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99.82 KB
- 文档页数:3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准
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保手术台和
周围环境整洁无菌。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
包
括安全固定患者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准备
好呼吸机和气管插管等器械。
3. 气管切开操作。
在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首先,消毒手术部位,然后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气管。
接着,用气管切开钳夹住气管,用手术刀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固定好气管套管。
4. 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
包括清洁手术
部位,固定好气管套管,连接呼吸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
者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操作
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
组织和器官。
最后,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总结。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
流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在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时,要做好准
备工作,进行术前准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气管切开操作,进
行术后护理,并注意相关事项。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指引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指引。
一、环境准备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一般在 18 22℃),湿度在50% 60%。
2、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二、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放置换药用品,如碘伏棉球、酒精棉球、无菌纱布、镊子等。
2、吸痰装置一套,包括吸痰管、负压吸引器等。
3、气切护理包,内含弯盘、治疗碗、剪刀等。
4、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液。
三、护理人员准备1、护理人员应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熟悉气管切开护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患者准备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护理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取得其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为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五、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查看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口唇颜色。
听诊肺部呼吸音,了解呼吸道通畅情况。
2、吸痰连接好吸痰装置,调节负压(一般成人 400 533kPa,儿童<40kPa)。
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轻柔地插入气管套管内,深度以遇到阻力后上提 05 1cm 为宜。
边吸边旋转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吸痰后再次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3、切口护理取下患者颈部的旧纱布,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
用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从切口向外环形擦拭,消毒范围直径大于 5cm,然后用酒精棉球脱碘。
用无菌剪刀裁剪合适大小的纱布,覆盖在切口处,用胶布固定。
4、套管护理内套管消毒:先将内套管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煮沸的水中煮 5 10 分钟,待冷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重新插入外套管。
外套管固定:检查外套管的固定带松紧度是否适宜,以能容纳 1 2 指为宜。
过松容易导致套管脱出,过紧则会影响颈部血液循环。
气管切开护理_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气管切开护理流程1.概述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
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肺部感染,特规范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2.内容操作要点要点说明3.并发症及预防3.1并发症:1.感染,2.导管堵塞,3.脱管3.2预防3.2.1预防感染3.2.1.1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使之保持干燥。
3.2.1.2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护理2~3次/天,内套管应该仔细清洁后送消供中心灭菌。
鼻饲病人床头应抬高30°- 45°,避免胃胀气,减少误吸。
3.2.1.3每4h监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20~30cmH2O。
3.2.1.4洗手:在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2.2预防气管套管堵塞3.2.2.1吸痰遵守按需吸痰原则,对咳嗽反射好的病人,可适当刺激病人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内喷出,再从气管切口内吸尽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3.2.2.2吸痰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3.2.2.3加强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保证空气湿度在50~60%,以防气道干燥,另外需保证机体充足的入量。
3.2.3脱管的预防及处理3.2.3.1加强观察,气管切开后系带要系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
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应由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应注意落实管的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的支架扶托,及时倾倒集水管内积水,以预防脱管发生。
一旦发生脱管,应沉着冷静,根据气管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4. 参考文献[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6月,第41卷,第6期[2] 李春艳,孟海燕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进展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年10月,第4卷,第10期[3] 王国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及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月,第10卷,第3期。
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的生命支持措施,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气体交换,并提供给患者必要的氧气。
气管切开术由医生执行,但成功的护理操作流程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1.应事先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气管切开食管导管、气管切开套组、气管切开贴、护士操作包、止血药、皮肤消毒液、手套、无菌纱布、止血夹等。
2.在操作前,提前评估患者的病情。
主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气管切开术。
3.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向患者解释术前的操作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4.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
佩戴干净无菌手套,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确保手术部位干净整洁。
5.配置好所有操作所需物品,在手术车或准备的工作台上摆放整齐,并在便利的位置放置好管道和贴管刀片等。
6.将患者的头偏向侧面,暴露出气管切开的部位。
使用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从切开部位向外圈层放置无菌纱布,保护周围的皮肤不受细菌污染。
7.使用镊子固定住患者的皮肤,然后在气管切开刀片的底部附近做一个小的切口。
8.使用止血夹将分离的皮肤撑成一个小的口袋,以防止排出液体。
9.拿起配有透明贴管的气管切开食管导管。
首先将食管导管插入气管切开刀片下部,然后推进到合适位置。
10.快速稳定的推进导管,直到止血夹平放在患者皮肤上。
11.移除止血夹,并使用喉镜检查导管的位置。
确保其准确插入患者气管,并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活动和听诊气管的呼吸音来验证导管的位置。
12.如果导管位置正确,将气囊注满空气,使其与患者的气管壁紧密贴合。
然后将管道的另一端与呼吸机连接。
13.固定气管切开导管,并将气管切开食管导管的辅助滑动管推到合适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脸部。
14.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其他生命体征,并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正常通畅。
15.在插管后的头几小时内,给予患者注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6.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包括口腔护理、定时更换导管、监测气囊的充气压力、导管固定带松紧程度的调整等。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一、评估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
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
,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防止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音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1.湿化液选择:0.45%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
0.45%氯化钠在气道内水分蒸发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泼,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0.45%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0.9%的生理盐水中参加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即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
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留, 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缺乏。
