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MSDS
- 格式:docx
- 大小:276.98 KB
- 文档页数:1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甲苯SDS编号:修订日期: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分子式:C7H8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分子量:92.14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但与同时从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产量相对过剩,因此相当数量的甲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
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
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
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
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
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易挥发液体,有微弱白酒气味。
低于500ppm,吸入会引起头疼、呕吐、刺激鼻、咽喉、瞳孔放大、有醉酒感、肌肉失调、多汗、支气管炎、惊厥;吸入过量则僵木、痛性痉挛、怕光,甚至失明,病情恢复十分缓慢且不彻底;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红肿,并对眼睛有刺激性;食入除吸入产生的症状还会损伤肝、肾、心脏、神经、甚至死亡。
(内服10ml有失明的危险,30ml能致人死亡)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致癌性类别2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引起眼睛刺激,可致癌,可引起遗传性缺陷,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器官损伤,吞咽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中文名:甲苯 英文名:Methylbenzene 分子式: C7H8 分子量: 92.14 C A S 号: 108-88-3 •RTECS 号 : XS5250000 •U N 编号 : 129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和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熔点(℃): -94.9 相对密度(水=1):0.87 沸点(℃): 110.6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1 饱和蒸汽压(kpa ):4.89(3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318.6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等级:甲 闪点(℃):4 爆炸下限%(v/v ):7.0 自燃温度(℃): 535 爆炸上限%(v/v ):1.2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火花,明火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 有毒品 包装类别: II 类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限值:中国PC-TWA: 50mg/m³PC-STEL: 100mg/m³苏联MAC: 50mg/m³美国TWA: OSHA 200ppm,754mg/m³; ACGIH 100ppm,377mg/m³美国STEL:ACGIH 150ppm,565mg/m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低毒类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甲苯MSDS1. 概述甲苯(C6H5CH3)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它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许多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广泛使用。
本文档介绍了关于甲苯的安全数据和相关注意事项。
2.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液体- 气味:芳香- 分子式:C6H5CH3- 分子量:92.14 g/mol- 沸点:110.6°C- 熔点:-95°C- 密度:0.87 g/cm³3. 危害性评估3.1 急性毒性甲苯对人体具有急性毒性作用。
接触或吸入甲苯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皮肤刺激- 眼睛刺激- 呼吸道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3.2 远期健康影响长期暴露于甲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以下影响:- 呼吸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问题- 肝脏和肾脏损害- 白血病和其他癌症风险增加4. 防护措施4.1 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甲苯,尤其是皮肤和眼睛。
-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良好的通风。
4.2 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受影响区域。
- 如有必要,使用适当的灭火剂扑灭火焰,避免与甲苯发生火源接触。
- 在进行紧急处理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5. 急救措施5.1 吸入- 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安静。
- 如果呼吸困难,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 如病人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5.2 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区域。
- 如有刺激或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5.3 眼睛接触- 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保持眼睑张开。
