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科学观
- 格式:pptx
- 大小:524.38 KB
- 文档页数:10
目录1-1、自然观 (3)1-2、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3)1-3、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4)1-4、为什么说辩证自然观的创立实现自然观的历史的革命性变革? (4)1-5、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4)1-6、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 (4)1-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1-8.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 (4)1-9.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4)1-10.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5)1-11.进化和退化的关系是什么? (5)1-12、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两个原因 (5)1-13、系统自然观的内涵和思想(特征): (5)1-14、系统的定义: (5)1-15、系统的特点: (5)1-16.系统的基本规定? (5)1-17.层次结构及其特点? (5)1-18.系统要素、结构和环境对功能的影响。
(5)1-19、古代的自然观 (6)1-20、近代自然观 (6)1-21、现代自然观 (6)1-22、机械自然观 (6)1-23、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6)1-2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6)1-25、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6)1-26、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7)1-28、人与自然和谐 (7)1-29、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7)1-30、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 (7)1-31、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 (7)2-1、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出辨析题) (7)2-2、科学本质属性 (8)2-3、科学观 (8)2-4、科学的基本特点: (8)2-5、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8)2-6.科学性认识的特征是什么? (8)2-7.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8)2-8.科学发展的形式有哪几种? (8)2-9.科学方法的分类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 (9)2-10.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9)2-11.什么是科学事实。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与自然科学观有密切的关联。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发展性的认识,而自然科学观注重对自然界规律的具体研究。
下面将详细回答关于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观的问题:自然辩证法:1. 全面性认识:自然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不仅仅看到表面现象,更要把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与片面的、静态的认识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2. 对立统一:自然辩证法提出的对立统一法则是其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这种对立面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对立面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 发展性: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发展过程,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这与一些静态的、机械的认识方法形成了对比。
4. 否定之否定:自然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在发展中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了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肯定。
自然科学观:1. 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强调实证主义的方法,即通过实验和观察,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推导出科学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推理方法有所不同。
2. 定量分析:自然科学观倾向于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强调量化研究,通过数学模型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事物质的质的变化的关注形成对比。
3. 客观性:自然科学观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即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不应影响研究结果。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有所不同。
4. 原因与果效应:自然科学观追求确定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确定性的原因与效应,以建立科学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事物发展中复杂的多因素作用有所不同。
综合考量: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观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互补关系。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在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两种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有助于超越简单的机械、静态认识,而自然科学观则提供了实证验证和定量研究的强大工具。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的整体自然观。
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我们的基本观点。
包括:自然的存在;自然的进化和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
它是一门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理解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也是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类社会与人的自然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技术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
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
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
从康德于1755年提出星云说和提出了太阳系和天体论。
拉普拉斯于1796年发表了宇宙体系统,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825年天体力学第一次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将之归结为内引,把上帝排除在科学领域之外,星云假说发起了冲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革命。
1830-1833年赖尔《地质学原理》以现在还在起作用的原因解释地球表面以前的变化,漫长的巨大的地质演变是各种自然原因综和作用的结果,是长期渐进的积累过程。
恩格斯对其评价是赖尔第一次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中,他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从微观尺度看,夸克(层子)组成了基本粒子,并服从于这一层次的特有规律,如量子色动力学定律。
基本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由强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核。
原子核和电子再通过电磁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并进而结合为分子,如此等等。
从量子场论来看,任何微观粒子都是相应的场量子,它们既是间断的粒子,又是连续的波,因而也可以称为“波粒子”。
1.自然辩证法的内涵与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科学技术与社会2.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和自然是具有绝对的相互关联性的。
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界具有同源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不存在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界,没有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就没有人类产生的可能,没有人类和自然界的联系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是不存在的。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资料,人类就无法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的生存,更无所谓的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
此外,人类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离不开自然。
(三)社会是自然和人类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的本质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观点:
1.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自然辩证法强调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包括观察、实验、理论构建和验证等方面。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知识是社会性的,是科学
家之间互动和协商的结果。
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科学知识也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自然辩证法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
动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科学的伦理和价值:自然辩证法强调科学的伦理和价值问题,科学
的发展应该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关注伦理和价值问题,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研究是跨学科的,不同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在跨学科的研究中,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科学的局限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有其自身
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反思和修正科学理论的缺陷和不足。
总之,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关注科学研究的本质、方法、价值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旨在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的局限性。
浅谈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观1、相关定义1.1、科学哲学的复杂概念我们遵循从实践到抽象的逻辑原则,在简单评介了具体科学部门中的复杂概念后, 就轮到哲学层面上的复杂性概念了。
这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目前这部分概念也存在着重大的争议,我在此简单谈谈我的不甚成熟的看法。
1.2、科学意义的复杂概念的简析就他的观点看,目前国外提出的绝大部分复杂性概念,其中绝大多数是建立在科尔莫哥洛夫的复杂性概念上的。
科尔莫哥洛夫认为复杂性是与是否能够构造一个对象的算法,以及其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也即算法复杂性相关。
而他的研究也就是基于可计算理论及其算法的研究。
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是计算机解题方法的精确描述。
