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肾络瘀损_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_秦建国
- 格式:pdf
- 大小:120.29 KB
- 文档页数:2
-76•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621年1月第22卷第1期CJIWN, Jauuau2621,VoU22,No.1白尿越严重(P<4.05),提示Scr、BUN、FPG、2h PG、HbA)c及GSK-3p等指标在评估DN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采用Peauon法分析发现DN患者血清GSK-3B 与Scr、BUN、FPG、2h PG、HbA)c呈正相关性关系(P<4.05),提示GSK-3p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在评估DN患者肾功能 损害程度方面均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GSK-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使得足细胞单层屏障保护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最终起到诱发DN发生的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Scr、BUN2 GSK-3p均为DN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4.05),且血清GSK-3p的OR值大于其他危险因素,提示血清GSK-3p的危险性较其他指标更大,评估DN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价值也更大,分析原因高血糖可明显上调GSK-3|3及NF-k B的活性功能,而两者生物学功能上调可促进DN的发生、发展过程。
GSK-3B通过作用于其下游底物(如NF-k B等、来调节一些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进而平衡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在DN发生发中的用。
综上所述,DN患者血清GSK-3p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关系,其可作为临床评估DN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实验室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此外本研究选择病例数相对较少,还需继续扩大研究样本量,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还未剔除,尚需以后完善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7郑在琼,冯杰,谢席胜.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41,20(10):927-929.7.杨春杰,胡晓娇,崔琦.随机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酹比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1,34(1)):2320-6343.3.杨莉莉,刘章锁.GSK-3p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1,44(1):109-1616.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413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41,30(1):67-89.5.谭婕,吴建华,王江平,等5型糖尿病患者糖原合成酶激酶3p的表达及活性.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6(20):283)-2832,283564.何大锋,李世军.糖原合酶激酶3(3与肾脏病变的关系.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6(6):19-)57.6.成菲,郭佳,胡亦芳,等.糖原合成酶激酶3[3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河南医学研究, 241,27(1)):126-137/赵凯亮,陈辰,石乔,等.糖原合酶激酶-3p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肾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5)362-366.9.Wan J,Li P,Lix DW,et ai.GSK-3beta inhibitor ahexuates uri-na/alUumin excre/on in type7diabehe db/LU mice:and delays epithe/ai-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mouse kidneys and podocyms.Moi Med Rep,241,1(2):17)-184.1.George B,Vol U ndUiber B,Sheem MA,et ai.GSK3beta inacti-vadon in poPocytes results in decreased phospho/Uhon of p74SSK accompanied by cymsCeUtal rearranaemexts and inhibited moh/ty.Am J Physioi Renai Phy/R,241),304(5):F1187 -116261).Pallas-Bazarra N,KastanausCaite A,Avila J,et ai.GSK-30oveuxpussion alters the dend/Xc spines of deveUgmextad y generamd granule nexuns in the mouse hippocampai dextam gyrus.Front Nequangt,2016,1)(10):1-63.1.杨莉莉,刘章锁.GSK-30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18,4(16):129-11.(收稿:2629-63-06修回:2626-64-1)秦建国教授从“肾络瘀损”论治慢性肾脏病沈一凡①韩琳①郝改梅②李冰①康鹏飞①慢性肾脏病(chu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3个月及以上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辨证规律探讨王 波,戴小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安徽合肥 230031)[摘要]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辨证及病机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虚证为病机之本,以肾虚为主,兼及肝脾亏虚,阴阳失调;实证为病机之标,以痰瘀为主,兼及风火;虚实夹杂为病理之常,多见肾虚痰瘀阻络;热毒损络为病理之甚,多见于各种危急表象。
[关键词]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544.1;R6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2219.2011.06.002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尚无对应的中医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尿浊”、“腰痛”、“水肿”、“精气下泄”等范畴。
中医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治疗虽有独到之处,然对其病机尚无统一认识。
探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辨证及病机演变规律,为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虚为本:肾虚为主,兼及肝脾亏虚、阴阳失调1.1 脾肾亏虚 肾元不足为高血压肾损害发生的启动因素和发展转归的根本,而脾虚失运是高血压肾损害转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肾精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化气则为元气,主宰着天癸的盛竭。
原发性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多在病程5~10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出现精气亏虚的情况。
