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出品】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观察叶的下表皮班别姓名学号成绩完成下列操作1、组装、调试显微镜。
(30分)2、制作下表皮装片。
(30分)3、观察。
(30分)4、整理仪器。
(10分)————————————————————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教师评分表观察叶的下表皮班别姓名学号成绩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①正确撕取(芥兰或蚕豆)叶的下表皮(10分)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盖上盖玻片(10分)③临时装片无气泡(10分)。
3、观察(30分):①低倍镜下见到下表皮,对焦清晰(10分)②气孔在视野中央(10分)③换上高倍镜看气孔(10分)。
4、整理仪器(10分):①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5分)③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5分)。
整理(1分)显微镜复原: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镜筒降到最低位置,将反光镜竖直。
洗净并擦干盖玻片和载玻片。
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擦拭桌面。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班别姓名学号成绩完成下列操作1、组装、调试显微镜。
(30分)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40分)3、观察。
(20分)4、整理仪器。
(10分)————————————————————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教师评分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班别姓名学号成绩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10分);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侧壁轻刮取碎屑,涂在载玻片生理盐水中(10分);③正确盖上盖玻片,要求无气泡(10分);④用稀碘液染色(10分)。
20xx年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考试时间:10 分钟)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使用低倍镜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
二、实验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取镜和安放。
3.对光:调节物镜、光圈、反光镜,直至视野明亮。
4.观察: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粗细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并移到视野正中央。
5.整理器材。
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评分表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考试时间:10 分钟)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练习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
二、实验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用低倍物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4.绘图:绘制一个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基本结构名称。
5.整理器材。
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评分表监考教师签名:确认成绩学生签字: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三)制作并观察黄瓜表层或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考试时间:10 分钟)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黄瓜表层或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练习绘制黄瓜表层或番茄果肉细胞结构简图。
二、实验材料用具黄瓜、番茄、清水、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解剖针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漱口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调整粗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 观察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 调节细焦螺旋以获得清晰图像D. 直接用手转动物镜2. 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A. 减半B. 倍增B. 不变D. 先减半后倍增4. 以下哪个是细胞的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糖核酸C. 脱氧核糖核酸D. 糖类5.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B.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C. 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D. 所有选项都是6. 以下哪个不是细胞呼吸的过程?A. 糖酵解B. 光合作用C. 柠檬酸循环D. 电子传递链7.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细胞内物质的进出C.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 所有选项都是8.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的自然现象?A. 细胞分裂B. 细胞老化C. 细胞坏死D. 细胞分化9.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10. 以下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类型?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________的乘积。
12.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________是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
14.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的氧化分解。
15.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描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并简述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7. 解释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四、实验操作题(每题5分,共20分)18. 描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基本步骤。
中学生物实验操作题库附答案实验一:观察离子交换树脂的去除效果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离子的去除效果,了解其在水处理等环境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离子交换树脂
2. 蒸馏水
3. 5种不同离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硝酸铵溶液等)
实验步骤:
1. 将5种不同离子溶液分别倒入5个试管中,每个试管中的溶液体积约为10mL。
2. 取适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放入每个试管中,轻轻摇匀。
3. 观察每个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记录下颜色、浑浊度等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钠离子溶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呈现明显的变清澈。
2. 铵离子溶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仍然保持原先的颜色和浑浊度。
3. 钾离子溶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的颜色变得较浅,
但仍保持一定的浑浊度。
4. 镁离子溶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呈现明显的变清澈。
5. 铁离子溶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但浑浊度明显减少。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钠离子和
