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肝功能检验报告单怎么看通过肝功能化验可以了解到肝脏功能的具体情况,主要是对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定性的反应,为各类肝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可靠根据。
肝功能检验能够通过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肝疾病的发展情况、严重程度等。
因此肝功能检验在临床治疗中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对于正常人群来说,面对肝功能检验单时,无法了解各个指标的变化,因此本文将针对肝功能检验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介绍。
1.酶类对于人体的肝脏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所摄入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物质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需要注意的是,在代谢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故在肝脏细胞中酶的含量水平较高,在肝功能检验中,常用的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
ALT在各类器官中均有分布,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另外在肾脏、心脏以及骨骼肌中均可检测到ALT的存在,在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部分存在于线粒体中,在肝细胞中其活性是血清的数千倍,因此若有1%的肝细胞发生变化,血液中的ALT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AST在各个器官中均有存在,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当中,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当肝脏出现损伤情况后,ALT和AST的指标均会随之上升,特别是在急性病毒性感染中,两者指标的上升程度会高于正常指标的数倍。
ALT是在肝功能检验中,明确肝损伤最为敏感的指标。
AST、ALT的变化更多存在于酒精、化学物质以及药物所导致的肝脏损伤中,其中包括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以及胆道疾病等。
ALP是存在于pH9~10.5的碱性环境中催化的有机磷酸酯水解的酶。
在血清中ALP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等,也有部分存在于小肠和妊娠期的胎盘组织中。
该指标的生理性上升主要发生在新生儿以及儿童等群体中,因为他们处于骨骼生长期,故ALP属于生理性增高,若在肝功能检验单中发现儿童、新生儿的ALP单纯性上升,说明其处于正常状态,并不是证明肝脏受到损伤。
肝功能检验报告单怎么看通俗易懂解读1、肝功能报告单长啥样儿?医院出示的肝功能体检报告单都长这个样:(体检报告单样本)2、上面那些东东分别指什么?项目简称:即每个项目的英文简称项目全称:即反映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浓度:即患者体内各项指标的浓度项目单位:即每个指标的计量单位结果描述:即患者体检结果与参考值相比,是否异常参考范围:即每项指标的正常值3、给项目分个类每个医院的肝功能体检项目千差万别,事实上多数时候,我们看这12个指标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看看这些项目的名称,有何启发?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分个类啊!按照临床意义的不同,我们一般把这12个指标分为三类,这样解读就更容易:1.反映肝脏受损情况:即肝细胞是否受损,如果受损,有多严重?主要看3个指标(见上表)2.反映肝脏合成情况:即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否异常。
有时肝细胞受损,但合成能力依旧正常,就像人受伤了依旧能走路一样。
主要看4个指标(见上表)3.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情况:即肝细胞中的胆红素代谢是否异常,如果代谢正常,是否发生其他原因的堵塞现象。
主要看5个指标(见上表)4、每个体检项目有何意义要想准确读懂报告,就要清楚理解每个项目的前世今生,不要怕,以下描述都是人话,绝对看得懂。
一、反映肝脏受损情况的指标A.谷丙转氨酶(ALT)有些报告单会写它的医学术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回事儿。
ALT(以下都用英文简称)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当肝细胞坏死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里的ALT浓度猛增。
说明:ALT也分布在心脏的心肌细胞中,所以你不能看到ALT升高就说肝脏有问题,也可能是心脏有问题。
正确的说法是,ALT升高,肝脏不一定有问题;但肝脏出问题,ALT一定升高。
B.谷草转氨酶(AST)有些报告单会写它的医学术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回事儿。
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肝功能化验单解读_肝功能化验单怎么看肝功能化验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肝功能化验单解读,供大家阅读!正常的肝功能化验单解读一、谷丙转氨酶(ALT):0~40μ/L二、谷草转氨酶(AST):0~40μ/L三、碱性磷酸酶(ALP):30-90u/L四、谷氨酰转肽酶(GGT):小于40单位五、总蛋白(TP):60-80克/L;白蛋白(A):40-55克/L;球蛋白(G):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1.5-2.5:1六、总胆红素:1.71-17.1μmol/L(1-10mg/L);间接胆红素1.7-13.7μmol/L;直接胆红素:1.71-7μmol/L(1-4mg/L)七、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
肝功能化验单解读一、肝脏合成功能(一)白蛋白(Alb)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好的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消耗过多,丢失增多。
慢性肝病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二)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损害时,相关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这是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PT延长,维生素K又无法纠正,预示肝功极差。
在爆发性肝功能衰竭,PT是一项重要的早期诊断指标。
(三)脂质和脂蛋白脂质和脂蛋白不是肝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但是在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胆固醇酯水平降低,而且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比。
慢性肝脏疾病时,脂蛋白降低,而且其水平与转氨酶、胆红素呈负相关。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胆红素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1.1mg/dl(17.1μmol/l),其中70%是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
脂肪肝体检报告1. 背景信息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肝脏内脂肪的积累超过正常范围。
