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锡矿一种新成因类型_锡石_赤铁矿_方解石脉型矿体_钱志宽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
个旧锡矿矿相学课程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温馨提示:摘抄需谨慎2016年12月前言 (3)一、矿床地质简介 (4)1 构造 (4)2 地层 (4)3 岩浆岩 (5)4 矿体地质特征 (6)二、矿石特征 (9)1 矿石类型 (9)2 矿石的矿物成分 (9)2.1 综述 (9)2.2 各矿物分布及其鉴定特征 (9)2.3 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晶粒内部结构 (16)三、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20)1 矿物生成顺序 (20)2 成矿作用与矿化阶段 (20)3 矿石的形成过程简析 (21)四、矿石的工艺特性 (22)结束语 (24)1 结论与建议 (24)2 收获与体会 (24)主要参考文献 (25)图版1 矿物结构、构造图 (26)在系统学习矿相学后,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和巩固矿相学课程内容,应进行矿相学课程设计,通过运用和巩固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利用生产过程中手机的实际资料并结合矿床学室内研究,主要是薄片、光片,借此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起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便将来适应各种实际的生产和工作。
本次矿相学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有:1、阅读云南个旧锡矿床文字、图件资料,观察标本,了解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和矿石的主要构造类型,尽可能寻找划分矿化期、矿化阶段的标志;2、镜下对矿石光片、薄片进行研究,详细鉴定。
查明矿石中主要矿物成分和矿石结构、晶粒内部结构特征及矿物的生成顺序;3、按照矿相学课程设计大纲要求,编写“矿相学课程设计”。
云南个旧锡矿是中国最大的属特大型的多金属锡矿床,是一种锡石硫化物矿床(唐尚涛;王新光、朱金初等,1992)。
位于云南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东南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之间,地理位置如图1。
云南省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高松矿田构造体系与热液脉型锡矿床成矿关系分析云南省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其中高松矿田是以锡矿床为主体的矿田。
对该矿田的构造体系和热液脉型锡矿床的成矿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该矿田的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
高松矿田所在区域为中深成矿系的扭曲带,地质构造活动强烈,主要受到花岗岩-片麻岩古隆起和新构造运动影响。
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包括麻棱断裂、尼湾断裂、虫粉沟断裂等众多断裂构造。
其中,尼湾断裂北段是高松矿田的主控构造,该断裂带有明显的右移走滑性质,对成矿构造的控制作用比较显著。
根据矿体与构造的关系,高松矿田锡矿可分为岩体内出露型和断层控制型两类。
前者受到岩体实际接触面积和岩石内部通道的控制,后者则受到构造断层组合的控制。
研究表明,断层控制型锡矿床分布于具有斜右走滑性质的切割裂隙带内,具有明显的“断笋”状体和双侧异性等特征。
这类矿床常常与地下水体的深循环有关,成矿浓度很高,储量较大。
高松矿田的热液脉型锡矿床主要受到构造裂隙的补充富集作用。
研究发现,该类型矿床多分布于断裂与节理的叠置带和褶皱凸包处。
矿床的成矿液体主要来自于上部埋藏区域的岩浆和流体,经过构造断裂的导流和混合作用,形成了高温高压的热液,沿着裂隙充填到矿床体内。
这类矿床以石英脉型和石英-方铅矿脉型为主,常常伴生有辉锡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成矿体积较小,矿石品位较高,具有较小的分布规律。
总体上,高松矿田的构造体系与热液脉型锡矿床具有密切的成矿关系。
构造裂隙和断层组合的发育和运动对矿床的成因和赋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高松矿田的成矿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还可以开展更深入的成矿预测研究,为锡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云南省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高松矿田的锡储量和产量在中国锡矿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列出一些关于高松矿田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1. 高松矿田的探明储量为46.5万吨,其中化验储量为36.5万吨,预测储量为10万吨。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个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该矿床蕴藏着丰富的锡、铅、锌等多金属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之一。
然而,关于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研究尚不完善,限制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个旧地区的地质勘察和研究成果的收集分析,发现该地区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断裂带附近,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同时,个旧锡多金属矿床还受到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研究,发现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沉积作用。