镁离子,使溶液变得清澈。
然而,对于铵离子、钾离子和铁离子的去
除效果相对较弱,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处理步骤或者使用其他材料。
综上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实验者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处理,以达到某
种特定离子的去除要求。
注意:本实验仅为示范实验,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初中⽣物实验操作试卷(⼀)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细胞的临时装⽚(p43)实验⽤品:洋葱,稀碘液,清⽔,吸管,镊⼦,载玻⽚,盖玻⽚,吸⽔纸,纱布,⼑⽚、显微镜(⼆)使⽤显微镜观察⼈的⼝腔上⽪细胞(p47)实验⽤品:显微镜、载玻⽚、盖玻⽚、稀碘液、滴管、消毒⽛签、擦镜纸、纱布、吸⽔纸。
(三)徒⼿切⽚和观察叶⽚的结构(p113)实验⽤品:新鲜叶⽚,清⽔,双⾯⼑⽚(两个,并排在⼀起,⼀侧⽤胶布粘牢),载玻⽚,盖玻⽚,培养⽫,滴管,吸⽔纸,纱布,⽑笔,显微镜实验⼀:⼝腔对淀粉的消化作⽤器材:⼤、⼩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淀粉糊,清⽔、碘液等。
实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2毫升浆糊。
2.取唾液:⽤凉开⽔漱⼝后,略微张开⼝,⾆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个⼩烧杯⼝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杯中。
3.向1号试管内滴⼊清⽔2毫升,向2号试管⾥滴⼊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震荡着两个试管。
4.同时把这两个试管放在盛有37℃左右温⽔(⽤温度计测得)的烧杯⾥。
约过5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
5.向冷却后的这两个试管⾥,各滴⼊两滴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的浆糊变成了蓝⾊;2号试管⾥的浆糊没有变成蓝⾊。
6.举⼿⽰意监考教师检查。
7.实验完毕,整理材料⽤具。
实验⼆:鉴定⾷物的主要成分1.从⽶饭或馒头上取⼀些碎屑,放在载玻⽚上。
2.在碎屑上滴⼀滴碘酒。
3.观察⽶饭或馒头颜⾊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4.取⼀些鸡蛋清,分别放进两只烧杯⾥。
5.其中⼀只加⼊少量开⽔,并迅速搅拌。
6.观察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7.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8.拿⼀粒炒熟的花⽣种⼦,放在⽩纸上,⽤⼒挤压。
9.⽤⽛签蘸很少⼀点⾷⽤油点在⽩纸上。
10.⽐较两张⽩纸上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植物叶表⽪的⽓孔1.取⼀蚕⾖叶⽚,把叶⽚的背⾯向⾥折叠,然后从折断处轻轻撕拉。
2.在折断处找到⽩⾊薄膜,这就是叶的下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生物部分)试题目录生物试题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二)生物试题二显微镜的取镜安放及清洁收镜生物试题三显微镜的对光生物试题四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生物试题五探究种子在适宜温度下的萌发条件生物试题六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二)实验器材:显微镜。
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正确;2.实验操作规范;3.指认出下列显微镜结构:(1)物镜(2)细准焦螺旋(3)遮光器(4)通光孔4.回答问题:(1)当四周光线偏暗时,应选择(平面/凹面)反光镜?(2)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视野范围内的亮度是更(亮/暗)?5. 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二显微镜的取镜安放及清洁收镜实验器材:显微镜,纱布,擦镜纸。
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正确;(1)取镜(2)放置(3)装镜(4)清洁(5)收镜2.实验操作规范;3.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三显微镜的对光实验器材:显微镜。
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正确;2.实验操作规范;3.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四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器材:黄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刀片,纱布,清水,稀碘液,吸水纸,镊子。
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正确;2.实验操作规范;3.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五探究种子在适宜温度下的萌发条件实验器材: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等)30粒,3个标明1、2、3号的烧杯或培养皿,6张餐巾纸,水,小勺。
实验要求:1.假设实验在有适宜温度的实验室中进行;2.规范操作实验,掌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3.设计出对照组和实验组;4.验证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萌发还需要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5.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六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实验器材:各种颜色的橡皮泥、黏土等。
实验要求:1.用不同颜色的黏土制作出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2.做出动物细胞的立体模型(相邻结构颜色有区分);3.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附件1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2、用吸管从滴瓶中吸一滴水于载玻片的中央。
(8分)3、选用10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10分)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70分)实验课题: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操作内容: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30分)2、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30分)3、整理仪器。
(10分)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用品:洋葱鳞片叶、稀碘液、清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刀片。
考核监考员签名_____________年月日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2、用吸管从滴瓶中吸一滴水于载玻片的中央。
(8分)3、选用10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10分)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70分)实验课题: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操作内容:1、制作番茄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
(30分)2、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30分)3、整理仪器。
(10分)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用品:成熟的番茄、稀碘液、清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滴管、纱布、吸水纸、刀片。
考核监考员签名_____________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完成下列基本操作(30分)1、读出你所使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2分)目镜_______倍,物镜_______倍,整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洋葱鳞茎、稀释碘液、清水、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培养皿(2个)、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纱布、刀片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一、检查仪器、药品(0—1):必须用手清点仪器、药品二、实验操作及画图1、清洁玻片(0—1):用洁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净(擦碎扣0、5分),手捏着边缘2、滴清水(0—1)(注意:只滴一滴清水,要求滴在中央,太偏了不得分)3、取标本制片(0—2)(先横切,再纵切,每一小块大约为半厘米的正方形小块)4、盖片(0—2)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滴,再轻轻放平,以免水中产生气泡,如气泡多了扣0、5分。
