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
- 格式:pptx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82
1、薄膜材料的定义:薄膜材料是一层厚度为几纳米(单层)至几微米的材料。
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人为制得的。
其维尺度显薯小于另外两维尺度的,具有特定性能与用途的材料。
2、平均自由程一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所经过的自由路程的平均值。
3、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利用加热、等离子激励或光辐射等各种能源,在反应器内使气态或蒸汽状态的化学物质在气相或气固界面上经化学反应形成固态沉积物的技术,4、物理气相沉积:在把固态或熔融态成膜材料通过某种物理方式(高温蒸发、溅射、等离子体、离子束、激光束、电弧等)产生气相原子、分子、离子(气态、等离子体态),再经过输运在基体表面沉积,或与其他活性气体反应形成反应产物在基体上沉积为固相薄膜。
5、临界核比最小稳定核再小点,或者说再小一个原子,原子团就变成不稳定的。
这种原子团为临界核6、稳定核要在基片上形成稳定的薄膜,在沉积过程中必须不断产生这样的小原子团,即一旦形成就不分解(既不分解出单原子、也不分解出双原子)7、平均弛豫时间一个吸附原子与基片达到热平衡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8、平均停留时间一个吸附原子从吸附于表面开始,到脱附表面为止的平均时间。
9、化学镀不加任何电场、直接通过化学反应而实现薄膜沉积的方法10、外延生长指在基片上生长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结晶学取向的薄膜单晶的过程。
11、纳米材料材料的尺度或晶粒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几纳米或几十纳米量级12、溅射阈值将靶材原子溅射出来,入射离子需要具备的最小能量水平。
13、溅射率又称问溅射产额或溅射系数,平均每个正离子轰击靶材时,可从靶材中溅射出的原子个数。
14、蒸发温度规定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0^(-2)Torr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蒸发温度。
13种薄膜材料介绍薄膜具有良好的韧性、防潮性和热封性能,应用非常广泛;PVDC薄膜适合包装食品,并能长时间保鲜;而水溶性PVA薄膜不必开封直接投入水中即可使用;PC薄膜无味、无毒,有类似玻璃纸的透明度和光泽,可在高温高压下蒸煮杀菌。
本文将主要介绍几种塑料薄膜的性能及其使用。
从商品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包装件要经过储存、装卸、运输、货架陈列以及在消费者手中存放,这个过程中即可能遇到严寒、酷暑、干燥、潮湿等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也要遭受振动、冲击和挤压等各种机械破坏,甚至还有微生物和虫类的侵害。
要保证商品的质量,主要依靠包装材料来保护,所以包装材料非常重要。
塑料薄膜是最主要的软包装材料之一,塑料薄膜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根据薄膜的不同特性,其用处也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薄膜:聚乙烯薄膜PE薄膜使用大量最大的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薄膜总耗用量的40%以上。
PE薄膜虽然在外观、强度等方面并不十分理想,但它具有良好的韧性、防潮性和热封性能,且加工成型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1、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LDPE薄膜主要采用挤出吹塑法和T模法生产的LDPE 薄膜是一种柔韧而透明的薄膜,无毒、无嗅,厚度一般在0.02~0.1㎜之间。
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防潮性、耐旱性和化学稳定性。
大量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及金属制品的一般防潮包装和冷冻食品的包装。
但对于吸湿性大,防潮性要求较高的物品,则需要采用防潮性更好的薄膜和复合薄膜包装。
LDPE薄膜的透气率大、无保香性且耐油性差,不能用于易氧化食品、风味食品和含油食品的包装。
但透气性好使它能用于水果、蔬菜等新鲜物品的保鲜包装。
LDPE薄膜的热粘合性和低温热封性好,因此常用作复合薄膜的粘合层和热封层等,但由于其耐热性差,故不能用作蒸煮袋的热封层。
2、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HDPE薄膜是一种韧性的半透明薄膜,其外观为乳白色,表面光泽度较差。
HDPE薄膜的抗张强度、防潮性、耐热性、耐油性和化学稳定性均优于LDPE薄膜,也可以热封合,但透明性不如LDPE。
薄膜材料的特点
1. 薄膜材料那可真是薄如蝉翼啊!就像你看那保鲜膜,贴在食物上几乎都看不出来。
它超级薄的特点能让它在很多地方大显身手呢,比如保护那些容易受损的东西,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层隐形的铠甲,难道不是很厉害吗?
2. 薄膜材料的柔韧性也很强呢!你想想看,那些可以随意弯曲的手机屏,多神奇呀。
它就像个能屈能伸的小能手,不管怎么折腾都不会轻易坏掉,这可不是一般材料能做到的,对吧!
3. 透明度高也是薄膜材料的一绝啊!简直就跟透明的玻璃没啥区别,但可比玻璃轻便多了。
就好比眼镜片,能让你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不是很牛?