-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5.4 吞食- 不要诱导呕吐。
- 给予患者大量清水漱口,不要让其小酌液体。
-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6. 废弃物处理根据当地法规,将废弃的甲苯送往专门的废物处理设施处置。
不要将其倾倒在下水道或环境中。
>注意:本文档提供了一般性建议和数据,仅供参考。
在使用甲苯前,请务必阅读并遵守产品的具体安全说明。
甲苯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Toluene主要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2.4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甲苯108-88-3 99.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4.5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呼吸道和眼结膜可有明显刺激症状。
吸入肺内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和肺出血。
可出现明显的心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英文名称2:Toluene技术说明书编码:306CAS No.:108-88-3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甲苯108-88-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中文名称甲苯;甲基苯;苯基甲烷英文名称toluene;toluol;methyl benzene 分子式C7H8健康危害1.吸入或吞食有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2.蒸汽可能造成头痛、疲劳、晕眩、眼花、麻木、恶心、精神混乱、动作不协调;食入或呕吐时可能引起倒吸入肺部;3.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环境影响无明显的的生物浓缩作用、具生物降解性。
释放至土壤及水中,会挥发及进行生物分解,释放至空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反应而衰减。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其蒸汽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轻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
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炎场中的容器可能会破裂、爆炸。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使用注意事项本品具有中等毒性,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大,对神经系统作用比苯强,但因甲苯最初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对血液并无毒害。
连续8h吸入浓度为100~200mL/m3的甲苯蒸气时,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嗜眠等;短时间吸收600 mL/m3蒸气时,会引起过度疲惫,激烈兴奋,恶心,头痛等症状。
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200 mL/m3(750mg/g)。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处理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安全处置1.此物质是易燃性和毒性液体,处置时工程控制应运转及善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应受适当的关物质之危险性及使用方法之训练。
甲苯安全说明书标识【危化品名称】:甲苯【中文名】:甲基苯,苯基甲烷【英文名】:methylbenzene【分子式】:C7H8【相对分子量】:92.14【CAS号】:108-88-3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相对密度(水=1):0.87沸点(℃):11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饱和蒸气压(kPa):4.89(30℃)燃烧热(kJ/mol):3905.0临界温度(℃):318.6临界压力(MPa):4.11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9闪点(℃):4爆炸上限%(V/V):7.0引燃温度(℃):535爆炸下限%(V/V):1.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与苯相像。
[3]可进行氧化、磺化、硝化和歧化反应,以及侧链氯化反应。
[4]甲苯能被氧化成苯甲酸。
[5]作用与用途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但与同时从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产量相对过剩,因此相当数量的甲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
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
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
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
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
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 SDS编号:产品名称: 版本:甲苯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benzene;Toluene供应商名称: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xxxxxxx供应商电话:0566-xxxxxxx邮编:xxxxxxx供应商传真:0566-xxxxxxx电子邮件地址:**************供应商应急咨询电话:0566-xxxxxxx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0566-xxxxxxx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5:造成皮肤刺激H361: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如果已知,说明特异性效应;如果确证无其他接触途径引起危害,说明接触途径)H336: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H373: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如果可确证无其他接触途径引起该危害,说明接触途径)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如果已经知道,说明所受损害的器官)H304: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甲苯的MSDS
