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松花江水系水污染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14.90 KB
- 文档页数:2
水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调查和了解当前我国水污染的情况,以及探讨水污染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
二、实践过程。
1. 走访调查,我们小组成员前往当地的河流、湖泊和水库进行实地调查,观察水质情况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水质的看法和感受。
2. 数据收集,我们查阅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收集了有关水污染的案例和影响分析。
3. 座谈交流,我们与环保志愿者和相关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三、实践成果。
1. 调查发现,我们发现了一些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质严重下降,甚至无法直接饮用和生活用水。
同时,一些工业废
水和农业农药也成为了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2. 影响分析,水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水源受到污染后,居民不得不购买瓶装水来饮用,增加了生活
成本。
同时,水污染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水生物的生
存和繁衍。
3. 建议提出,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
括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水处理,推广节水理念,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
四、实践体会。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水污染对社会和环境的
危害,也意识到了改善水质的重要性。
我们将继续关注水污染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改善水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们
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共
同呵护我们的水资源。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水域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水域调查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水域调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原因(一)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我县地表水质应符合三类水体功能,力争控制在二类水体标准,水质应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功能。
将国家标准与我县监测站近几年来地表水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我县嫩江干流城镇段面地表水质超过了国家标准中的四类标准限值,严重时达到五类标准限值,只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功能。
城镇内两个排水口,其中城西氧化塘排水口是雨污合流排水口,20xx年6月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超标13倍,化学需氧量超标1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51倍;喇嘛河排水口是承纳县内主要工业废水的排水口,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达标,化学需氧量超标7毫克每升,生化需氧量超标2倍,氨氮超标10倍。
辖区内嫩江干流其他两个断面为三类水质,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悬浮物等项目严重超标。
嫩江水系各支流水质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级支流窝里河呈四类水质,门鲁河呈四类水质,卧都河超过五类水质;二级支流泥鳅河超过五类水质。
2、地下水环境状况:城区地下水体出现污染势态,由于污染日益积累,已导致部分区域的地下水无法饮用。
城区南部水位下降,东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质浑浊、涩性、异味,部分家属楼居民饮用水有絮状沉淀和异味,西南部170余户居民饮用水被污染,垃圾场附近地下水水质恶化。
(二)水污染原因1、城镇居民生活污水。
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360万吨,由于我县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嫩江干流,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青少年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探寻水污染问题,践行环保责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及危害,提高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关爱水资源的热情。
3.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
4. 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我国水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6月1日-6月3日活动地点:我国某水污染严重地区四、活动内容1. 调研阶段(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法。
(2)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水污染现场图片、视频等资料。
(3)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及应对措施。
2. 分析阶段(1)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探讨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 宣传阶段(1)制作宣传海报、视频等,向公众普及水污染知识。
(2)举办水污染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组织志愿者活动,清理污染源,保护水资源。
五、活动成果1. 完成了水污染现状调研报告,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2. 提出了水污染治理建议,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
3. 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积极参与到水污染治理实践中。
4.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水污染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水污染问题,践行环保责任,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 积极参与水污染治理,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排放。
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为了解当前水污染状况及其原因,本次实践选择对某地区的水环境进行调查,并撰写此报告以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
二:调查目的1.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程度;2.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3.评估水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4.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建议。
三:调查地点本次调查选择某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受到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地方。
四:调查方法1.采集现场水样,进行水质分析;2.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获取历史和近期水质监测报告;3.实地考察,观察污染源和受影响的水生态系统;4.访谈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
五:调查结果1.水污染情况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历史数据资料,发现该地区水体中主要存在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其中某些指标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2.污染源分析经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等。
3.影响评估水污染对当地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破坏了水体中的生态平衡;同时,水污染还可能导致当地居民饮水困难,危害健康。