在岩浆活动中,富锡和其他多金属元素的岩浆沿着断裂带向上运移,在适宜的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同时,在沉积作用中,富含锡和其他多金属元素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根据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可以总结出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断裂带附近,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
该矿床的形成受到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共同影响,成矿物质来源多样。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还受到区域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
本文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对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岩作用、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然而,受限于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的不完善,本文并未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更多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运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进行深入探测和研究,揭示其内部结构和成矿机理;加强同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入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结合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等计算机技术,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揭示成矿规律和预测未来成矿趋势;综合考虑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周边区域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评价,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基地。
云南个旧锡矿驼峰山矿段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王锋【摘要】个旧锡矿驼峰山矿段之锡矿体与隐伏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入有关,岩浆热液沿断裂及中三叠统个旧组层间破碎带运移,在合适的地带通过交代、充填形成工业矿体.由此进一步提出了找矿预测区.【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5页(P403-407)【关键词】隐伏花岗岩;断裂层间破碎带;热液成矿;云南个旧【作者】王锋【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采选分公司,云南个旧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云南个旧锡矿驼峰山矿段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王锋(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采选分公司,云南个旧661000)摘要:个旧锡矿驼峰山矿段之锡矿体与隐伏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入有关,岩浆热液沿断裂及中三叠统个旧组层间破碎带运移,在合适的地带通过交代、充填形成工业矿体。
由此进一步提出了找矿预测区。
关键词:隐伏花岗岩;断裂层间破碎带;热液成矿;云南个旧中图分类号: P618.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1885(2015) 3-403-5收稿日期: 2014-12-09作者简介:王锋(1971~),男,云南大理市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及技术管理工作。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按地洼学说,其大地构造位置为东南地洼区滇桂地洼系个旧地穹列的西南隅。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是滇东南锡成矿带上的最主要的锡成矿区之一。
纵贯全区的南北向个旧断裂将矿区内分割成东西两个区,现有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区。
本次详查区位于东区北东向五子山复式背斜北段,处于高松矿田南西部。
区内广泛分布中三叠统个旧组马拉格段白云岩以及个旧组卡房段灰岩夹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的地层。
区的构造发育,褶皱、断裂纵横交错,深部有隐伏燕山期花岗岩。
随花岗岩浆侵入活动,逐渐演化分异,形成富含锡等金属元素的含矿热液,在有利的场所富集形成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和接触带交代的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分析【摘要】云南的个旧地区是我国成矿地带最重要的金属矿集区之一。
长期以来,个旧锡矿一直是凭借大型的锡多金属资源的储量和矿床的类型进行开发来闻名的。
本文就针对构成矿的理论来作为指导并加以分析,并且结合区域成矿演化的背景进行深入探讨,对矿床成矿的时、空分布的规律以及矿床成矿的系列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以此建立起了一种矿的演化模式,对矿化富集的规律进行了进一步开展成矿预测的研究。
【关键词】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云南的个旧地区一直以来一众多的矿床类型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中外。
在这个地区中,矿的储存量不但有着储存量大的特点,并且还有Sn、Cu、Pb等,并且伴生Zn、Bi等多种有色稀有的金属矿产。
