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小实验1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4
趣味物理实验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供您参考:
1. 气球火箭:用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在气球的尾部剪一个小口,
然后点燃放射出来的气体,就可以看到气球像火箭一样向前冲。
2. 食盐和冰的混合:将食盐撒在冰上,观察到冰迅速融化。
这是因
为食盐降低了冰的融点,使冰融化得更快。
3. 倒水不倒:将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放在水中,小心地将杯子摇晃,
然后迅速抬起。
你会发现,水不会倒出来,而会保持在倒立的杯子
内部。
这是因为水在杯子上方形成了一个真空,阻止了水倒出来。
4. 探究静电: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将梳子靠近被撕开的纸,你会发
现纸被吸引到梳子上。
这是因为梳子梳头后摩擦带电,产生了静电,而纸上的电荷和梳子上的电荷相吸引。
5. 火焰吞噬氧气: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
你会看到蜡烛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玻璃杯隔绝了蜡烛与空气的联系,使蜡烛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继续燃烧。
6. 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一个盛满水的碗中,轻轻地将一个针放在水的表面上。
你会发现针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形成了一个像弹簧一样的弹性薄膜,可以支撑起针。
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并能让人对物理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初中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帮助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魅力。
实验一:食物与热量的关系材料:一杯水,一个烧杯,一根长木棍,一块巧克力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一杯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将巧克力放在木棍的一端,用火烤熔巧克力。
3. 当巧克力融化时,立即将木棍插入水中,让巧克力与水接触。
4. 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原理: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热平衡。
巧克力熔化时释放出热量,当与水接触时,热量会传递给水,导致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二:气体的膨胀与收缩材料:一个塑料瓶,一只橡皮球,一根吸管步骤:1. 在瓶子的底部打一个小洞,将吸管插入洞中。
2. 用热水冲洗橡皮球,使其变得柔软。
3. 将橡皮球套在瓶口上,并用橡皮筋固定住。
4. 将瓶子放在冰水中,观察橡皮球的变化。
实验原理:气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
瓶子里的空气受到热水的加热,导致气体膨胀,使橡皮球充气。
当瓶子放在冰水中时,瓶内的气体受冷收缩,橡皮球也会变小。
实验三:磁铁的吸引力材料:一个小磁铁,一些小金属物品(如铁钉、小钥匙等)步骤:1. 将小磁铁放在桌子上。
2. 将小金属物品逐个靠近磁铁,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原理:磁铁具有吸引铁物的特性,这是由于磁铁产生的磁场与铁物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当小金属物品靠近磁铁时,它们会被磁铁吸引并粘附在一起。
实验四:光的折射材料:一个半满水的玻璃杯,一支笔,一个小硬币步骤:1. 将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并注视杯子内的水平面。
2. 将笔斜插入杯子中,使其部分浸入水中。
3. 观察笔在水中的形状,并注意到水平面的位置。
4. 将小硬币放在杯子旁边的桌子上,而不是放在水中。
5. 通过杯子的边缘观察小硬币。
实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由于光速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家庭趣味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有着它独有的魅⼒,在家⾥,我们能做的物理⼩实验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家庭趣味物理⼩实验,⼀起来看看吧。
家庭趣味物理⼩实验(1) ⼀、瓶内吹⽓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球,为什么松开⽓球⼝,⽓球不会变⼩? 材料:⼤⼝玻璃瓶,吸管两根:红⾊和绿⾊、⽓球⼀个、⽓筒 操作: 1.⽤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和绿⾊ 2.在红⾊的吸管上扎上⼀个⽓球 3.将瓶盖盖在瓶⼝上 4.⽤⽓筒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5.将红⾊吸管放开⽓球⽴刻变⼩ 6.⽤⽓筒再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 8.放开红⾊吸管⼝,⽓球没有变⼩ 讲解:当红⾊吸管松开时,由于⽓球的橡⽪膜收缩,⽓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球体积缩⼩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体积就扩⼤了,⽽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压⼒要降低--甚⾄低于⽓球内的压⼒,这时⽓球不会再继续缩⼩了。