算法就是计算机解题的描述。
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导致了科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的建立。
实际上, 算法复杂性观点,在中国古代是有萌芽的,孙子兵法中明确说出:”多算胜,少算不胜”。
只不过我们的对象是军事科学。
而这在当今世界依然可用。
可见,依据以上对吴彤教授的研究的介绍,我们知道,当代国外研究复杂性概念的重要根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是非常具体的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包括隐喻类的复杂性亦然,都是基于具体科学研究的结果。
而这些结果的应用范围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也更有效。
因此,是不能与基于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的哲学领域相比的,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基于现实的方法与那些依靠抽象思维、依靠纯粹概念的哲学思考不同。
简言之,这些概念是具体科学领域的概念,是科学概念,而不是这些概念。
当然它可以转换或延伸为哲学概念,正像有些哲学概念可以转化为科学概念一样。
基于实践而非基于纯粹概念,这也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学派的最大特点。
因此表现为综合集成的特色。
钱学森指出综合集成是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不同于近代科学的还原论。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认识方法论的一次飞跃,是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
既要应用思维科学成果,就会促进思维科学发展,并向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工程等提出了高新拘束问题。
一、研究对象1、自然观(自然哲学):普遍性问题。
古代的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神秘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现代的科学自然观。
2、方法论(科学研究的哲学):内部性问题两大基础:数学(逻辑语言)和实验(自然对象)古希腊文明对科学的独特贡献:对自然的纯粹兴趣;初等数学的完善现代科学的本质:系统化的经验解释;数学及实验方法的支持3、科技观(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外部性问题4、自然辩证法有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具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自然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两者是统一的。
二、历史渊源自然的概念:事物的本性(宇宙)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直观、思辨、猜测泰勒斯:万物皆水;阿娜克西美尼:玩物皆火;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三、近代科学的兴起理性主义A:隔离体法——明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B:思维经济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历史背景文艺复兴:回归古希腊人对本身的肯定宗教改革:确立了信仰的个人属性哲学背景英国经验主义的兴起:培根、洛克、休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怀疑主义)康德的三大机制:纯粹的理性批判(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论批判(道德哲学);判断力批判(艺术美学)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A、机械论取代了泛灵论B、定量方法取代了定性描述(函数关系)C、假说演绎体系的建立D、将复杂的运动现象纳入到单一的自然图式中去五、学科性质——哲学什么是哲学?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分析;哲学是对精神现象的理解与分析亚里士多德:思想思想哲学概念:辩证法(即对话艺术)和世界(即存在的展开状态)六、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客观实在性:主观——一己之见;客观——共同世界形态多样性:生命非生命;固液气;等离子;超密;真空;反物质理论七、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基本特点A、系统方式:现代科学的整体思维工具非加和性(系统的根本属性)B、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环境C、历史意义:对近代科学隔离D、系统类型E、整体与部分:加和性:非加和性F、稳定性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A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B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C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D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第一部分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大科学概念)(1)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二者彼此密切相联和相互制约;(2)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而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3)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器,它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4)近代科学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从落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开放、进步的工业社会。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科学、现代工业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产生了以人类彻底解放为己任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4、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的主要表现:(1)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意义;(2)从研究角度上看,它主要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3)从研究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
5、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思想内容:⑴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人必然要创制工具)⑵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
(工具是人创造的,不同时代创造的工具不同)⑶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劳动工具是产生力水平的标志)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
9、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旨在解释和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它强调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在自然辩证法的观念下,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方法来逐渐揭示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观的内涵、应用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指自然界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并且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
例如,在一棵树的生长过程中,阳光和水分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矛盾因素。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观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强调对自然界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认识和分析。
科学观鼓励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证实自然界的规律。
科学观的内涵包括对客观事实的准确把握、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深入探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等。
科学观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进行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开展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发现。
例如,在生物学领域,通过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物理学领域,通过对物质构成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在这些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人们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它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了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有效性。
此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倡人们具有辩证思维的素养,关注自然界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矛盾依存关系,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绪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自然辨证发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科学——技术——社会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创立:自然科学与哲学共同进展的产物发展:列宁的贡献、前苏联的贡献、多译文出版《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兴起、科学的推进。
在中国的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辩证法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断更换着存在的形态,在理论上不断走向成熟。
我国学科门类划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哲学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
理论特色:1、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
2、提出了人工自然理论。
3、突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教育功能。
4、提出了“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思想。
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
思考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什么关系?3.自然辩证法对研究生学习和成长有什么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形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受到哲学的挑战和自然科学的冲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着每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一、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2)追求逻辑的完满。
(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三、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得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
3、古希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基本关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的意思。
古希腊哲学家把在论辩时揭露和克服议论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艺术叫做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