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水稻肥效校正试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肥效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水稻肥效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价不同肥料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二、试验地点选择。
试验地点选择在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土壤肥力较为一致的地块进行,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三、试验设计。
1. 试验组设置。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施肥处理作为试验组,包括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增量施肥等处理组。
2. 试验区划。
将试验地块划分为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相等,保证各处理组的试验区域一致性。
3. 重复次数。
每个处理组设置适当的重复次数,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试验方案。
1. 施肥时间。
根据水稻生长期的不同阶段,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包括基肥、追肥等施肥时机。
2. 施肥量。
根据试验设计,确定各处理组的施肥量,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施用量。
3. 施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肥方法,包括基地施肥、叶面喷施、滴灌施肥等。
五、试验操作。
1. 土壤准备。
在试验前,对试验地块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肥力均匀,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施肥操作。
根据试验方案,按时、按量进行施肥操作,保证各处理组的施肥效果。
3. 管理措施。
在试验期间,加强对水稻的田间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田间杂草清除等。
六、数据采集。
1. 产量调查。
在水稻成熟期,对各处理组的水稻产量进行调查统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对水稻植株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评价不同处理组的肥料利用效率。
七、数据分析。
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评价不同处理组的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性。
八、结论与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不同处理组的水稻肥效试验结论,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九、试验总结。
总结水稻肥效试验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试验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水稻肥效试验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水稻生产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总结作者:唐柳华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本试验旨在校正测土配方施肥增产效应,水稻施肥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的理论亩产比农户常规施肥亩理论产量增产35.88公斤,增产率7.05%,实际亩产增产11.94公斤。
关键词:水稻测土施肥;试验总结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位于太平镇太平村村民韦荣全责任田,该田块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中等肥力。
常年晚稻亩产450—500公斤。
1.2 供试作物:C两优6081.3 供试肥料:贵州尿素:含N≥46.3%、加拿大钾肥:K2O≥60%、鹿寨普钙:含P2O5≥12%1.4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各处理为: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2——测土配方施肥处理3——空白:不施任何肥料1.5田间规划1.5.1各处理面积常规施肥: 100㎡,长11(m)×宽9.1(m),折0.15亩。
测土配方施肥:100㎡,长11.1(m)×宽9(m),折0.15亩。
空白:20㎡,长11.1(m)×宽1.8(m),折0.03亩。
1.5.2 处理间田埂:高20cm,宽25cm,设置1条排灌沟,排灌沟宽40cm,深40cm。
田埂用农膜包裹隔离。
1.5.3栽培规格:株行距19.4cm×18.5cm,亩共种植17600株。
1.5.4 田间排列如下图:二、田间工作记载2.1 施肥时期及各施肥期的施肥量:见表1空白不施肥,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情况,施肥方式为见表1施肥方式处理肥料施肥量(㎏)施肥时间基肥配方尿素 0.97 8月10日磷肥 4.05钾肥 1.12常规碳铵 3磷肥 3第一次追肥配方尿素 1.29 8月20日钾肥 1.12常规尿素 2.06钾肥 2.06第二次追肥配方尿素 0.65 9月19日常规 0.04第三次追肥配方尿素 0.33 10月21日常规 02.2 试验过程2.2.1 秧田:2012年7月16日播种,为旱育秧。
黄山市屯溪区水稻田间肥效对比校正试验报告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测土配方肥料配方,进行了水稻田间肥效对比校正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水稻长势与产量优于常规施肥区和不施肥区,纯收入最高为15 393.7元/hm2,分别较常规施肥、不施肥增收84.6、2 793.7元/hm2,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肥效试验;安徽黄山;屯溪区通过田间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屯溪区屯光镇富礼村某农户800 m2承包田,海拔156 m,前茬为油菜,一年二熟。
试验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种为扁石泥田土,耕层质地为重壤土。
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7.65 g/kg,全氮1.46 g/kg,有效磷23.1 mg/kg,有效钾80 mg/kg,铜1.75 mg/kg,铁25.21 mg/kg,锰22.72 mg/kg,硼0.19 mg/kg,锌1.55 mg/kg,pH值5.5。
1.2 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天优华占,常年产量为7 500 kg/hm2。
供试肥料:氮肥品种为美丰牌尿素(N 46.0%);磷肥品种为铜官山牌过磷酸钙(P2O5 12.0%);钾肥品种为氯化钾(K2O 60.0%),为中化生产(加拿大进口)。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区:基肥施尿素130 kg/hm2、过磷酸钙500 kg/hm2、氯化钾14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81.25 kg/hm2,拔节肥施尿素81.25 kg/hm2、氯化钾60 kg/hm2,穗粒肥施尿素32.5 kg/hm2;常规施肥区:基肥施45%复合肥150 kg/hm2,分蘖肥施45%复合肥175 kg/hm2、尿素175 kg/hm2,拔节肥施尿素75 kg/hm2;以不施肥空白区作对照。