介绍
甲苯,又称甲基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芳香气味。
它广泛
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用作溶剂、清洗剂、颜料、塑料和药物
等的原材料。
危险性
甲苯有一定的危险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健康和环境影响:
健康影响
- 吸入甲苯蒸气可能导致头痛、眼痛、嗜睡、头晕等症状。
- 长期暴露于甲苯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皮肤刺激。
环境影响
- 甲苯进入土壤和水体后可能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
- 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安全措施
为了降低甲苯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措施:
个人防护
- 在接触甲苯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适当的防护服。
- 在进行液体甲苯操作时应避免吸入其蒸气,使用呼吸防护设备。
使用注意事项
- 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甲苯,并确保遵循适当的操作规程。
- 避免甲苯的接触和混合与可燃物、氧化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废弃处理
- 废弃甲苯时,请遵循当地的环境法规和规定,进行正确的废
弃处理。
急救措施
如果发生甲苯接触后的急救情况,请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 切勿让甲苯接触眼睛、皮肤或服用。
- 如有必要,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
- 如果吸入过量、接触过量或出现不适,请立即就医。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和处理甲苯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指南和法规。
甲苯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CAS No.:108-88-3,危险货物编号:32052,UN编号:1294。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相对密度0.867(水=1),相对蒸汽密度3.14(空气=1),熔点-94.9℃,沸点110.6℃,折射率1.497,临界温度318.6℃,临界压力4.11×106Pa,蒸汽压4892Pa(30℃)。
微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丙酮、汽油,能与苯、醇、醚混溶。
闪点4℃,自燃点535℃,燃烧热3905.0kJ/mol,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极限1.2%~7.0%。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从以上各点可以看出:浮阀塔在蒸汽负荷、操作弹性、效率和价格等方面都比泡罩塔优越,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初步选择浮阀塔。
6.1.4 浮阀塔的工艺设计提取Aspen plus 各塔板上的物性参数,选取塔板上气液相负荷最大的第7块塔板进行手工计算和校核,然后再用CUP-Tower 进行软件计算,通过比较来检查计算的正确性。
第41块物性参数如表7-4:表6-4 浮阀塔塔板参数气相流量V kg/h 液相流量Lkg/h 气相密度 kg/ 液相密度 kg/ 混合液表面张力 N/m4446294.844252943.62823.37188191109.516090.01270767气相体积流量s V V s/m 84.523718819.2336004446294.8436003V =⨯==ρ 液相体积流量s L L s /1.06476m 1109.51609360084252943.6236003L =⨯==ρ 1.塔径的计算由于带有降液管,所以溢流式的塔板的塔截面实际分为了两个部分,即气体流通截面和降液管所占截面。
若为塔板截面积,为气体流通截面积, 为降液管截面积,则 :Ttf A A A A '1-= 2.气体流通截面积的计算塔板的计算中,通常是以泛点气速作为的上限。
一般取的0.6-0.85 倍, 即:f u u )85.06.0(-=根据索德尔斯和布朗公式VVL f Cu ρρρ-= V ρ3m L ρ3m δT A 'A f A可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气体负荷因子C ,气液两相流动参数为90.13883816=VLS S V L ρρ 取板间距m H T 5.0=,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8.0=,则液滴沉降高度为m H H L T 42.0=-,查史密斯关联图:液相表面张力m N /02.0=σ时的气体负荷因子s m C /105.020=,由于所处理的液相表面张力为m N /12707670.0=σ,则需矫正:s m /50.095895110.020.012707670.1050.020.20.2=⎪⎭⎫⎝⎛⨯=⎪⎭⎫ ⎝⎛σ则可求得泛点气速为:s m CV L f /0.65373718819.2323.3718819-1109.51609095895115.0u ===ρρ取f u u 7.0'=,即s m /4576.0u '=,则可求得气体流通截面积为2S 55.114576.084.52u V A m =='='3.塔板面积的确定由于s m L S /06476.13=初步估计3m 左右,根据溢流形式的参考表可 以暂时选择双溢流形式。
根据经验,可取65.0=Dl w,查的弓形降液管的参数图,可取07.0=Tf A A ,125.0=DW d,则塔板面积为 2T 9.1203m 0.07-1A A ='=则可求得塔径为3.197m 0.785A D T==考虑分块塔板固定区域取D=3.2m ,符合双溢流选择条件。
实际塔截面积 22T 8.0384m 0.785D A == 实际气体流通截面积 2T 7.4757m 0.07)A -(1A ==' 实际适宜气流速率 s m A V S/934.0u ='= 则735.0u=fu ,在0.6-0.85之间,则塔径计算正确。
4.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为双溢流。
1.弓形降液管尺寸已知07.0=Tf A A ,125.0=DW d得 弓形降液管面积弓形降液管宽度为降低气泡夹带,液体在降液管内应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使气体从液相中分离出,一般要求不应小于3~5s ,而对于高压下操作的塔以及易起泡的物系,停留时间应更长些,为此,必须进行校核。
