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湖南人的性格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湖南人的精神: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燎得难!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
——题记野火楚湘,霸蛮之邦!为什麼说湖南人是最有血性的中国人?这不是湖南人自夸,而是由湖南人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也是外省人对湖南的一个中肯的评价。
湖南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多少仁人志士?仅举几例就足以震古烁今:有抗蒙保宋时,全校男女英勇战死的岳麓书院;有被梁启超喻为「500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湖湘子弟满天山,壮士高唱凯歌还」,抬著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年近六旬上新疆收复伊犁的左宗棠;有「我自横刀向天笑」,为改革中国抛出第一颗头颅的谭嗣同;有高举兴汉屠满义旗,建立兴中会的黄兴……这些杰出的湖南人,与其说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赶上了时机,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所迸发出的血性和刚猛的意志而脱颖而出。
即使在当今社会,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都能感到湖南人的那股子劲,那股子血性。
湖南人的血性令友军和敌人都感到震撼。
日本人对湖南的文化就非常感兴趣,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以攻打湖南最为吃力,因为湖南人是最不愿妥协,最硬气的。
日军四次攻打长沙,前三次均告失败,第四次才侥幸成功;而衡阳人则是战到了弹尽援绝,才最终陷落。
二战后,日本人专门对湖南人进行研究,他们根据在日本非常流行的血型学说,发现湖南人不怕死和他们的血型结构有关系,通过日本人对湖南的比较研究,发现湖南人中间A型血的比例非常高,和日本人一样。
但是湖南人的血性不完全和血型有关系,而是跟她长期积淀的楚湘文化有著一脉相承的渊源。
湖南在楚国以前曾经是一块蛮荒之地,被称为「南蛮子」,这种蛮的性格使得湖南人的血性特别的刚硬。
湖南人自己称自己「霸蛮」,这两个字是楚湘文化的一种特质。
湖南人常说,我不信邪,你就是天皇老子,我也不怕。
话语中透出一种霸气和蛮劲。
这决定了湖南人是真正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做事时不撞南墙不回头,革命时见了棺材不掉泪。
永不足的湖南人——好动不好静,哪里热闹奔哪儿跑,真可谓是“白天惟愿牛打架,晚上惟愿火烧天!”这街头巷尾有个什么动静,不一会就会围上一堆人。
“c反有理”!并非毛的发明,湖南人历来使然。
湖南人有“三好三不贪”的歌:好色不贪色,好酒不贪杯,好财不贪财。
湖南人还有“三无穷”的歌:“民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难得糊涂”和“知足者长乐”对湖南人根本不管用,他们既不安于贫,也不安于富,“穷则思变,眼望全球,心想世界”等等,都是湖南人的名言。
湖南人永不满足,大则有毛的“继续革命”理论,小则有篡改的诗句:“文坛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天”。
湖南人能立事,也能废事,湖南人有句不雅的俗话:“pi眼里夹shi,大家搞不成器。
”意思是,当你相信某一个湖南人时,这个湖南人会帮你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然而,这个湖南人一旦发现你对他并不信任了,那凡他经手的事,你都莫想再做好。
可爱可笑长沙人——长沙人也没有什么格外了不起的地方,但长沙人自己就是自负得不得了,好象天上的事情晓得一半,地上的事情全晓得一样,这也就是毛在他的著作里都提到过的“长沙里手”,“里手”意为内行,长沙人于是对哪怕自己不晓得的事情也很要来里手一把。
外地人同长沙人聊天,你会听到他说个不休,对任何事情发表一堆相互矛盾而且说过之后就会迅速忘记的见解,脸上还油油地分泌出一种从厕所里出来之后才有的舒畅的笑容,除了伟大的北京人,你恐怕还真没见过如此偏于一俞而又胸怀了宇宙的角色了。
有人说长沙人的性格里有“骡子精神”,意指长沙人做事很犟,很倔,不撞南墙不回头。