肥效校正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肥效校正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试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试验范围。
本次肥效校正试验将选择农业生产典型区域作为试验基地,覆盖不同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试验方案。
1. 试验设计。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确定试验区域的划分和布置。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施肥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施肥方案。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设计不同的施肥方案,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施用比例和施用时间,同时考虑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3. 试验操作。
在试验区域内进行施肥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准确性,避免施肥不足或过量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4. 数据采集。
在作物生长期间,需定期对试验区域内的作物进行生长情况和产量的调查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获取试验结果。
5. 数据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肥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试验要求。
1. 试验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和施肥技术知识,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试验过程中需注意作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3.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归档保存,并撰写试验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五、试验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肥效校正试验,预期能够获得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肥效校正试验的实施对于优化施肥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王庆祥(1962-),男,福建上杭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8-01-24为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经济有效的施肥,避免盲目施肥及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面源污染[1],保证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上杭县土肥站中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安排,2017年在步云乡兴隆村进行了中稻不同施肥配方校正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步云乡兴隆村大岗头,海拔800m ,土质灰泥田,肥力较高,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溶田后每个处理小区间做田埂隔开,并用农膜包裹田埂,各处理实行单排单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商品有机肥、尿素(含纯N 46.6%)、过磷酸钙(含P 2O 512%)、碳铵(含纯N 17%)、氯化钾(含K 2O 60%)。
供试作物:杂交中稻,品种为闽丰优3301。
1.3试验设计配方施肥量用肥折纯N 、P 2O 5、K 2O 计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 :不施肥作空白对照(CK );处理B :配方施肥Ⅰ,施纯N 165kg/hm 2、P 2O 560kg/hm 2、K 2O 120kg/hm 2;处理C :配方施肥Ⅱ,施纯N 180kg/hm 2、P 2O 560kg/hm 2、K 2O 150kg/hm 2;处理D :习惯施肥,施纯N 195kg/hm 2、P 2O 575kg/hm 2、K 2O90kg/hm 2。
3次重复,12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3],小区面积20m 2(4cm ×5cm )。
1.4试验实施水稻于4月20日播种,5月21日插秧,丛插2粒谷,行株距25cm ×25cm ,每小区插363丛(即插18.18万丛/hm 2)。
各处理间除氮、磷、钾施肥量不同外,其他田管措施一致,插后10d (5月30日)结合中耕施蘖肥,7月26日施穗肥;施肥方法:所有处理均施基肥商品有机肥150kg/hm 2,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基肥50%、蘖肥(插后10d )30%、穗肥20%(幼化四至六期),钾肥基肥40%、蘖肥40%、穗肥20%。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方法创新根据上栗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要求,2013年4~7月,在金山镇开展了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
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水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上栗县水稻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选择试验田设在金山镇白鹤村黄乐相农户责任田,其经纬度为东经113°50′15″,北纬27°56′17″,是潴育性水稻土,土种为潴育石灰泥田,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3.2g/kg,碱解氮180.5mg/kg,有效磷26.2mg/kg,速效钾71.45mg/kg,pH值6.3,试验前3a早稻平均产量为428.6kg/667m2。
1.2 试验肥料及作物品种供试肥料: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配方肥(20-10-15)。
供试水稻品种为荣优463。
1.3 试验设计该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为空白对照区,面积30m2,长10m,宽3m;处理2为配方施肥区:面积260m2,长20m,宽13m;处理3为常规施肥区,面积280m2,长20m,宽13.5m;试验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在同一田块中进行对比试验。
各小区间筑田埂隔离,并用塑料薄膜包埂,作好小区间排水沟,各小区要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
1.4 施肥情况该试验所用的氮肥为湖北宜化产尿素,含氮46%;磷肥为鑫星磷化厂产钙镁磷肥,含P2O5为12%;复合肥(24-10-14)湖北洋丰产,含量48%;配方肥为江西斯波夫肥业有限公司产的玉露牌复合肥(20-10-15)含量为45%。
