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6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81 MB
- 文档页数:50
第七章十八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特征一、社会状况1、在政治上,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君主制国家。
2、在阶级关系上,社会结构等级化。
3、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
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
表达了资产阶级各个集团要求掌握国家权力,保障自身利益的目的。
三、启蒙运动思想家政治思想特点1、理性主义是他们的出发点2、平等思想是他们政治思想的主流3、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4、它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保护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在伦理道德方面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原则,平等、法治等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述(1689——1755)是法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历史学派,地理环境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三权分立说的第一人。
1748年,他发表集20年心血酝酿写成的学术巨著《论法的精神》。
二、政治思想1、法及其精神孟德斯鸠所说的法:是指事物存在并赖以发展变化一种规则,一种必然性,或者说一种根本理性,而这种规则或根本理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即法=规则,理性=规律性。
而且他热为这种规律性或法有两类:自然法和人为法。
法的精神: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
即法律和这个国家政制、自然状态、居民宗教、风俗习惯等关系中。
2、政体理论(1)政体分类民主政体品德(动力或精神)共和政体贵族政体节制(动力或精神)政体君主政体荣誉(动力或精神)专制政体恐怖(动力或精神)(2)保证政体动力与其性质相适应的原则:情感教育和法制(3)政体解体:政体解体源于精神腐化三、分权制衡理论◎分权的目的:保护政治自由政治自由包括个人自由与公共自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与制约立法机关分贵族院与平民院,受行政机关否决权制约,何时召集由行政机关决定行政机关为执行机关,可以通过反对权参加立法,有权阻止立法机关的专断司法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违宪监督权◎分权的意义:阶级分权、技术分权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述(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