长沙人又好吃又好喝,找得出理由来也吆喝,找不出理由来也吃喝,在长沙的街头,阵阵吃喝之风迎面而来,总之不过就是多放辣椒,多放油,多放豆炻酱油味精,难怪有人说长沙人做的菜,你与其说是吃到了那菜的味道,不如说是吃到了那菜的调料。
长沙人几乎家家户户打麻将,“长沙一个月,万户捣将声”,也许全国只有成都人与之有得一比。
中国各省人的性格特点,总结得太准了,看看你是怎样的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34个省份,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各不相同,也就有了其独特的气质。
想知道你的家乡是什么气质吗?快来看看吧~北京:局气天子脚下、皇城根畔的得天独厚,赋予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深谙京味儿文化的北京人,言谈举止中都流露出一种乐观和通达。
他们知书达礼却也明辨是非,包容随和却也坦率直白,强烈的社会意识化作生活中的淡定与诚然。
天津:熟气曲艺之乡的天津,到处都弥漫着不紧不慢的艺术风情,既有西洋格调的浪漫写意,又有相声快板的谐谑风趣。
这里洋溢着小国寡民、养尊处优的融融暖意,生活节奏恬淡酣畅,加之经济发达、民风淳朴,绝对是惬意、宜居的浪漫城市。
天津人带着哏儿的高贵雍容,都有着自来熟的气质,平易近人,清新随和,总会让人感到种无可抗拒的亲切和热忱。
·上海:精气精打细算、精明能干,是每一个上海人都与生俱来的过人之处。
上海人的精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更包括对个人权益、利益的维护,从来不会假装大方,反倒活得潇洒自在。
上海人崇尚精英,有着自成一派、并与世俗分庭抗礼的果敢和锐利,却也谨小慎微,讲求实际,在经世致用的考验之后才会意气风发。
重庆:烈气重庆就是江湖,重庆人的脾气充满了江湖气息,火爆,利落,直来直去,果敢不屈。
和举世称赞的重庆火锅一样,重庆人脾气热辣,性子刚烈,以耿直著称,快意恩仇不喜忍辱负重。
海南:仙气海岛风情明媚迷人,得天独厚的地理,早已使其成为休闲旅游圣地的代言词,而长期居住于此的海南岛土著民,则更喜欢偏安一隅、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
海南人很热情,待人很周到,交际上有乐观良好的心态。
敢于走出来的海南人就显得很幽默,很有型,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腔调,而且很喜欢我型我秀的感染别人。
浙江:帅气浙江人多也心思细密、爱动脑筋,偶尔带点油腔滑调、古灵精怪的气质,但在经济上的财大气粗,则反映出他们精明、吃苦、务实、开拓的品格。
湖南人到底是怎样的世界上最倔强的三大种群:英国的爱尔兰人,德国的普鲁士人,中国的湖南人。
湖南人流血不流泪:一部中国近代史,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
湖南男人:惟楚有材。
湖南女人:湘女多情。
湖南人--重才不重财。
湖南人--风流不下流。
湖南人--能吃辣椒会革命。
湖南人--政治偏热、经济偏冷。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首都,那么,湖南就是中国的人才首都。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贴在岳麓书院门口的这副对联,写尽了湖南人的特性和定位。
这就明白无误地肯定:湖南应该是中国最出人才的地方了。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对湖南作了明确的定位:必须做中国的人才基地,必须做中国的人才中心。
当然,历史上曾经提出这种定位的也不只是湖南一家,但湖南的确做到了。
在这方面,说到又做到了,湖南人确实是独此一家。
湖南,三湘四水,奇山秀气,孕育出了湖南特有的人文环境和湖南人特有的性格。
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近200年来,青史留名的湖南人灿若星辰。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纵观青史,方知此言不虚。
湖南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哲学家、文学家的摇篮,也是盛产土匪、强盗的地方。
我们不去提哲学家王船山(夫之),魏源,文学家丁玲、田汉、沈从文、琼瑶。
