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脂肪酸(NEFA)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游离脂肪酸定义: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临床表现,从简单的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直至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表现就是三酰基甘油(TAG)在肝脏的堆积。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其堆积于肝脏的三酰基甘油60%是游离脂肪酸(NEFA),来源于血浆游离脂肪酸池,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直接决定了进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的绝对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据相关文献,在禁食状态,80%的脂肪酸由脂肪组织生成并释放到血浆游离脂肪酸池中,哪怕在进食状态下,此数值仍达到60%,因此由脂肪组织过度生成的脂肪酸将经由血浆游离脂肪酸池流入肝脏,从而造成三酰基甘油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脏中形成堆积[1]。
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作用于肝细胞可致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浸润。
即使极低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也可改变粘膜的通透性,导致粘膜受损,损伤内皮细胞。
因此,血清或肝脏中NEFA浓度略有增加即可损伤肝细胞。
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可作为癌症死亡率的独立相关指标(相对风险可达1.66,95%置信区间1.25,2.21,根据年龄,吸烟史,心率和体质指数调整)[2]。
高浓度血浆游离脂肪酸可作为癌症死亡的预示,尤其是在最高浓度的20%患者中,如果是与吸烟或酒精相关癌症中,则其预示性将更为强烈。
众所周知,过多饱和脂肪饮食,将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
血清游离脂肪酸测定(free liberation fattyacid)游离脂肪酸又称非脂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N E -F A),血清中含量很少,如用小量血清标本测定必须采用灵敏的方法,并要避免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的干扰。
参考值:
成人:0.1 ~0.6 m mol/L
婴幼儿:0.3 ~0.8 m mol/L
(二)临床意义
正常时血清含游离脂肪酸量极微,饥饿、运动及情绪激动可以升高游离脂肪酸,但受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后升高。
任何疾病影响血中激素水平者均对游离脂肪酸有影响。
未治糖尿病人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可高达1.5 m mol/L 。
进餐后,用胰岛素或葡萄糖后的短时间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下降。
一些药物如咖啡因、磺胺丁脲、乙醇、肝素、烟碱、避孕药等可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而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可促进脂肪酸氧化、安妥明、尼克酸及心得安则有降低游离脂肪酸作用。
游离脂肪酸:1.项目背景: 游离脂肪酸(NEFA)是一种能与清蛋白结合运输,极简单的脂蛋白。
血中存在的游离脂肪酸的代谢极高,半衰期为1-2分钟,极易受脂肪代谢、糖代谢及内分泌性的影响。
游离脂肪酸(FFA)是指非酯化的脂肪酸或未脂化脂肪酸,在血浆中长链的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而成可溶状态,短链脂肪酸有较大的水溶性,可以非解离的形式存在,或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血中存在的游离脂肪酸的代谢活性极高,极易受脂肪代谢、糖代谢及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高血糖、高血脂、肝脏损害常常导致游离脂肪酸升高,游离脂肪酸在这类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游离脂肪酸(FFA)是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FFA水平升高即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又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FFA可通过葡萄糖一脂肪酸循环影响糖代谢,FFA浓度升高,B氧化增加,抑制了葡萄糖氧化和糖酵解,使得糖在细胞内堆积,从而抑制了肌肉、肝脏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此外脂肪酸氧化产生大量的乙酰CoA、ATP、NADH使得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增高,促进了糖异生;并且FFA引起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多,血糖含量升高。
在血糖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情况下,FFA流人肝脏增多.肝脏合成富含TG的脂蛋白VLDL增多,TG升高促进LDL从A型(大而疏)转变为B型(小而密),影响HDL代谢,使HDL分解代谢增加。
ApoA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HDL 分解速率增加是ApoA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所以血清FFA水平反映了T2DM 患者体内脂代谢紊乱情况。
2. 临床意义: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急性冠脉综合症、心源性猝死时NEFA都有明显升高。
2)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的辅助诊断: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的长期升高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
3)有糖尿病患病史的人群。
4)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5)代谢紊乱如肥胖、血脂紊乱。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一、引言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是人体内重要的脂质成分之一,它不仅是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物质,而且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生理生化活动。
因此,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测定方法目前,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气相色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放射免疫法。
其中,气相色谱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敏感、精确的方法,但其操作过程繁琐,需要高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相对而言,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免疫法操作简单,价格较为经济,但灵敏度仍有一定差距。
