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新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87.94 KB
- 文档页数:3
《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 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3. 学习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精彩,拥抱每一个美好的瞬间;4. 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二、导学内容:1. 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要活着?-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你认为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2. 面对困难和挑战-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你是如何面对困境的?- 你觉得如何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3. 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发现美丽和精彩,你都是如何发现生活的美好的?- 如何能够保持一颗善于发现美好的心?4.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认识自我?- 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三、导学方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2. 观看影片:观看相关影片或纪录片,让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3. 情景演练:安排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下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4.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撰写作文或日记,记录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精彩和感悟。
四、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生命的引言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2. 学习:结合教材内容和班级讨论,深入探讨生活的挑战和精彩;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探讨、困难挑战的模拟活动、以及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任务;4. 总结:通过小结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导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演练活动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可程度;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生活智慧和情商。
六、导学反思:1.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如何;2. 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如何进一步提升导学质量;3. 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活素养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设计2篇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是由多种生命组成的,了解生命的顽强性,各种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3、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飞鸟,摇曳的青草,奔跑的羊儿,这里所以美丽,是因为到处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我们的世界也因为生命的运动而显得异彩纷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其实,不仅仅是草原,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山野间,甚至在沙漠深处,都有美丽的生命。
学生收集的图片:动物、植物、风景照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生物,对它了解多少。
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感受到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
但我现在想请同学们看一看另一种地球。
请大家观察课本24页的两幅图片并用词语形容出来讨论: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生命,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教师总结:当我们从我们的祖先手中接过地球时,我们以为拥有了无限的财富。
所以,我们浪费,我们破坏。
鲜花没有了,树木没有了,动物们的家也就没有了,矿藏被我们贪婪地挖掘,资源被我们肆意地挥霍。
所以,地球受伤了,而我们却以为地球在我们的手中变得现代了,可以自豪了,可以向子孙后代交代了。
殊不知,我们将来留给他们的只会是一个干涸的地球,一个失去生命活力的地球。
而要想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而不是支离破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尊重地球,尊重生命。
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学生活动:讨论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1)隔壁老奶奶身体不好,经常大声咳嗽,影响你做作业。
一天在楼道里,老奶奶一边咳嗽一边慢腾腾地走在你前边,而且你上学快迟到了,这时你会【】(2)今天天气突然变冷,同座的同学受凉了,上课时吐了一地,还弄脏了你的衣服,这时你会【】(3)下雨天,放学路上,一只小花猫在路边,浑身被雨淋湿了,正在“喵喵”地叫着,这时你会【】(4)小区里刚刚铺上草皮,绿色的草坪多么漂亮呀!可是很多人为了抄近道,直接从草坪上践踏过去,这时你会【】探讨结论: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和爱护,人与其他生命之间也要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和爱护。
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能力目标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生命。
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
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谈话式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也包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
课前搜集资料,一方面学生在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一、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自觉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体验,不断增强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
3.知道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自主预习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如何拒绝冷漠,关爱生命(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1)伟大在与创造和贡献。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合作探究辨析: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而普通人默默无闻,他们的人生没有价值。
四、随堂演练1.下列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②有的人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争当新时期的创客③有的人沉迷网络,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④我们要拒绝贫乏,让生命充盈起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一则“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动了很多人,妈妈偷鸡腿给生病女儿过六一儿童节,3小时获捐30万。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一、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自觉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体验,不断增强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
3.知道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自主预习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如何拒绝冷漠,关爱生命(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1)伟大在与创造和贡献。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合作探究辨析: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而普通人默默无闻,他们的人生没有价值。
四、随堂演练1.下列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②有的人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争当新时期的创客③有的人沉迷网络,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④我们要拒绝贫乏,让生命充盈起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一则“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动了很多人,妈妈偷鸡腿给生病女儿过六一儿童节,3小时获捐30万。
《活诞生命的精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活诞生命的精彩”这一主题的含义;2.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3. 学会运用乐观的心态与态度,活出真实的自己。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活诞生命的精彩”?- “活诞生命的精彩”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奇特的生活方式、人生轨迹和人生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2. 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起首要了解自己的爱好、优点和潜力,不盲目跟风,不追求别人的生活方式;- 然后要英勇尝试新事物,不息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恐惊失败和困难;-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永不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 如何运用乐观的心态与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英勇面对,不被消极情绪所困扰;- 培育感恩的心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妙时刻,不埋怨和埋怨;- 拥有自大的态度,信任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坚信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三、导学活动:1. 分组谈论:请同砚们就“活诞生命的精彩”这一主题展开谈论,分享自己对于精彩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激发彼此的沉思和启发。
2. 小组竞争:组织小组竞争,邀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计一份“活诞生命的精彩”规划,包括目标、方法和措施等方面,选拔最具创意和好用性的方案。
3. 个人写作:要求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我的精彩生活”主题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于精彩生活的倾慕和等候,同时分享自己的实践阅历和感悟。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砚们对于“活诞生命的精彩”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和熟识,学会了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并运用乐观的心态与态度去实现。
期望同砚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乐观向上地面对挑战,英勇追逐自己的梦想,活出真实、奇特而精彩的生命。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活诞生命的精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能够分析自己的生活方式,沉思如何活出真正的精彩人生。