单看中国近代史上的湖南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没有曾国藩及他的湘军,清朝早在太平天国就可能灭亡了,至少也会弄成国家疆土分裂;没有黄兴,孙中山的革命就很难成功,故黄兴有“无君既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之美誉;没有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还得在黑暗当中摸索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史和世界史使都得改写;没有彭德怀。
罗荣桓、贺龙、粟裕等名将,人民军队就没有今天这般神奇的军威。
朱镕基总理挽中国于金融危机之既倒,反腐败、惩贪官铁面无私,被世界舆论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希望;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拔起手仞,高唱入云”;护国运动中的蔡锷,率三千子弟兵,抵抗十万袁兵,恢复了共和国体,一曲《知音》令天下人回肠荡气;即使在国民党中,湖南人也是人才辈出,蒋介石组建的48个军中,16个军长是湖南人,著名的“黄埔三杰”,全部是湖南人。
湖南女孩的性格是怎样的?这是网上对湖南女孩的评价长沙妹子嘴巴好,说得多来做得少。
岳阳妹子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
湘潭妹子皮肤好,水多皮嫩不出老。
株洲妹子素质好,不会围哒老公吵。
吉首妹子思想好,宁愿自己三班倒。
益阳妹子身材好,一年四季喂不饱。
郴州妹子水色好,晚上睡得象小鸟。
衡阳妹子气质好,门当户对很难找。
娄底妹子眼神好,缝衣补裤手最巧。
怀化妹子力气好,洗衣做饭起得早。
邵阳妹子能力好,精打细算天天饱。
常德妹子家教好,追着老公满街跑。
中国各省人的性格特点,总结得太准了,看看你是怎样的人!知青之声Before reading this article, you can choose to click on the blue font 'Voice of the Educated Youth' above, and then click 'Concern', so that you can continue to receive exclusive articles for free. Share it every day. Free subscription, please rest assured!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34个省份,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各不相同,也就有了其独特的气质。
........................................想知道你的家乡是什么气质吗?快来看看吧~........................................北京:局气........................................天子脚下、皇城根畔的得天独厚,赋予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深谙京味儿文化的北京人,言谈举止中都流露出一种乐观和通达。
........................................他们知书达礼却也明辨是非,包容随和却也坦率直白,强烈的社会意识化作生活中的淡定与诚然。
........................................天津:熟气........................................曲艺之乡的天津,到处都弥漫着不紧不慢的艺术风情,既有西洋格调的浪漫写意,又有相声快板的谐谑风趣。
永不足的湖南人——好动不好静,哪里热闹奔哪儿跑,真可谓是“白天惟愿牛打架,晚上惟愿火烧天!”这街头巷尾有个什么动静,不一会就会围上一堆人。
“c反有理”!并非毛的发明,湖南人历来使然。
湖南人有“三好三不贪”的歌:好色不贪色,好酒不贪杯,好财不贪财。
湖南人还有“三无穷”的歌:“民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难得糊涂”和“知足者长乐”对湖南人根本不管用,他们既不安于贫,也不安于富,“穷则思变,眼望全球,心想世界”等等,都是湖南人的名言。
湖南人永不满足,大则有毛的“继续革命”理论,小则有篡改的诗句:“文坛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天”。
湖南人能立事,也能废事,湖南人有句不雅的俗话:“pi眼里夹shi,大家搞不成器。
”意思是,当你相信某一个湖南人时,这个湖南人会帮你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然而,这个湖南人一旦发现你对他并不信任了,那凡他经手的事,你都莫想再做好。