三、临床意义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临床应用:1、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监测。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脂质代谢紊乱,这时测定其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能够反映脂质代谢的状态,并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可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支持。
3、肥胖症的治疗效果监测。
肥胖症患者通常伴随着血脂异常。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能够反映治疗效果。
4、运动员的训练调节。
游离脂肪酸是运动员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能够帮助运动员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四、结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其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游离脂肪酸的作用和生理功能,并能够有效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各种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近年来,人们对于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关注。
血浆游离脂肪酸是指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三酸甘油酯的水解产物。
在正常情况下,游离脂肪酸的水平较低,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常常升高。
研究表明,高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高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产生血栓和斑块的形成,从而引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高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还会导致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游离脂肪酸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抑制钙离子的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高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还与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可以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通过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可以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
研究发现,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预示着疾病的进展和不良预后。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指标仍存在一些问题。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糖尿病等,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干扰。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阈值,使得其诊断的标准不一致。
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指标,如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等的相互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游离脂肪酸(FFA)检测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 FFA),又称为非酯化脂肪酸(NEFA),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质之一,由油酸,软脂酸,亚油酸等组成,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
FFA是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代谢底物,为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代谢提供能量。
其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液质联用(LC-MS)和生化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变化。
对于脂肪酸代谢过程中所需的酶类物质,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提供定制检测或结合试剂盒采用生化法进行检测。
此外,我们还提供试剂盒产品以及其他脂肪酸代谢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样品制备脂肪酸代谢物提取方法(此部分涉及到公司的核心工艺,以下提供常规的提取工艺)1)称量约0.1 g的固体样品;2)液氮研磨至粉末;3)加入1.5 mL含0.1% BHT冰甲醇;4)涡旋0.5 min;5)超声提取10 min;6)12000 rpm离心5 min;7)收集上清液;8)剩余沉淀有1.5 mL冰甲醇(含0.1% BHT)重新悬浮;9)12000 rpm离心5 min;10)合并两次上清液;11)加入1 M醋酸钠缓冲液;12)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用HPLC-MS检测。
LC-MS测定游离脂肪酸样本要求: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1. 实验步骤(中英文)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3. 质谱图片4. 原始数据5. 游离脂肪酸含量信息。
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项目名称]血清游离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水解的产物,测定血清脂肪酸可以了解脂肪代谢的情况,升高代表脂肪分解增加。
[别名]血清非酯化脂肪酸
[英文缩写]NEFA
[参考值]400--900utmn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饥饿、运动、情绪激动时升高。
2.病理性升高:甲亢;未经治疗的糖尿病人(可高达1.5mm ol/L);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后;任何能使体内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的疾病;药物如咖啡因、磺胺丁脲、乙醇、肝素、烟酸、避孕药等。
3.病理性降低:用胰岛素或葡萄糖后的短时间内;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安妥明、尼克酸和心得安等。
[要求]抽血前不喝咖啡、不饮酒,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基本成分,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其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指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脂肪酸,它们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组织,提供能量和构建膜的原料。