4.解决方案针对水污染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a)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执法力度;b)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c)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处理效能;d)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倡节水环保的生活方式。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当前该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加强环境监管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3.应对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包括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等多方面;4.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附件:1.本文所涉及的数据资料和水质分析报告;2.相关部门的政策文件和法规规定。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调查——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紫竹”团队摘要:通过对松花江中游哈尔滨市四方台至王家屯段的松花江干流的实地考察,结合在松花江沿岸哈尔滨市区、一水源、二水源、何家沟、水上公园等地的政府访谈及当地的居民访谈,并综合以往相关资料,整体了解了近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质现状。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以大学生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同时对其中绿色生态渭河建设比较好的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求推广。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问题分析解决办法目录一.引言二.活动概述1.活动背景2.活动目的3.活动主题4.调研方法5.活动进程三.调查记录四.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调查成果1.哈尔滨水资源概况2.松花江哈尔滨段现状1)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检测点水质状况2)松花江哈尔滨段主要检测点水质指标3)各检测点水质参数柱状对比图五. 松花江哈尔滨段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1. 工厂、企业污水乱排放2. 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六. 建议解决的方法1. 提高河流保护意识2. 景区、公园加大管理3. 加大对企业排污,建筑等垃圾乱堆的执法力度4. 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的设施及制度5. 实施污水截留工程6. 其他方面七.结语八.“紫竹”团队队员名单引言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
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总面积69.32%,迳流总量759亿立方米。
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矿产蕴藏量极其丰富,如:煤、金、铜、铁等。
松花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其中哈尔滨市至佳木斯市是松花江干流中段,河道长432km,穿行于断崖、低丘和草地之间。
而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哈尔滨的龙江人来说,松花江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就是这条美丽而又富饶的松花江水辛勤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热情而又诚恳的哈尔滨人。
因此松花江的水质情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发展、经济建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我们每个哈尔滨人都息息相关,了解、保护母亲河也是我们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关于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快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1一、背景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小河有很多,河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晰。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曾经有一个广告这样说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得到了验证。
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见了,代替它的是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水生植物,也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微生物。
总之,那种绿色很不自然,让人看着不舒服,通过上网查资料我知道这是水体营养化而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
原本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已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迹了,河底的那些漂亮的小石头是否还在那里。
沿着小河一直走到村民的住房前,你不时会发现河面上漂着体积较大的生活垃圾,那些体积小的垃圾就不用说了,小河中的颜色更是鲜艳。
如果你往河水中仔细一看,只觉得这河水颜色很深,还有从村民家流出的生活污水几乎是深色的,汇总起来的水就直接进入小河中,更让人担心的是,小河的水还在当地起着灌溉田地的作用。
当你吃着由这样河水灌溉生产出来的粮食时你有何感想?原先的这些小河还可以供人玩耍,现在的你还敢去吗?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河流污染情况,并确切的对此努力改善,行动起来改变环境污染现状,贡献自己的一份为,家乡明天的发展做努力。
三、调查研究方法1、首先,到家乡的三条小河实地老家观察并取水样观察,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
2、其次,考察农田施肥情况,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设施及对生活污水有哪些处理。
3、然后,上网查询水体污染及其危害;4、整理总结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资料。
四、调查内容1、实地观察:小河有大量的漂浮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有各种塑料袋,河水呈黑绿色,河水有异味,岸边只看到田螺、不明小物体及藻类等生物,偶尔还能看到小鱼在游动。
松花江水质调查报告松花江水质调查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松花江水质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11日,当松花江全流域踏访团在松花江哈尔滨段踏访之时,哈市政府结合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的各项规定,对我们的母亲河现状作了全面介绍。
踏访团了解到,哈尔滨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虽然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松花江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均未达到使用功能要求。
水质呈有机污染特征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呈有机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挥发酚和氨氮。
从20xx年监测结果看,松花江哈尔滨干流东江桥至大顶子山江段水质达到了相应的功能区标准,其他江段水质均未达相应功能区标准,市区江段水体符合渔业、农业用水使用功能要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未达到使用功能要求。
14条一级支流中,阿什河、呼兰河、牡丹江等9条支流水质没有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其中阿什河、呼兰河污染较重,枯水期水质为劣五类,水质较差。
水源地江水均有污染据介绍,哈市市区集中式水源地主要有三处,分别为一水源四方台,取松花江水;二水源朱顺屯,取松花江水;菅草岭,取地下水。
三处水源地取水量分别占哈市取水总量的12.2%、79.27%和8.53%。
按国家地表水水源地水质27项指标监测,20xx年,松花江四方台、朱顺屯断面水源地水质为三类,主要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铁、锰等5项指标超标。
按国家地下水水源地23项指标监测,20xx 年菅草岭地下水水质为三类,主要有铁、锰、氨氮等3项指标超标。
延寿、尚志、宾县3个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表水。
其中,宾县二龙山水源地为超三类水质,总磷、总氮、高锰酸盐等3项指标超标。
