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子的键合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8
分子的化学键
①同种原子的化学键
氢分子(H2)是最简单的分子,它拥有由2个氢原子各自通过1根键合形成的化学键,这种化学键就称为单键。
氧分子(O2)拥有由2个氧原子通过2根键合形成的双重共价键,称之为双键。
同理,带有3根键合的氮原子形成的氮分子(N2),则拥有三键
②不同原子的化学键
氧拥有2个键合,氢拥有1个键合,因此,这两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就是1个氧与2个氢的结合,生成的就是水分子H2O。
同理,1个氮拥有3根键合,它与3个氢结合,生成氨NH3。
1个碳拥有4根键合,可以生成甲烷。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分子,是所有有机分子的基础。
1.1复习笔记一、原子结构1.物质的组成一切物质是由无数微粒按一定的方式聚集而成的,这些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1)分子是能单独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特性的一种微粒;(2)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其结构直接影响原子间的结合方式。
2.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电子所构成的;(2)原子核内的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有正电荷;(3)一个质子的正电荷量正好与一个电子的负电荷量相等,它等于-e(e=1.6022×10-19C)。
3.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从薛定谔(SchrodingerE.)方程得到的波函数描述了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在核外空间某处的出现几率,即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1)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以及与核的平均距离;图1-1钠(原子序数为11)原子结构中K,L和M量子壳层的电子分布状况(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i——给出电子在同一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电子亚层),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取值为0,1,2,…,n-1。
在同一量子壳层里,亚层电子的能量是按s,p,d,f,g的次序递增的;(3)磁量子数m i——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
每个l i下的磁量子数的总数为2l i+1。
磁量子数决定了电子云的空间取向。
(4)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i——反映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s i规定为+1/2和-1/2,反映电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自旋方向,通常用“↑”和“↓”表示。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的排布总是尽可能使体系的能量最低;②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③洪德(Hund)定则: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键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键合(Bonding)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和力量。
在化学反应和分子形成过程中,键合是不可或缺的,它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行为。
本文将对键合的定义、类型和特点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键合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键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相互吸引在一起的一种化学联系。
在键合过程中,原子之间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形成更稳定的化学物质。
这种相互作用既可以是共价键(Covalent Bonding),也可以是离子键(Ionic Bonding),还可以是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原子之间通过共享外层电子使其电子配置更稳定。
共价键一般存在于无金属元素间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结合中。
离子键是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即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将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结合中。
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其中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形成了一个电子气体云,云中自由移动的电子形成金属键。
在键合过程中,原子中的价电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原子的价电子是位于最外层的电子,它们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价电子根据能级和轨道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键。
二、键合的类型和特点1. 共价键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的共享。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价电子对来形成键。
共享的电子对围绕在相邻原子之间,形成共同占据的轨道,从而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强度一般较强,是化学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 离子键离子键的特点是电子的转移。
在离子键中,一个原子通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来形成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通过接受这些电子来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作用使它们结合成为化合物。
离子键一般较强,它们在晶体中形成离子排列的结构。
3. 金属键金属键的特点是自由电子的存在。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形成正离子,并且失去外层的电子形成自由移动的电子云。
化学反应中的键合与构象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探究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分解过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原理。
而化学键合和构象也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影响反应速度和反应产物的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中的键合与构象。
一、化学键合化学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建立的化学连接。
化学键的形成涉及到电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排布。
依据了解的电子排布而形成的键合被称为共价键,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形成的键称为离子键,而通过金属原子之间传递电子建立的键称为金属键。
1. 共价键共价键是化学键中最常见的类型。
这种化学键是由两个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合形成的。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这使得每个原子所拥有的电子数增加,成为两个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
共价键的强度和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有关,因为它与分子的键角度和长度有关。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一个相对电负性更强的非金属原子凭借自己剩余的电子而形成的键。