仲昱等[1]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病机重点在肾,病位始终不离肾脏,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程中均可见肾元亏虚的证候,早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不足,而阴虚为主多见。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衰老以脾肾衰败为先,二脏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研究发现随着病程的进展,脾虚失运证候愈加明显,晚期最重,脾虚成为肾元不足之外的最主要证候。
另外,脾虚不运可影响他脏,进一步造成高血压肾损害,肝肾亏虚,风、痰、瘀炽盛,是本病转化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曲智勇[2]认为肾气亏虚、水湿瘀浊为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病机,并证实补肾方除改善症状外,还能降血压、降低尿微量蛋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提示补益肾气、利水化瘀法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是如何调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布时间:2023-07-05T10:23:42.0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陆燕华[导读]中医药是如何调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陆燕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201999)高血压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导致肾衰竭、心血管事件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其中,肾损害是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高血压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中医学认识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主要病因可从肝肾阴虚、脾肾两虚、肾虚血瘀来分析[2]。
肝肾阴虚的患者,可导致肝阳亢盛,肝阳上泛,经脉失调,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压升高。
可导致体内阴液不足,热毒内生,侵犯脏腑,从而导致肾损害。
还可导致情志不调,从而加重肝肾阴虚,形成恶性循环。
脾肾两虚的患者会出现水液代谢紊乱,会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气血不足、肾精不足,出现水湿停留,从而引发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还会导致体内湿气滞留、气血瘀滞,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加速肾功能的衰退。
同时,脾肾两虚也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高血压,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肾虚血瘀的患者,往往肝肾不协调而形成瘀血阻滞。
由于高血压的长期损伤,导致肾脏微循环障碍,肾脏组织缺氧、缺血,使得肾脏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及废物不能及时清除,最终导致肾脏功能损害。
2.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中医治疗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中,脾肾两虚的调理尤为重要。
常用的脾肾双补的方剂包括六君子汤、四神汤等,能够调理脾肾功能,增强体质,改善气血状况,促进身体康复。
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药早期治疗的探讨作者:徐宏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原发性高血压被认为是当代最大的流行病及危害人类健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肾脏做为其主要靶器官之一,常出现严重的损害而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目前,对高血压肾损害,特别是早期损害认识不足,对其发病病机及治疗存在一定的误区。
因此,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高血压肾损害,正确判断预后,特别是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防治的重点。
关键词: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药治疗;综述实验证明早期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能有效改善肾脏功能,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1]。
因此,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早期对高血压肾损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延缓其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早期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必须依靠现代医学技术来进行早期诊断。
王飞等[2]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监测指标归纳为:尿微量蛋白;胱蛋白酶抑制剂C;尿N一乙酰β一D一氨基葡萄糖苷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动态血压监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等。
其中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尿β2微量球蛋白是诊断高血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
白文坤[3]等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内血管血流参数,能反映高血压肾病损害程度,对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及检测其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罗浩等[4]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
结果发现:CAVI升高患者尿MAU、β2-MG及NAG均显著升高(均P2、病因病机高血压未出现肾损害之前,临床多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等,病变以肝为主。
但根据张景岳“阳非有余”的观点,此时的阳亢并非阳气过多,而是真阴不足以潜纳阳气,导致阳气浮越所致。
其后,高血压引起肾损害多出现在高血压之后数年或更久,病程较长,人体经历了一个由实致虚,由阳气亢盛到肾气亏虚,而后盛极而衰,阴损及阳,表现为阴阳两虚的证候,病变由肝及肾,以肾为主[4]。
关建国[5]等认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发病机理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为本,瘀血内阻为标。
基于“肾络瘀损”理论探讨风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王曼睿;沈一凡;秦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年(卷),期】2024(25)1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据统计数
据表明,我国成人CKD患病率为13.39%,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19.25%[1]。
CKD已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CKD发展到晚期时可考虑逐步过渡到透析[2],通常患者生活质量大幅降低且死亡率明显增
高[3],因此寻找有效的非透析治疗是研究的重点[4]。
中医药在稳定CKD患者的肾
功能,延缓CKD的进展具有一定意义[5-7]。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王曼睿;沈一凡;秦建国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
【相关文献】
1.浅谈"湿毒瘀阻,肾微癥瘕,"理论在慢性肾脏病诊疗中的应用
2.慢性肾脏病“肾络瘀阻”理论探讨及机制研究
3.基于“风-络-心系”理论探讨风药治疗冠心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肾“损不可复”病机对慢性肾脏病的影
