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2.05 KB
- 文档页数:7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常用试敏药品的正确操作和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常用试敏药品,包括但不限于皮肤试敏药品、食物试敏药品等。
三、术语定义1. 试敏药品:指用于过敏试验的药品,包括皮肤试敏药品和食物试敏药品等。
2. 过敏试验:指通过给予患者试敏药品,观察和评估其对药物或食物过敏反应的一种方法。
四、操作要求1. 药品储存a. 常用试敏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b. 药品储存区域应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
c. 药品储存区域应设立明确的标识,标明试敏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等信息。
2. 药品准备a. 使用试敏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特性、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
b. 药品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
c. 使用试敏药品前应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如注射器、针头等,并进行消毒处理。
d. 药品使用前应摇匀,确保药液均匀分布。
3. 患者操作a. 在进行过敏试验前,应向患者充分解释试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b. 对于存在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试敏药品,必要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c. 过敏试验前,应清洁患者皮肤或准备食物样本。
d. 皮肤试敏药品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e. 食物试敏药品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与其他食物混淆。
4. 观察和记录a. 在试敏药品使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红肿、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b. 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
c. 对于未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记录试验结果和观察情况,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五、操作流程1. 药品储存:将试敏药品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药品准备: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检查有效期,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并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
一、背景介绍
试敏药品是一种常用的医疗用品,用于进行皮肤试验,以确定患者对某种物质的过敏反应。
在医疗行业中,常用的试敏药品有多种,如皮肤试敏针、皮内试敏液等。
正确地操作试敏药品对于正确诊断患者的过敏情况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二、试敏药品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试敏药品:根据患者的过敏情况和用药史,医生应选择合适的试敏药品进行过敏测试。
2.准备工作:清洁受试者的皮肤,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准备好注射器或其他用于试敏药品注射的设备。
3.选择注射部位:一般来说,常用的注射部位是前臂的内侧,但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部位。
4.注射药品:将试敏药品注射到患者的皮下组织中,注意避免在肌肉或静脉中注射。
5.记录注射部位和时间:在注射后,应及时记录注射的部位和时间,以便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反应情况。
6.观察和记录:在注射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三、注意事项
1.遵守医疗规程:医护人员在进行试敏药品操作时,应遵守相关的医疗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患者隐私保护:在进行试敏药品操作时,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确保患者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3.处理废弃物品:在试敏药品操作后,应妥善处理废弃的注射器、药品和其他相关物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结语
试敏药品的正确操作对于患者的过敏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进行试敏药品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1234568汤光李大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关于头孢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注意事项9目前,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有多种描述,鉴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自身特点,以及使用中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经查阅相关资料,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归纳如下几点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1、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患者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素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临床发生过敏反应者约为5%~7%。
因此,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其中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素菌素类。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2、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无统一规定,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引自《新编药物学》(第16版));3、如药品说明书上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4、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5、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6、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常用试敏操作规程表试敏操作规程表1. 概述试敏操作是针对化学物质、药物或食物过敏的检测方法,用于确定个体对特定物质的过敏反应。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试敏操作规程表,旨在提供准确可靠的操作指导。
2. 实验前准备2.1. 实验室应具备充足的试敏试剂,包括常用的常规测试物质和特殊测试物质。
2.2.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例如称量器、试剂瓶、试管、移液枪等。
2.3.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理解试敏操作的原理和流程。
3. 试敏操作流程以下是一般的试敏操作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可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调整。
3.1. 检测前准备:3.1.1. 根据试验要求准备标准曲线所需浓度的常规测试物质溶液。
3.1.2. 将特殊测试物质按要求制备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3.1.3. 检查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1.4. 清洁工作台和试验器材,准备好所需的实验用品。
3.2. 标准曲线制备:3.2.1. 进行稀释系列浓度的常规测试物质溶液,按照稀释倍数稀释。
3.2.2. 取适量的每个稀释溶液,加入相应的试剂反应。
3.2.3. 按照实验要求对每个稀释溶液进行检测,记录各个浓度下的检测结果。
3.3. 试样测定:3.3.1. 取特殊测试物质样品,根据试验需求合理调整其浓度。
3.3.2. 将试样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3.3.3. 根据实验要求,通过观察变色、沉淀形成等方式判断试样是否产生过敏反应。
3.3.4. 记录实验结果,包括颜色变化、反应时间等。
3.4. 数据处理:3.4.1. 将标准曲线的浓度和相应的检测结果绘制成图表。
3.4.2. 根据试样的反应情况,在标准曲线上找出相应的浓度。
3.4.3. 根据实验原理,判断试样的过敏程度。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4.2. 避免直接接触试剂和试样,尽量使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
4.3. 工作台面和实验器材应定期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汤光李大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关于头孢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注意事项目前,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有多种描述,鉴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自身特点,以及使用中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经查阅相关资料,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归纳如下几点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1、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患者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素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临床发生过敏反应者约为5%~7%。
因此,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其中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素菌素类。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2、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无统一规定,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引自《新编药物学》(第16版));3、如药品说明书上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4、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5、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6、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汤光李大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关于头孢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注意事项目前,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有多种描述,鉴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自身特点,以及使用中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经查阅相关资料,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归纳如下几点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1、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患者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素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临床发生过敏反应者约为5%~7%。
因此,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其中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素菌素类。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2、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无统一规定,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引自《新编药物学》(第16版));3、如药品说明书上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4、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5、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引自《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6、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