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出口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检验方法滴定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出口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2.原理概要将试样溶于规定的溶剂中,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离脂肪酸。
3.主要试剂和仪器3.1.主要试剂乙醇-乙醚混合溶剂:按1+1(V+V)将95%乙醇和乙醚混和。
每100ml溶剂中,加入0.3ml 酚酞指示剂(若试样色泽过深,则改用0.3ml碱蓝6B指示剂,使用前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至中性;0.1M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称取5.8g氢氧化钾溶于1000ml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
按下法标定其摩尔浓度;称取在125℃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0.8~0.9g,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ml蒸馏水溶解。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粉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按式(1)计算:M=G (1)(V-V0)×0.2042式中:G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V ——氢氧化钾溶液的用量,ml;V0 ——空白试验氢氧化钾溶液的用量,ml;0.2042 ——每毫摩尔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5M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称取28g氢氧化钾溶于1000ml新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摇匀。
参照0.1M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标定;1%酚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 95%乙醇中;2%碱蓝6B指示剂:2g碱蓝6B溶于100ml 95%乙醇中。
3.2.仪器锥形瓶:250ml;滴定管:25ml;分析天平。
4.分析步骤4.1.试验样品按照ZB X 04007-86《出口植物油取样方法》取得平均样品,混匀后供检验用。
4.2.测定称取混匀的试样5~10g,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中和至中性的乙醇-乙醚混合溶剂100ml,摇动使其溶解,用0.1M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变色。
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碱蓝6B由蓝色变为红色,至少维持10s不退色。
2.1.4 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2.1.4.1 试剂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乙醚1:1(V )混合,每100mL 溶剂加入0.3mL 酚酞指示剂0.1M KOH 标准溶液:称取5.8gKOH 溶于1000mL 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法标定其摩尔浓度。
称取在125℃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0.8608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以50mL 蒸馏水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KOH 标准溶液摩尔浓度2042.0)(0⨯-=V V G M 式中:G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V —KOH 溶液用量,mLV 0—空白试验KOH 溶液的用量,mL0.2042—每mol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计算结果:KOH M =0942.02042.0)10.085.44(8608.0=⨯- 1%酚酞指示剂:1g 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2.1.4.2 仪器250mL 锥形瓶,25mL 滴定管 分析天平2.2.5 游离脂肪酸(FFA )含量的测定[1]:精确称取样品5.0g ,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 ,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
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 (以油酸计)为1001000282⨯⨯⨯=m C V FFA式中 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V -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 m -样品质量(g )2.1.5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2.1.5.1 试剂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8.10.1%百里酚酞:0.1g 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0.1M NaOH 标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2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2.1.4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2.141 试剂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沱醚1:1(V)混合,每100mL溶剂加入0.3mL酚酞指示剂0.1M KOH标准溶液:称取5.8gKOH溶于1000mL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法标定其摩尔浓度。
称取在125 C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0.8608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mL蒸馏水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容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KOH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 G—(V V。
)0.2042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V —KOH容液用量,mLV 。
一空白试验KOH溶液的用量,mL0.2042 —每mo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计算结果:M KOH二0.86080.0942(44.85 0.10) 0.20421獅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2.1.4.2 仪器25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分析天平2.2.5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测定⑴:精确称取样品5.0g,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
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以油酸计)为m式中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V-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m 样品质量(g )2.1.5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2.1.5.1 试齐I 」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8.1 0.1%百里酚酞:0.1g 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0.1M NaOH B 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椰子汁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1.酶解法:
这种方法将椰子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酶解,生成相应的酯类化合物,然后采用色谱分析技术来测定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首先,将椰子汁样品中
的脂肪酸通过酶解反应转化为甲酯化合物。
然后,将甲酯化合物进行色谱
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2.重铬酸钾滴定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游离脂肪酸和重铬酸钾的化学反应进行测定。
首先,
