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病史
血生化:肌酐138.69umol/L,尿素氮8.58mmol/L,尿酸542.
05umol/L,甘油三脂2.97mmol/L。
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12.6ng/l、肌红蛋白大于5
00ng/l、肌钙蛋白5.25ng/l。
心电图检查:V1-V3导联ST段抬高0.2-0.4mV,出现病理性 Q波。
颈部、咽喉: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 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 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 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 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 发咽喉疼痛症状。如果出现咽喉痛,又 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 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下颌痛、牙痛: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 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 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 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 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 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
4.心理护理 疼痛发作时应有专人陪护,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的信心,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不利于控制病情; 医务人员工作应紧而有序,避免给病人带来不信任感和不 安全感。可以将监护仪报警声调低,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增加病人心理负担。
5.疼痛的观察 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观 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问:患者血压89/58mmHg,根据病人情况是 否发生了休克?
疼痛发作期间血压下降常见,但未必是休克 ,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持续低于80mmHg,且病人 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 快,大汗淋漓、少尿(<20ml/h)、神志迟钝, 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一般多发生在起病后 数小时至一周内,约20%的病人会出现,主要为 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新排血量急剧下 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