则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为20.070.7893f T A A m ==0.1250.475d W D m ==τ 6.1185f T SA H s s L τ==>由于停留时间s 5>τ,故降液管尺寸设合理。
2.流堰尺寸溢流堰长采用平直堰,由于,查液体收缩系数计算图可得,E=1.042,则堰上液层高度ow h 可由下式计算m l L E h w S ow 069.0100084.232=⎪⎪⎭⎫⎝⎛=出口堰高m h h h ow L w 051.0=-=取降液管低隙处液体流速s m u oL /25.0=, 这降液管底隙高度为:m u l L h oLw SO 1253.0==5.浮阀数及排列方式1.a.受液区和降液区:一般这两个区域的面积相等,均可按降液管截面积A f 计;2.b.边缘区:在塔壁边缘留出一定宽度的环形区域供固定塔板用;3.c.入口安定区和出口安定区,通常宽度相等;4.d.有效传质区:余下的塔板上有浮阀孔的区域。
5.于此处考虑,有经验可知:0.65 2.47W l D m ==2.5 2.5278.6429.06() 2.47s W L l ==6.塔径D>900mm ,采用分块组装式;7.边缘宽度取W C =0.06m ;8.安定区宽度取W S =0.08m ;9.根据之前计算可知,降液管宽度为W d =0.475m 。
浮阀选用F1重型浮阀,其阀孔为39mm 。
1.浮阀数初取阀孔动能因数11=O F ,阀孔气速为s m F u V/2.27523.3718819110===ρ每层塔板上浮阀数目为:6.1532420==u d V N S π可取N=1533个。
2.浮阀排列现按所设定的尺寸画出塔板,并在塔板的鼓泡区内依排列方式进行试排,从而确定出实际的阀孔数。
已知降液管宽度m W d 475.0=,分布区宽度'S W 取0.08m ,脱气区宽度S W 取0.08m ,边缘区宽度C W 取为0.06m 。
由于选择的是双溢流塔板,其鼓泡区面积计算如下:⎥⎦⎤⎢⎣⎡+-+⎥⎦⎤⎢⎣⎡+-=--r x r x r x r x r x r x A a 'sin 180''sin18012221222ππ 其中()m W W Dx S d 345.12=+-=,m W W x s d3175.02'=+=,m W Dr C 84.12=-=带入数据得2625.5m A a =。
浮阀的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使相邻的浮阀容易吹开,鼓泡更均匀。
取同一横排的阀孔中心距m t 075.0'=,则相邻两排间的距离为m Nt A t a0489.0'==取m t 08.0=。
按同一横排的阀孔中心距m t 075.0'=,相邻两排间的距离m t 080.0=的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得到最终的浮阀数,如图6-1所示。
图6-1可排出阀孔数为1376个,重新衡算一下参数: 阀孔气速:s m Nd V u S/88.5785.020==动能因数:96.1100==V u F ρ,在适应的范围8~12内。
塔板的开孔率为:%94.13)8.3039.0(1376)(220=⨯==D d N φ。
根据经验,加压塔的开孔率应,∴塔板设计满足要求。
14%φ<4.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塔板压降塔板压降可用下式计算:l d f h h h +=临界孔速:s m u voc /824.45.10825.11==ρ因阀孔气速s m u /88.50=大于其临界阀孔气速oc u ,故干板阻力计算式为:m gu h L v d 0521.0234.52==ρρ本设备的液相为苯与C 6到C 9组成的混合芳烃,取充气因素45.0=β,为则板上气液层阻力为()()m h h h ow w l 054.0069.0051.045.0=+⨯=+=β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阻力较小,此处忽略不计。
单板压降:m h h h l d f 1061.0054.00521.0=+=+=Pa g h P L f 4.777==∆ρ合理。
2.溢流液泛校核为防止降液管液泛现象发生,需控制降液管内液层高度()W T d h H H +<φ,忽略液面落差的影响,不设进口堰,可利用下式计算:式中 m u hl L h oL w S00778.0153.0153.022==⎪⎪⎭⎫ ⎝⎛=π则 m H d 2339.000958.01008.0086.0034.0=+++= 取降液管中泡沫层相对密度为5.0=φ,则有:πh h h h H f ow w d +++=()3255.0)051.06.0(5.0=+⨯=+w T h H φ显然,()w T d h H H +≤φ,符合溢流液泛要求。
3.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s s L H A S T f 512.6133.06.02138.1>=⨯==τ 可见,所夹带气体可以被释放出。
4.雾沫夹带量校核依下面两式分别计算泛点率F ,即:bF LS VL VSA KC Z L V F 36.1+-=ρρρ或 FT VL V SKC A V F 78.0'ρρρ-=由泛点符合因子图:得143.0=F C ,并查物性系数表取K=1.0,将以上数据 代入上式,得:%7.58'=F对于大塔,为避免过量雾沫夹带,应控制泛点率不超过80%。
上两试计算的泛点率都在80%以下,故可知雾沫夹带能够满足)(1.0/)(1.0气液kg kg e V <的要求。
5.严重漏液校核前面已计算出559.110>=F 可见不会发生严重漏液。
5.塔板负荷性能图 1.气体负荷下限线对于F1 型重阀,因动能因数50<F 时,会发生严重漏液,因此取50=F 计算相应的气相流量s m N d V VS /1.854520==ρπ2.过量雾沫夹带线根据前面雾沫夹带校核可知,对于大塔,取泛点率F=0.8,则:bF LS VL vsA KC Z L V 36.18.0+-=ρρρ整理变形,得:S S L V 3.532885.31-= 雾沫夹带线为直线,由两点即可确定。
3.液相负荷下限线对于平直堰,其堰上液层高度how 必须要大于0.006m 。
取how=0.006m ,就可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m l L E h w Sow 006.0100084.232=⎪⎪⎭⎫⎝⎛=代入数值,则可求得s m L S /00211.03= 4.液相负荷上限线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3-5s ,取 5s 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则s m A H L fT S /142.4373==τ5.液泛线由公式πh h h h H f ow w d +++=求得液泛线方程。
已知:m h w 034.0=()m h H H w T d 2339.0=+=φ 667.03200145.0100084.2SL l L E h w S ow =⎪⎪⎭⎫⎝⎛=l d f h h h +=220597.1153.0S w SL hl L h =⎪⎪⎭⎫ ⎝⎛=π联立上式整理可得:667.022868.31.2864832S L L V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