将椰子汁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提取出来,然后加入重铬酸钾溶液,并在温
水浴中加热,游离脂肪酸会被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
当重铬酸钾完全被游
离脂肪酸氧化时,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
通过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去
除余下的重铬酸钾,然后用氨烷溶液进行滴定,最后通过计算滴定液的用
量来确定游离脂肪酸含量。
3.气相色谱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椰子汁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首先,将样品通过氯仿或其他有机溶剂提取出游离脂肪酸,然后通过蒸发浓
缩或萃取浓缩使溶剂挥发。
将样品溶解于氯仿或其他适宜的溶剂中,然后
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根据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游离脂肪酸
的含量。
这些方法都可以对椰子汁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选择合
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实验目的。
食醋游离矿酸与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GB/T5009.41-2003方法二
1、原理
游离矿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存在时,氢离子浓度增大,可改变指示剂颜色。
2、试剂百里草酚蓝试纸、甲基紫试纸
3、分析步骤用毛细管或玻璃棒沾少许试样,点在百里草酚蓝试纸上,观察其变化情况。
若试纸变为紫色斑点或紫色环(中心淡黄色),表示有游离矿酸存在,最低检出限为5微克。
不同浓度的乙酸、冰乙酸在百里草酚蓝试纸上呈现桔黄色环,中心淡黄色或无色。
用甲基紫试纸沾少许试样,若试纸变为蓝色、绿色,表示有游离矿酸存在。
4、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以油酸计)=酸价×0.503
式中:酸价:蛋品中1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0.503:经验数值。
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
游离脂肪酸(FFA)是指不与任何脂肪酸结合而游离状态存在的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脂肪供能、调节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等。
因此,对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对于了解机体脂类代谢的状况和环境污染物对脂类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
目前,用于检测游离脂肪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之一。
此方法可检测多种脂肪酸,且检测精度高、准确性好。
但需要较为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
2.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法是利用毛细管管道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其分离效率、准确性与HPLC相当。
但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速度较慢,对样品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3.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使被分析的物质变为易挥发性化
合物,再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
度好、分析速度快的优点,但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步骤,且对仪器设备
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较高。
4.红外光谱法(IR)
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检测样品中化学键振动的方式,较为准确地测
量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因此也可以用于测量游离脂肪酸。
该方法及其
设备较为成熟,测定精度高,但检测速度较慢。
总体而言,各种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所需测量的脂肪酸种类、检测设备和实验经费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2.3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替硝唑标准液1、2、5、8、10mL于100mL量瓶中,加入内标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10、20、50、80、100μg/mL的替硝唑系列溶液,取20μL进样,以替硝唑峰面积和甲硝唑峰面积比值Y对替硝唑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0.0132+0.864C r=0.9999线性关系良好。
2.4 回收率试验 按替硝唑含漱液处方精密称取替硝唑及其它辅料,混合均匀后,精密吸取1.0mL于100mL量瓶中,按“2.3”项下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6%,n=12。
2.5 恒温加速试验 取替硝唑含漱液5组,分别置于70、80、85、90、95℃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按规定时间取样,取出后立即用冰浴冷却终止反应,放至室温后精密吸取1.0mL于100mL量瓶中,加内标液5.0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20μL进样,计算含量,以0时浓度为100%得不同时间t(h)样品含量C(%)。
以lgC对t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反应速度常数k,以lg k对绝对温度的倒数(1T)进行回归,回归方程为:lgk=10.6013-4862.8/T r=0.9919由此推算k25℃=1.968×10-6(h-1),t25℃0.9为6.1年。
3 讨论3.1 替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可缓慢水解成2-甲基-5-硝基咪唑,在本条件下替硝唑、降解产物、内标均能完全分离。
回收率结果表明,含漱液中其它成分对替硝唑的测定无干扰,本方法的建立可用于替硝唑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3.2 恒温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的降解属一级动力学降解,有效期约6.1年。
参考文献1张先洲等.替硝唑在唾液中药代动力学.中国新药杂志,1996,5(3):2162许明旺等.替硝唑片的HPLC及UV测定.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4):169GC—MS测定脂肪栓塞综合征中游离脂肪酸解放军总医院实验仪器中心 100853赵玉兰 李 楠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张 群 滕青山 张伯勋 卢世壁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 mbolis m Syndrome,FES)是创伤、骨折的严重并发征。
方便面油脂酸价测定方法
方便面油脂酸价是指方便面中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酸价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钠盐法:
- 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醇溶液溶解。
- 加入酚酞指示剂,再滴加硫酸钠溶液。
- 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 在滴定过程中颜色从粉红转变为蓝色,终点时蓝色消失。
记录所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酸价。
2. 酯交换法:
- 将方便面样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 将提取物与酯交换剂(如氢氧化钾酯)反应生成酯。
- 对生成的酯进行酸碱滴定,记录所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酸价。
3. 碱氮值法:
- 将方便面样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 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提取物,将游离酸转化为酸盐。
- 对酸盐进行酸碱滴定,记录所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
算酸价。
这些方法都是常用的酸价测定方法,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设备的可用性来确定。