各处理肥料施用量如下:处理1,不施任何肥料;处理2,施肥量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指导施肥,基肥:配方肥30kg/667m2,分蘖肥:配方肥15kg/667m2,穂肥:配方肥5kg/667m2;处理3,施肥量为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基肥:尿素15kg/667m2、钙镁磷肥25kg/667m2,分蘖肥:复合肥25kg/667m2,穂肥:尿素3kg/667m2。
公主岭市水稻肥料配方校验试验总结公主岭市水稻肥料配方校验试验总结一、引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公主岭市作为辽宁省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水稻种植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水稻种植中,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为了优化肥料配方,提高水稻产量和农民收益,我们开展了一项针对公主岭市水稻肥料配方的校验试验。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适合公主岭市水稻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并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地农民合理施肥。
三、试验设计和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公主岭市黄柏沟镇的两个水稻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试验肥料我们选择了公主岭市常用的几种水稻肥料,包括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配方肥和复合肥。
3.试验组设计在两个试验基地分别设置了6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使用不同的肥料配方。
其中,两个试验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施用常规的氮磷钾肥和控制组(不施肥)。
4.试验方法将试验组配制好的肥料均匀撒在试验地上,每个试验组面积相同。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生育期监测,测量水稻的生长情况、株高、叶片面积等指标,并记录产量情况。
四、试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几个月的密切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试验结果和分析:1.肥料配方对水稻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的肥料配方对水稻生长有显著影响。
施用合适的肥料配方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叶片面积和株高,从而增加产量。
2.不同阶段的施肥需求不同我们发现,在不同生育期,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对氮的需求量较高,而在灌浆期则对磷和钾的需求较高。
因此,合理地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施肥可以更好地提高产量。
3.适宜的肥料比例有助于提高产量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磷、钾比例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过量或不足的某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调整肥料配方时,必须注意保持适宜的比例。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水稻肥料配方校验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合适的肥料配方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的相关探讨发表时间:2020-08-13T10:55:17.1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8期作者:王捷豪[导读] 在水稻栽种的过程中,肥料供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摘要:在水稻栽种的过程中,肥料供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不合理的肥料供给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最终导致种植效益的下降,所以在水稻种植实践中,强调科学施肥非常必要。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水稻科学施肥的推进必须要做的工作是水稻配方施肥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可以明确水稻生长阶段的肥料需要,同时可以明确不同类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这样,水稻科学施肥的实施效果才会更加突出。
文章基于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做相关的研究,旨在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肥效;试验水稻施肥是水稻种植实践中需要重点分析的一项内容,因为施肥时间、施肥的种类以及施肥的多少均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目前的社会实践中,水稻种植要想达到高产的目的,科学施肥是必须要强调的。
从现实分析来看,要在种植实践中强调科学施肥,首先要明确不同种类肥料的肥效,同时要明确不同阶段肥料施加对水稻生长的具体影响,这样,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才能基于生长需要进行科学的水稻配方施肥。
研究表明,要获取相关的肥效资料,需要通过实验做讨论与分析,因此重视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的相关工作便有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要进行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必须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同时还要明确具体的试验方法,这样,最终的试验结果才会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所以在试验中,明确材料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试验地概况就此次的试验而言,具体的试验地为某村水稻种植户的责任田。
该田地的总面积为600m2。
利用专业的土地营养测试仪器对该田地的肥力进行测试,从最终的测试结果来看,土地肥力为中等水平[1]。
对田地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沟渠等排水设施和灌溉社会设施比较的齐全。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校正试验应用效果及分析摘要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水稻配方肥的田块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基本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对N、P、K 养分的需求。