个旧地区的矿集区的面积约有1800平方千米,从南到北的个旧大断裂共分为东西两个成矿区,东西两区的框中和成矿类型都有很大的差别,勘探的锡大多数的金属矿都是分布在个旧的东部地区。
因此,为了促进个旧地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地的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如今现有的矿山深部已经和外围的地区有了明显的交替资源,为矿山的生产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极低,这样就会使矿山的生命力得到延长。
1.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现状个旧锡矿从汉代以来但现在已经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过在这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地质矿产的看差工作却发展的较晚。
从1873年开始,法国以为地质学者就对个旧地区的矿集区进行了相关的地质考察,相继有德国和美国等很多的地质学家对矿集的地区也进行过考察。
从1914年的2月我国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首次来个旧地区开展地质矿产的考察工作,并在考察之后写下了一篇报告名为《云南个旧附近矿物报告》。
之后,我国又有几位地质学家孟宪民和陈恺等在个旧地区进行了矿集区的矿物详细的调查工作,对地层和岩浆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编制了地质图。
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地质工作仅限于矿集区的底层岩性和构造等一些基础上的调查。
矿床地质2010年MINERAL DEPOSITS 第29卷增刊个旧锡矿一种新成因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钱志宽1,2,罗泰义1,黄智龙1,杨勇1,2(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最近,本课题组在云南个旧锡矿主要的“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产区-松树脚矿区的坑道地质考察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矿体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
分析显示,该类型矿体锡品位可达5%,同时在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周围伴生有含锡白云岩化型矿化。
在后续采样过程中,发现该类型脉状矿体在马拉格矿区也有发育。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及所在剖面产状特征及矿物组合进行解剖,初步探讨了该类型脉状矿体的成因,进而提出个旧锡矿田“层间氧化矿”型矿床可能的成因机制。
1 矿体产状及特征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产于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1660中段10-15剖,呈脉状产出,产状近直立(图1a)。
脉宽约0.3 m,厚度及底部延伸不可见。
该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顶板为一套约1.5 m厚的“层间氧化矿” 型矿床,该“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局部发育透镜状和团块状硫化矿,硫化矿外围包裹着一层致密的块状褐铁矿,厚0.1~0.3 m,两者之间呈渐变关系。
在褐铁矿顶部则沉积了一套松散的砖红色土状氧化矿,该土状氧化矿与下部块状褐铁矿接触界线不明显。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上端在采矿过程中已遭受破坏,但在顶板“层间氧化矿”中未见延伸。
矿体两侧为一套含锡白云岩化灰岩,在该白云岩化灰岩中,越远离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锡矿化越弱。
图1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a)及矿石手标本(b)照片观察发现,该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中角砾较为发育,角砾大小不等,大者可达数厘米,小者则只有几毫米或更小。
角砾成分主要为赤铁矿及褐铁矿,胶结物则以方解石脉和赤铁矿为主(图1b)。
个旧锡矿一种新成因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钱志宽;罗泰义;黄智龙;杨勇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2010(0)S1
【摘要】最近,本课题组在云南个旧锡矿主要的"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产区-松树脚矿区的坑道地质考察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矿体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
分析显示,该类型矿体锡品位可达5%,同时在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周围伴生有含锡白云岩化型矿化。
在后续采样过程中,发现该类型脉状矿体在马拉格矿区也有发育。
【总页数】2页(P259-260)
【关键词】赤铁矿;方解石脉;个旧锡矿;锡石;新发现;层间氧化;矿体类型;白云岩化;脉状矿体;成矿流体
【作者】钱志宽;罗泰义;黄智龙;杨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4
【相关文献】
1.个旧矿区发现一种富锡矿类型——花岗岩锡矿体 [J], 徐云端;李玉新
2.个旧锡矿锡石的矿物学研究 [J], 吕蒙;谈树成;郝爽;李惠民;张亚辉;陈克忠;郭翔宇
3.广西箭猪坡矿床首次发现的石英脉型锡矿体特征及锡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意义[J], 刘伟;周守余;丁汝福;徐文杰;胡乔帆
4.广西箭猪坡矿床首次发现的石英脉型锡矿体特征及锡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意义[J], 刘伟;周守余;丁汝福;徐文杰;胡乔帆