5、染色(0—2)方法:用滴管吸取稀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染液滴的量不可太多,多了扣0、5分);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要滴一滴,吸一次,不规范的扣0、5分,扣完为止。
(二)观察1、取镜和对光(0—2)取镜:①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镜座,轻放在实验桌偏左侧,离边缘约5厘米;②转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③再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和通光孔正对,不规范扣0、5分;对光:三转,按次序做(①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让最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让它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视野要明亮均匀,不规范的扣0、5分,扣完为止。
2、观察(0—3)步骤:1、让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不规范扣1分;2、下降镜筒,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否则扣1分;3、再慢慢上升镜筒,直到看到物像,否则扣1分;4、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否则扣1分找到物像后要告诉老师。
(三)绘图1、边观察边绘图(0—1)(用铅笔绘图,轮廓清晰,用点的疏密表示明暗,不用铅笔绘图,指示线不平行,不向右侧引的,终点不对齐的缺一不得分。
细胞核用细线划个圈,内点致密,液泡用点点成个圈,圈大点。
细胞质内的点疏松。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各部分结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种皮,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果皮和种皮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与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胚。
它可分为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四部分。
试题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2)右手捏紧捏紧刀片,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醮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清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2、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临时装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装片片。
(2)认真观察,分清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发现下表皮的保卫细胞较多。
4、画图: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
试题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A、B分别用刀切碎、拌匀,C不做任何处
理,为对照。
2、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
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号1、2、3。
分别将A、B、C放入3支试管中,再1号试管中注
入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但不进行搅拌。
最后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5到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然后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变化。
现象与结论:试管中颜色变蓝的是2好试管、3号试管;没有变蓝的试管是1号试管,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试题六观察动物小肠的内部结构
实验步骤:
将小肠洗净并剪成3—4cm长的小段。
区分小肠的内外表面,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看看小肠内表面上有什么特点。
实验结论:
小肠内表面的特点: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
试题七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观察其中的血流情况,可发现其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观察不同血管的管径大小和其中的血液流动速度有什么特点。
注意:观察的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实验现象:
1、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
试题八:观察心脏的结构
1、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心脏的外形像桃子;再用手捏心房壁(心脏上方)和心室(心脏下
方)壁,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可以发现心房壁比心室壁薄;然后捏心室的两侧壁,可以发现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
参照模型观察心脏的四个腔,通过观察可知:两个心房之间是不相通的,两个心室之间是不相通的。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两者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相连,两者之间有动脉瓣。
3、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通过探究和观察可以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
其中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
试题九: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1、取一个气球,往里灌进少量的水,将饮料吸管插进气球口,用手压扁吸管,然后用橡皮
筋扎紧气球颈部。
2、将饮料吸管折过来后,用另一根橡皮筋扎紧。
3、将硬塑料板剪成两个尾鳍形状的硬塑料片和一个塑料刀。
4、把剪成尾鳍形状的硬塑料片放在气球颈部两侧,用一根橡皮筋扎好后,用订书机把两片
“塑料尾鳍”的边沿订在一起。
然后将塑料刀从下向上插入两片之间。
把这个模型“鱼”
放入一盆水中。
5、用一个手指轻轻按住“鱼”的前部,再拨动塑料刀,是“鱼”的“塑料尾鳍”左右摆动,
观察这条“鱼”能否前进。
实验结论:
这条“鱼”在游泳时,摆动它的“尾鳍”,说明鱼的尾鳍作用是产生前进的动力。
试题十:观察蚯蚓
1、根据你的经验,为蚯蚓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取一个大小适中的容器,放入适量的
含腐殖质的土壤,并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然后在土壤中放入几条活蚯蚓,再在土壤上放入一些菜叶、果皮等。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它的身体分为许多体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
(3)用湿手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蚯蚓适于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常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2、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在身体前端有一个环带。
3、用湿手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感觉,这是因为触摸到了蚯蚓的刚毛。
4、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时,会发出吱吱声。
蚯蚓运动时,先固定后部,再往前伸长。
再固
定前部,然后收缩身体的后部。
蚯蚓在粗糙纸上的运动与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相比较要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