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7讲 科学观-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3.00 KB
- 文档页数:94
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自然辨证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目录CONTENTS01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自然辨证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为其研究内容。
自然辨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古代朴素自然观古希腊哲学家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形成朴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16-17世纪,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科学家们以分析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形成形而上学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自然辨证法以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探讨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阐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02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构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自然界的运动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自然界的规律性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真理。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科学结论必须是客观的,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科学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验证;此外,科学结论还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概述1.1本学科历史渊源❿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3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3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3马恩共同创建马主义哲学.:.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思想.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展自然辩证法1.2学科体系构造❿体系构成3“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❿学科定位3属于马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学说❿与现代科技的关系3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1.3自然辩证法在中国❿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与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联袂而行3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3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350年代以后苏联,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大发展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❿亦实亦虚,政策说明和思想认知作用3实用价值(学分、文凭)3科学思维和科学工作原则3了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内在依据3认识国情民意,感受中国发展趋势3化解科学与人文隔阂,为科学生涯的增添情趣本章学习要点❿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❿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2.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2.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古希腊朴素辩证法3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3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3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3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