可爱可笑长沙人——长沙人也没有什么格外了不起的地方,但长沙人自己就是自负得不得了,好象天上的事情晓得一半,地上的事情全晓得一样,这也就是毛在他的著作里都提到过的“长沙里手”,“里手”意为内行,长沙人于是对哪怕自己不晓得的事情也很要来里手一把。
外地人同长沙人聊天,你会听到他说个不休,对任何事情发表一堆相互矛盾而且说过之后就会迅速忘记的见解,脸上还油油地分泌出一种从厕所里出来之后才有的舒畅的笑容,除了伟大的北京人,你恐怕还真没见过如此偏于一俞而又胸怀了宇宙的角色了。
有人说长沙人的性格里有“骡子精神”,意指长沙人做事很犟,很倔,不撞南墙不回头。
长沙人又好吃又好喝,找得出理由来也吆喝,找不出理由来也吃喝,在长沙的街头,阵阵吃喝之风迎面而来,总之不过就是多放辣椒,多放油,多放豆炻酱油味精,难怪有人说长沙人做的菜,你与其说是吃到了那菜的味道,不如说是吃到了那菜的调料。
长沙人几乎家家户户打麻将,“长沙一个月,万户捣将声”,也许全国只有成都人与之有得一比。
湖南人的性格今天我和大家拿出来讨论的题目是:“也谈湖南人的性格。
”之所以来谈这一个题目,主要的原因是,首先我想在座的绝大多数也是湖南人,即使不是湖南人,但是你到湖南来求学,当然希望更多的了解湖南,了解湖南人的性格。
当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之所以来讲它,倒不是希望从表彰先贤来抬高湖南人或拔高自己,而是因为对其它地方的人我知之不多,或许对于湖南人的性格我才有那么一点发言权,反正题目是“也谈湖南人”,你谈他谈大家谈,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中间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既然是“也谈”肯定不是正谈,即使我有荒谬错漏之处,诸位肯定能宽容。
一、选取这一题目的原因我选取这一个题目的第二个理由是:我觉得性格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西方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哲人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你的兴趣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爱好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非常重要,那么放大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国民性则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这个民族是否可以兴盛、兴盛了之后是否可能长久,失败了之后是否可以再次站起来。
我记得在二战后一个西方记者曾讲述过这么一件事情,二战日本投降之后,他到日本人的营地去采访,他本以为可以看到原来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在这个时候的沮丧,暴怒和混乱,但是他没有,他看到的是,日本人一言不发的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肃然而井井有条,特别令他惊讶的是,在一个草地上,一个妇女把一块小黑板挂在一棵小树上,一群孩子围着她,正在学习日文。
这位记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千万不要轻视日本人,日本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民族。
”确实,日本在战败投降之后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蹶不振,他们默默无言的投入到重建之中,在战后仅用了二十多年就恢复了国力,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日本神话”。
今天我们可以鄙夷日本人,但是我们或许更可以思考一下,从敌人那里我们能学到点什么。
此外还有俄罗斯,前苏联倒了之后,俄罗斯实力衰减得非常厉害,但是有远见的国际战略家谁也不会怀疑这一点,那就是俄罗斯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
中国各省人性格特点中国各省人性格特点北京人:讲义气,热心肠,喜欢管闲事。
天津人:做人义气,办事果断,容易交友。
河北人:朴实、平凡,恋家。
山西人:老实本分,忠诚可靠,拘谨怕事。
山东人:责任感很重,家庭观念强,忠厚直爽。
河南人:很勤奋,能吃苦,生活简朴。
辽宁人:嘴巴比较甜,能忽悠,容易讨女人喜欢。