响5.基于“少阳为枢”与“络风内动—络损神伤”理论探讨双心疾病的治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综述中医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辨治研究杜艳芳(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仙桃433000) 关键词: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药辨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9)12-0078-0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可以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
高血压是很多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并发症多,且预后较差,临床尚无根治方法,需长期服药。
本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高血压的治疗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1.1 病因病机研究1.1.1 本病的病因:刘氏[1]认为其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有关。
陈氏[2]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即忧思恼怒等七情关系密切,同时脏腑虚损、饮食劳倦及人体禀赋等因素均可引起体内的阴阳气血紊乱。
徐氏等[3]认为病因复杂而非单一因素构成,大致包括先天体质、精神、饮食、劳欲等原因。
李氏[4]们认为正气不足是根本内在因素;七情郁结、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是直接诱因;“精血亏耗,机体失养”是关键,体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1.2 本病的病机:陈氏等[5],认为EH 的早期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多属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
鞠氏等[6]从络病学角度,提出EH 病理演变是由于病久不愈,正气亏虚,或外邪由气及血,终致津停血瘀蕴而化浊生毒,痰癖、浊毒痹阻络脉而发为络病。
认为痰瘀阻络,毒损心络是EH 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
徐氏[7]等认为血瘀证存在于EH 的全过程并影响其发生发展,其已成为EH 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
袁氏等[8]认为其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阴阳失调,以肝肾为本,以风、火、痰、瘀等内生之邪为标,阴亏于下,阳亢于上,火越于外,风动于内,痹阻于脉,痰淫于络,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致,诸变生焉。
张氏[9]认为本病病机为阴阳失调,清浊升降失常,突出风、火、痰、瘀、虚五个方面的因素。
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中医证候规律调查和中医治疗初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多次被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器官损害,尤其是对肾脏的损害最大,引起高血压性肾损害(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高血压性肾损害是指因慢性高血压侵袭引起的肾损害,常常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功能减退等。
目前,西医学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在治疗上仍存在一些难点和局限性。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丰富经验及其开发的中成药,对于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也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中医学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些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中医证候规律,并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仍然需要在证候规律方面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掘出更多的中医证候规律。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血压性肾损害证候规律的调查研究,系统地总结高血压性肾损害证候及其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方案和方法,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提供临床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医证候规律和中医药治疗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调查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的详细分析,并总结出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常见中医证候及其表现特点,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
2.实验研究选取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动物模型,观察肾脏病变情况和血压变化,建立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实验模型。
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对高血压性肾损害模型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对中医证候规律的验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提供临床参考。
同时,本研究也有望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结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瘀热”病机特点研究戴红惠;李建根;陈列红【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瘀热”病机特点。
方法:共观察高血压病患者11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是否≥30mg/L分为肾损害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进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瘀热积分比较。
结果:肾损害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瘀热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瘀热”是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重要的病机特点。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瘀热【作者】戴红惠;李建根;陈列红【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221;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22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04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近年来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王海燕教授的中国CKD流行病学调查,目前中国CKD患者约为1.2亿,患病率为10.8%[1]。
18%甚至更高比例的高血压病患者最终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也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接受规范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约10%的患者尿蛋白排泄仍然异常。
随着近年来中医瘀热病机在肾损害研究中的深入,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瘀热病机特点,为中医药早期介入高血压治疗以期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