呼兰区及其他8个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地下水,铁、锰和氨氮、总硬度、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7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超标。
最新河流污染社会实践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的研究团队对本地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当前污染水平,识别主要污染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以下是我们的发现和建议。
一、污染现状分析通过采集河流水样并进行化学分析,我们发现河流中的氨氮、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均超出了国家环保标准。
特别是工业区附近的河段,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水生生物构成威胁,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污染源识别我们的调查表明,河流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部分工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2. 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残留物随雨水流入河流。
3. 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4. 垃圾堆放:河流沿岸的垃圾堆放不当,雨水冲刷导致垃圾渗滤液进入河流。
三、治理措施建议针对上述污染源,我们提出以下治理建议:1. 加强工业废水处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工业废水进行全面收集和深度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标。
2. 推广可持续农业: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源污染。
3.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加大投资,建设和升级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效率。
4. 垃圾管理优化:建立严格的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理系统,防止垃圾污染河流。
四、社会参与和教育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建议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教育。
通过组织河流清洁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对河流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河流污染治理。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我们相信可以逐步改善河流的污染状况,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清洁和健康的生态环境。
松花江水质情况调查报告----西安交通大学赴松花江水质调查团一.活动目的1.调查当前松花江水之状况。
2.调查人民群众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
3.调查防污减排及松花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措施。
4.通过我们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5.展现交大学生风采,传播交大精神。
二•活动实际日程17月17 0,全体成员去哈尔滨环保局和水利局收集资料,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悄况和相关治理措施。
7月18日~21日,分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前往木兰,有张帆、王言子同学;第二小组前往通河,有孙巍、朱庆东、吴爽同学;第三小组前往依兰,有高贺、赵威同学。
18~19日,各小组赴指定地点采集水样,20日,走访当地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时期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了解现在情况。
21 S,到三地采水样的小组各自收集好水样后,到哈尔滨集合,汇集水样,最后将水样送往哈尔滨水利局进行细致水样分析,得出最后分析结果。
22日~8月底,进行总结分析,给出各地解决方案。
三.•阶段目标第一阶段:通过各种媒体(书籍,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税务三及其防治的状况,做一个理论准备。
为以后各阶段的行动打下基础,同时也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情况,完善各部门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顺利的倒水样后才能继续以后的各部分工作;另一方面,这是检验我们各方面知识素养的好办法,可以锻炼动手,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阶段:次级段是本次活动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居民的调查,不解可以了解大众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程度,也是在第一阶段间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调查,了解水污染防治的实际实施情况,效果及大众的评价。
同时,尽我们说能对居民进行节水,防止水污染的宣传,加强他们保护,爱惜水资源的意识。
第四阶段:此阶段重要任务是分析数据,得出实践结论,是此行的LI的所在。
通过我们的亲身所做,客观地分析情况,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对水污染防治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为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句号。
社会实践报告水质量调研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河流和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地表水的污染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对水质量进行调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我们作为一名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决定以“水质量调研”为主题,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了解水质量现状,探索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改善水质量、保护水资源做出一份贡献。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区域选取我们选择了本地区公认水面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调研,包括河流、湖泊等水域,以便全面了解当地水质量现状。
2. 调研方案制定我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方式,对当地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
并且,我们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学习,了解了有关水污染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调研工作。
3. 调研内容我们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调研对象,具体内容包括:调查水源地附近的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农村和城市环境卫生情况,收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三、调研结果1. 调研水源地附近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地方的水源地附近存在着大量的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这些企业和生产行为往往会对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工业排放废水、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等,都对水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 农村和城市环境卫生情况在农村地区,我们发现一些老旧的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而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和道路拥挤,雨水排放管道往往并不规范,导致雨水中的污染物也会直接排入水体。
3. 水质分析结果我们收集了多个地方的水样,并进行了相应的水质分析。
结果显示,大部分水样中均含有各类有害物质,超标现象普遍存在。
四、调研反思1. 地方政府应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推动工业优化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社会实践报告调研河流污染调研题目:河流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加剧,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污染威胁。