吉林人:烈性硬朗,性格豪爽,比较聪明。
黑龙江人: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好勇斗狠。
内蒙古人:体形粗壮,声音洪亮,威猛彪悍。
四川人:吃苦耐劳,聪明,性格鲜明。
重庆人:热情豪爽,火暴耿直。
贵州人:精壮能干,悠哉游哉,缺乏危机感。
云南人:满足于自己的小圈子,安居乐业。
西藏人:很纯真和宽容,随性而为。
陕西人:朴讷温厚,安于现状,厚道又偏执。
宁夏人:性格憨直,生活俭朴,善良仁爱。
甘肃人:过于保守,性格呆板,少创新。
青海人:性格豪爽,民风淳朴,人员固守。
新疆人:英俊帅气,身材高大匀称。
福建人:善经商,勤奋吃苦,爱冒险。
江西人:朴实厚道,内敛含蓄,善于守弱守拙。
浙江人:会赚钱,头脑灵活。
安徽人:淳朴实在,才思敏捷,吃苦耐劳。
上海人:怕老婆、疼老婆。
江苏人:有雅量,房屋典雅,菜肴精致。
湖北人:性格内敛,韬光养晦,老谋深算。
湖南人:聪明勇敢,集灵气、匪气、霸气一体。
广东人:头脑灵活,务实赚钱,整日为生意忙碌。
广西人:性格善良、经商意识淡薄。
海南人:有点懒散,讲究享乐,淡泊名利。
澳门人:男人是“小男人,大肚肠”,女人是“守家婆”。
香港人:东方的含蓄,西方的直白。
台湾人:普遍精明,很讲究规矩。
湘妹子的性格特点
湘妹子大体上温柔娴静,风度翩翩,格调高雅,待人诚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待事物细致、务实,具有较强的耐心、责任以及抗压能力。
不受外来因素作文信,坚持到底,勇往直前。
另外湘妹子个性轻柔娴静是毋庸置疑的,敏感而善解人意,懂得代价,做事独立果断,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
湘妹子的本性也很聪明,有见识,能够处理和承受多样的事物,重视沟通,善于把握机会,毅力十足,处理问题力求既实效又合理。
她们有自尊,重视自己的发展,不轻易服输,但不会因此性格变得顽固,反而拥抱改变。
她们不仅对自己有责任,也常能以谦卑的态度回应他人,积极出击,把效率、质量放在首位。
[汇编]湖南人的性格特点李跃龙:湘人的性格心理2015年06月10日 09:54来源:红网红网讯(李跃龙) “满洲粗豁,直隶沉郁,山西平和,秦陇迟钝,江浙柔靡,江西平庸,武汉狡猾,广东激烈,云南质朴。
至于湖南则多刚正”。
民国时期的地理学家白眉初在《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中比较了各省的民风民性,于是说。
刚正是湖南人性格的主流,具有突出的特点。
此外,湖南人的强悍、好斗等也是史不绝书。
在湖南人身上,可以找到灵气、霸气和匪气的统一,是一个不信邪的群体。
这种剽悍的性格心理在地区发展史上乃至于中国历史上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性格心理一:“不凝滞于物”第一位正面记述湖南人“与世推移”性格特征的是屈原。
屈原在被放逐到沅湘地区后,碰到了一位当地的老者。
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写道: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这篇文章后来被司马迁较完整地抄写到《史记》的《屈原列传》中。
渔父的世界观就是“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他追求的是一种人心与世事的和谐。
他们以保全自然生命为宗旨,爱惜生命甚于一切。
为了保全生命,可以放弃一切,甚至于忍辱含垢、随波逐流、委曲求全、苟且偷生。
他们认为保全生命的最佳办法就是热爱自然,顺其自然,把自我投入、融合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
湖南人许多以“渔父”为名或字,沅湘间也有多处“沧浪”一类的地名,说明湖南人受渔父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武陵记》说武陵人民“人气和柔多淳孝,少宦情,长弹五弦之琴,以黄老自乐,有虞夏之遗风”。
到了明清时期,常德地区还留下有“地散民风缓,商多市气浮”的记载。
所谓市气,就是见风使舵,唯利是图,遇事不硬干,开动脑筋想点子。
这显然是“圣人不凝滞于物”的翻版。
这种性格,至今还可以从湖区的一些人身上找到影子。
性格心理二:“强悍尚气”历史文献上大量记载的湖南人性格是强悍、负气。
《隋书•地理志》曰荆州“其人率多劲悍决烈,盖亦天性然也”。
湖南属荆州,如果说起来稍微牵强,那么《隋书》的《乞伏慧传》称乞“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就是明言湖南人的性格了。