5.泵入速度: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选择泵入速度,泵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患者不能够耐受,可相应调低泵入速度(1)泵入速度:速度为2~10 mL/h 不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3】。
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呼吸道阻塞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
1. 术后立即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立即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或专门的呼吸治疗室。
护理人员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管切开管的通畅情况,确保气道通畅。
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梗阻、出血或气管切开管脱出等紧急情况。
2. 气管切开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管应保持清洁和通畅。
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更换气管切开管固定带和敷料,定期清洗气管切开管周围的皮肤,并注意观察气管切开管是否存在漏气、堵塞或异物进入的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气管切开管。
3. 注意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自主咳嗽和咳痰,容易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影响呼吸道通畅。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给患者口腔护理,包括口腔清洁、漱口和吸出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
4. 避免感染。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和敷料,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血液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感染症状并进行处理。
5. 床位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压疮和肌肉萎缩。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
同时,进行 passively range of motion (PROM) 活动,预防肌肉萎缩。
6. 康复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和言语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肌力训练、咳痰训练和发音练习,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7. 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气管切开造口护理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tracheostomy care procedure involves several stepsto ensure proper hygiene and prevent infection. Here is a step-by-step guide to the tracheostomy care procedure:1.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supplies: You will need sterile gloves,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sterile gauze pads, tracheostomy tube ties, a suction catheter, and a clean towel.2. Wash your hands thoroughly with soap and water, and put on a pair of sterile gloves.3. Position the patient: Place the patient in a semi-Fowler's position with their head slightly elevated. This helps with breathing and facilitates access to the tracheostomy site.4. Clean the stoma site: Gently clean the skin around the stoma using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and sterile gauze pads. Start from the stoma site and work outward in a circular motion. Pat the area dry with a clean towel.5. Change the tracheostomy ties: Loosen the old ties and remove them from around the patient's neck. Replace them with clean tracheostomy tube ties, making sure they are snug but not too tight. This prevents accidental decannulation.6. Check the tracheostomy tube: Inspect the tracheostomy tube for any signs of damage or blockage. Ensure that the inner cannula is clean and functioning properly. Replace the inner cannula if necessary.7. Suction the tracheostomy tube: Insert a suction catheter into the tracheostomy tube and gently suction out any secretions or mucus. Be careful not to apply too much suction or leave the catheter in for too long, as this can cause trauma to the tracheal tissues.8. Monitor the patient: Observe the patient's breathing,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and any signs of distress or discomfort during the procedure. Report any abnormalitiesto the healthcare team.9. Document the procedure: Record the date, time, and details of the tracheostomy care procedure in the patient's medical chart. This helps to maintain an accurate record of the patient's care.中文回答:气管切开造口护理操作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以确保适当的卫生和预防感染。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准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喉部或气管病变导致的气道梗阻。
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康复。
以下是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1.术后立即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或ICU进行监测与护理。
护士应立即进行以下操作:-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并确保氧气输送正常。
-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其不脱出或异位。
-负压引流系统的使用:如果有负压引流系统,确保管路通畅,负压处于适当的设置。
-导管维护:确保呼吸机导管畅通,避免患者呼吸困难。
-静脉通路: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提供适当的输液和药物。
2.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
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变化。
-监测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其不脱出或异位。
-每2小时检查一次患者的气囊压力,并调整气囊以维持适当的填充压力(常规为15-30厘米水柱)。
-定期评估气管切开管(如颜色、湿度和分泌物等)和周围皮肤的状况,确保通畅并预防感染。
-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氧气输送。
3.气道护理:-定期吸痰:根据患者的痰液产量和黏稠度,定期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
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感染。
-湿化治疗:如果患者的气道分泌物较干燥,可以进行湿化治疗以保持气道湿润。
-气道分泌物的管理:清洁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分泌物,避免误吸和感染。
4.呼吸支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连接到呼吸机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支持呼吸。
护士应确保呼吸机设置正确,并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氧气浓度等。
-撤机评估:当患者病情好转时,护士需要进行撤机评估。
评估包括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自主呼吸能力。
如果患者符合撤机标准,护士可以尝试撤机,并监测患者的反应。
5.心理支持:-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重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护士应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规程(更换气切套管系带、更换气切口敷料、更换金属内套管)目的 1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2 保持切口周围皮肤干洁。
3 保持气切系带松紧度适宜。
相关知识 1 一次性气管套管与金属套管的区别:2 气切套管与喉套管的区别:3 气管造口在48小时内,还没有形成窦道;1周后,窦道形成,病情许可情况下由医生更换金属套管。
4 气切敷料:临床上常用气切纱布和泡沫敷料。
气切纱布适用于切口渗液较多时;切口渗液不多时选择泡沫敷料。
5 气切敷料更换频率:气切纱布被污染时,如发生潮湿、出血及痰液污染等情况则需及时更换;常规为每天1次。
泡沫敷料污染的范围≥2cm时应及时更换;常规至少每周更换1次。
6 切口消毒频率:常规每天消毒1次,或者根据患者切口情况决定。
7 更换金属内套管频率:常规为每天1次,或者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8 更换喉套管频率:Q8H或Q6H,或者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用物患者/家属教育 1 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异物进入气道或意外拔管。
2 预防感染:加强口腔卫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翻身、拍背的意义。
4 气管切开后患者不能发声,可采取书面文字、图片指认及闭合性问答等方式进行交流。
5 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护理记录 1 系带松紧度情况。
2 切口敷料情况。
3 切口及周围皮肤情况。
4 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情况。
风险防范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可能存在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气管内套管堵塞,气管食管瘘,切口感染,呼吸道出血等风险,其防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