脂肪肝多数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健康、长期饮酒过量、肥胖等原因引起的。
早期脂肪肝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因此,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2. 体检指标脂肪肝的体检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检测、肝脏超声检查等。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2.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男性是10-40 U/L,女性是7-35 U/L。
ALT是肝脏细胞损伤的指标,脂肪肝患者ALT值通常会升高。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男性是15-40 U/L,女性是13-35 U/L。
AST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心肌中,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受损有关。
•总胆红素(TBIL):正常范围是3.4-17.1 umol/L。
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和,其升高可能与肝脏功能异常有关。
•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范围是0-6.8 umol/L。
直接胆红素是肝脏分泌的胆红素,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2.2 乙肝病毒检测乙肝病毒检测是了解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手段,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的标志性指标。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患者可能有传染性。
•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病毒已被清除。
2.3 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有无异常结节等。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脂肪肝的存在及其程度,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肝功能在临床上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目前,肝功能在临床上开展的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肝功能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
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肝功能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肝功能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
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
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
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
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肝功能报告单全面解读一、基本项目二、空腹原因三、十项检查四、检查意义五、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六、最新项目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的检查。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要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还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检查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检查项目都需要做,通常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
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澳献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
通过检查血液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做出准确的检测。
一、基本项目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酶学指标、脂质代谢功能、肝脏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检测。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1.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斑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1.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1.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1)、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Y一谷氨酰转肽酶(Y-GT)及碱性磷酸酶(A1.P)等。
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
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用八个指标教你如何看懂肝功能检验报告单肝脏的功能主要包括代谢功能、分泌功能、合成功能以及解毒功能一、代谢功能。
1、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值范围为0~40U/L。
当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值超过正常值说明肝脏细胞受损,可能存在炎症。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值范围为0~45U/L。
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超过正常值时,提示肝脏细胞的损伤。
二、分泌功能。
1、碱性磷酸酶(ALP):该指标是反应肝内占位性病变、肝外胆道梗阻以及骨病的重要指标,同时还会有生理性的碱性磷酸酶升高,比如可见于妊娠期、发育儿童以及高脂肪或高糖饮食后等。
2、γ-谷氨酰转肽酶(GGT):该指标的异常,提示可能会有胆道梗阻或肝炎。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TBil/DBi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黄疸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还可以通过总胆红素来判断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及肝脏是否存在严重损伤。
三、合成功能。
1、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为11~13秒。
凝血酶原可以帮助诊断重症肝炎及早期的肝硬化,同时还可以帮助诊断先天性凝血疾病和获得性的出血疾病。
2、血清白蛋白(ALB):正常值为35~55g/L。
常用于帮助诊断肝脏疾病及其预后。
四、解毒功能。
关键指标是血氨,其正常值为18~72μmol/L。
血氨值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性脑病以及其他的肝脏疾病,血氨值低常见于低蛋白饮食及贫血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高蛋白饮食及运动后查血氨值也会有生理性的升高。
