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肥田间试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6.23 KB
- 文档页数:5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作者:黄刘峰李磊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01期按照原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NY/T2544-2014)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8年6月安排在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吴振邦的水稻地。
供试土壤为潮土。
质地:中壤,土壤肥力中等。
耕层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12.9g/kg,全氮0.85g/kg,速效磷(P2O5)15.6mg/kg,速效钾(K2O)103mg/kg。
供试作物:水稻,水稻品种为新丰2号。
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30g/L,N+P2O5+K2O≥200g/L,剂型为水剂,由鹤壁市天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m2。
处理1:常规施肥+每亩用供试肥料100ml兑水30kg,在水稻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各喷一次,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
常规施肥为:每亩底施45%(14-16-15)复合肥料50kg,移栽后返青期亩追尿素15kg。
试验地水稻于6月13日移栽,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6月22日、7月24日、9月1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10月15日水稻成熟收获。
收获时各小区实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均同一般水稻田。
二、结果与分析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成产因素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水稻的成产因素。
经过试验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增加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穗粒数平均增加9.2粒、9.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6g、0.5g。
2.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Z i x u n t a i前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置在创业农场水稻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土壤类型:草甸白浆土;质地:粘土;有机质:4.7g/kg ;PH :6.0;碱解氮:214.6ppm ;有效磷18.7mg/kg ;速效钾223.4mg/kg 。
前茬作物为水稻。
1.2供试肥料及品种氮肥选用尿素(N46%),磷肥为过磷酸钙(P 2O 512%),钾肥为硫酸钾(K 2O 50%)。
试验品种:龙粳31。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采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试验设14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小区面积20m 2,小区之间单排单灌。
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
1.4试验方法1.4.1肥料施用方法基肥量:氮肥30%、磷肥100%、钾肥50%;分蘖肥量:氮肥45%、穗肥量25%、钾肥50%。
1.4.2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本试验将于2014年4月10日播种,5月14日插秧。
育苗方式采用常规生产方式进行。
育苗及本田要严格按照“三化一管理”的技术要求进行栽培管理,播种量、施肥用量及时期、防虫灭草等均按当地生产现状进行。
每盘播芽种137.5g 。
施肥纯量为12.39公斤/亩,其中尿素6.21公斤/亩,过磷酸钙3.68公斤/亩,50%硫酸钾2.50公斤/亩。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性状的影响氮肥用量少,植株矮小,穗短,产量低,但是千粒重高。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明显增高,穗长变长,产量增加,但千粒重变小。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肥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肥料成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设计合理的肥料配方,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1. 试验作物:水稻2. 试验土壤:灌南县水稻土3. 试验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4. 试验设备:土壤样品采集器、土壤养分测定仪、施肥设备、测量工具等三、实验方法1. 土壤样品采集:在试验田内随机选取5个点,使用土壤样品采集器采集0-20cm土层土壤样品。
2. 土壤养分测定: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送检,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3. 肥料配方设计: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结合水稻需肥规律,设计不同肥料配方。
4. 试验实施:将不同肥料配方分别施用于试验田,每个配方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100平方米。
5. 作物生长观测:在作物生长期间,定期观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色、分蘖数、产量等。
6.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料配方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经测定,灌南县水稻土的养分含量如下:氮:0.12%;磷:0.05%;钾:0.10%2. 肥料配方设计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水稻需肥规律,设计以下肥料配方:(1)配方A:纯氮60kg/hm²、纯磷30kg/hm²、纯钾60kg/hm²(2)配方B: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300kg/hm²(3)配方C:有机肥(鸡粪)15000kg/hm²、纯氮30kg/hm²、纯磷15kg/hm²、纯钾15kg/hm²3. 作物生长观测结果在作物生长期间,对三个肥料配方进行处理,观测结果如下:(1)株高:配方A、B、C的株高分别为90cm、85cm、88cm。
(2)叶色:配方A、B、C的叶色分别为深绿色、绿色、黄绿色。
(3)分蘖数:配方A、B、C的分蘖数分别为15个、12个、13个。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水稻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施肥量和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水稻品种,实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水稻主产区。
2. 实验方法:(1)种植方式:将实验地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宽窄行种植区、穴播种植区和套作种植区。
(2)施肥量: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施肥量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
(3)灌溉制度:根据水稻生长需水量,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分别为节水灌溉、常规灌溉和过量灌溉。