⼆、能抓住⽓球的杯⼦ 思考:你会⽤⼀个⼩杯⼦轻轻倒扣在⽓球球⾯上,然后把⽓球吸起来吗? 材料:⽓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瓶1个、热⽔少许 流程: 1.对⽓球吹⽓并且绑好 2.将热⽔(约 70℃)倒⼊杯中约多半杯 3.热⽔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倒出来 4.⽴即将杯⼝紧密地倒扣在⽓球上 5.轻轻把杯⼦连同⽓球⼀块提起 说明: 1.杯⼦直接倒扣在⽓球上,是⽆法把⽓球吸起来的。
2.⽤热⽔处理过的杯⼦,因为杯⼦内的空⽓渐渐冷却,压⼒变⼩,因此可以把⽓球吸起来。
延伸:请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球吸起来? 三、会吸⽔的杯⼦ 思考:⽤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熄灭后,杯⼦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蜡烛⾼)1个、蜡烛1⽀、平底盘⼦1个、打⽕机1个、⽔若⼲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中央滴⼏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中注⼊约1厘⽶⾼的⽔。
3.⽤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位的变化 讲解: 1.玻璃杯⾥的空⽓(氧⽓)被消耗光后,烛⽕就熄灭了。
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一、物理小实验:用玻璃棒带电实验实验材料:1.玻璃棒2.丝线(带线)3.塑料棒实验步骤:4.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主要涉及到电荷的静电作用。
玻璃棒在摩擦丝线时会带上一定数量的电子,变为带负电的玻璃棒。
当带有静电的玻璃棒靠近一个中性的塑料棒时,由于静电作用,塑料棒上的电子会被玻璃棒上的负电荷吸引,导致塑料棒上的电子分布发生变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静电场,该静电场使得塑料棒和玻璃棒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带电的玻璃棒悬浮在塑料棒上方。
二、物理小实验:用纸带电实验实验材料:1.手指2.一小块纸实验步骤:1.将手指放在纸上轻轻摩擦几次。
2.将纸悬浮在另一只手指上方。
3.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当手指摩擦纸时,纸表面会携带上一定的电子,从而带电。
这时如果将带电的纸放在另一只手指的上方,由于手指的电中性,它会对纸上的电子表现出一定的静电作用。
这使得带电的纸在手指上方悬浮起来。
这是因为静电场使得带电纸和手指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悬浮效果。
三、物理小实验:以重力势能示例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材料:1.一根木杆2.一个重锤(可以是扔出去的扳手等)3.一段塑料水管4.尺子5.秒表实验步骤:1.用塑料水管将木杆倾斜固定在地面上。
2.将重锤沿着木杆上升一定高度,然后释放。
3.用秒表计时重锤落地的时间。
4.用尺子测量重锤上升的高度。
5.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实验原理:当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时,它的势能会转化为动能,而在径直下落过程中,重锤只受到重力作用力。
根据力学定律,重锤受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固定值,通常称之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重锤下落时间和下落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通过重力势能的守恒定律,利用公式g=2h/t²来估测地表上的重力加速度。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科学学科,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趣味生活小实验,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体验物理的魅力。
第一节:浮力实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
首先,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将它放入装满水的盆子中,观察瓶子的行为。
我们会发现,当瓶子浸入水中时,它会浮起来。
这是因为水对瓶子产生的向上的浮力大于瓶子的重力,所以瓶子能够浮在水中。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浮力的原理,并且可以应用到许多日常生活中,比如船只的浮力原理。
第二节:简易电路实验电路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学习电路的工作原理。
首先,准备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一些导线。
将电池的正极和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另一端。
当我们完成电路的连接后,灯泡就会亮起来。
这是因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使得灯泡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电灯的使用原理。
第三节: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首先,准备一张透明玻璃板和一个笔。
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笔在玻璃板上画一条直线。
然后,将一只手放在玻璃板上方,用另一只手在玻璃板下方,观察直线的变化。
我们会发现,直线在玻璃板中折射,变得不再笔直。
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眼镜的使用原理。
第四节:声音的传播实验声音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学习声音的传播规律。
首先,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和一根细长的绳子。
将绳子系在瓶子的底部,然后用手拉紧绳子并敲打瓶口。