关键词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2007年,祁门县被农业部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根据农业部《2007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及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安排,决定在该县水稻上推广使用配方肥。
笔者在全县建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9个,即高、中、低产水田各3个,3次重复,通过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以期验证配方肥NPK配伍的正确性。
笔者同步进行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通过田间对比,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肥料与水稻品种供试肥料有尿素(N肥)、过磷酸钙(P肥)、氯化钾(K肥)、水稻配方肥(23-9-12),试验水稻品种为金优527。
1.2 试验方法对比校正试验分高、中、低水平各设3个点,分别安排在凫峰、金字牌、安凌、平里等9个乡镇,取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每水平布置试验3个,即为理论上的3次重复。
实行统一的品种、湿润育秧方式、基本苗数,扁石泥田土壤,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
试验设3个处理,即处理①空白对照(60 m2):不施肥处理。
处理②常规处理(400 m2):尿素12 kg、过磷酸钙24 kg、氯化钾8 kg。
处理③配方肥处理(200 m2):水稻配方肥(23-9-12)12 kg。
各处理施肥方法为70%基施,30%追施。
各处理间作高30 cm、宽25 cm的畦,以塑料薄膜压边,建立独立的排灌系统,严禁肥水相互流动或漫溉串肥。
2 结果与分析2.1 对比校正试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对水稻各项生理指标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综合构成因素上,但空秕谷较多。
水稻肥料肥效试验报告作者:宿钦波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11期宿钦波(松原市宁江区大洼农业技术推广站 138000)1 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宁江区土壤的水稻最佳用肥,以及不同肥料的肥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科学施肥,达到增产增收,特设立此试验。
2 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
3 供试肥料3.1 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15-15-15,总养分≥45%)3.2 中东硫基复合肥(12-18-15,总养分≥45%3.3 水稻专用肥(15-13-12,总养分≥40)3.4 常规肥料(尿素、美国二铵、硫酸钾、硫酸铵)4 试验方法试验为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每小区用3.0千克,不追肥。
处理2: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作底肥,每小区3千克,不追肥。
处理3:施用水稻专用肥作底肥,每小区施用1.2千克,常规追肥。
处理4:当地常规施肥(底肥:尿素130千克/公顷、二铵130千克/公顷、硫酸钾85千克/公顷、追肥:硫酸铵300千克/公顷)。
处理5:空白对照(CK)。
5 试验调查项目5.1 试验地点:毛都试验田。
土壤类型:黑钙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
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养分状况:中上等。
作物品种:超级稻1号。
移栽期:5月18日。
分蘖期:5月25日至6月25日。
5.2 试验作物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调查(详见下表)。
6 结论6.1 从水稻植株长势看,各处理与对照比,株高明显高,但茎粗,叶龄差别不明显,叶色除施用除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差别不大,其它处理均比对照叶色深,后期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叶色表现为黄绿色。
6.2 从产量性状看处理1:即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平均公顷产量最高,比对照高55.41%。
处理3:即施用水稻专用肥平均公顷产量最低,比对照高22.31%。
处理2:即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处理4即常规施肥平均公顷产量比对照分别高29.06%、52.43%。
水稻主推配方校正与示范试验小结作者:高定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期高定新一、试验目的为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探索适宜本地区水稻种植最经济、最合理的肥料配方,2017年本镇在邬桥村七组万洪江承包田进行两种配方肥水稻种植试验与示范,通过田间校验,对比增产效果,进一步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试验结果小结如下:二、试验设计与方案1、本次试验设二个配方施肥区,农户习惯施肥区和不施肥对照区。
2、试验配方配方①:40%配方肥氮磷钾配比为(15-10-15)、基肥施用配方肥30公斤/亩、加尿素7.5公斤/亩;分蘖肥施用配方肥15公斤/亩、尿素7.5公斤/亩;穗肥施用尿素5公斤/亩。
(折NPK用量15.95-4.5-6.75)配方②:40%配方肥氮磷钾配比为(20-10-10)、基肥施用配方肥25公斤/亩、加尿素7.5公斤/亩;分蘖肥施用配方肥15公斤/亩、尿素5公斤/亩;穗肥施用尿素5公斤/亩。
(折NPK用量16.05-4-4)习惯施肥:为45%复合肥氮磷钾配比为(15-15-15),习惯施肥氮磷钾配比按当地近3-5年未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10户施肥情况平均计算,基肥施用43公斤/亩,尿素12.5公斤,分蘖肥6公斤/亩。
(折NPK用量14.96-6.45-6.45)不施肥对照区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其他栽培管理相同。
3、试验地点及要求:试验地点安排在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的邬桥村,试验地肥力水平中等,靠近主要路段,田块平整,地力均匀,灌排方便,田块四周无树木,试验地农户责任心强,便于试验实施。
4、试验面积: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面积为200平方米,不施肥对照处理面积为36平方米。
5、精作小区:试验前精做小区,机旋耙平沉实一天后,人工筑土埂,埂高25cm,开进、排水沟,沟宽30cm,土埂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防止串水串肥。
每小区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四周设置保护行。
6、本试验品种为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皖稻153,5月14日落谷,育秧方式为肥床旱育,播量每亩18公斤。