不同医院的检测方法也会导致出现不同的肝功能正常值,所以以上数值仅供参考,具体的数值要根据医院的检测方法而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与治疗。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肝功能化验单是用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它主要通过血液检测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下面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解读。
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AFP水平较低。
如果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肝癌或其他肝脏疾病。
2.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和AST是两种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的酶。
它们的升高通常表示肝细胞受损。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因此,ALT的升高往往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而AST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其他组织中,所以AST的升高可能反映非肝脏疾病的存在。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这三个指标用来评估胆红素的代谢情况。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水平比较稳定。
直接胆红素是在肝脏中形成的废物,如果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胆道梗阻、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
间接胆红素是在肝脏外形成的,如果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表示溶血性贫血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胆红素异常。
4.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蛋白质是肝脏合成最多的物质之一,它们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蛋白是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白蛋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球蛋白则包括了其他多种蛋白质。
如果总蛋白、白蛋白或球蛋白的水平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
5.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常见的肝脏酶,它的升高可能与肝脏胆道梗阻或其他肝脏疾病有关。
6.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另一种肝脏酶,在肝脏疾病和酒精滥用时常常升高。
综上所述,肝功能化验单包含了多个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进而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肝功能检查,指标异常就是有肝病?丨教你一分钟看懂化验单要说体检报告里最抽象也最常见的,大概就是肝功能化验单了。
但有些人在进行肝功能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肝功能指数异常,顿时感觉自己心里忐忑不安,感觉自己的肝是否出现异常毛病。
还有一些人看到自己指数显示异常,立马胡乱找药盲目服用。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看不懂肝功能化验单,今天就请专业医生教你一分钟看懂化验单。
肝功能指标,主要分为三大类——转氨酶、胆红素和蛋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类:转氨酶转氨酶偏高是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
它是一系列酶的总称,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叫谷丙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叫谷草GOT)、碱性磷酸酶(ALP或AK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或LDH)这五种。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肾脏等组织的细胞内。
一般检测结果偏低意义不大,如果显著升高,就说明细胞被破坏,ALT和AST被大量释放进入血液。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和AST可超过正常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且ALT上升更明显,ALT/AST>1 。
慢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情况下转氨酶可轻度升高或正常。
劳累、熬夜、饮酒、感冒,也会导致ALT或AST超过正常范围一点点。
2.碱性磷酸酶(ALP或AKP)在肝脏的碱性磷酸酶主要由胆汁排出,如果排泄过程中出现异常,比如胆管阻塞、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瘀滞等情况下,就会引起ALP偏高。
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也很活跃。
因此,妊娠中晚期的孕妇、生长中的儿童、骨折愈合期,ALP也会生理性地增高。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GGT升高的主要原因有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等引起的胆汁瘀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等。
4.乳酸脱氢酶(LD或LDH)引起LDH升高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各种肝脏疾病以外,骨骼肌损伤、急性心梗、肺栓塞、恶性肿瘤、贫血、休克等情况下都会明显升高。
肝功能检验报告单怎么看我们都知道,肝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器官,肝脏属于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是人体血液的化工厂,本身有着合成、代谢解毒等多项效果,进行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检查各项生化指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以此判断肝脏是否受损以及产生的受损程度。
因此,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不过当我们检查肝脏功能的时候,对于获取的体检列表无法了解,不知道怎么去看肝功能检查报告单。
基于此,一定要参照检查表中的正常范围或者参考价值,并且看看结果和报告单是否正常,这是因为肝功能指标的不同结果可以将不同的条件体现出来,肝功能分为多项指标,大部分患者都做过肝功能方面的检查,不过根本不清楚怎样对肝功能检查报告单进行查看。
所以,要想查看肝脏的功能,可以依照正常范围或者参考值和自己的检查结果相互比较,在这其中,肝功能检查涉及到蛋白质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血脂代谢检查等。
1、酶类当进行体检的时候都会抽查肝功能,肝功能化验单应该怎么看,大多数人都是一无所知的。
其实抽血查肝功能,主要查看以下几项指标。
当前,存在的几种酶如下所示,比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这些类型的正常值在实验中被标记出来,当采取的实验方式不一样的话,获取的酶值也是不同的。