我们会听到声音传播的声音。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物理趣味实验分享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不仅仅是个理论的学科,它也是个富有趣味性的学科。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1. 弹力球的能量转换实验材料:弹力球、金属块或其他重物实验步骤:a) 将弹力球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按下弹力球使其变形。
b) 将金属块或其他重物放在弹力球上。
c) 放开手指,观察弹力球的反弹情况。
实验原理:当手指按下弹力球时,弹力球会储存弹性能量。
当手指松开,弹力球会将储存的弹性能量转化为动能,使弹力球反弹起来。
如果在弹力球上放置重物,重物的重力将增加弹力球变形的程度,导致反弹的高度降低。
2. 空中漂浮的气球材料:气球、头发、塑料梳实验步骤:a) 用塑料梳梳头发,使头发变得带有静电。
b) 将头发放在气球上。
c) 观察气球是否漂浮起来。
实验原理:当头发梳过塑料梳时,头发会获得静电。
静电会使得头发对气球带有吸引力,从而使气球漂浮起来。
这是由于带有静电的头发与气球之间形成了静电作用力,克服了重力。
3. 彩虹的形成材料:玻璃杯、水、小碟子、闪光手机或电筒实验步骤:a) 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
b) 将小碟子堆在水面上。
c) 打开闪光手机或电筒,照射在水面上。
d) 观察水面上形成的彩虹。
实验原理:光在经过玻璃杯水面的时候可以发生折射。
折射会使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彩虹。
通过闪光手机或电筒的光源,可以形成彩虹的效果。
总结:通过这些趣味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增加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这些实验也帮助我们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除了上述实验,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分享,可以激发更多人对物理的兴趣,并促进对科学的探索和学习。
用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孩子对物理的兴趣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物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孩子对物理产生了抵触情绪,缺乏对物理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趣味的物理实验,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帮助孩子探索物理世界,享受科学的魅力。
实验一:水中的变焦镜材料:透明玻璃容器、水、纸、铅笔、小物体(如图钉)步骤:1. 将透明玻璃容器装满水,放置在桌子上。
2. 将纸张固定在玻璃容器一侧,使其斜靠着容器。
3. 在纸上绘制一个箭头或字母。
4. 将小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其变焦过程。
观察结果:当小物体离容器边缘较近时,箭头或字母会变小。
当小物体离容器边缘较远时,箭头或字母会变大。
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是由于折射现象导致的。
根据折射原理,光线在从一种介质(水)进入另一种介质(空气)时,会发生折射。
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因此光线从水进入空气时会发生偏折。
在玻璃容器中,由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两者交界处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了一个虚像。
当物体靠近容器边缘时,光线的偏折越大,因此虚像会变小。
反之,物体离容器边缘较远时,光线偏折较小,虚像会变大。
实验二:飞溅火花材料:磨刀石、铁制物块、锤子步骤:1. 将铁制物块放在桌子上,并摆放好磨刀石。
2. 用锤子轻轻击打磨刀石,观察击打后是否会出现火花飞溅的情况。
观察结果:在击打磨刀石时,会看到火花从磨刀石上飞溅出来。
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火花。
在击打磨刀石时,铁制物块的表面会与磨刀石接触并发生摩擦。
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磨刀石和铁制物块的表面温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会发生燃烧,形成了火花。
实验三:电磁感应材料:导体线圈、磁铁、电池步骤:1. 将导体线圈固定在桌子上。
2. 将磁铁靠近导体线圈一侧,保持一定的距离。
3. 使用铁磁体将线圈的另一侧与一个电池连接。
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1.霓虹灯的工作原理:霓虹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其内部充满了稀有气体,当电流通过时,气体会发出可见光。
这是因为电流激发了气体原子的电子,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能量,形成可见光。
2.手摩擦产生静电:当我们用干燥的毛巾或橡皮擦拭塑料橡皮时,它们会产生静电。
这是因为摩擦会导致外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3.气球粘附走墙:将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一段时间后,将它靠近墙壁时,气球会粘附在墙壁上。
这是因为气球摩擦产生了静电,使得气球带有静电荷,而墙壁带有相反的电荷,所以气球被墙壁吸引。
4.水音受热原理:将水加热至沸点时,我们可以听到水发出的咕嘟声。
这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水分子转化为水蒸气,形成气泡。
当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引起周围液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5.磁铁引力实验:将两个同性磁铁的北极或南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而将不同性的磁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是因为磁铁中的磁场产生了磁力,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抵消,而不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增强。