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研究摘要进行了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植株性状好,病虫少,产量高,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肥效;增产富罗镇主要种植水稻,为了改变该镇农民盲目施肥、偏施氮肥的习惯,降低水稻种植的成本,并提高种植效益,笔者于2009年7—11月进行了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现将其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选择在富罗镇富罗村龙殿先户责任田内进行,面积580 m2,前茬为水稻,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0%),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碳酸氢铵(含纯N 17.0%)。
供试品种:珞优8号,晚造全生育期为125 d。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A);配方施肥处理(B);以不施肥处理作空白对照(CK)。
其中,常规施肥区按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来确定施肥量,配方施肥区以“3414”试验中超级稻的2水平施肥比例(14-4-12)确定施肥量(表1)。
各处理小区面积为:常规施肥区200 m2,配方施肥区200 m2,不施肥区30 m2。
小区间预留40 m宽作隔离埂,并用薄膜覆盖,防止小区间串流,小区周围设有1 m以上的保护行。
1.4栽培管理试验于7月8日播种,8月4日施基肥移栽,移栽密度24.75万穴/hm2。
8月10日施追肥,9月9日施穗肥。
基肥拌百螺敌750 g/hm2,追肥拌克百威75 kg/hm2。
并在8月26日、9月28日2次防治三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
11月14日收割,收割前每个处理取5.55 m2测产,并带回室内考种[1-6]。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植株长势长相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区水稻株高比常规施肥区水稻株高高8 cm,比不施肥处理区株高高29 cm,表现为极显著。
水稻收割前7 d,配方施肥区植株青枝腊秆,剑叶长挺,落色好。
摘要上饶县处于江西东北部,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
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最佳的肥效施肥配比为N∶P 2O 5∶K 2O=1.00∶2.17∶0.91,即施纯N 159kg/hm 2、P 2O 590kg/hm 2、K 2O 189kg/hm 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8040kg/hm 2。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产量;效益中图分类号S511;S14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22-0009-02一季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杨国慧1潘海清2郑丹3(1江西省上饶县种子管理站,江西上饶334100;2上饶县水稻良种场;3上饶县植保站)通过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肥料利用参数,以期为建立水稻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1-3]。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清水乡东汪村,面积800m 2,属多年连作,属青泥水稻土,土壤质地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
1.2供试材料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深两优5814。
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钾肥(含K 2O 60%)、磷肥(含P 2O 512%)。
1.3试验设计试验设N 、P 、K 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各处理具体施肥方案见表1。
其中,0水平为不施肥料,2水平为当地估计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的1/2,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
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宽度4m 。
小区单排单灌,小区四周打埂,上覆薄膜,防止串水串肥,四周2m 保护行,小区面积33.35m 2,小区四周设30cm 宽的耕作行。
试验田不施有机肥。
1.4试验实施2016年5月22日播种。
育秧方式为水育秧,6月19日整地、开渠、打埂子、用地膜处理埂子,防止各小区串水;6月20日按试验小区要求施基肥。
2017年水稻肥效校正试验方案
为了探索我县水稻最佳施肥方法,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为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提供依据,我县今年进行早稻肥效校正试验,现制定该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设计。
设置配方施肥、常规施肥、空白对照三个处理,不设重复,来进行肥效校正试验。
其中处理1为配方施肥区;处理2为习惯施肥区;处理3为空白对照区。
二、肥料品种选择。
本试验肥料为尿素(含N 46%)、磷肥(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45%三元复合肥(含N、P2O5、K2O各15%),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见附表。
三、试验田块选择。
应选择本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要符合肥料试验的基本条件,以方块田为好,面积稍大,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不易因降雨、灌溉无法控制而易造成串灌现象发生等。
四、试验作物的选择。
要求选择当地水稻主栽品种。
五、栽插规格。
早稻5.5*6寸,即亩栽1.82万株
六、试验小区的要求。
试验田块面积要求1.5亩以上,其中小区面积配方施肥区、习惯
施肥区为200m2、空白对照区为30m2,试验不设重复,小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各处理之间作田埂,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肥水渗透,并进行单灌单排,不串灌,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不施任何肥料的保护行,保护行内水层低于处理区内水层。
各小区农事操作内容和时间必须完全一致,每小区的基本苗、种植密度力求严格一致。
七、试验观察与记载。
1、试验前:及时采集试验田块的土样,进行分析测试;
2、试验实施期间:要及时观察并记载各小区的水稻长势及其生长发育情况,如基本苗数、分蘖数、有效穗数等;
3、水稻成熟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测产,并进行经济性状考察。
考种指标包括株高、穗长、亩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秕粒和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
收获时记录实际产量。
八、总结。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并写好总结材料,交县土肥站存档。
附表:
注:施肥方法:磷肥全作基肥,复合肥和尿素按基追比6:4,氯化钾按基追比4:6施下。
其中肥料价格按当前市场价尿素2元/公斤、磷肥0.655元/公斤、氯化钾3.4元/公斤、复合肥2.3元/公斤计算,配方区和习惯区各同106.2元/亩的投入。
2017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