由于更活泼的原子可以吸收一个电子,这使该原子形成带负电的离子,而散失电子的原子则会带上一个正电荷,从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因此,这两个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就在原子之间建立了一个离子键。
由于离子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离子键的强度。
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相邻的原子之间通过共享外层电子而形成的键。
由于金属原子中外层电子的共享,使得金属原子之间相对稳定的连接,而金属键的形成也使得整个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大不相同。
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原子内部的电子密度和横向电子排布,这也是金属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化学构象化学构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立体构造和具体结构。
化学构象的形成涉及到分子之间的几何排布和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构象的不同形式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稳定性。
1. 立体异构立体异构是指分子的化学构象不同于自身对称的情况。
化学上键合形式
众所周知,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而原子之间的结合形式通常被称为“键合”。
不同的原子之间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键合,例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每一种键合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键合形式及其特点:
1.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形成的键合,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或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键的性质是脆弱易碎,具有高熔点和沸点,且在水中易溶解。
2.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合,通常发生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中。
共价键的性质是稳定性高,熔点和沸点低,通常不在水中溶解。
3.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原子之间形成的键合,是由金属中自由电子互相共享而形成的。
金属键的性质是导电性高,熔点和沸点也比较高,而且通常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4.氢键
氢键是由一个原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原子中的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通常发生在氢气、水等分子中。
氢键的性质是弱的,被认为是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的中间类型。
总之,不同类型的键合在化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理解这些键合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化学学习和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原子键合的种类及特点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原子键合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原子键合可有好几种类型呢!先说离子键,这就像是一场“电子大搬家”。
一方原子特别慷慨,把自己的电子大方地送给了另一方。
结果呢,一个变成带正电的阳离子,一个变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它们因为电荷的吸引紧紧靠在一起。
离子键的特点呀,那就是强度很高,化合物一般熔点和沸点也都比较高。
再来说说共价键,这就好像是原子们在“分享”电子。
它们你一个我一个,共同拥有,让电子在它们之间快乐地穿梭。
共价键有非极性和极性之分哦。
非极性共价键里,原子们对电子的吸引力差不多,那叫一个公平;极性共价键呢,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有差别,就有点“偏心”啦。
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一般硬度大、熔点也不低。
原子键合的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呀?每种键合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原子的世界也很精彩?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咱们来唠唠原子键合。
先说离子键吧,这就好比是两个小伙伴,一个超大方,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电子)直接送给了另一个,然后他俩就因为这个变得关系超级紧密,谁也离不开谁啦。
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通常都很坚强,不怕高温,也不容易被破坏。
接着讲讲共价键,这更像是好朋友之间一起分享玩具(电子),而且还分公平分享和不太公平分享两种情况。
共价键形成的物质有时候很稳定,性质也很独特。
还有金属键,想象一下一堆金属原子在一个电子的大游泳池里欢快地玩耍,这就让金属有了很棒的导电和导热能力,还能随意变形。
你看,原子键合的种类虽然不同,但都各有各的妙处。
离子键的强大吸引力,共价键的分享精神,金属键的自由电子海洋,它们共同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神奇的物质。
是不是觉得原子的世界也充满了趣味和惊喜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充满了未知和可能。
好啦,今天关于原子键合就聊到这儿,下次咱们再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
共价键及分子结构知识梳理】一、共价键1-1共价键的实质、特征和存在实质: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特征:a.共价键的饱和性,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共价分子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分子的。
1-2共价键的类型σ键:s-sσ键、s-pσ键、p-pσ键,特征:轴对称。
π键:p-pπ键,特征:镜像对称【方法引领】σ键和π键的存在规律σ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三键。
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对于开链有机分子:σ键数=原子总数-1;π键数=各原子成键数之和-σ键数(环状有机分子,σ键数要根据环的数目确定)原子形成共价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两原子之间必有且只有1个σ键;σ键一般比π键牢固,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形成稳定的π键要求原子半径比较小,所以多数情况是在第二周期元素原子间形成。
如CO2分子中碳、氧原子之间以p-pσ键和p-pπ键相连,而SiO2的硅、氧原子之间就没有p-p π键。
【课堂练习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分子中的6个C-H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B.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C.两个原子间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D.σ键与π键重叠程度不同,形成的共价键强度不同(2)有机物CH2=CH-CH2-C≡CH分子中,C-Hσ键与C-Cσ键的数目之比为;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2-1键能的意义和应用a.判断共价键的强弱b.判断分子的稳定性c.判断物质的反应活性d.通过键能大小比较,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比较C-C和C=C的键能,分析为什么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2-2键长的意义和应用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表明共价越稳定。
(键长的长短可以通过成键原子半径大小来判断)2个原子间的叁键键长<双键键长<单键键长2-3键角的意义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