首先,内肝脏的功能非常强大,包含了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物质,都是处于肝脏内进行代谢的,在代谢期间,酶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因此肝细胞内涉及到诸多的酶类。
一般来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通常是分布在肝脏中,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和心肌等组织中。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则是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当肝细胞受损以后,细胞中包含的这两项酶将会被释放到外周血内,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不过前者较为灵敏一些,两者的正常值一般低于40U/L。
因此在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问题以后,都会导致两者上升,除了肝病心肌梗死以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骨骼系统疾病、肺梗死转氨酶随之上升。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都会的要一份检查报告,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检查一样,但是当患者拿到检查报告之后对上面的医学数据真实一头的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代表了什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的检查报告上的相关数据都是代表了什么: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一看化验单肝功能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st,旧称谷草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lt,旧称谷丙转移酶)均升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gt)也可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简写alp)升高。
约30%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多,表现为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apo b)和总游离脂肪酸的升高,约50%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
二看b超结果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b超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应列为本病的首要检查方法。
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
肝脏呈弥漫性肿大,轮廓较整齐,表面平滑。
肝边缘膨胀变钝。
肝脏切面前半部光点细而密,回声增强,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
如肝超声强度明显大于肾脏和脾脏的回声强度,应多考虑为脂肪肝。
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
体检查出脂肪肝应该怎么办1.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
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
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
此外,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这些与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
这些代谢指标,与脂肪肝有一定的关联性。
2.绝对禁酒。
脂肪肝相关检查报告分析尊敬的先生/女士,感谢您把您的脂肪肝相关检查报告交给我们进行分析。
在这封信中,我们将对您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并为您提供一些建议。
检查结果如下:1. 超声波检查:在右上腹部,肝脏呈现弥漫性脂肪浸润,肝脏回声增强。
2. 血液检查:-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10-40 U/L,您的AST值为56 U/L。
- 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9-46 U/L,您的ALT值为72 U/L。
- γ-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范围为0-50 U/L,您的GGT值为85 U/L。
- 脂肪肝指数:您的脂肪肝指数为2.5,高于正常范围。
基于您的检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结论:您的超声波检查显示肝脏呈现弥漫性脂肪浸润,这说明您已经被诊断为脂肪肝。
此外,您的血液检查结果也显示了异常的肝功能酶水平,如AST、ALT和GGT,进一步确诊了脂肪肝的存在。
2. 脂肪肝的定义和原因: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中脂肪的过度积聚。
常见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饮酒过量、糖尿病等。
脂肪肝在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可能进一步导致肝炎、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
3. 建议和治疗方案:- 调整饮食习惯: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比例。
避免过量饮酒,尽量减少摄入糖分和添加剂。
- 控制体重:如果您超重或肥胖,减少体重可以帮助改善脂肪肝。
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逐渐减轻体重。
- 预防糖尿病:通过精确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 药物治疗: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处理脂肪肝。
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更多信息。
4. 定期检查:为了监测脂肪肝的进展和疾病控制效果,建议您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其他相应的检查。
定期的检查将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请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和建议目的,最终的治疗方案应由您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教你明白看懂肝功能检测化验单来源: zfgfz 作者:陈医生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蛋白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脂类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等。
一、如何看血清酶学化验单常见以下几种酶:谷丙转氨酶(英文简写为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 或GOT)、碱性磷酸酶(英文简写为ALP)、γ-氨酰转肽酶(英文简写为γ-GT)、胆碱酯酶(英文简写为CHE)。
它们的正常值一般在化验单上标示出来,如果采取的化验方法不同,各种酶的值也就不同。
通常的参考值是:ALT<40U;AST<40U;ALP:30-133U;CHE:3278-13200U;γ-GT<40U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