选取苏州市吴江区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12例,诊断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是否伴有微量白蛋白尿(定义为≥30mg/L)分为肾损害组和对照组。
肾损害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46.3±12.1)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0.2± 3.1)年。
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纪俊俊;周长磊;董彬;吴俊燕;张法荣【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8)009【总页数】2页(P804-805)【作者】纪俊俊;周长磊;董彬;吴俊燕;张法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344.14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损害,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有较大优势,综述如下。
高血压肾损害属中医“眩晕”、“腰痛”、“水肿”、“尿浊”等范畴。
为肾虚不能固摄精微,瘀血、痰浊壅阻肾之脉络,清浊不分、精微外溢所致。
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肾气亏虚,痰瘀阻络。
刘福明[1]认为肝肾阴虚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基础,肝肾阴虚可致痰瘀阻于肾之脉络,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是病机关键。
张彬[2]认为气虚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的病机关键,但气虚不仅为指肾气虚,而是肺脾肾三脏之虚。
气之生化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行迟滞,留而为瘀,瘀血进一步阻滞气机,则脉络不通。
气虚-血瘀-瘀血-气虚,互为因果,循环往复,疾病遂生。
曲智勇[3]认为肾气亏虚、水湿淤浊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机,并证实补肾方不仅能改善症状,还能降血压、降低尿微量蛋白、降血脂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提示补肾益气、利水化瘀法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疗效。
仲昱等[4]对169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中医症候学研究,发现高血压肾损害的病机重点在肾,早期以阴虚为主、气虚次之,中期阴虚和气虚并重,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而以气虚最重。
郭兆安[5]认为湿浊内蕴是高血压肾损害肾衰竭期的主要病机。
程广书[6]研究发现,高血压肾损害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为高血压肾损害存在血瘀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名医经验 郭氏医学流派辨治更年期高血压经验沈一凡1,张晓宇2,孟 佳3,金章安3,秦建国3(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摘要] 北京郭氏医学流派是以名老中医郭士魁先生、郭维琴教授及郭志强教授两代名老中医及其第三代传承人形成的医学流派,对治疗更年期高血压有独到的经验。
更年期高血压是一种涉及生殖内分泌、心血管等多系统的身心疾病。
郭氏医学认为更年期高血压的核心病机是阴虚阳亢,基本病机是妇人多郁、阴血常虚,重要病机是血瘀络阻,治疗当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柔肝解郁、化瘀通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郭氏医学;郭士魁;郭维琴;郭志强;更年期高血压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2.08.011[中图分类号] R5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2)08-1076-04[通信作者] 秦建国,E -mail :qindoctor@ [基金项目] 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郭士魁名家研究室项目(2011-SZ -A -27);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1号)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1]。
最新大型流行病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0%,且呈上升趋势[2-3]。
更年期高血压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但临床研究发现绝经是女性人群特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女性人群50岁以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70岁以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超过男性[4],由于围绝经期女性特殊的生理变化,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乃至靶器官终末衰竭,严重降低了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秦建国高血压的调理秦建国高血压肾损害“肾络瘀损”辨治经验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明确。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资料,我国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18. 8%,6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 49. 1% [1 ]。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高血压与慢性肾衰竭进展相关[2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血管硬化、肾小球萎缩坏死,因此持续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3 ]。
高血压既可以是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也可以是其后果,Ridao 等对 1 921 例不同肾病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总发病率为60. 5%,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肾功能不全者[4 ]。
根据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归于中医学“眩晕”“水肿”“尿浊”“癃闭”“关格”等范畴,试将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分型及中药使用阐释如下。
1 高血压肾病的诊断高血压肾病是指由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
早在60 年代即有文献显示,高血压、眼底血管改变与肾脏改变有一定关系[5 ]。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内阻力增加,小动脉发生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影响周身血液运行,肾动脉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内压力升高,细胞受损,随病程进展出现蛋白尿、显微镜血尿,当肾功能失代偿时,可出现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 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和头胀等。
诊断要点为: ①高血压病史长且血压控制欠佳;②24 h 尿蛋白<500 mg; ③左心室肥厚或眼底动脉硬化; ④ 无其他肾损害证据; ⑤高血压家族史。
具备以上5 点即可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肾病[6 ]。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高血压患者常有头痛、眩晕的症状,中医以症命名,故诊断为“头痛” “眩晕” 。
历代医家普遍认为此病的病位在肝,《本草述》论述肝肾疾病的转化认为: “肾者水脏,全藉风木以达阳而化阴; 风木虚,则阳不达,阳不达,则阴不化,阴不化,则寒湿病乎血……久之为毒风,还病于肾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