自汉以来,湖南地区的反抗和反叛记录,频频出现在各朝所修的正史中,武陵蛮、板楯蛮、长沙蛮等不断起义,危及中央王朝的边境地区,让人觉得湖南民众民风强悍,富有反抗精神。
宋代以来,在民风劲剽一项外,言及湖南喜斗好讼的又越来越多,讼狱渐兴,这也是民风劲悍尚武的一种表现。
李曾伯在《潭州谕俗文》中讲长沙地区“民最喜讼,号难治”,“每阅案款,中间或因盗资财,争田产,兆祸于帏薄,启爨于杯酒,或本无深隙拳手遽交,小有间言挺刃相向,而至有亲戚变仇雠,卑幼犯尊长”。
附属的醴陵为大邑,“民喜斗讼”。
衡阳也是如此,其属县耒阳,“素号难治”。
岳州的临湘,“草生弃地没牛身,岂是膏腴亩一金。
野老双蓬俱半脱,尚凭蜗角其争心”是岳州属县最难治的一县,人称“违法不顾,惟岳州四县为甚”。
有的北方人竟然把到常德一带为官当成畏途,认为自己命不好。
所以,苏辙说“荆湖之南,地远多险,民悍而喜讼”表达了一位四川人对湖南民风的看法。
到了明代,关于湖南人性情的记载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基本沿袭前任的看法。
如长沙“地广物众,统属邑有十二,其人劲悍决烈,尚勇而好争,非得疏通练达特廉明之士不足以治之”。
还有人认为长沙“其民性则决烈而劲直”,“性之所染亦多豪犷桀骜之态,往往健讼之日闻而逋赋之交织”。
在嘉靖的《衡州府志》中,记载境内衡山县因“客户渐多,主俗颇变,健讼之风,近年漫长”;常宁县也“客户间主,军民相杂,耳濡目染,以讼为能,环坐聚谈多及讼事”;安仁县“劲悍尚讼”;酃县“父子兄弟刀锥之利亦事竞争,童子发蒙遽习词讼”。
在桂阳州,“民性易怨而难感,好讼而不狡”;蓝山县“性偏刚而惑于伪,事无巨细,少忍辄讼”;临武也是“好讼喜争,比屋习吏乃多于儒”。
在湘北地区岳州府属县,“巴陵冗烦,临湘冲刁,平江刁滑,华容讼简,澧州淳俭颇烦,安乡颇滑,石门刁简”。
慈利县人“赋性悍直,有小忿则悻悻难忍”。
嘉庆《长沙县志》多次讲到“湖南地邻苗峒,人黠而悍,止话逞强好事,罔知礼义纲常”;“湖南之民刁狡成习,动辄以人命为奇货”;“楚乡有官法远、蛮法近之谣”。
附近的醴陵“好讼喜斗,尚气轻生,民俗颇嚣”。
益阳则是“恣肆者贱守义,轻生嗜利,尚口嚣讼,近亦有之”。
衡州府中,“自宋以来号多讼”,安仁“俗刁狡,虽数世以前之舍山为寺者,辄自命山主,构讼不休”。
据《光绪兴宁县志》记载,资兴因“近岁四方射离者习闻本土易畜,异父母携妻子群然沓至杂处”,“尔来机诈相习,误信地棍挑唆成讼,甚至服毒图赖,猾变百出,邑始多事”。
在湘西的龙山,“任侠尚气,一语投合倾身与交,偶枨触所忌则反眼若不相知,必得报而后已。
乡居穷僻不谙科法,戾理乞胜强于竞讼,视纠众劫斗为故常”。
有关湖南人这种性格的类似记载,在各个时期和各个地方所编纂的地方志中还有大量的记述。
在近人的著作中亦不难发现同样的观点。
清中期曾任湖南布政使的李榕,是四川人,他说湖南人“气太强”。
清末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是江西人,他说湖南人“好胜尚气”,又称“民气之勇,士节之盛,实甲于天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立清华大学考察团来湘,所见与前任略同。
他们提出的考察报告中说:“一入长沙,即深觉湖南之团结力特别坚强……然同时亦气量偏狭……吵嘴打架,殆属常事,民风剽悍殆即以此”。
外地人这样看待湖南人,湖南人自己的看法也大体相同。
章士钊总结湖南人的性格:“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这也是杨毓麟在《新湖南》中说的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
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不死心的气概,永不回头。
性格心理三:“率直诚实”湖南人性格和精神心理的另一个特征是讲求血性。
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坚毅和行动上的坚韧三者结合,体现出湖湘士人群体的浩然正气。
这种讲求血性的湖湘正气成为湖南人群体的文化心理习惯,影响着社会各阶层,涉及各个领域。
表现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时代的忧患意识,一种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
在一些历史的重要关口,湖南人甚至不惜牺牲自我,这种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在全国堪称首屈一指。
南宋末年,长沙城为元军所破,岳麓书院的学生“荷戈登陴,死者什九”。
城内的老百姓,“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
