求决定的就业水平就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整个经济也就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凯恩斯就业理论要点可概括为如下定理:(1)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
(2)按照消费倾向,消费支出量决定于收入水准,从而决定于总就业量(根据上述第一条定理)。
(3)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D),有效需求是由消费支出(D1)和投资支出(D2)两部分构成的(D=D1+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