3. 探讨作者的观点和观点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1. 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2.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1. 贫乏与充盈(1)有的人把自己, 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了生命的生长。
(2)有的人缺乏,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3)生命是一个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人, ,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4)当我们自己的胸怀,不断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 冷漠与关切(1)人与人在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他人。
(3)我们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4)让我们用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二、合作学习1. 人的生命充盈的表现有哪些?2. 怎样关切生命?三、复习巩固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下列让生命充盈,方法可取的有( )①阅读好书②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③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④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大竹县59岁的农民张先桥自筹资金6万元,带动群众把近百人居住的农家大院建成了绿树成荫的新农村。
他还在自己承包的10多亩鱼塘边修建环行路,栽种落叶松和行道树。
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创造生命价值,应从日常点滴做起B.生活小事看似微小,却闪耀着奉献的光辉C.实现人生意义,必须放弃个人利益D.生命的意义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的3.吴锦泉,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
你想加入天才少年吗?周五你想回家吗?你背诵了吗?你默写了吗?你思考了吗?——今天你进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 1页 (共2页)课题名称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授课教师张琴 单 位 学 科道德与法治 教材版本 部编版 年级/班级 七年级(5、6、7、8、9、10)班 时间/地点 12.25号/教室一、核心素养目标目标1.通过人生体验卡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拒绝冷漠,关切他人,明白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
2.通过人生按钮这一环节,掌握充盈自己生命的方法,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日常生活。
3.通过人生重启卡这一环节,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学会将个体生命与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二、自主预习1.生命贫乏的表现体现在哪里?2.如何让生命充盈?3.如何拒绝冷漠,关切生命?4.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要求:浏览课本p116-120勾划的知识点,注意小标题,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②并在课本中标注出问题和答案。
③在知识点后面写上小标题。
并在课后进行背诵。
三、预习反馈【通过预习,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四、交流展示1.00后两男孩奋不顾身救车祸司机①如果你是路过的男孩你会如何做呢?为什么?②如果你是路过的男孩你会如何做呢?为什么?2.如果你的人生可以弃号重开,你想订制一个怎样的人生?为什么?五、达标测评,巩固提升(一)、达标测评1.(2023 广东吴川期末)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以下做法不利于充盈生命的是( )A.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B.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 、与社会 、与自然建立联系C. 阅读好书,专注地干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走出家门,外出旅行D.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2.(2023 黑龙江海伦四中期末)“陕西好人”王伟任教期间,经常帮助残疾儿童、留守贫困学生以及即将辍学的贫困生缴纳学杂费、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等。
4.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1.知道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2.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3.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知道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重点难点】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知道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导学过程】情境导入欣赏歌曲《怒放的生命》即时巩固1.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______________,不敢也无力去_____________,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2.我们不仅要_______________,而且要______________,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生命虽然______,却也时时创造______。
当我们将__________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________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______________。
要点理解知识点一、贫乏与充盈【探究分享】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及时点拨】Ⅰ.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探究分享】欣赏视频《残疾人艺术团》和《残疾人舞蹈千手观音》。
【及时点拨】Ⅱ.生命贫乏的原因及表现1.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2.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探究分享】欣赏视频《好人就在身边》。
【及时点拨】Ⅲ.如何让生命充盈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1)有的人把自己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
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和谐的社会。
4.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1)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才智和,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时,就是在用认真、、善良、、责任、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5.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集体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贫乏与充盈【关键词】 18岁不同18岁,意味着同学们要作别青涩的自己,迈向成熟人生。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不同的18岁的生命:18岁,湖南邵东高三学生小龙残忍杀害了自己的班主任,起因只是嫌班主任不让他用手机看网络小说;l8岁,山东泰安的小小发明家刘小袜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l8岁,湖南的谭艳芳早已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边上学,一边照顾重病的爸爸妈妈;l8岁,消防官兵袁海为扑救天津滨海大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依据新课标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构建相统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感悟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活出生命的精彩,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促进学生成为知行合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还较为抽象,但经过前面的学习,已对生命有了大概的认识,这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帮助学生感悟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为国家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解读教材内容标准1.学会关切他人生命;2.懂得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地位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中起着总结提升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道德修养:养成关切他人的良好习惯3.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守法意识4.健全人格:关爱生命,自尊自信5.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教学资源教材资源、网络资源、课堂生成资源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关切他人;2.如何关切他人教学难点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解读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依据课标、分析学情、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趣参与视频导入:《海外留学生清明期间祭拜烈士》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激趣导入自主先学游戏检测课前发放导学案,组织学生开展知识大比拼游戏组织学生参与游戏,给予学生正面反馈积极参与游戏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环节一:认识生命的质量相互对学加深理解分享清明祭祖期间你认识的一个人,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讲述给同学们听,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不断丰盈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得到滋养;不仅关注自己的开展,也关切他人的生命;既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精彩的认知能力和践行能力。
通过学习,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与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课前调查】
1. 对课堂学习、
2.你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你会怎么做?
3.
【课堂探究】
1.充盈,做自己的导演
2.分享:传递温暖我可以做什么?
3. 有人说:凡人也创造价值,但与伟人相比就微缺乏道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习感悟】。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二、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探究分享,理解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3)目标2:通过探究分享,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教学目标2)目标3:通过探究分享,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教学目标1)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难点:贫乏与充盈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残疾人艺术团》:这群残疾人,面对生活的艰难考研,不放弃,不懈怠,用认真、勤劳、坚持、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绽放了生命之花,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那么,我们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正课讲授:环节一: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目标1)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