5.个旧层间赤铁矿型锡矿热液成因之否定 [J], 金祖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5年第3期 矿 产 与 地 质第19卷2005年6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109期论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新一轮找矿方向①吕宝善(红河州老科协矿业组,云南个旧661000)摘 要:文章在总结个旧矿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再次指出在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进行新一轮找矿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提出个旧矿区的东区及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
关键词:锡2铜多金属矿床;新一轮找矿;成矿规律;个旧中图分类号:P618.44;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5)03-0260-070 前言个旧矿区的开采历史悠久。
科学的地质工作则较晚,1936年孟宪民发表过论文,将个旧东区的构造分出:马拉格背斜、老厂背斜、瓦房冲背斜。
西区分出陡岩背斜。
1942年当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黄质夫、罗征勤、罗明远、杨起四人到个旧考察,写出论文,他们指出:个旧矿区的构造为轴向E W或N E的波状褶皱。
东西部出露的花岗岩6个岩瘤(bo sse)和岩钟(cupo las)似乎在深部连接为一个大岩基。
他们当时已发现老厂和卡房矿脉从地表到花岗岩有以下金属分带: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锡石-黑钨矿。
事实证明,他们的论断是符合个旧的客观实际的。
1948年,刘锦新到个旧调查并写出报告,他总结了个旧地区成矿前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强调层间断层对成矿的定位作用[1]。
解放后经过50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探获锡多金属及稀有金属、贵金属共计数百万吨。
保证了“锡都”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所需的金属资源。
但是个旧矿区经过几十年的生产,现在地表砂矿已经开采完,几个老矿区(如松树脚、马拉格、老厂、新山)的浅部氧化矿也已开采殆尽。
为了今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仍然需要加强对个旧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即对个旧整个矿区进行新一轮的找矿。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地质勘探工作逐渐萎缩,满足不了发展对资源需要的要求。
立志当早,存高远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矿区位于个旧市境内,面积达2140km2,以锡为主,共(伴)生有铜、钨、铋、铅、银等多种金属。
南北向个旧断裂将矿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区有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卡房五大矿田。
西区有牛屎坡大型砂锡矿床及陡岩、竹箐坡等数十个中-小型锡、铅矿床(点)。
个旧矿区开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即已产锡。
新中国成立前,国内外的地质学者即做了大量地质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对松树脚、老厂、卡房等矿田做了系统的地质勘探工作,累计探明锡182 万t、铜152 万t、铅308 万t、锌53 万t、钨14 万t、银2400t,等等。
个旧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锡都。
个旧位于华南后加里东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或称海西-印支拗陷带,拗陷区长期沉降,沉积了中三叠统厚达3000 余米的个旧组碳酸盐岩层,按其沉积旋回、相标志及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三段(T2k1T2k3)共13 层,主要赋矿层位T2k1 及T2k2 属局限浅水台地潮坪环境下形成的浅滩、湖、萨布哈沉积相,其中的富藻、富膏(已去膏化)层对某些成矿元素的原始富集可能起一定作用。
印支、燕山运动使区内地层褶皱、断层,伴之大规模基性、酸性和碱性岩浆活动,其后发生了以锡为主的多种成矿作用,形成了特大规模的岩控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锡石-多金属硫化物型是个旧矿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以其产出部位及矿石的次生氧化特征划分为夕卡岩硫化物矿床和层间氧化矿床。
前者产在斑状或粒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与个旧组碳酸盐岩的正接触带的夕卡岩体中(图3.13.2),矿床受控于岩体形态,矿体选择定位在岩体形态复杂地段,矿体形态和岩体形态有关,呈缓倾斜的透镜状、似层状,陡倾斜的柱状、脉状及不规则的囊状、瘤状、洼兜(袋)状,硫化物以浸染状网脉状条带状块状形式交代于夕卡岩体外。
滇东南个旧市莫家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燕永锋;王冬;冯鹏宇;刘焕荣【摘要】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该区处于个旧锡多金属矿成矿带西部和著名的个旧锡矿西区的西缘,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
矿区内锡多金属矿化与印支燕山火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受断裂控制明显。
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化探异常及物探异常是该矿区的重要找矿标志。