水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河流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深入了解河流污染的具体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改善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实践调研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和分布规律;2. 探讨河流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 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实践调研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了大量关于河流污染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其次,我们对所选定的几条主要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包括了对水样采集和分析,并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我国主要河流的污染状况从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来看,大中型河流的污染形势并不容乐观。
工业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大部分河流水质恶化。
以长江为例,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长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河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河流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河流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质的恶化、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生物的减少等方面。
河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
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引发了水质污染,还导致了空气、土壤的污染,进而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
3. 改善河流水质的建议和措施为了改善河流的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其次,要优化城乡建设规划,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水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调查和了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探讨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实践过程。
1. 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当地的河流、湖泊和水源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和采样分析水质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具体情况。
2. 访谈调查,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农民和工厂负责人,了解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我们对水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三、实践成果。
1. 发现水污染问题,我们发现当地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
2. 影响分析,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失衡和健康问题增多。
3. 提出解决方案,我们提出了加强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解决水污染问题的
建议和措施。
四、实践感想。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水污染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
的严重威胁,也意识到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
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呼吁,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保
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建设美丽的家园。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水质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水质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某地区水质现状,分析污染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公众普及水质知识。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水质污染事件频发,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还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开展水质调查,掌握水质现状,对于防治水污染、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目的:(1)了解某地区水质现状,掌握水质污染情况;(2)分析污染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3)普及水质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水质污染的背景、原因及防治措施;(2)实地调查:采用采样、监测等方法,对某地区水质进行实地调查;(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水质污染程度;(4)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水质问题的认知程度和环保意识。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区域、制定调查方案、采购调查设备等;(2)实地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样,采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检测;(3)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4)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水质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水质现状:(1)某地区地表水、地下水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2)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3)污染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水资源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2. 污染源分析:(1)工业废水排放:某地区部分企业存在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排放超标等问题;(2)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居民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4)其他污染源:如矿山开采、交通运输等。
2016年秋季学期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读书报告)考核科目:环境保护概论学生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学生所在学科:电气工程学生姓名:闫柏沣学号:1160610909学生类别:统招考核结果阅卷人以松花江水污染为例探讨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一、事件概述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连续爆炸,在这之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该车间附近的第二松花江(即松花江的上游),造成水质污染。
14日10时,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松花江九站断面5项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
随着污染物逐渐向下游移动,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
特别是黑龙江省省会、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多年以来饮用水直接取自松花江,为避免受污染的江水被市民饮用,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11月23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停止供应自来水,这在该市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该事件在群众中引起巨大恐慌并一度致使纯净水价格暴涨。
