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②组胺释放试验:可检测介质细胞释放出组 胺的量。 ③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用以检测患者血 清中有无特异性抗体存在。
20
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BGTE”(即避、忌、替、移4字的 谐音) “避”即避开一切可疑或已明确的致敏原,包括一切 致敏性吸入物、食物和接触物。 “忌”就是忌服或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 药 物。 “替”就是用相同或相似而又不致敏的食物和药物来 替代那些可能或明知致敏的食物和药物。 “移”就是将致敏原从患者的生活环境中移走,或患 者移除不利的生活环境。
25
5.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由于有时不能明确变应原,无法使用脱敏疗法.过敏性 鼻炎只是某一特定位置的黏膜引起,因此采用微创方 法来阻断与外界接触是最彻底的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应用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选择性地进行筛前神经、翼管神经阻断术,降低鼻腔 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消除过敏区域神经对外界各种 刺激,如气候、灰尘、花粉等的敏感性,过敏性鼻炎 就可以自然而愈,不易复发。
3
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PAR)和季节性 变应性鼻炎(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SAR)两类。常年性主要由一些全年存在的变 应原引起,如尘土、宠物、霉菌等;季节性主要制
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亦称Ⅰ型超敏反应。 当特异性抗原进入特应性个体后,机体内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 E(IgE)抗体,并附着于介质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 表面,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应的抗原再次侵入该机体时, 此抗原则与介质细胞表面的IgE“桥联”,并激发细胞膜产生一系 列生化变化,破裂并脱颗粒。从被排出的颗粒中和细胞内释放出 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histamine)、白三烯(LT)、缓激肽 (bradykinin)等,这些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 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病理变化,机体处于发敏状态, 临床上则表现为喷嚏、清涕、鼻塞、鼻痒等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