%Southeast Yunnan area is the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s mineral resources base in yunnan province,it has goo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It’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Gejiu ti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west of the famous Gejiu tin,It has good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Ti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 the mine with indosinian,yanshan epoch volcanic closely related to magmatic activities,obviously controlled by fracture.Formation lithology,tectonic characteris-tics,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geophysical anomalies are the important prospecting marks.【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锡多金属矿;找矿标志;地质特征;个旧市莫家【作者】燕永锋;王冬;冯鹏宇;刘焕荣【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41 成矿地质背景1.1 区域构造背景个旧市莫家锡多金属矿区位于环太平洋巨型成矿带与地中海-喜玛拉雅巨型成矿带的交汇处,欧亚板块被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俯冲碰撞相接的部位,属于中国东南板块西南缘右江陆缘盆地中的南盘江凹断褶束的西南部分,是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及唐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3大地质构造单元汇聚地带,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环境[1]。
个旧锡矿区围岩介质成矿地球化学作用盖春宽【摘要】对碳酸盐地层的研究发现,个旧锡矿区围岩介质和地球化学作用对矿床的成因影响很大、联系密切,有明显的成矿控制作用.【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07(026)003【总页数】7页(P277-283)【关键词】围岩介质成矿;岩浆活动;地球化学作用;个旧锡矿云南【作者】盖春宽【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滇南院,云南,个旧,66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图1 个旧锡矿区东、西部不同特征对比Fig.1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 and W Parts of Gejiu Sn Orefield在对锡矿成矿作用研究中,一般侧重于对花岗岩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围岩和围岩中的流体对成矿渗液的影响。
事实上,整个成矿过程都是在围岩介质中进行。
围岩介质是成矿地质作用的周围对象,岩浆活动亦在围岩介质中进行,以个旧锡矿为例,东区与西区有显著的差异(图1):已探获的大型锡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东区;而西区仅在靠个旧断裂的牛屎坡发现大型残坡积砂锡矿床,矿点分布众多,但始终没有找到成型的锡矿床。
笔者对个旧碳酸盐地层的研究发现,围岩介质对矿床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是矿床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1 矿区地质及围岩特征个旧矿区中三叠世处于滇桂黔海盆西部边缘,西接康滇地轴,南东部有越北一屏边古陆、南靠哀牢山变质带,形成三面环陆的海湾。
矿区北东部存在一条由北东转向南东的半环状边缘浅滩,对来自广海的水起一定障壁作用,与广海处于半隔绝状态,潮汐作用明显。
个旧组就在此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厚达2 000余米的碳酸盐沉积(图2)。
地层岩相与邻区有较大的差别,主要特点是各类蓝藻碳酸盐构造体发育(照片1),含膏白云岩层数较多(照片2),说明潮坪泻湖(水较深)与蒸发咸化交替出现,特别是下部地层可见黑色炭质灰岩,沿层有较多的黄铁矿呈散点状、结核状分布。
个旧锡矿锡石的矿物学研究吕蒙;谈树成;郝爽;李惠民;张亚辉;陈克忠;郭翔宇【期刊名称】《西北地质》【年(卷),期】2016(49)1【摘要】对个旧锡矿床的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晶体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成像技术、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试验开展了矿物学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有如下特征或变化规律:①颗粒体积依次变小.②深色的锡石到浅色锡石晶胞参数变大,c:a值变小.③锡石晶体单型组合共有7种,单型从{111}锥面发育逐渐向{110}柱面发育.④锡石内部环带从均匀发育到不发育.以上特征均指示了4种矿床类型中锡石的形成温度依次降低.根据CL 阴极发光下锡石亮度的差异,判断块状硫化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矿床中锡石存在2个形成期次,认为此3类矿床在早阶段高温热液流体活动与早期锡石结晶作用有关,晚阶段低温热液流体活动与晚期锡石结晶作用有关.而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的锡石具备悬浮在流体中生成的特征,可能为被流体搬运沉积形成,认为此矿床为重泥质沉积成因.【总页数】8页(P101-108)【作者】吕蒙;谈树成;郝爽;李惠民;张亚辉;陈克忠;郭翔宇【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相关文献】1.郴县红旗岭锡矿床锡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J], 陈锦荣2.个旧铜锡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J], 崔传发; 文书明; 吴丹丹; 先永骏3.个旧锡矿一种新成因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 [J], 钱志宽;罗泰义;黄智龙;杨勇4.广西九毛锡矿超基性岩中锡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J], 朱立军5.个旧锡矿区方铅矿的某些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戴福盛;殷成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床地质