如果这两个值远远高出正常值,则应该怀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
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当肝细胞损伤时即逸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中。
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 升高间接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
二、如何看胆红素代谢化验单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
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为:血清总胆红素:1.7l-17.1µmol/L;间接胆红素:0~6.81~mol/L;直接胆红寨:1.7-10.2µmol/L。
血清总胆红素的临床意义:①判断有无黄疸或黄疸的程度:TBil 17~34µmol/L为隐性黄疸,34~170pµ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µ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µmol/L为高度黄疸;②判断黄疸的类型:TBii在340~510µmol/L 者多为阻塞性(完全梗阻)黄疸,不完全性梗阻多为170~265µmol/L,肝细胞性黄疸多为170~200µmol/L,溶血性黄疸很少超过85µmol/L;③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定黄疸类型:TBil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
如何看肝脏检查报告当我们进行了肝脏检查后,拿到那份充满专业术语和数据的报告时,往往会感到一头雾水。
别担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看懂肝脏检查报告,了解自己肝脏的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功能检查这一部分。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它们的正常范围在 0 40 U/L 左右。
如果这两个值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害,比如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但要注意,轻度的升高不一定就代表有严重的疾病,有时候剧烈运动、熬夜、饮酒等也可能导致它们暂时升高。
胆红素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升高可能会让我们的皮肤和眼睛发黄,也就是出现黄疸。
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一般在17 171 μmol/L 之间。
如果总胆红素升高,同时直接胆红素所占比例较大,可能是胆管堵塞引起的,比如胆结石、胆管炎等;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是溶血性疾病或者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的。
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
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在 3555 g/L 之间,它主要由肝脏合成。
如果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合成能力下降,或者存在营养不良、肾脏疾病导致蛋白丢失过多等情况。
球蛋白则与免疫功能有关,如果球蛋白升高,可能是身体存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接下来是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报告,比如 B 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
B 超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如果报告中提到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血管纹理清晰,那就说明肝脏的结构大致正常。
但如果发现肝脏增大或缩小、回声增强或减弱、有结节或肿块等,就需要进一步关注。
比如,肝脏回声细密增强,可能提示有脂肪肝;如果发现有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可能是囊肿、血管瘤、肝癌等,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
肝功能化验单是一份重要的医学检查报告,包括肝脏的自身功能评估和临床病变的检查。
它能帮助诊断出肝脏疾病的原因,以及不正常的机体反应。
肝功能化验单的内容包括多个化验指标,一般指AUDIT/ALT和AST/ALP,这些化验数值能帮助确诊肝脏疾病,包括感染、肝硬化、肝炎、肝癌等。
NOR可显示肝细胞总蛋白质水平,含量低于正常可能表明肝脏受损。
BIL可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过高可能表明肝脏有损坏,或者原发的消化系统性疾病。
ALK可显示肝功能,过高表示肝脏受损,或可能指示肝癌发生。
TG和HDL/LDL也可帮助诊断肝脏疾病。
此外,肝功能化验单还可以检测出抗体及血清肝糖原浓度,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某些罕见病症,如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梅毒和淋巴瘤。
总而言之,肝功能化验单是一份重要的检查报告,其结果可以帮助诊断出多种肝脏疾病,指导治疗,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体检报告怎么看脂肪肝脂肪肝是现代人群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肝脏病,一旦患上脂肪肝,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及生命健康,因此人们在体检时也开始重视脂肪肝的检查。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体检报告中涉及脂肪肝的指标和解释仍然较为模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体检报告中的脂肪肝指标和如何进行解读。
一、脂肪肝指标1.ALT和ASTALT是谷丙转氨酶,AST是谷草转氨酶。
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的含量较低。
而如果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它们就能够流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含量也会上升。
脂肪肝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但ALT和AST水平的升高是其最早也最常见的一个体征。
2.GGTGGT是谷氨酰转肽酶。
在正常情况下,GGT的含量较低。
而如果肝脏受到损伤时,GGT就会释放到血池中,其含量也会升高。
GGT升高常与酒精摄入量过大、肝炎、脂肪肝等病症有关。
3.肝脏彩超肝脏彩超广泛应用于肝脏等腹腔器官的检查。
脂肪肝经彩超可以清楚地看到肝脏内部沉积的脂肪,从而进行判断。
二、如何进行解读1.无脂肪肝:如上述几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基本可以判定为无脂肪肝。
2.轻度脂肪肝:依靠肝脏彩超检查可见肝脏内有轻度沉积脂肪,而其他几项指标则仍在正常范围内。
3.中度脂肪肝:依靠肝脏彩超检查可见肝脏内有明显沉积脂肪,而ALT、AST和GGT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重度脂肪肝:依靠肝脏彩超检查可见肝脏内脂肪沉积非常严重,而ALT、AST和GGT的水平明显升高。
三、注意事项1.以上几项指标均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脂肪肝的标准,只有多项指标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2.脂肪肝不仅与过度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也与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因此,患有脂肪肝的人应注意饮食习惯,并积极进行运动,同时注意定期体检以及平时的健康管理。