直到11月27日,在松花江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之后,该市才恢复供水。
二、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污染事件之时间链2005年11月23日下午1时,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吉林省省委书记、省长、吉林市市委书记及市长等亲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抢险工作。
同时,吉林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案。
2005年11月14日凌晨4时,火势被扑灭,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松花江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类污染物指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005年11月18日,吉林省政府将爆炸可能对松花江水质产生污染的资讯向黑龙江省作了通报。
黑龙江省政府随后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本省松源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停止从松花江取水。
2005年11月20日16时,污水到达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开始超标,哈尔滨市政府召开会议讨论要不要公开停水的原因,主力派力主不公开,理由是:此时正处于本市招商引资关键时期及旅游旺季,公布会引起恐慌和争执。
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水污染现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对某地区的水污染防治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报告。
二、调研背景及目的1. 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方针政策,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我们决定开展此次水污染防治社会实践。
2. 调研目的(1)了解当地水污染现状,为政府制定水污染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探索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三、调研方法及过程1. 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水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学术论文。
(2)实地调研:走访当地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学校,了解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3)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水污染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
2. 调研过程(1)前期准备:成立社会实践团队,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内容和方法。
(2)实地调研:团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对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学校进行走访,了解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3)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公众对水污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数据。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水污染现状(1)工业废水排放:某地区部分企业存在废水排放不规范、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工业废水直排或超标排放。
(2)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地下水质。
(3)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水体。
2. 水污染防治措施(1)政府层面:加强水污染防治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
专业:______
年级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
实践单位: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环保局
实践时间:201 年--月--日至201 年--月--日共--天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发现,由于全球性的水资源污染,饮用水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隐形杀手,人类的疾病80%与水相关;而我国水污染状况更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部分江河、湖泊污染严重,也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国家环境总局统计,我国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国的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引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的78%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哈尔滨水污染、无锡太湖污染等众多水污染事件,给人们提出了深刻的警告。
因此我对我的家乡的两大水系进行调查:
1.污染情况
2.污染原因
3.解决措施
二、实践内容及结果:
201 年--月--日下午2:30 ,我来到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咨询了松花江水系(包括额尔古纳河水系和嫩江水系)。
以下展现在环保局中向工作人员所了解到的有关于所调查流域的污染情况。
1、嫩江流域
①近年情况
经相关人员介绍,嫩江水系水质总体评价优,与上年相比,支流阿伦河水质好转,绰尔河、蛟流河水质下降。
从2005年到2010年,内蒙古嫩江流域水质从轻度污染变为良好。
2010年嫩江流域干、支流15个断面其余为良好;工业生活污染面中13个断面达到优,
②污染原因
物排放量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减排要求。
但多年来由于整个嫩江上游(含自治区外嫩江左岸)存在无计划地开垦耕地,特别是不合理的森林采伐、拓荒开地、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致使山地森林植被和地湿地面临威胁。
此貌遭到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外上游的非点源污染,对尼尔基水库集水区水质构成极大的威胁,可能引起水库淤积,缩短水库寿命。
③改善措施
以祖国北疆生态屏障和松花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为定位,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
划,将水资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以及农村环境综源综合利用、
合治理相结合,强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及管理。
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
提高流域风险防范力度,保持流域水质稳定,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确保松花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安全。
2、额尔古纳河流域
①近年情况
经相关人员介绍,额尔古纳河水系水质总体评价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与上年相比,额尔古纳河干流水质变差。
额尔古纳河流域干流水质多年保持在Ⅳ类轻度初期的污染,支流中海拉尔河水系水质从“十一五”中、重度污染变为以优、良水质为主;其它河流多年水质以优良水质为主,偶有轻、中度污染水质出现。
②污染原因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三行业COD排放量占流域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接近80%,是COD控制的重点行业。
③改善措施
围绕城市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城区及城市周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再生水利用为重点,消除大黑河劣Ⅴ类水质及黑臭现象,确保干流水质达标。
该地区应建立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三、实践总结:
在了解的松花江水系近些年的水污染情况后,我们了解到当地地区的水污染的严峻性和加深了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意见,在朋友圈发布保护水资源的讯息,并在实践中获得与人交流相处之道,提高自我交往能力和调查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