(4)观察指标:株高、叶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常规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2)宽窄行种植区:水稻生长较为旺盛,植株较直立,倒伏现象明显减少,产量有所提高。
(3)穴播种植区:水稻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大,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严重。
(4)套作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为严重。
结论:宽窄行种植和套作种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产量。
2. 施肥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低施肥量: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中施肥量: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高施肥量: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中施肥量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3. 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节水灌溉: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常规灌溉: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过量灌溉: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44·岁月花开花落,蔬菜科技带你走向致富之路!1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宁江区土壤的水稻最佳用肥,以及不同肥料的肥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科学施肥,达到增产增收,特设立此试验。
2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
3供试肥料3.1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15-15-15,总养分≥45%)3.2中东硫基复合肥(12-18-15,总养分≥45%3.3水稻专用肥(15-13-12,总养分≥40)3.4常规肥料(尿素、美国二铵、硫酸钾、硫酸铵)4试验方法试验为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每小区用3.0千克,不追肥。
处理2: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作底肥,每小区3千克,不追肥。
处理3:施用水稻专用肥作底肥,每小区施用1.2千克,常规追肥。
处理4:当地常规施肥(底肥:尿素130千克/公顷、二铵130千克/公顷、硫酸钾85千克/公顷、追肥:硫酸铵300千克/公顷)。
处理5:空白对照(CK )。
5试验调查项目5.1试验地点:毛都试验田。
土壤类型:黑钙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
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养分状况:中上等。
作物品种:超级稻1号。
移栽期:5月18日。
分蘖期:5月25日至6月25日。
5.2试验作物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调查(详见下表)。
6结论6.1从水稻植株长势看,各处理与对照比,株高明显高,但茎粗,叶龄差别不明显,叶色除施用除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差别不大,其它处理均比对照叶色深,后期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叶色表现为黄绿色。
6.2从产量性状看处理1:即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平均公顷产量最高,比对照高55.41%。
处理3:即施用水稻专用肥平均公顷产量最低,比对照高22.31%。
处理2:即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处理4即常规施肥平均公顷产量比对照分别高29.06%、52.43%。
6.3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6.4综合分析植株长势,产量结果、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效果最好,建议施中东硫基复合肥作底肥,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增施追肥。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种类和配比的水稻肥料进行对比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供试水稻品种:中稻品种“中优9号”。
(2)肥料: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磷12%)、硫酸钾(含钾60%)、有机肥(鸡粪)、复合肥(含氮、磷、钾各15%)。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取肥力均匀、土质良好的水稻田作为试验地。
(2)试验设计:将试验地划分为5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处理区设置如下:处理1: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2:传统施肥区,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1:1:1的比例混合。
处理3:有机肥区,施用鸡粪作为有机肥。
处理4:复合肥区,施用复合肥。
处理5:有机肥+复合肥区,施用鸡粪和复合肥按1:1的比例混合。
(3)施肥方法:各处理区均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底肥,移栽后追肥2次。
(4)田间管理:各处理区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数据采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定期测量各处理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指标,并记录产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稻生长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且有机肥+复合肥区的生长指标最高。
这说明有机肥和复合肥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1 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指标处理区株高(cm)穗数(个/株)穗长(cm)穗粒数(粒/穗)空白区 58.2 13.6 20.1 84.5传统施肥区 63.5 15.2 21.8 89.2有机肥区 64.3 16.1 22.0 91.0复合肥区 65.1 16.5 22.5 92.3有机肥+复合肥区 67.8 17.2 23.5 94.52. 水稻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产量分别提高了9.2%和12.3%。
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其肥料利用率的研究一直是农业领域的热点之一。
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本报告将对水稻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试验结果,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稻不同施肥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案的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区域:本次试验选择了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的水稻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区域。
2. 试验材料:选用了当地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以及相应的氮、磷、钾肥料作为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案:分为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
对照组不施肥,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料。