2010年MINERAL DEPOSITS 第29卷增刊
个旧锡矿一种新成因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
脉型矿体∗
钱志宽1,2,罗泰义1,黄智龙1,杨勇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最近,本课题组在云南个旧锡矿主要的“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产区-松树脚矿区的坑道地质考察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矿体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
分析显示,该类型矿体锡品位可达5%,同时在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周围伴生有含锡白云岩化型矿化。
在后续采样过程中,发现该类型脉状矿体在马拉格矿区也有发育。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及所在剖面产状特征及矿物组合进行解剖,初步探讨了该类型脉状矿体的成因,进而提出个旧锡矿田“层间氧化矿”型矿床可能的成因机制。
1 矿体产状及特征
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产于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1660中段10-15剖,呈脉状产出,产状近直立(图1a)。
脉宽约0.3 m,厚度及底部延伸不可见。
该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顶板为一套约1.5 m厚的“层间氧化矿” 型矿床,该“层间氧化矿”型矿床中局部发育透镜状和团块状硫化矿,硫化矿外围包裹着一层致密的块状褐铁矿,厚0.1~0.3 m,两者之间呈渐变关系。
在褐铁矿顶部则沉积了一套松散的砖红色土状氧化矿,该土状氧化矿与下部块状褐铁矿接触界线不明显。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上端在采矿过程中已遭受破坏,但在顶板“层间氧化矿”中未见延伸。
矿体两侧为一套含锡白云岩化灰岩,在该白云岩化灰岩中,越远离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锡矿化越弱。
图1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a)及矿石手标本(b)照片
观察发现,该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中角砾较为发育,角砾大小不等,大者可达数厘米,小者则只有几毫米或更小。
角砾成分主要为赤铁矿及褐铁矿,胶结物则以方解石脉和赤铁矿为主(图1b)。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0301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编号:2008186)
260 矿床地质 2010年2 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中主要矿石矿物为赤铁矿和锡石,以及少量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
其中赤铁矿有2种产出形态,一种呈絮状和不规则状,钢灰色,反射光下具金属光泽,可能为晚期强氧化性成矿流体直接沉积形成;另一种赤铁矿呈粒状和角砾状产出,含量较少,一般具有黄铁矿或磁黄铁矿假象(图2a),表明这类赤铁矿为早期形成的硫化矿矿体中的黄铁矿或磁黄铁矿被晚期成矿流体打碎并交代氧化而成。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中锡石主要呈细脉状及浸染状产出,锡石单颗粒自形程度较高,主要以四方柱状、长柱状、双锥柱状形态存在,粒径为0.02~0.15 mm。
锡石呈细脉状和浸染状分布在方解石中,表明锡石和方解石是同期或者近于同期的。
与燕山期侵入岩体附近的岩浆热液型方解石脉相比,该类型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在矿区发育较少,但含锡品位高,脉体中方解石受铁染较强,色彩浑浊暗淡,晶型发育相对较差,镜下可见锡石呈浸染状和细脉状分布在方解石中(图2b)。
图2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矿石镜下照片
各种现象表明,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显示了含矿流体通道相的特征,即:①从脉体中心到外围,锡矿化程度逐渐减弱;②该脉体中发育大量角砾,应为通道中晚期流体打碎早期沉积物胶结而成。
因此,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可能为原始成矿流体在晚期冷凝充填的产物。
同时,“层间氧化矿”型矿床可以是原生沉积成因,即成矿流体在晚期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围岩的同化混染和上层高氧逸度流体的加入)而具有强氧化性,最后直接以赤铁矿型氧化矿顺层沉积成矿(具体过程另文探讨)。
3 结论
综合新发现的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状矿体及围岩地质特征,通过初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发现和认识:
(1)在个旧锡矿松树脚矿区和马拉格矿区新发现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型矿体,该矿化类型在此之前没有相关报道。
锡石-赤铁矿-方解石脉体显示了含矿流体通道相的特征,其可能是早期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
(2)个旧锡矿“层间氧化矿”型矿体的主体部分可以是原生沉积成因:即成矿流体在晚期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围岩的同化混染和上层高氧逸度流体的加入)而具有强氧化性,最后直接以赤铁矿型氧化矿顺层沉积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