曾国藩以书生带兵,把扎硬寨、打死仗作为湘军的基本战术,常常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勉励自己。
太平天国革命,从广西到湖南,到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乃至四川,几乎都是攻无不克,但就是打不下一个长沙城。
虽然湖南人参加太平天国革命的也很多,但同样也是湖南人让太平天国吃尽了苦头,最后还是败在湖南人手下。
后来人总结,“咸同中兴,江、罗、彭、李诸公,凛凛以血肉之躯当炮石,而曾、胡钜老,苦心调护诸将,兴起大难而共功名”。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涌现出了无数的先烈,蒋翊武、唐才常、马福益、刘道一、林圭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陈独秀在论及湖南人的奋斗精神时曾充满感情地说:“二百几十年前的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
几十年前的曾国藩、罗泽南等一批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仗的书生。
黄克强历经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
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二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仗,他们是何等的坚韧不拔的军人。
”所以,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有“广东人立言,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一说,其用意在于表彰湖南人的牺牲精神。
湖南人直率诚实的性格,容易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的爱与恨、喜与怒、哀与乐是十分鲜明的。
政治上的坚定,表现在开放与封闭、革新和守旧两个方面,都很容易走上极端。
这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在历史上都有许多的明证。
清末的维新时期,湖南是最富朝气的一省,但也出现了全国闻名的守旧势力,两派斗争水火不相容。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正、反两种力量斗争最激烈的也在湖南省,令世界瞩目。
这中间可以看到湖南人性格的一面,率直与走极端。
表现在语言上,湖南人说话都特别冲,是不会转弯抹角的“直肠子”。
湖南人在待人方面,也表现出热情、开朗,但又缺乏幽默感。
重义气,讲气节,和则热情似火,不和则冷漠有余。
沈从文在他的著作中一再说湖南人是乡下人,率直、认死理、不轻易转弯,往往容易得罪人。
道州人周敦颐《爱莲说》中描述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说是湖南人性格的形象刻画。
这种性格也使湖南人办事讲求五湖四海,不抱团,不搞小集团。
在湘军威名显赫的时候,左宗棠与曾国藩大闹意见,郭嵩焘、李元度与他们之间时有龌龊和掣肘。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元帅以他的耿直和倔犟向毛泽东上书提意见,造成两位湖南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巨大裂痕。
湖南人的直率,也给来自域外的外国人士比较好的印象。
1861年、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曾两度来华考察,开始并未受到湖南人的好招待,但后来利氏对湖南人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首先,他接触了湖南人中比较有教育的人,认为湖南人的贤明、诚实和率直,不仅表现在嘴上,而且在行为上也是诚恳的。
湖南人不仅维持着中国人中最保守的古老的习惯和信念,重视家庭内的培养,而且对犯了过错的人所处的处罚,比未开化的人更严酷。
其次,湖南人极度厌恶对事物马上革新,认为那是受外国人影响的缘故。
利希霍芬作为比较早地接触中国腹地内陆的外国人士,对湖南人的性情和教养的总体评价,是比较公正和客观的。
作者简介:李跃龙,湖南省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副主任(副馆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