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讲义10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103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讲义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是指在工程或事务处理中,为了协调各项工作、提高效率,制定的一套具体的时间标准。
通过制定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可以使工作按时完成,避免时间浪费和延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讲义。
第一章概述1.1 什么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是指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在不同工作环节中确定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长度,以达到工作协调、高效率的标准方法。
1.2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目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目的是确保工作按时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时间浪费和延误。
1.3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应用范围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适用于各种工程和事务处理工作,包括生产制造、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日常办公等。
第二章预定动作时间的制定原则2.1 充分考虑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在制定预定动作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条件,将实际情况纳入考虑,确保时间的准确和合理。
2.2 考虑前后动作的关联性在制定预定动作时间时,要考虑前后动作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避免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和延误。
2.3 考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在制定预定动作时间时,要考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确保能够在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下完成工作。
第三章预定动作时间的具体制定方法3.1 分析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在制定预定动作时间前,首先要分析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明确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和工作内容。
3.2 确定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长度根据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的分析结果,确定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长度,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
3.3 考虑工作的变动和调整在制定预定动作时间时,要充分考虑工作的变动和调整,对于可能发生的变动和调整要提前进行预留时间。
3.4 制定时间表和时间节点根据预定动作时间的具体制定结果,制定时间表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按时进行和完成。
第四章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应用和管理4.1 应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优势应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时间浪费和延误,实现工作协调和有序进行。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讲义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讲义一、引言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某个动作的预定时间的方法。
在生产和工作中,准确地掌握和实施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可以提高效率,避免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质量。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原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基于人的感知和思维过程。
具体地说,人在进行某个动作时,通常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时间预估。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的实际数据,建立起一套可靠的预定时间标准。
这种预定时间标准可以帮助人们在进行某个动作时,准确地估计所需时间,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三、步骤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实际数据。
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有关某个动作的时间数据。
2. 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可以计算平均时间、最短时间、最长时间等统计指标,来确定预定时间。
3. 确定预定时间: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某个动作的预定时间。
预定时间应该合理、准确,并能够体现出平均水平。
4. 制定标准:在确定了预定时间后,需要将其制定为标准。
标准应该公开、明确,并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和使用。
5. 实施评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对预定时间和实际时间进行评估,并作出调整。
通过评估和调整,不断改进和优化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四、注意事项1. 数据的准确性:在收集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对比数据等方式,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2. 数据的全面性:数据应该全面反映各种情况下的动作时间。
例如,对于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工具等,可能会对动作时间产生影响。
3. 数据的时效性:数据应该是最新的,以反映当前工作环境和现状。
4. 标准的灵活性: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要求。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5. 标准的公平性:标准应该公平,不能偏袒某个个体或团体。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方法。
它将操作者的作业,分解为预先规定的几个基本动作,然后代入这些基本动作的理论时间值,最后将各个时间值加和再予以宽放即得到标准作业时间。
PTS法显着的特点就是无需进行时间观测,只要了解操作的动作序列,查表中的标准时间值便可以制定出标准时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表中的数据由大量实验研究所确定,因而PTS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比较着名的PTS法有模特计时法(MOD法)、方法时间测定法(MTM法)、工作因素法(WF法)、WF简易法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模特法。
模特排时法是PTS法的一种,它是澳大利亚的哈依德博士在1966年研究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动作时间分析方法。
哈依德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了前人动作与时间研究成果,借鉴了WF法、MTM法中关于人类基本动作分解的思想,发现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关于动作与时间研究的基本规律:" 人体各部位动作不论快还是慢,无论是谁,如果是同一动作,其最快速度与正常速度所用时间之比,都是相等或十分接近的"。
研究过程中,他还把人类工程学的原理应用其中,做了大量的实验,运用统计方法,按照能量消耗与动作速度的关系,求出最佳能耗速度及其时间。
工人按照这种速度操作,不易产生疲劳,劳动生产率又得到了提高,把效率的提升建立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
MOD法中使用的时间单位是“MOD”,规定人的手指移动2.5厘米的时间为“1MOD”,约为0.129s,人体其它动作时问均为这个时间的整数倍。
但当作业熟练程度不同时, MOD模数也有区别,比如疲劳时 1MOD(模数)应增加10%。
即疲劳时 1MOD=0.129秒×10%=0.142秒+0.129秒,一般熟练 1MOD=0.129秒,熟练 1MOD=0.1秒。
时间标准法讲义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工作之前,首先明确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将目标具体化、可衡量化,并设定截止日期,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安排工作和评估进度。
二、制定优先级将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优先处理最重要和紧急的事情。
可以使用常见的时间管理矩阵(如“四象限法”),将任务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四个类别,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任务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三、合理分配时间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时间。
可以将一天按照不同时间段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块,每个工作块集中处理一个或多个相关任务。
避免频繁切换任务,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可以提高效率。
四、制定时间计划表制定一份详细的时间计划表,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安排的时间。
可以使用日历、待办事项列表或专门的时间管理工具来规划和跟踪任务的完成情况。
随着工作的进行,逐步调整时间计划,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五、设定时间限制为每个任务设定时间限制,尽量避免任务拖延。
合理评估任务的所需时间,设定一个合理而紧迫的截止日期。
如果发现某个任务需要更多时间,可以调整其他任务的安排,但必须要坚持时间限制,不容许无限期地延长时间。
六、集中注意力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关闭手机和社交媒体通知,避免频繁检查邮件和社交网络。
利用番茄钟等专门的时间管理工具,将工作时间划分为专注的时间块和休息的时间块,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七、反思总结每天结束工作后,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安排和完成情况。
查看时间计划表,评估任务的完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第二天的工作中加以应用,逐步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总之,时间标准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制定时间计划表、设定时间限制、集中注意力和反思总结,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安排任务、减少拖延和浪费时间的情况,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