油菜籽粒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国标NY/T 1797-2009)滴定法1 原理油菜籽经粉碎后,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无水乙醚做溶剂提取油脂,提取出的油脂用碱标准容易滴定,用浸出油中油酸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油菜籽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2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2.1 无水乙醚(C 4H 10O )2.2 酚酞(C 20H 14O 4)-乙醇(C 2H 6O )溶液(1%):取0.5g 酚酞,用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50mL 。
2.3 氢氧化钾(KOH )-乙醇(C 2H 6O )标准溶液(0.5mol/L ):称取2.8g 氢氧化钾,用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1L ,提前5d 配制,使用前过滤,用领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在(103±2)℃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试剂0.0800g~0.1000g ,用50mL 新制备的二级水溶解加入2滴酚酞-乙醇溶液(2.2),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持续5s 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浓度按式(1)计算:)(01V -V M 1000)(⨯=m KOH G ……………………………………(1) 式中:G(KOH)——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单位为(g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KHC 8H 4O 4=204.22)] V 1——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0——滴定空白试验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4 乙醚-乙醇混合液(1+1)(V/V ):分别取等体积的无水乙醚(2.2)与95%乙醇混合,使用前用稀碱(2.3)调制中性。
3 仪器准备3.1 天平:感量0.1mg 和感量1mg 。
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法游离脂肪酸是指油类食品中的脂肪酸,脂肪酸是已知的必需营养素,可用于体内作为能量源。
检测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对于评价油料的健康状态及其有效成分非常重要。
检测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现,利用HPLC可以快速、准确、定量测定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并且可以将油料中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出来。
一、试剂色谱用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mm×150mm,5μm)。
样品:遵循相关标准抽取油料中油。
色谱介质:由乙腈、二氯甲烷(组成比例为78:22)组成的色谱介质,滴定稀释液由氯化钠缓冲溶液(pH值7.00±0.05)组成,经滴定消耗量为1.00±0.02mL。
二、试验步骤1.品消胀:将取自油料中油的样品放入离心消胀瓶中进行消胀,消胀完毕后换取滤纸,调节样品浓度。
2.袋:将样品及色谱介质放入惰性气体(如氩气)保护下装入2mL色谱袋,并在装袋前将消耗量初步调节。
3.验设置:将样品装袋安装在HPLC柱中,设置流动相以及温度(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启动检测系统,首先稳定色谱系统,然后实验正式开始。
4.测:启动峰面积信号并收集峰面积信号,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三、结果分析检测结果以比例为主,每种脂肪酸占油料中油总脂肪酸的比例,这样就可以精确地了解油料中油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其所占的比例,从而评价油料的健康状况。
四、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是一种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油料中油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其所占比例,因此可以准确评价油料的健康状况及其有效成分,可以作为油料样本健康状态评估的有效手段。
牛奶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第一步:样品准备收集所需的牛奶样品,并进行适当的样品处理。
首先,对于固态牛奶,需要将其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
对于液态牛奶,只需要将其搅拌均匀即可。
第二步:提取游离脂肪酸将经过样品处理的牛奶样品进行提取以获得游离脂肪酸。
可以使用酸化提取法或溶剂提取法来完成这个步骤。
对于酸化提取法,可以采用例如硫酸的酸化剂来酸化样品,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醚或乙酸酯来提取脂肪酸。
对于溶剂提取法,可以使用诸如正己烷或乙醚等有机溶剂来提取游离脂肪酸。
第三步:鉴定和分析游离脂肪酸对于提取得到的游离脂肪酸,需要进行鉴定和分析。
可以采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进行分析。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不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来确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在使用GC进行分析时,需要将提取的游离脂肪酸样品注入GC仪器。
在这个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被分离,并通过探测器进行检测。
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各个游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在使用HPLC进行分析时,需要将提取的游离脂肪酸样品注入HPLC仪器。
在这个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并通过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各个游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第四步:计算和报告结果最后一步是计算和报告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可以根据GC或HPLC分析结果,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通常以百分比(%)或以质量分数(mg/g)的形式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牛奶中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和提取条件。
此外,确保使用高质量的标准物质来进行校准和定量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游离脂肪酸,简称FFA,其组成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以及软脂酸等,属于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
游离脂肪酸存在于血液中,且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对人体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尽早发现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异常情况,最终起到预防及尽早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
临床中对人体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酶法等。
临床最常用也最简单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而使用酶法进行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是最准确的检测方法,临床进行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35-02本文将探讨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正确率,现结果如下。
1 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概述游离脂肪酸,简称FFA,其组成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以及软脂酸等,属于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
游离脂肪酸存在于血液中,且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脂肪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物体的某些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参与前列腺素或类固醇的合成过程,对某些蛋白质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2]。
是生物体脂类代谢情况出现异常的重要标识无,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导致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分化、代谢等发生变化。