6.折射实验:将一根铅笔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曲的样子。
这是因为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物体看起来弯曲。
7.简易电池实验:将一片铜片和一片锌片分别插入柠檬中,再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点亮一个小灯泡。
这是因为柠檬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使铜和锌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声音的传播实验:用玻璃棍敲击一个容器,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
但当我们用海绵敲击容器时,声音就变得低沉。
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在海绵中则更慢,导致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9.气压实验:将一个纸杯倒扣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指封住杯口,慢慢提出杯子,我们可以看到水不会从杯口流出。
这是因为水压力大于外部气压,使得水保持在杯子里,形成了一个真空密封。
三则初中趣味物理小实验1、烟什么缘故迎着气流飘找一根筷子和一个火柴盒,把筷子插到火柴盒里,再点上一支香。
请你用一只手把火柴盒举起来,另一只手拿起那支点燃着的香,香要放在火柴盒的前边。
假如房子里没有风,香冒出的烟柱是竖直向上的,这时候,你用嘴向着火柴盒吹出一股气流,惊奇!香放出来的烟柱难道迎着气流的方向,向着火柴盒的背后飘来了。
这是如何回事呢?烟柱向火柴盒的背后飘,说明火柴盒背后的气体压强比较小,因而,周围的气体就向那儿涌过去,烟柱也跟着飘过去了。
用物理学来说明,确实是:火柴盒背后形成了一个涡旋。
假如你用比较小的力气吹,吹出的气流速度专门小,烟柱就不向火柴盒后边飘。
只有用力吹气才会显现这种现象。
这又说明一定速度的气流才能形成涡旋。
运动是相对的。
气流吹到火柴盒上和火柴盒在空气里运动性质上是一样的。
一个大方盒式的“面包车”在空气中快速行驶,它的背后便会形成涡旋,弄得尘土飞扬。
2、什么缘故会产生涡旋呢?当物体快速运动的时候,它前面的空气不能及时地绕到后面,使物体后边临时显现了一个接近真空的区域,那个区域一显现,四周的空气便要争先恐后地跑来填补,如此便形成了涡旋。
有涡旋的地点空气压强小,因此,关于运动着的物体来说,前面受到的压强远远大于后边涡旋处的压强,这正象车子前边有个大力士向后推,后边却是个小小孩向前推一样,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向后的力,那个力和涡旋有关,我们管它叫涡旋阻力。
总之,在气体和液体中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涡旋阻力。
3、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
有味的现象显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仿佛烛焰穿过了布条。
拿下布条一看,真惊奇,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近年来,物理学科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学校通常会组织一些趣味生活小实验。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1. 气球火箭实验材料:一个空气球、一根饮用吸管、一张塑料袋、一段胶带。
步骤:a. 将饮用吸管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气球的底部。
b. 将饮用吸管另一端插入塑料袋的开口。
c. 充满气球并将其封口。
d. 轻轻松手,观察火箭的飞行。
原理:当气球被放气时,气体从气球中流出,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向前推动。
2. 水的导电性实验材料:一个饮用杯、一块铜片、一块锌片、两根导线。
步骤:a. 在饮用杯的两侧固定铜片和锌片。
b. 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铜片和锌片。
c. 将饮用杯中注满水。
d. 用两手同时握住铜片和锌片,观察是否有电流通过。
原理:当手同时接触铜片和锌片时,水中的电解质会被电解为离子,形成导电通路。
3. 热胀冷缩实验材料:一根塑料棒、一根金属棒。
步骤:a. 将塑料棒和金属棒放在冰箱中冷却。
b. 将冷却后的塑料棒和金属棒同时放在室温下。
c. 观察两种材料的变化。
原理: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不同。
金属在加热时膨胀程度较大,而塑料在加热时膨胀程度较小。
4. 颜色光谱实验材料:一个小孔、一个白色纸片。
步骤:a. 制作一个小孔,将其固定在纸片上。
b. 将小孔对准阳光,观察纸片上的光谱。
原理:阳光经过小孔射到纸片上,光线经过折射和散射,形成七色光谱。
通过这些小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并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实验不仅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还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些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通过这些趣味生活小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组织这样的实验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物理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问题。
趣味物理实验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有趣的实验尤其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趣味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且增加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实验一:飞行切车实验材料•一根木头棍子•一把大剪刀•一张厚纸实验步骤1.将厚纸剪成较长的长方形。
