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18
中医护理知识在现代护理中的应用关键词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现代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的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西医护理来说,很多人的观念里,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的内涵变的更加人文了,而人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医护理还是西医护理,整体护理都应该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医护理知识中的情志护理和饮调护理更能体现现代护理工作的内涵。
情志护理情志护理是指运用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等精神活动。
适度的精神活动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过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动则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因素[1]。
《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
正常、和调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继而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
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2]。
例如:“喜”本来是一种良性的情绪变化,然而“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我们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结局即是此种情绪的完美表现。
另外,中医在情志护理方面,还强调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入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方法,来调节五脏的生理功能,相当于现代的音乐疗法。
虽然这里的情志护理不能单单是现在的心理护理,它是指使整体的人,在各个脏气的协调下,处于最佳的状态;心理护理也不等同于情志护理,它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它们相互渗透而又各有千秋。
但殊途同归,好的情志护理即好的心理护理,这样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护理工作更好的展开奠定了好的基础。
情志护理的重要方法是调摄精神,疏肝解郁,情志舒畅。
不管是内科疾病患者还是外科疾病患者,都常有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甚至绝望等多种情志变化。
要使患者保持情绪安定,不要暴喜暴怒,以免引起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要精神宁静、乐观、豁达,应做到节制情欲,学会控制感情,避免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好劝导安慰工作,比如是担心手术会不成功,可以拿以往成功的病例给他打起;如是因病情,疼痛不已,医务人员通过对疼痛的辩证分析,从而进行治疗和护理。
中医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探究在护理工作用应用中医思维的价值以及扩大护理人员的中医思路的方法。
方法:将中医思维运用到本院的护理工作中,观察护理的效果。
结果:中医思维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的效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中医思维的提升要靠不断地学习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积极的思考并积累经验以及进行总结。
结论:护理工作者在要辩证的运用中NN-维,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标签:中医思维;临床护理;应用最近几年,对中医思维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发展以及应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愈来愈多的医疗工作者意识到将中医思维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护理工作体会出发,对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并为护理人员养成中医思维提出了建议,希望中医思维能够更广阔的应用到临床中。
1.中医思维的特色中医学是基于我国古代哲学的兼具理性思辨以及哲学睿智的一门医学,将观物取象作为一般方法,将哲学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同時对人体的生理进行解释,对病理进行分析,进而形成的一种中医思维法。
中医思维注重“调和”以及“从化”,关注“形、神以及环境”的变化对疾病造成的影响,讲究“营卫气血”,以及“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变现了其“和谐平衡”的理念。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以五脏为中心,而治病护理其实就是利用中药的基本特性从整体出发对机体失衡的状态进行调理,使之能够重新达到新的平衡。
2.临床护理中运用中医思维的优势2.1减少护患矛盾提升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处理不好极易发生矛盾。
患者对护理的期望很高,但是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会造成工作上出现疏漏,或者态度冷漠等都能够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出现更让护理人员心力交瘁。
笔者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将中医中的“和”作为指导思想,充分重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病情、经历、体质凉热、兴趣等,在最大限度内降低因护理方式问题或者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和其他人员产生的纠纷,使护理过程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实施的难点与建议中医护理方案是指通过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结合西医护理技术,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理论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率,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但在实际应用中,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存在一些难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个体化护理方案设计难度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即因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情况等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制定中医护理方案时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护人员繁忙,护理方案设计难度较大。
有时因为没有详细的病例记录,无法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导致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不佳。
建议:建立健全的患者病历记录系统,对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设计。
同时,建立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团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全面细致的评估和护理。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难度中医护理技术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操作,例如针灸、推拿、艾灸等。
与西医技术相比,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由于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有时涉及到特殊部位的刺激,因此在实施中需要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保证患者的安全。
建议: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应该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此外,在操作中要保证操作规范,医德医风严格,保证患者的安全。
三、中西医结合难度大中西医结合是指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思维和理论,综合运用中西医技术进行治疗。
但由于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思路和方式差异较大,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难度大。
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西医和中医的知识结构,同时能够很好地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理论。
建议:加强西医和中医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思维和理论水平。
同时,建立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难点。
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中医理论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识,还能够增加医护人员对中医理论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为了探讨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对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医生和护士等几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中医理论、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引言中医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医学体系。
作为一种综合性医学理论,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医护理,还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医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应用中医理论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发展。
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医疗行业在不断发展。
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而中医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增强医护人员对中医理论的了解。
同时,应用中医理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出现的一些不良症状,如发热、呕吐等,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因此,应用中医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1.1有助于医护人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通过应用中医理论,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在应用中医理论时,医护人员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原理和机制,提高其对中医护理方法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概述中医临床护理是指在中医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并帮助患者康复的工作。
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中医患者护理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科。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本文将从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论述。
一、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关系1.1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是将中医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辅助医师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2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意义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寻找新的方法和思路,发现和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的能力。
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新的护理方案。