4. 试验指标:收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植株生长情况、产量、肥料的使用量等指标。
三、试验过程1. 土壤处理:对试验区域的土壤进行了基本施肥,并进行了喷淋作业,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水平。
2. 播种管理:在试验区域内进行水稻的统一播种,保证各组的播种密度和种子选择一致。
3. 施肥处理:按照不同处理组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施肥作业。
对照组不施肥,处理组分别施用了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料。
4. 生长监测: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进行了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收获处理:水稻成熟后进行了统一的收割和收获处理,记录了不同处理组的产量情况。
四、试验结果分析1. 植株生长情况:经过对植株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处理组的水稻植株生长势旺,茎秆粗壮,叶片翠绿,均匀一致;而对照组的植株生长较弱,叶片黄瘦,生长不均匀。
2. 产量情况: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3. 肥料利用率:通过对肥料使用量与产量的比较,可以计算出肥料利用率。
结果显示,处理组的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
水稻肥料肥效试验报告作者:宿钦波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11期宿钦波(松原市宁江区大洼农业技术推广站 138000)1 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宁江区土壤的水稻最佳用肥,以及不同肥料的肥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科学施肥,达到增产增收,特设立此试验。
2 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
3 供试肥料3.1 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15-15-15,总养分≥45%)3.2 中东硫基复合肥(12-18-15,总养分≥45%3.3 水稻专用肥(15-13-12,总养分≥40)3.4 常规肥料(尿素、美国二铵、硫酸钾、硫酸铵)4 试验方法试验为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每小区用3.0千克,不追肥。
处理2: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作底肥,每小区3千克,不追肥。
处理3:施用水稻专用肥作底肥,每小区施用1.2千克,常规追肥。
处理4:当地常规施肥(底肥:尿素130千克/公顷、二铵130千克/公顷、硫酸钾85千克/公顷、追肥:硫酸铵300千克/公顷)。
处理5:空白对照(CK)。
5 试验调查项目5.1 试验地点:毛都试验田。
土壤类型:黑钙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
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养分状况:中上等。
作物品种:超级稻1号。
移栽期:5月18日。
分蘖期:5月25日至6月25日。
5.2 试验作物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调查(详见下表)。
6 结论6.1 从水稻植株长势看,各处理与对照比,株高明显高,但茎粗,叶龄差别不明显,叶色除施用除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差别不大,其它处理均比对照叶色深,后期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叶色表现为黄绿色。
6.2 从产量性状看处理1:即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平均公顷产量最高,比对照高55.41%。
处理3:即施用水稻专用肥平均公顷产量最低,比对照高22.31%。
处理2:即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处理4即常规施肥平均公顷产量比对照分别高29.06%、52.43%。
水稻肥田间试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水稻应用生物有机肥肥效验证
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年12月
水稻应用生物有机肥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生物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
试验作物及品种:水稻品种松粳9。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kg,碱解氮含量为kg,速效磷kg、速效钾kg,。
生物有机肥(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亿/克、有机质≥40%,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他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
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单排单灌。
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5%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生物有机肥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2: 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5%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4:空白(不施任何肥料)。
施肥方法
常规施肥:亩施掺混肥(18-14-16)3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3试验结果
应用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长势好。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影响
表1 2014年小区实测产量
亩,增产率为%;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比空白对照增产亩,增产率达%。
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亩,增产率为%;比不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
常规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
对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对照相比增产达到极显着水平,见表2。
表2 方差分析表
有效;处理间F≥,说明处理间差异极显着。
表3 多重比较单位:kg/亩
处理平均产量
显着水平
(Kg/亩)
1a A
2b B
3b B
4c C 由表3可知,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及处理4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处理2与处理3之间差异不显着,而与处理4(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极显着。
4.结论
我中心水稻田间试验表明,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比灭活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增产公斤/亩,增产率为%;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比空白对照增产亩,增产率达%。
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亩,增产率为%;比不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
常规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增产亩,增产率达%。
增产效果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心
201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