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住宅平面组合方式
- 格式:pptx
- 大小:80.82 KB
- 文档页数:17
姓名:杨志康学号:111409020230班级:工程管理112班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X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不同的住宅建筑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
下面将依次谈谈各类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上的区别!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独立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1.低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因而既可以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也可以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
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4)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1)独院式(独立式卜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双联式(联立式火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
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能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3)联排式: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3户以上。
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迂回,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
2.多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问答题一、集合式住宅一栋建筑内集合一定数量的住宅单元(家庭单元)产生因素:1.工业革命后,许多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膨胀,住宅奇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尽量减少土地用量,住宅向空间纵向与集成化发展。
3.造价低,方便施工,便于大量建造(工业化,模数化)。
4.第三者介入,形成住宅产业,发展商、政府与购买者。
5.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密斯、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等作过大量新型社区的实验。
6.技术方面,二战后,由于战争破坏,许多城市大量建造工业化住宅,高层建筑出现,解决了大部分人尤其是经济贫困者的居住问题。
新型结构、电梯、设备为此提供可能。
二、住宅建筑的功能组成1.一般来说:住宅的居住单元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居室:起居室、餐厅;卧室、书房辅助用房:厨房、卫生间、洗衣间、车库交通空间:单元入口、楼梯间、入户门厅(玄关)、走道室外部分:阳台、露台、院子储藏空间:储藏室、阁楼、壁柜、吊柜、地下室2.小起居室设计的几种手法:当前小户型设计(100以下)成为主流,受面积限制起居室不可能做的很大,这和起居室需要的开敞、通透形成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采用以下几点。
扩大视野,可加大开窗面积,增加空间的纵深;注意墙面划分,简化装修线角;改变尺度感,适当降低窗台及踢脚线高度。
可使房间显得高大;色彩的处理,起居室定棚色调偏冷一点,可获得深远、广大的空间感觉。
三、住宅建筑的套型组合与设计认识套型1.户型套型设计要求及措施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户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二者的关系:住宅套型设计就是为了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设计基本要求:居住者对住宅套型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最基本的是能够避风雨,御暑寒,保安全。
进一步则是必要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热、声、光环境等卫生要求。
从空气环境质量来说——要保证空气的洁净度,也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其浓度不宜超过0.1%从室内声环境方面来说——住宅内外各种噪声源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产生干扰,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和睡眠,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12(总分100,考试时间13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7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社会控制的含义是( )。
A. 指建立在积极的社会个人顺从的动机上B. 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众的调适和发展C. 处理人们行为而产生的诸如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等D. 建立在惩罚或对某些惩罚的一种畏惧心理之上2. 在中庭设计的要求中,不包含的是( )。
A. 使用合理B. 空间得体C. 结构合理D. 美观华丽3. (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塔。
A.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B.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C.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D. 陕西扶风法门寺塔4. 下列城市电网典型结线方式中,不宜在城市高压配电网中采用的是( )。
A. 放射式B. 环式C. 多回线式D. 格网式5. 自然环境包括:①土地;②空气;③淡水;④食物;⑤能源;⑥原料;⑦地质;⑧地貌;⑨气候;⑩生物。
在这十项中,对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 )。
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①②③⑥⑨⑩D. ①②③④⑤⑥6. 矢量模型的适用对象为( )。
A. 大比例、边界明确的事物B. 大比例、边界模糊的事物C. 小比例、边界明确的事物D. 小比例、边界模糊的事物7. 低层住宅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A. 适应性强,既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B. 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低C. 对基地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己动手建造D. 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8. 排水体制可分为( )。
A. 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分流制B. 合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C. 分流制、合流制D. A和B9. 人行道宽度由( )确定。
A. 步行交通需要的宽度B. 路幅宽度和步行交通需要的宽度C. 步行交通需要的宽度和地下管线和绿化布置与人行道宽度的关系D. 路幅宽度及地下管线和绿化布置与人行道宽度的关系10. 标志一个城市地价最高的地方一般位于( )。
第五章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第一节住宅类型一、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1.按居住建筑的平面类型分类:独院式(独立式)、并联式(联立式、联排式)、梯间式、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内天井式(大内天井、小内天井)、跃层式、跃廊式、复式。
共九种类型,基本包括了所有住宅的类型,也是住宅分类的主要方法。
住宅的类型:独院式: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
联排式: 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
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
内廊式:中间有一条公共走廊,住宅布置在走廊两侧各户毗邻排列。
外廊式:采用靠外墙的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
内天井式: 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
点式: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跃廊式:住宅是由通廊(内廊或外廊)进入各户分户门,每户再由户内梯进入另一层,每户占有上下二层以上的空间的住宅。
梯间式住宅: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相对安静,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内廊式住宅:1) 以走廊连接多户住宅2)通风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户间干扰点式住宅:又称点式住宅,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独立建造的住宅–四面临空,可开窗外墙较多,有利于采光通风–地形处理自由度大,便于零星基地–外墙面积大,不利于节能跃层式住宅:一般指的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层。
–利用顶层做跃层,退台,减少日照间距–有效利用空间,丰富立面效果,带来很好的效果,户内空间富于变化错层住宅:户内楼面高度不一致,错开之处由楼梯或台阶联系。
错层式与复式房屋的区别:两种房屋均处于不同层面,但复式层高往往超过一人高度,相当于两层楼。
而错层式高度低于一人,人站立在第一层面平视可看到第二层面。
因此,错层有压缩了的复式之称。
另外,复式的一、二层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错开。
