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许多妇科疾病患者需要接受妇科手术治疗,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妇科手术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并降低手术创伤性,并且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微创特点显著,能够取得比较确切的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其手术切口缩小且更为美观,也满足了女性患者的美观性需求,因此近年来腹腔镜妇科手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然而伴随着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同时手术适应症调整和腹腔镜手术难度的提升,手术后的并发症率有所升高,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妇科手术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术后恢复均构成一定影响,同时也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了解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采取一些护理对策非常重要。
1、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1)疼痛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需要创建二氧化碳气腹,在气腹充足的状态下手术患者盆腔会出现容积增大,这样便能够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以及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
然而在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之后,由于气腹产生高压状态会引起膈肌功能障碍,受到大气腹压的影响膈肌出现被动上抬并维持极度紧张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膈下神经受到牵拉会引起神经的缺血和水肿,所以在手术后很多患者会感觉到肩部有明显的放射疼痛感,在手术之后由于腹腔当中所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之间发生反应转变为碳酸,那么在该物质的刺激下也会引起肩部疼痛。
(2)皮下气肿术后皮下气肿是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发病率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大约为38%左右,尤其是患者本身腹壁皮下脂肪较薄,手术过程中穿刺孔切口较大,或由于腹膜外充气、手术时间延长以及腹腔压力升高等,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皮下进而引起皮下气肿。
(3)出血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可能产生术中出血情况,这是十分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原因在于手术操作过程中未能充分止血,或由于血管受损进而引起术中出血。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妇科腹腔镜是借助摄像系统及器械操作手术方法,特点切口小、手术痛疼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医生手术方式操作经验,手术方式和范围影响并发症发生类型是关键因素。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有腹腔镜手术过程腹腔盆腔器官的直接损伤和手术操作过程中间接引起并发症麻醉、气腹、切口疝。
熟悉并发症发生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标签: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并发症;防治措施。
妇科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较少、容易恢复、瘢痕小等优点。
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手术首选。
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手术就会有一定的风险。
妇科腹腔镜手术范围扩大手术类型增多,熟悉妇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1体位并发症:1.1气肿:皮下气肿最多见,气肿是腹腔镜手术主要并发症。
气肿发生原因较多。
临床表现也不同。
皮下气肿出现原因和气腹压力大、穿刺口大有直接关系。
注入气体过快手术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
手术中发生皮下气肿可以用钳夹密闭,气腹压力降低,术后1-2天自行消退。
发生气胸、纵膈气肿立即停止手术。
为避免气胸发生,充气前确定穿刺针已经进入腹腔。
充气流量有小量逐渐增加。
1.2肩背部疼痛:肩背部疼痛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发生在手术后1-2天左右。
出现肩背部疼痛是手术中持续气腹,腹压增加刺激肋间神经,造成膈肌上移,术后体内残留二氧化碳气体刺激隔神经末梢作用,引起肩背疼痛。
1.3气体栓塞:发生气体栓塞的几率低,发生后就是致命危险。
资料报道静脉引发气体栓塞,二氧化碳气体误注入血管可发生气体栓塞死亡。
宫外孕患者有静脉损伤,气腹压力过高,气体容易进入静脉引发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发生后,立即停止手术,吸氧、侧卧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可缓解。
1.4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有血流速度缓慢、血凝高、血管壁损伤。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需要禁食,术前灌肠处置,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高凝状态。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并发症与防范措施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以及术后疼痛程度低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临床。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具有术野清晰,并可有效放大病灶,可使复杂的妇科手术顺利完成。
腹腔镜手术作为妇科腹腔镜应用最广、效果最佳、最有发展前景的微创手术,已逐步替代多数妇科传统手术。
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实施过程中,受器械、手法、技术、体位不当等多因素影响,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
例如: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取的头低足高位,可使腹腔内容物的重力性移位和血液静力压发生改变,机体的呼吸与循环系统对此将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这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主要就妇科腹腔镜手术常用体位及其相关并发症作介绍。
1妇科腹腔镜手术常用体位1.1头低足高位:病人仰卧于床上,双上肢与身体平行,将头板调高15°~30°以取头低足高的体位,同时在肩部安装肩托,并保护好眼睛。
1.2膀胱截石位: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在近髋关节平面放置截石位腿架,双上肢与躯体平行,然后放下或卸下手术床腿板,将双下肢外展<90°放在腿架上。
若术中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则在患者的肩部加用肩托。
1.3头低脚高截石位:②在患者的头部下方垫一个U形软枕,高约15°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预防眼压过高、眼睑水肿等。
②在肩部放置肩托并在颈部两侧加用棉垫保护肩颈部,棉垫放在距离肩部的一指,而距离颈侧则以能侧向放入一手为宜。
③双上肢与躯干平行,手心朝内自然、平整放置,避免肢体受压,保证液体通畅或接触到金属物品。
④骶尾部超出手术床背板与腿板折叠处约5厘米,必要时在臀部下方垫体位垫,以减轻局部压迫、增加舒适感、轻度抬高、便于操作。
⑤双下肢外展<90°放在腿架上,而且由于下肢的受力点主要小腿或脚底故为了保暖以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会用棉布包裹双足。
2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2.1腓总神经受损2.1.1原因:腓总神经受损的临床表现为小腿的外侧皮肤感觉丧失,踝关节内翻,走路异常。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摘要:在目前的妇科临床护理中,腹腔镜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包括泌尿系统损伤、肠管损伤、胃损伤、出血、皮下气肿、下肢静脉栓塞等。