然而,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在机体内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糖尿病等。
因此,对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氧化法、比色法、荧光法、放射性同位素法等。
其中,氧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游离脂肪酸与钾过氧化物在碱性条件下氧化为过氧化物,再与铬酸铜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来计算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但操作繁琐、时间长、需要较多的试剂。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正常值为0.4-1.2mmol/L。
当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游离脂肪酸可以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
其次,游离脂肪酸过多会进入肝脏,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加,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此外,游离脂肪酸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的作用是互相抑制的,当胰岛素抵抗加重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升高。
因此,通过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可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并指导治疗。
其次,游离脂肪酸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脂肪代谢的异常。
脂肪代谢异常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可以了解脂肪代谢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游离脂肪酸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游离脂肪酸过多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游离脂肪酸是非脂肪胺的脂肪酸,血中的游离脂肪酸主要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使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代谢底物,为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代谢提供能量,比如当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源肝糖耗尽时,脂肪组织会分节中性脂肪,成为游离脂肪酸,来充当能源使用,所以游离脂肪酸可以说是进行持久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体内游离脂肪酸明显的增高,可以造成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明显增多,可以直接氧化或损伤身体重要的结构,比如DNA,破坏蛋白质和脂类。
大量的研究发现过高的游离脂肪酸,导致的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的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如果测定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主要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甚至慢性的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有些疾病可以发现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比如甲减的患者、阿狄森氏病患者,而使用降糖药和胰岛素可以让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
游离脂肪酸谱脂肪酸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有机分子,它们在维持机体稳定性、营养代谢和促进各种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是一个敏感的变量,其变化会反映出生命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游离脂肪酸是指没有与蛋白质结合的脂肪酸,因此它的衡量是通过检测其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来可获得的。
一般而言,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组分,即游离脂肪酸谱,以及通过膳食食物补充脂肪酸来进行控制。
由于游离脂肪酸是生物体中主要存在的一种有机物质,因此,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和人的健康的直接相关。
其中有一些体质指标可以通过游离脂肪酸谱显示出来,如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通过检测游离脂肪酸谱,有助于识别出患者相应的疾病,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游离脂肪酸谱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降解质谱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精确检测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脂肪酸的类型和比例。
游离脂肪酸谱的研究可以用来识别出患者的潜在健康问题,以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此外,游离脂肪酸的测定还可以用来评估每个人的营养状况,以及检测特定脂肪酸的缺乏和摄入状况。
游离脂肪酸谱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游离脂肪酸在生物体中的功能,还可以帮助我们定制出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关注健康的不断加深,游离脂肪酸谱的研究必将取得重大进展,为人类健康提供新的希望。
综上所述,游离脂肪酸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离脂肪酸,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的有用检测方法。
目前,有多种游离脂肪酸谱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游离脂肪酸的组成,以及它们在机体营养和健康中所起的作用。
随着社会关注健康的不断加深,游离脂肪酸谱的研究必将取得重大的进展,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希望。
血清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是脂肪水解的产物,测定血清脂肪酸可以了解脂肪代谢的情况,升高代表脂肪分解增加。
[别名]血清非酯化脂肪酸[英文缩写]NEFA[参考值]400--900utmnol/L[临床意义]1.生理性升高:饥饿、运动、情绪激动时升高。
2.病理性升高:甲亢;未经治疗的糖尿病人(可高达1.5mmol/L);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后;任何能使体内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的疾病;药物如咖啡因、磺胺丁脲、乙醇、肝素、烟酸、避孕药等。