2.用剪刀在纸的一端剪一个小口,宽度和长度与木棍相匹配。
3.在另一端的纸上写下一段文字,例如“飞行切车”。
4.将纸的两端分别套在木棍的两头,使纸贴紧木棍。
当我们迅速拍打木棍的一端时,由于牵引效应,纸张会迅速滑动并夹住空气,形成一种飞行的效果。
这是因为当木棍拍打空气时,空气会在木棍旁边形成涡流,而由于牵引效应的作用,空气流经纸张时会夹住纸张,并导致纸张飞行。
实验效果当我们迅速拍打木棍的一端时,纸张会迅速滑动并夹住空气,使纸张像飞行一样前进并不断变化方向。
这种有趣的飞行效果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二:磁力相互排斥实验材料•两块同性质磁铁(推荐使用强磁铁)•一张纸片实验步骤1.将两块磁铁放在纸片的两边,并使它们彼此靠近。
2.观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铁具有磁性,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磁场会发生交互作用。
根据磁性的性质,同性质的磁铁会相互排斥,即它们会互相推开。
实验效果当我们将两块磁铁彼此靠近时,它们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它们不能够紧密地靠在一起。
这种磁力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观察乐趣,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性的特性。
实验三:吹风球实验材料•一支塑料吹风机•一个充气的球实验步骤1.将球充气至合适的大小。
2.打开吹风机,将风口对准球的一侧。
3.观察球的状态。
当我们将吹风机的风口对准球的一侧吹风时,风会通过球的开口进入球内部。
由于风的作用,球内部的空气会被压缩,从而使球内部的压强增加,导致球向外膨胀。
实验效果当我们用吹风机对准球吹风时,球会逐渐膨胀变大,看起来如同被吹气一样。
小小科学家的物理实验小小科学家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让我们一起探索自然 laws!实验一:气球和针材料:- 一个气球- 一根有尖头的针实验步骤:1. 先将气球充气,使其膨胀起来。
2. 轻轻地将针的尖端插入气球的表面。
你会发现,尽管气球被刺破,但它并不会立刻爆炸。
3. 将针拔出来,观察气球是否会爆炸。
实验原理解释:气球表面被刺破后,并不会立刻爆炸。
这是因为气球内部的空气具有弹性,可以逐渐适应气球上的小孔洞,而不会导致气球迅速破裂。
然而,当孔洞变得足够大时,气球就会爆炸,因为内部空气无法继续保持平衡。
实验二:静电实验材料:- 一个小塑料梳子- 一张纸片实验步骤:1. 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或者摩擦自己的衣物,使其带有一定的静电。
2. 将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纸片,但不要直接碰触。
3. 观察纸片是否被梳子吸引,并记录下你的观察结果。
4. 试着将梳子的另一面靠近纸片,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实验原理解释:静电是一种积聚在物体表面的电荷。
当梳子摩擦时,电子从头发或衣物转移到梳子上,导致梳子带有了负电荷。
当带有负电荷的梳子靠近纸片时,纸片上的正电荷与梳子上的负电荷相吸引,导致纸片被梳子所吸引。
实验三:浮力实验材料:- 一个玻璃杯- 水- 一个小塑料容器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倒置在桌子上,保证杯子底部朝上。
2. 将塑料容器放在倒置的玻璃杯内,确保容器完全浸没在水中。
3. 观察塑料容器是否浮在水中。
实验原理解释: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浸泡时所受到的向上的力,由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引起。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挤的液体的重量。
在这个实验中,塑料容器浸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所以它会浮在水中。
实验四:重力实验材料:- 一张纸- 一支铅笔- 一本书实验步骤:1. 将纸张平放在桌子上。
2. 将铅笔竖直地放在纸上,使其保持平衡。
3. 将一本书平稳地放在铅笔上。
4. 观察纸张是否能够承受书的重力,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物理小实验及原理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小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小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物理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及其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实验一,光的折射。
材料,玻璃棱镜、激光笔。
方法,将玻璃棱镜放在桌子上,用激光笔照射到玻璃棱镜上,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原理,光线在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的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规律。
实验二,简单的电路实验。
材料,电源、导线、电灯泡、开关。
方法,将电源、导线、电灯泡和开关连接起来,观察电灯泡的亮灭情况。
原理,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时,会使电灯泡发光。
当电路中断时,电流无法流动,电灯泡就会熄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三,简单的力的实验。
材料,弹簧测力计、不同质量的物体。
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观察测力计的指示情况。
原理,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
通过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从而了解物体受力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以上是几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及其原理,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光的折射、电路中电流的传播规律以及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多进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一、托比现象实验