4. 薄膜材料的耐用性也不容小觑呀!你看那些长期使用的太阳能板上的薄膜,经历风吹雨打依然发挥着作用。
这就像一个坚持不懈的战士,一直坚守岗位,多可靠啊!
5. 还有啊,薄膜材料的适应性超强的!不管是高温环境还是寒冷环境,它都能稳住。
就如同那顽强的小草,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这种特性太让人惊叹了吧!
6. 哎呀,薄膜材料的成本还相对较低呢!这意味着可以大量使用它,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不就像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好帮手,默默地为大家服务,多贴心呀!
7. 薄膜材料的应用范围那叫一个广泛啊!从电子设备到日常生活用品,哪里都有它的身影。
它简直就是无处不在的小天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和惊喜,真的太赞了!
我觉得薄膜材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材料,有着各种各样让人惊艳的特点和广泛的用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薄膜材料有哪些
薄膜材料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工艺将原材料制成厚度很薄的膜状材料,它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医药包装、食品包装、建筑材料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薄膜材料。
1. 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防潮、防水、绝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常用品包装等领域。
2. 聚酯薄膜:聚酯薄膜是一种由聚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高温、耐化学品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医药包装等领域。
3. 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氯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候性好、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广告牌等领域。
4. 尼龙薄膜:尼龙薄膜是一种由尼龙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磨损、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医药包装等领域。
5. 聚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热封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等领域。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是一种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高温、耐化学品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7. 铝箔薄膜:铝箔薄膜是一种以铝箔为基材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冷藏设备等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外,还有其他各种材质的薄膜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聚氨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等,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薄膜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应用机会和发展空间。
薄膜材料有哪些
薄膜材料是一种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材料,它具有轻薄、柔韧、透明、耐腐蚀等特点,在电子、光学、医疗、包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薄膜材料的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薄膜材料及其应用。
首先,聚酯薄膜是一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印刷、包装、电子等领域。
在包装领域,聚酯薄膜常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其优异的透明性和耐热性能使得产品更加吸引人。
在电子领域,聚酯薄膜常用于制备电子元件、电池等,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使得电子产品更加稳定可靠。
其次,聚乙烯薄膜是另一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适用于包装、农业覆盖、建筑防水等领域。
在包装领域,聚乙烯薄膜常用于塑料袋、保鲜膜等,其良好的密封性和抗拉伸性能使得产品更加实用。
在农业领域,聚乙烯薄膜常用于大棚覆盖、地膜覆盖等,其良好的透光性和抗老化性能使得作物更加茁壮生长。
此外,聚丙烯薄膜也是一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化学
腐蚀性,适用于医疗、包装、建筑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聚丙烯薄膜常用于制备医用器械、医用包装等,其良好的无菌性和透明性能使得医疗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在包装领域,聚丙烯薄膜常用于制备各种包装袋、包装盒等,其良好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使得产品更加耐用。
总的来说,薄膜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
性能,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薄膜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扩展,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新型薄膜材料的涌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薄膜材料的定义薄膜材料是一种具有薄、平整、柔韧性的材料,常用于包装、电子、光学、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它通常由聚合物、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制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薄膜材料的特点是其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在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这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由于薄膜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薄膜材料在包装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薄膜包装材料具有轻便、耐磨、保鲜等特点,能有效延长食品、药品等产品的保质期,并保持其质量和新鲜度。
同时,薄膜包装材料还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水、防氧化和防污染的功能,保护产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薄膜材料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器件中的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绝缘层、导电层、封装层等,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能。
薄膜材料还可以制备柔性电子器件,如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电池等,为电子产品的轻薄化、柔性化提供了可能。
光学领域也是薄膜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光学薄膜是一种能够调控光的传输和反射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透镜、滤光片、反射镜等光学器件中。