3.病理性降低:用胰岛素或葡萄糖后的短时间内;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安妥明、尼克酸和心得安等。
[要求]抽血前不喝咖啡、不饮酒,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目的探讨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在代谢综合征(MS)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100例老年MS患者分为血脂异常组(n=50,A组)和血脂正常组(n=50,B组),另选非老年MS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C组)。
分别测定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L)和常规血脂、血糖、尿酸(UA)、血胰岛素、胰岛素作用指数(IAI)。
结果A、B两组患者血FFA、oxiDL水平均高于C组(P<0.01);FFA与oxLDL正相关(P<0.01);FFA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餐后血糖(PPG)、臀腰比值(WHR)正相关(P<0.05);FFA与IAI负相关(P<0.05)。
结论FFA、ox-LDL可能与高血糖、高胰岛素有关,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对临床诊断及治疗MS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指导意义。
目的了解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肥胖症发病的关系。
方法检测19例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和29例非肥胖症(BMI%25kg/m^2)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清瘦素、TNF—α、FFA等指标,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人群间的水平差异,以及瘦素、TNF—α、游离脂肪酸与肥胖相关指标,如BMI、腰臀比、血脂间的相关性。
游离脂肪酸参考值摘要:一、游离脂肪酸概述1.游离脂肪酸定义2.游离脂肪酸分类3.游离脂肪酸与疾病的关系二、游离脂肪酸参考值1.总游离脂肪酸参考值2.游离脂肪酸分类参考值3.游离脂肪酸与疾病的关系三、游离脂肪酸的检测方法1.血液检测2.尿液检测四、游离脂肪酸的临床意义1.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2.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的临床意义正文: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是一种在人体内存在的脂质,可以提供能量。
游离脂肪酸的参考值会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设备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游离脂肪酸参考值:一、游离脂肪酸概述游离脂肪酸是一种在人体内存在的脂质,可以提供能量。
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二、游离脂肪酸参考值1.总游离脂肪酸(Total Free Fatty Acid,TFA)正常范围:0.36-0.72 mmol/L(毫摩尔/升)单位:mmol/L2.游离脂肪酸分类正常范围:- 游离脂肪酸(FFA):0.36-0.48 mmol/L- 胆固醇酯(CE):0.03-0.36 mmol/L- 甘油三酯(TG):0.03-0.40 mmol/L- 磷脂(PL):0.03-0.10 mmol/L3.游离脂肪酸与疾病的关系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肝功能障碍等疾病有关。
三、游离脂肪酸的检测方法1.血液检测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通常采用空腹血液样本。
2.尿液检测尿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来确定,通常采用清晨首次尿液样本。
四、游离脂肪酸的临床意义1.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游离脂肪酸(NEFA)检测的临床意义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应用:一、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高浓度NEFA能引起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粘度升高,血管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壁纤维蛋白原沉积,对肝素有拮抗作用。
高纤维蛋白原常促使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纤溶活性降低,使动脉向着粥样硬化方向发展,原有的粥样硬化加重。
2.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肌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明显增加,并可动员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使血浆游离Ca2+浓度降低,并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诱发心率失常。
3.与缺血心肌收缩力的关系高浓度NEFA可加重缺血心脏泵功能的损害。
有氧条件下NEFA不改变心肌的收缩功能,而在低氧、缺氧条件下则可降低其收缩力,增加其静息张力,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甚至还会引起心肌挛缩。
二、游离脂肪酸与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也称X综合征(X Syndrome)、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它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代谢及生理紊乱,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等。
NEFA是人体最活跃的代谢脂质,半衰期仅2~3分钟,是一项能比TG、LDL、HDL和APOA1/B更早、更灵敏反应血脂代谢紊乱的指标。
三、游离脂肪酸与Ⅱ型糖尿病血清中的NEFA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有加强作用,但是长期的NEFA浓度升高有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和转运、抑制糖原的合成、促进糖异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信号转导、影响β细胞的凋亡等作用。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Ξ刘惠敏 姜秋芬 戴尚飞 李兴发(河北医科大学基础所 石家庄 050017)摘 要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游离脂肪酸(FFA)的方法。
测定了20例正常人和16例糖尿病人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人的C16∶1等三种脂肪酸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
就脂肪酸类与疾病的关系作了讨论。
关键词 血浆 游离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脂类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检测血浆中脂肪酸水平,可以研究某些重要疾病与脂质及脂肪酸的关系。