创新思维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临床护理问题的独立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中医理论的能力。
1.3创新思维对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创新思维的应用对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认知和挑战,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2.1利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向学生提供真实的临床案例,指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病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护理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中医临床路径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刘晓松;赵丽华【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31)27【摘要】目的:将中医临床路径思维引入到护理带教工作中.方法: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结果:总结出了一套既顺应目前教学形势,又能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结论: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较高的护理水平.%To introduce TCM clinical path in nursing teaching work. Method: To apply TCM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discus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It summarized a set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both conform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fully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nursing.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ents can get a higher level of care in the shortest time.【总页数】2页(P229-230)【作者】刘晓松;赵丽华【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哈尔滨15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对比不同带教模式(一对一带教、排班制带教)应用于护理实习生中的教学效果[J], 张玉兰;高萍;周薇薇;陈清燕2.中医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J], 王珍;刘峰;黎展鸿;季兵;谢政权;夏春兰3.护理实习带教小组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对考核成绩、护理缺陷及带教满意度的影响 [J], 曾飒;夏丽娅4.一对一带教联合实习带教进程表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J], 杜森萍;杨再秀;赵红梅5.一对一带教联合实习带教进程表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陈泳余;刘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和优势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医学行业已然变成了几大重要行业之一。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疾病的治疗与防御、食品的研发与生产无一不与医学息息相关。
中医护理也继而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中医学就作为一门传统医学被一代代的传承。
近年来,中医护理更是被男女老少所推崇。
关键词:中医药护理;整体观;通因通用一、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特色1、论整体观的特点中医学就如同哲学一般,拥有整体观念,何谓整体观。
指的就是中医学对人体自身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从而小到人体自身的精、气、血、津液,大到自然与社会环境[1-3]。
更从喜怒忧思悲恐惊,到肝心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
古人有言“恐则气下”,恐在阴阳五行中属肾,恐有过度惊吓害怕之意,当人体感受刺激之后,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肾,使得肾气不固,出现二便失禁等病理状态。
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肾阴,由于精血同源,出现腰膝酸软等病理状态。
而中医护理在这一过程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了阴阳五行的原理调理了患者的病情。
不仅在情志上对患者的照顾,还提出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使得患者身心统一,从而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观通因通用的特色通因通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三因制宜,在这儿总的来说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依据气候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自身体质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如在长夏之时,患者感受了暑邪,起初邪气袭表,外感表证,卫气抗邪浮越与外,正邪交争剧烈,可能出现恶寒怕冷、四肢冷等症状,亦可出现恶寒发热、口渴咽干、面红耳赤等症状。
而在此时,中医护理会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夏季时患者的腠理疏松,易出汗,大多采取汗法。
使得邪气通过腠理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使患者恢复健康。
反之,当邪气从表入里之后,由表证进一步变成了里证,也就是实证,侵袭了脏腑组织,使得各个脏腑功能失常。
中医整体观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及整体观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一、中医的临床护理
1、中医讲究平衡:中医一直以来强调平衡,以调和阴阳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调节身体的均衡状态。
护士在临床操作中,以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以及有效的工作步骤,帮助病人尽快达到不同症状的平衡。
2、中医讲究结合:中医把药物疗法和针灸、药浴、拔火罐等手法结合使用,设计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临床护士在实施治疗时,应该有意识的结合药物、饮食、体操等,以达到最佳疗效。
二、整体观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加强综合性评估:整体观让护士了解病人病情和生活习惯,以全面而细致的方式评估患者,有助于正确判断控制诊疗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2、坚持综合护理:护士应结合学术理论,分析病人的情况,以有助于调整自己内心情绪为出发点,遵循思想及行动的统一,究竟使用何种设备、仪器、药物等,只有将病人的整体护理情况考虑清楚了,才能确保其身体及心灵的健康。
3、专业护理:整体观是把护理、病理、生理各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
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从而保障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效率。
护士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及要求,将许多不同的护理技能结合起来,以达到有效的护理效果。
总之,中医及整体观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除了要解决身体健康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心理、社会及精神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护士要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合理运用护理技术,当好患者的分析师和护理师,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实现护理的更加有效的发挥。
论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李卫红,李卫民,胡艳宁,马秋平,韩叶芬,聂莎(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图分类号:R248;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4-0098-04收稿日期:2020-04-14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大项目(编号:2019ZD002);广西教育厅高校教改重点课题(编号:2010JGZ016)第一作者简介:李卫红,女,医学博士,教授,从事中医教育的研究通信作者:李卫民,医学博士,教授,从事中医方证的研究;E-mail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护理学本科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门临床课,中医思维贯穿于中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体现护士的临证思维过程,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题。
学生尚未接触临床课程,因此尽量选择简单、典型的病例,让学生能利用现有的病理学知识进行解答,而且问题设置应由浅入深、逐渐深入,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知识点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时,针对病例设置的问题为“初步判断患者所患何种疾病?该病与患者的职业是否有关?你认为还需对患者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第一个问题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总结思考引起腹痛的各类疾病,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复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个问题的设置能帮助学生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特别是胃镜和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要点。
总之,病例宜选择具备典型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案例,尽量简短,不易附加过多的辅助检查结果,给出与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即可,而且病例中的症状能用学过的病理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还要掌握网络资料更新上传等计算机网络技能;在课堂讨论总结与网络指导协助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超出病理学的范围,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总结[6]。
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新思维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临床挑战,提高护理教学的效果,促进中医护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1. 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护理教学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观察、诊断、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医养生文化的理解和探索,从而提高其对中医护理的领悟和应用水平。
2. 创新思维在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传统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而引入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护理方案,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创新思维在教学内容上的应用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病情分析、护理方案设计、临床实践等方面的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创新思维在学生评价上的应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通过笔试和口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
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竞赛,评选出优秀的护理案例和创新团队,从而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
总结:创新思维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思维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为中医护理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