薄膜材料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光学器件的性能,还可以实现光的波长选择性和光的相位控制,为光学信息处理和光通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薄膜材料还在能源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能源领域,薄膜材料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能源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在生物医学领域,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人工器官、药物缓释系统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性。
总结起来,薄膜材料是一种具有薄、平整、柔韧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光学、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薄膜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导电性、绝缘性、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薄膜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薄膜材料是指厚度在纳米级别到微米级别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光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薄膜材料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制备技术。
薄膜材料的分类:1.无机薄膜材料:如氧化物薄膜、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等。
2.有机薄膜材料:如聚合物薄膜、膜面活性剂薄膜等。
3.复合薄膜材料: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的。
如聚合物和无机材料复合薄膜、金属和无机材料复合薄膜等。
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1.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物理气相淀积(PVD)两种方法。
PVD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通过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加热,使其升华或蒸发,然后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
PVD常用于制备金属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等。
2.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两种方法。
CVD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
ALD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单原子层回旋沉积来生长薄膜。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无机薄膜、有机薄膜和复合薄膜。
3.溶液法制备技术:包括溶胶-凝胶法、旋涂法、浸渍法等。
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和凝胶阶段的转化制备薄膜。
旋涂法将溶液倒在旋转基底上,通过离心力将溶液均匀分布并形成薄膜。
浸渍法将基底浸泡在溶液中,溶液中的材料通过表面张力进入基底并形成薄膜。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制备有机薄膜和复合薄膜。
4.物理沉积法和化学反应法相结合的制备技术:如离子束沉积法、激光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沉积或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好的薄膜质量。
综上所述,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各种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制备特定性质的薄膜材料。
随着对薄膜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薄膜材料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掘。
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薄膜材料是一种在现代工程和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的材料。
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是决定其应用领域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并且阐述其在现代应用中的作用。
一、薄膜材料的结构薄膜材料是用溶液、气相、物理气相沉积或其他特殊方法制备的具有厚度在纳米到微米级之间的材料。
薄膜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单层膜和复合膜两种。
单层膜材料的结构简单,是由一个单一的材料组成的。
而复合膜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
单层膜材料中,有机薄膜和无机薄膜是两种主要的类型。
有机薄膜可以是单一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和蛋白质,也可以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然而,无机薄膜主要是由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如氮化硅、氧化锌和氧化铝。
复合膜材料的结构复杂多样,包括两种材料的层状复合膜、不同材料的交替堆层膜和多元复合膜等。
其中,层状复合膜又可以分为层流复合、分子间作用层间复合以及互分布层间复合。
二、薄膜材料的性质薄膜材料的性质是其应用的关键,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功能和性能。
薄膜材料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物理性质:薄膜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固化温度、硬度、弹性模量等往往与相应材料的体积相比有所变化。
例如,聚合物在形成薄膜后通常比原来的体积密度更低。
在这些性质方面,薄膜材料的行为往往是不同于体积材料的。
化学性质:薄膜材料的化学性质通常是由材料本身和加工方法共同决定的。
由于其表面积大、颗粒小,在化学反应和承受环境变化时,它们的响应也不同于体积材料。
面向化学特性的研究是用来检测这些特性并表征所使用薄膜材料的作用和性能的关键。
光学性质:薄膜材料的光学性质是其应用于光学晶体管等领域的原理依据。
光电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吸收、发射、调制和切换光学信号的能力。
因此,它们的光学性质应符合基本的光学特性,如透明度、折射率、色散、发射率和吸收率等。
三、薄膜材料在现代应用中的作用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是使其在现代应用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原因。
薄膜材料:1、金属薄膜金属薄膜具有反射率高,截止带宽、中性好,偏振效应小的特点。
复折射率n-ik n折射率,k消光系数。
垂直入射时,R=((1-(n-ik))/(1+(n-ik))2=((1-n)2+k2)/((1+n)2+k2)倾斜入射时,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金属膜特性。
(1)Al唯一从紫外(0.2mm)到红外(30mm)具有很高反射率的材料,在大约波长0.85mm处反射率出现一极小值,其反射率为86%。
铝膜对基板的附着力比较强,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也比较好,广泛用作反射膜。
新淀积的Al膜暴露在大气中后,薄膜立即形成一层非晶的高透明Al2O3膜,短时间内氧化物迅速生长到15~20A0。
在紫外区一般采用MgF2膜作为保护膜,可见区采用SiO作为初始材料,蒸发得到以Si2O3为主的SiOx 膜作为Al保护膜。
制备条件:高纯镀的Al(99.99%);在高真空中快速蒸发(50~100nm/s);基板温度低于50℃。
(2)Ag银适用于可见区和红外区波段,具有很高的反射率。
可见区的反射率可以达到95%,红外区反射率99%,紫外区反射率很低。
Ag层需加保护膜,Al2O3与Ag有很高的附着力,SiOx具有极强的保护性能,所以常用结构为G|Al2O3-Ag-Al2O3-SiOx|A Al2O3膜层厚度为20~40nm,SiOx膜补足设计波长的二分之一。
制备条件:高真空、快速蒸发和低的基板温度。
(3)金Au在红外波段内具有几乎和银差不多的反射率,用作红外反射镜,金膜新蒸发时,薄层较软,大约一周后,金膜硬度趋于稳定,膜层牢固度也趋于稳定。
制备条件:高真空,蒸发速率30~50A/s,基板温度100~150℃。
需要在基板先打底,以Cr或Ti膜作底层。
常用Bi2O3,ThF4等作保护膜,以提高强度。
(4)铬CrCr膜在可见区具有很好的中性,膜层非常牢固,常用作中性衰减膜。
制备条件:真空度在1×10-2~2×10-4Pa,淀积速率95~300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