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它们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而且还能促使胆固醇的转变和排泄,从而降胝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因此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并就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加以讨论。
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对象正常人组:20名(男10,女10),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8.96岁。
系本校1995级体检正常的学生,部分来自血站体检合格的献血者。
病人组:16名(男8,女8),年龄44岁~70岁,平均年龄60.7岁。
均系 型糖尿病人,病史5~15年。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日立663-50气相色谱仪,装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有毛细管装置。
C16∶0等十种脂肪酸标品为A lltech公司产品。
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氟化硼、甲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色谱条件色谱柱:OV-101玻璃毛细管柱,0.25 mm×18m,液膜厚度为0.25Λm(日立公司产品)。
检测器:F I D。
柱温起始温度170℃,保持3m in,以3℃ m in速率升温至220℃,保持5m in。
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器温度230℃。
载气为氢气,70m l m in。
分流式进样,分流比为100∶1。
1.4 提取与酯化提取:取2m l空腹血浆,加6m l甲醇,12 m l氯仿,充分振摇,2500r m in离心10m in,吸去上层水相,滤去蛋白,用0.5m l氯仿洗滤纸一次,滤液在60℃下N2吹赶至0.5m l。
nefa生化指标
NEFA是指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它是人体内分解脂肪的产物。
NEFA生化指标是评估人体脂肪代谢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NEFA的正常范围是0.3-0.7 mmol/L,高于这个范围就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NEFA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及早发现脂肪代谢异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
NEFA的生化指标检测一般采用血浆法或血清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体内NEFA的含量。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准备血液样本,并采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检测。
采用血浆法或血清法,不仅能够检验NEFA,还能够同时检测其它生化指标,如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等。
除了检测NEFA的含量,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法来控制NEFA的产生和合成,从而达到控制脂肪代谢的目的。
例如,合理饮食,减少油炸、烤制等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保持足够能量和优质睡眠,降低压力和焦虑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NEFA的含量,减轻代谢紊乱的程度。
总之,NEFA生化指标是衡量人体脂肪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对脂肪代谢异常的检测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
要注意饮食、运动和身心健康的维护,还要定期做好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身体的潜在问题。
游离脂肪酸(NEFA)检测的临床意义
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高浓度NEFA能引起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粘度升高,血管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壁纤维蛋白原沉积,对肝素有拮抗作用。
高纤维蛋白原常促使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纤溶活性降低,使动脉向着粥样硬化方向发展,原有的粥样硬化加重。
2.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肌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明显增加,并可动员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使血浆游离Ca2+浓度降低,并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诱发心率失常。
3.与缺血心肌收缩力的关系高浓度NEFA可加重缺血心脏泵功能的损害。
有氧条件下NEFA不改变心肌的收缩功能,而在低氧、缺氧条件下则可降低其收缩力,增加其静息张力,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甚至还会引起心肌挛缩。
二、游离脂肪酸与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也称X综合征(X Syndrome)、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它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代谢
及生理紊乱,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等。
NEFA是人体最活跃的代谢脂质,半衰期仅2~3分钟,是一项能比TG、LDL、HDL和APOA1/B更早、更灵敏反应血脂代谢紊乱的指标。
三、游离脂肪酸与Ⅱ型糖尿病
血清中的NEFA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有加强作用,但是长期的NEFA浓度升高有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和转运、抑制糖原的合成、促进糖异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信号转导、影响β细胞的凋亡等作用。
目前监测、控制NEFA浓度已成为防治2型糖尿病新的途径。
四、游离脂肪酸与肝脏疾病
高浓度的NEFA作用于肝细胞可致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浸润。
即使极低浓度的NEFA也可改变粘膜的通透性,导致粘膜受损,损伤内皮细胞。
因此,血清或肝脏中NEFA浓度略有增加即可损伤肝细胞。
脂肪肝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高脂血症时,脂肪分解NEFA加快使血中NEFA含量增加;当肝细胞摄取过多的NEFA,超过了线粒体对NEFA的氧化能力,促使其合成TG增加,当肝细胞内TG合成的速度过快,并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即形成脂肪肝。
五、游离脂肪酸与抗精神病药品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APS),易导致代谢紊乱综合征,某精神病福利院对长期住院的308名患者进行检测统计,其中体重增加或肥胖患者比例高达40.91%,糖耐量降低(IGT)患者占24.35%;2型糖尿病患者占13.64%。
因此,长期使用APS时应密切关注控制血清NEFA浓度,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