总之,通过对体检报告中的脂肪肝指标的了解,可以对各种程度的脂肪肝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如果发现自己的血液指标明显异常,应及时请教专业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对症治疗,避免严重危害健康。
mri 诊断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
而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准确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和监测。
下面将介绍MRI诊断脂肪肝的常用标准。
1.脂肪肝分级法根据脂肪在肝脏内的程度,国际上一般将脂肪肝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MRI可以通过对肝脏信号的定量化测量,来获得脂肪肝的分级结果。
1.1轻度脂肪肝: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较少,MRI中肝脏信号较正常肝脏稍亮或稍暗,脂肪含量通常在5%以下。
1.2中度脂肪肝:肝脏信号相对较亮,脂肪含量通常在5-33%之间。
1.3重度脂肪肝:肝脏信号明显增亮,脂肪含量通常在33%以上。
2.脂肪分数法脂肪分数也是常用的评估脂肪肝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脂肪信号和肝脏信号的测量,计算脂肪分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油脂选择性成像或“DIXON”的方法。
2.1油脂选择性成像:该方法通过不同的脂肪信号和肝脏信号的组合,计算得到脂肪分数。
脂肪分数为0表示无脂肪,为1表示完全为脂肪。
2.2 DIXON方法:DIXON序列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它可以通过特定的脉冲序列获得脂肪和肝脏的信号。
通过计算得到脂肪分数,0表示无脂肪,1表示完全为脂肪。
3. T1加权成像法MRI的T1加权成像常用于脂肪肝的诊断。
在T1加权成像中,脂肪和水的信号会有不同的强度。
在正常肝脏中,脂肪的信号较低;而在脂肪肝中,由于脂肪堆积的增多,肝脏信号会明显增高。
4.特殊脉冲序列MRI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脉冲序列来诊断脂肪肝。
4.1脂肪抑制序列:通过采用特殊的脉冲序列,可以抑制脂肪信号,使得肝脏中的脂肪更清楚地显示。
4.2反转恢复序列:该序列可以使脂肪信号变为高信号,使脂肪分布更明显。
综上所述,MRI作为一种无创、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测量肝脏信号、脂肪分数,或者使用特殊的脉冲序列等方式诊断脂肪肝。
通过MRI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监测病情。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都会的要一份检查报告,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检查一样,但是当患者拿到检查报告之后对上面的医学数据真实一头的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代表了什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的检查报告上的相关数据都是代表了什么:
一看化验单
肝功能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st,旧称谷草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lt,旧称谷丙转移酶)均升高。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也可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简写alp)升高。
约30%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多,表现为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apo;b)和总游离脂肪酸的升高,约50%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
二看b超结果
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b超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应列为本病的首要检查方法。
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
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
肝脏呈弥漫性肿大,轮廓较整齐,表面平滑。
肝边缘膨胀变钝。
肝脏切面前半部光点细而密,回声增强,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
如肝超声强度明显大于肾脏和脾脏的回声强度,应多考虑为脂肪肝。
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
体检查出脂肪肝应该怎么办1.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
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
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
此外,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这些与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
这些代谢指标,与脂肪肝有一定的关联性。
2.绝对禁酒。
“酒精肝”的全称是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脂肪肝的一种。
即使有些脂肪肝患者不是酒精肝,但肝脏已经“生病”,无法继续有效处理喝进去的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3.给肝脏减肥。
脂肪肝是所有肝病中少有的一个可以逆转的肝病,特别是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非常高,不仅要给肝脏减肥,更要全身减肥,以免发生其他代谢疾病。
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
由于脂肪肝的排除毒素、净化血液和排除废物功能大减,因此应尽量少摄入脂肪,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给肝脏一定的休息调整时间。
5.尽量避免各种药物,治疗药物须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有专家表
示,一旦脂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就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绝不能擅自加大药量。
6.多吃有机食物,特别是新鲜蔬果。
据了解,吃散养家禽等肉食有助于脂肪肝的康复,脂肪肝患者要多吃有机蔬菜,建议每天食用新鲜绿叶蔬菜500克。
7.注意补充重要氨基酸和蛋白质。
N;乙酰半胱氨酸等氨基酸可以保护肝脏功能,预防肝部炎症,进而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病情,鸡肉在烹饪过程中能释放出半胱氨酸。
此外,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要注意,红肉每周只能吃一次,鸡蛋黄每天不超过2个,蛋白质的最佳来源是三文鱼等肥鱼和虾。
脂肪肝相关知识:
1.治疗脂肪肝的食谱大全
2.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3.如何检出脂肪肝
4.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
5.治疗脂肪肝的食谱
6.治疗脂肪肝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