术后患者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大多数妇科医生充分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并知晓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基于此,本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进行分析,为当前临床护理提供具体参考。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妇科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妇科手术中常采用腹腔镜技术,开腹技术具有创伤面积小、恢复时间短、操作准确、疗效快等优点。
它在医学领域备受赞誉,被认为是治疗良性妇科问题的金标准。
良性妇科疾病包括子宫切除术和息肉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这项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预后,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1妇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原因1.1疼痛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当气腹充足时,手术患者盆腔容积会增大,可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和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
但是,在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由于气腹产生的高压,横膈膜会发生功能障碍。
在大气腹压的作用下,横膈膜被动上抬,并保持在强烈的紧张状态。
久而久之,下膈神经会被牵拉,神经缺血水肿,所以很多患者手术后会感到肩部有放射痛。
,它会转化为碳酸刺激也会引起肩痛。
1.2皮下气肿术后皮下气肿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的术后并发症,约占38%,尤其是腹壁皮下脂肪薄、术中穿刺切口大、或腹膜外充气、手术时间长、增加腹内压等,会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皮下,引起皮下气肿。
1.3出血腹腔镜妇科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术中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止血不充分或血管损伤引起的术中出血。
1.4恶心呕吐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较高,在70%-80%左右。
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手术并发症护理资料与方法
收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90例,年龄17~55岁,平均36岁。
手术时间1~2小时,平均1.5小时。
术中失血量50~90ml。
手术切口5~6天。
拆线本组切口均为甲级愈合,2例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前兆予以及时纠正:8例出现肩背部疼痛,9例出现腹胀。
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是利用电视影像系统将腹内病灶放大显像至显示屏上,再利用微创口放入腹腔器械进行手术。
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认可,也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腹腔镜手术后和一般的开放手术存在最大的不同是:因手术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而方便操作,术后容易有残存的二氧化碳在腹腔内,二氧化碳经腹膜吸收后在腹膜局部造成的酸性环境,会对膈神经产生损伤,造成术后膈神经牵涉性疼痛,如肩膀
及肋骨的疼痛,疼痛及腹胀的程度还与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有关。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导尿管可于术后24小时拔除。
置腹腔和阴道引流管者,观察其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并认真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堵塞,确保引流通畅。
体位护理:患者麻醉未清醒时去枕6个小时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恢复主要有深呼吸、双肩外展运动、屈腿运动和抬腿运动,一般3~5分钟。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腹腔镜术后的并发症包括普通开放手术具有的出血、损伤、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等,还有腔镜特有的穿刺孔出血、肩背部放射痛、皮下气肿等。
穿刺孔出血:穿刺孔出血主要表现为切口渗血,如为腹壁小血管损伤并向腹腔出血可引起较大量出血。
腹腔镜患者术后回病房时,要查看脐孔和耻上两点处切口有无渗血,并以腹带于手术区加压。
不能因腹部无大伤口而忽略对腹部切口的观察。
发现血液渗透敷料者,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
孔处缝合1针止血。
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术后咽喉疼痛、咳嗽、痰多等症状,护理时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一般6小时后,深呼吸,慢慢用力叩拍背部等。
必要时,用地塞米松针10mg,加庆大霉素针l6万U、糜蛋白酶100U雾化吸人,每日2次。
腹胀及肩背酸胀:充气式腹腔镜手术因为术中所用气体及手术体位、手术时间的关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及肩背酸胀。
为了减轻腹胀和肩背酸胀,术中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100%,术后继续吸氧且持续在6小时以上。
术后行肩背部及季肋部按摩,每次3~5rain,每天3次,持续2~3天。
麻醉清醒后嘱患者深慢呼吸,每次3~5rain,每天3次,持续2~3天。
术后采用头低脚高位,使下腹部和下肢抬高l5°~30°,持续2~3天。
鼓励患者术后4~6小时在床上进行活动四肢、翻身等轻微活动并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适当地增加青菜、水果等纤维素的摄人量,避免术后腹胀发生。
同时禁食牛奶、甜食、鸡蛋等,以免引起肠胀气。
切口感染:腹腔镜手术极少有感染发生,多数感染仅限于穿刺口皮肤。
导致感染的原因可能与含有醛类的手术器械有关,应用前消毒液体没有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残存的消毒液可使穿刺
口创面产生化学性炎症,而使切口延迟愈合。
同时右下腹较大穿刺孔为向外夹取切下的组织和标本的通道,反复夹取可增加感染机会;与穿刺鞘挤压时间过长,引起切口周边皮肤缺血损伤及坏死等有关。
胃肠道反应:手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麻醉后的反应,待麻醉作用消失时即可停止。
也可因术后的药物影响。
给予腹腔镜术后患者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可给予流食,如米汤、菜汤、罗卜汤等,但避免吃牛奶、豆浆、甜品等食物,以免出现肠胀气,肛门排气后给予半流质,少量多餐。
术后第2天可视情况给予软食或普食。
恶心、呕吐剧烈者给予药物治疗或针刺疗法。
引流管:术后留置引流管可将盆腔内残留的冲洗液、血液以及渗出液等引流出体外,并能及时发现有无内出血。
在留置期间,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阻塞,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色。
膀胱、输尿管损伤:由于膀胱临近子宫,在手术时容易损伤。
损伤的原因有膀胱充盈状态下操作;下腹部有手术史,使膀胱的位置改变;分离粘连的膀胱和子宫时,易导致膀胱损伤。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
腹腔镜手术除有手术操作的危险性外还增加了人工气腹的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还有传统外科手术没有的并发症,故并发症的种类有增高的趋势。
因此,加强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前提,特别是在术后12小时内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医生。
【参考文献】
1余雪.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13.
2史素铃,沈陵.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需求调查与护理.洛阳医学专报,2002,20(3):255.
3龙铃,谭晓铃.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30例的观察和护理.重庆医学,2002,31(7):562.
作者:孙芳晓作者单位:276500 山东莒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