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
各种脂肪酸对人体中脂代谢以及糖代谢具有不同影响。
近年研究发现,人体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脂类代谢、内分泌功能以及糖代谢等,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可导致人体中胰岛素抵抗情况增加,且大部分肥胖且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反之,人体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发生胰岛素抵抗,则患有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增加。
游离脂肪酸谱游离脂肪酸谱(FreeFattyAcidProfile,FFAP)是一种用于分析脂类的化学特性的重要技术,可以决定脂类的类型、质量和性质。
它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游离脂肪酸,它们的分析可以为脂类的生产、处理和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脂类,它们是由长链碳酸酯结构(即由脂肪酸链和甘油结构组成)的单体分子组成的脂肪酸。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游离脂肪酸是脂肪酸的分子化合物,它们含有烃基(-COOH)和甘油(-CH2OH)的结构。
游离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其包含的脂肪酸种类,主要有棕榈酸(或硬脂酸)、油酸、芥子油酸和癸酸。
由于游离脂肪酸是未经水解的未结合的脂肪酸,它们在食品中很普遍,可以作为脂肪酸链的控制剂,也可以作为口感、味道、颜色等品质改进剂。
此外,游离脂肪酸也常用作合成脂肪酸链的调节剂,以改进其物理性能,释放有效成分,或改变结构及熔点等。
为了准确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G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酸度-碱度滴定法(AB)。
其中,气相色谱测试最为常见,它可以大量分离出脂肪酸,根据其特定的质量质量比(m/z)和相位时间(分析时间)来对它们进行辨别和定量。
因此,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可以根据实验测定的相位时间和质量质量比,精确鉴别游离脂肪酸的各个类型、组成和含量。
此外,特定的游离脂肪酸组成也可以用于表明某种食品的水果类型。
例如,橄榄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和油酸,而甜椒油中主要含有癸酸和芥子油酸。
因此,通过脂肪酸谱可以准确鉴定某种食品的实际类型,以及乳品、植物油或其他工业用油的脂肪酸组成。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游离脂肪酸谱也被用于表明某种油脂的品质。
例如,棕榈酸和油酸比率可以反映棕榈油的质量,而含量较高的油酸比例可以说明棕榈油的较低质量。
游离脂肪酸谱也可以用于表明植物油的改良程度,例如用油酸降解改良后的植物油含有更高的油酸比例,在某些情况下,改良后的植物油可替代动物油。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的酸价是指食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它是评价食品质
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酸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
用的测定方法。
首先,常用的酸价测定方法之一是滴定法。
滴定法是通过向食
品样品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钠中的碱中和,然后用酚酞指示剂作为终点指示剂,当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完全中
和时,酚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记录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
从而计算出酸价的含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酸价测定方法是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
法是利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先将食品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
氧化钠溶液中的碱中和,然后通过电位滴定仪测定终点,从而计算
出酸价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中酸价的测定。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酸价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
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脂肪酸与酸性溶液反应,然后用酚酞指示
剂作为终点指示剂,当游离脂肪酸完全中和时,酚酞由无色变成粉
红色,记录所需的酸性溶液的用量,从而计算出酸价的含量。
这种
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综上所述,食品中酸价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化
学分析法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食品生产和质量监控来说,合理选择和
掌握酸价测定方法,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方法-游离脂肪酸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试剂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乙醚1:1(V )混合,每100mL 溶剂加入酚酞指示剂KOH 标准溶液:称取溶于1000mL 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法标定其摩尔浓度。
称取在125℃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置于250mL 锥形瓶中,以50mL 蒸馏水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KOH 标准溶液摩尔浓度2042.0)(0⨯-=V V G M 式中:G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V —KOH 溶液用量,mLV 0—空白试验KOH 溶液的用量,mL—每mol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计算结果:KOH M =0942.02042.0)10.085.44(8608.0=⨯- 1%酚酞指示剂:1g 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仪器250mL 锥形瓶,25mL 滴定管 分析天平游离脂肪酸(FFA )含量的测定[1]:精确称取样品,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 ,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
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 (以油酸计)为1001000282⨯⨯⨯=m C V FFA式中 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V -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 m -样品质量(g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试剂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百里酚酞: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NaOH 标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2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游离脂肪酸检测(Fatty Acids Content)
游离脂肪酸检测试剂盒(FFA Assay Kit.Kit content Cu Reagent,Color reagent and standard)
实验准备
1.抽提剂配制:自备氯仿、正庚烷、甲醇,按照体积(氯仿:正庚烷:甲醇=28:21:1)配制抽提剂200ml,
4℃储存。
2.标准品配制:精确称取82.06mg标准品(Palmitic acid,分子量=256.44),溶于抽提剂中,终体积50ml,
终浓度64mM,密封4℃保存。
测定方案
1.用抽提剂将64mM标准品新鲜稀释为6.4、3.2、1.6、0.8、0.4、0.2、0.1mM。
现用现配。
2.取1.5mlAxygen进口离心管,加入50µl样品、标准品、空白对照。
3.向管中加1.2ml抽提剂,盖紧盖子,悬涡混合器振荡30秒。
4.加0.2ml铜试剂Cu Reagent,振荡30秒,各管混匀强度时间保持一致。
5.室温放置20min。
6.室温2000g离心5min。
7.取1ml上层相转移到新离心管。
8.向新管内加0.5ml显色试剂Color Reagent。
混匀,室温孵育5min。
9.用1-cm光径玻璃比色杯读取550nmOD值。
10.做标准曲线,计算FFA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