原理:托比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托比(Toby)发现的一个实验现象。
它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物质的束流现象。
材料:一块水晶管,一个交流变压器,三个弹片,一个9V电池,热胶,一块铁片。
实验步骤:
1、将水晶管放在铁片上,并用热胶固定。
2、将变压器的一端与电池相连,另一端与水晶管相连。
3、将三块弹片放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并用一根线将他们连接起来。
4、通电,当弹出的火花达到一定数量时,弹片会突然跳起,就是托
比现象。
原理:当电流经过水晶管时,水晶管内会产生一个磁场。
该磁场会与
弹片上弹出的火花电流产生能量交互,从而产生推力,使得弹片突然跳起。
二、空气压汞柱实验
原理:空气压力对汞柱的高度的影响。
材料:玻璃漏斗,汞柱,硅胶塞,乙醇,平板。
实验步骤:
1、将乙醇放入玻璃漏斗中,并用硅胶塞密封。
2、将汞柱放入玻璃漏斗中,观察汞柱的高度改变。
3、将玻璃漏斗放在一个平板上,慢慢改变玻璃漏斗的高度,观察汞柱的高度是否有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原理:空气压力改变会影响汞的蒸发率,汞柱的高度会受到影响。
趣味物理小实验1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一时间:3月5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瓶内吹气球主讲教师:高月明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二时间:3月12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能抓住气球的杯子主讲教师:赵素萍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三时间:3月19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会吸水的杯子主讲教师:黄慧琴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四时间:3月26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会吃鸡蛋的瓶子主讲教师:高月明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五时间:4月9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瓶子瘪了主讲教师:赵素萍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六时间:4月16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会跳远的乒乓球主讲教师:黄慧琴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七时间:4月23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会吹泡泡的瓶子主讲教师:高月明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八时间:4月30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自己会走路的杯子主讲教师:赵素萍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九时间:5月7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纸杯旋转灯主讲教师:黄慧琴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十时间:5月14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飞行的塑料袋主讲教师:赵素萍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操作:1. 打开塑料袋,倒置。
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
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
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你能试着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十一时间:5月21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空气的质量主讲教师:高月明思考:你们知道吗,空气也是有质量的。
怎样证明空气也有质量呢?材料:1架天平、2只一样重的气球、打气筒操作:1. 把两只气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只气球,给气球打气并将气球口系紧。
3. 将打起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没打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观察天平的变化讲解:1. 两只气球在打气前,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气后的气球增加了气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气后的气球一端。
3. 如果是带有指针刻度的天平,就能测出空气的质量数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称一下空气的质量吗?趣味物理实验教案十二时间:5月28号地点:物理实验1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内容:云的形成主讲教师:赵素萍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操作: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云吗?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烧手趣味物理实验培训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