1.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通常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
建筑功能通常起主导作用,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是达到建筑目的的手段,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但也不完全是被动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在同样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跟公共建筑两种按层数分类住宅建筑底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1层多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手段4)建筑防火要求5)经济条件4. 建筑的分级:按设计使用年限跟耐火程度可分为不同建筑等级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跟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分四级)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的图纸跟文件: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工程概算书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6.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7.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度是确定房间面积和大小的主要依据8.气象资料包括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是解决建筑物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的重要依据9.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10.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房屋建筑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1.试描述建筑的概念1)建筑物最初是人类为了躲避风雨和防备野兽侵袭的需要而产生的。
2)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还建造了石环,石台等原始的宗教和纪念性的建筑。
3)随着社会生长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和复杂,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他们再使用功能,所用材料,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4)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且总是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5)建筑物作为人们亲手创造的认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它除了具有满足物质功能的使用要求以外,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又常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2.如何确定建筑物的类别和等级1)按照使用性质: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按照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大量性建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
如住宅,学校。
大型性建筑:规模宏大的建筑。
如大型办公楼。
3)按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1~3层建筑多层建筑:3层以上24米以下住宅建筑中,7~9层定为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耐火等级: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性质重要或规模宏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大量性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5)按建筑耐久年限分类一级建筑:耐久年限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50~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25~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耐久年限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建筑。
3.什么是兩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
各阶段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再两个设计阶段之间,加上技术设计阶段,用来渗入解决各工种之间的协调等技术问题。
住宅建筑类型特点住宅建筑类型及特点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由于住宅建筑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景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布置前,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和确定住宅建筑类型。
住宅基本可分为单元式和低层花园式住宅两大类。
单元式住宅由于在水平和垂直面上空间利用的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单元形式,如在水平面上的变化产生了大进深式和内天井式,在垂直面上的变化产生了跃层式和错层式,又由于在垂直和水平公共交通组织上的不同处理而产生了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和集中式等各种类型的住宅,还有形体上作一些变化的台阶式住宅等。
一般来说,梯间式在多层住宅中采用较多,集中式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较多。
低层花园式住宅有独院式、双联式和联排式三种,层数为1~3层。
每种类型的住宅每户都占有一块独立的住宅基地,基地的规模根据住宅类型、住宅标准和住宅形式的不同,一般在250~500平方米之间。
每户都有前后院,前院为生活性花园,通常面向景观和朝向较好的方式,并和生活步行道联系;后院为服务性院落,出口和通车道路联接,独立和并列住宅每户可设车库。
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住宅建筑造型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造型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方便生活,美化城市景观,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因而必须予以重视。
合理地选择住宅的类型一般应考虑:1.住宅标准。
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百姓住宅建设的新需求,住宅建筑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以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2.住宅层数。
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经济,而多层住宅又比高层住宅经济,但低层住宅占地面积大,较适宜规模较小的城市或用于较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
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及平面组合设计发表时间:2017-10-12T10:55:35.2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作者:李飞[导读] 在现代建筑结构日常复杂化和丰富化的今天,建筑的结构开始朝多元化发展,要保证建筑科空间的使用质量。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摘要:建筑设计不仅要研究每一个空间的设计要求和方法,还需要研究每一个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其较为复杂的关系中,找出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以便更好地使用建筑的空间。
关键词: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平面组合引言在现代建筑结构日常复杂化和丰富化的今天,建筑的结构开始朝多元化发展,要保证建筑科空间的使用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就必须要在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方法上作出正确的选择,保证设计组合方法符合建筑的要求。
1 建筑的平面功能分区建筑的空间使用功能种类繁多,功能分区与结构组成方面有着许多类似点。
各个区域彼此独立,在功能上又联系紧密,在整体上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使用便捷的综合功能体。
根据不同用途的各类型建筑可将功能分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1主要使用部分主要使用部分是指建筑物使用的生活空间,包括公共活动区域与私密区域,如起居室、卧室、厨房等等,对于有些建筑物,还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划分各种类型的房间。
1.2次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的建造是为了满足基本的使用目的而需要的辅助房间或设备用房,如比如卫生间、贮藏室、衣帽间等,这些建筑的空间大多是给使用者直接使用的。
1.3交通使用部分交通使用部分是为了联系上述各个房间以及提供人流来往的外立面部分,包括走廊、楼梯间等。
上述三大部分是根据它们的使用功能来划分的,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绝对分开,在主要使用空间内也有用来供人流通行的交通空间,目前许多建筑物在设计交通空间的时候都普遍设的较宽,除了方便通行外,还可当做交往大厅使用。
2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2.1 居住区域设计开放的起居区域主要包括起居室、餐厅、进厅、工作或娱乐区域,空间如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