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 格式:wp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物质的变化、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电流与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的构成。
以下是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安排。
一、第一模块:物质的变化(教学时间:4周)1. 课程简介:介绍物质的性质、状态和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基本单位。
2.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第二周:固体的变化- 第三周:液体的变化- 第四周:气体的变化3. 学习目标:-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的基本概念- 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变化规律-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变化现象二、第二模块: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教学时间:4周)1. 课程简介: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并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第二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第三周: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四周:化学计算的应用3.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平衡原理- 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化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三模块:酸碱中和反应(教学时间:3周)1. 课程简介:介绍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判断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酸与碱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周:酸碱中和反应- 第三周:常见的酸碱实验和应用3. 学习目标:- 能够区分和描述酸、碱的性质和特征-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掌握常见的酸碱实验和应用四、第四模块:电流与化学(教学时间:3周)1. 课程简介:介绍电流与化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二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 第三周:电化学的应用和实验3. 学习目标:- 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能够观察和验证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现象- 了解电化学的应用和实验五、第五模块: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时间:4周)1. 课程简介:介绍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单元一:常见物质与变化- 研究目标: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变化和化学方程式。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二:纯净的水- 研究目标:深入了解水的性质和净化方法。
- 教学内容:水的性质和分类、水的净化方法。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三:常见气体有害健康- 研究目标:认识常见气体对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 教学内容:常见有害气体、对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四:金属与非金属- 研究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应用和相关知识。
- 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应用。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五:酸碱与中性物质- 研究目标:认识酸碱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 教学内容:酸碱的性质、酸碱的应用、中性物质。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六:化学反应方程式- 研究目标: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 教学时间:2周单元七:常见溶液与溶解过程- 研究目标:了解溶液和溶解过程的基本知识。
- 教学内容:溶液的性质、溶解的条件、溶解过程。
- 教学时间:2周单元八:空气中的氧与燃烧- 研究目标:理解空气中的氧对生命的意义和燃烧过程。
- 教学内容:空气中的氧、燃烧的条件、燃烧的过程。
- 教学时间:2周教学进度表以上为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
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
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第1 页共4 页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
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第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备课标。
明确:(1)实验教学的任务;(2)实验教学的目的;(3)实验教学的要求;(4)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
(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
(2)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
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1)演示实验:a、掌握实验原理。
b、熟悉实验仪器。
c、选择实验方法。
d、设计实验程序e、实验效果的试做。
(2)学生实验: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
b、实验环境的准备。
c、实验器材的准备d、指导学生准备。
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一、教学工作方案1. 教学目标- 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技能;- 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把握元素周期表和各种元素的性质;-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原理;- 了解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关系。
2. 教学内容如下表所示:| 单元 | 内容 ||----------------|------------------------|| 第一单元 | 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 || 其次单元 | 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 || 第三单元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 || 第四单元 |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 第五单元 | 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 |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试验教学,培育同学的试验操作力量;- 前导教学引导同学主动学习,激发同学的爱好;- 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同学的合作力量和探究精神;第1页/共4页- 争辩和争辩问题,培育同学的思辨力量。
4. 教学评价- 组织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同学的学习状况;- 设置课堂争辩和试验考核,综合评价同学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反馈给同学和家长。
二、教学进度表1. 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试验操作|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1 | 化学的定义和争辩对象 | 2学时 || 2 | 试验操作规范和试验室平安 | 2学时 || 3 | 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4 |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5 | 化学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2. 其次单元: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6 |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 2学时 || 7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8 |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9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酸碱中和方程式 | 2学时 || 10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试验 | 2学时 |3. 第三单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11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和分子式 | 2学时 | | 12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 | 2学时 | | 13 | 钠、铜、铝的性质和试验 | 2学时 | | 14 | 卤素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试验 | 2学时 | | 15 |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试验 | 2学时 |4. 第四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16 |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试验 | 2学时 || 17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试验 | 2学时 || 18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定律 | 2学时 || 19 | 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的试验 | 2学时 || 20 | 化学平衡的应用和试验 | 2学时 |5. 第五单元:化学与环境、生活和工业| 课次 | 教学内容 | 时间 | |------|-------------------------------------|---------| | 21 |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2 |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3 | 化学与工业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4 |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和试验 | 2学时 | | 25 | 教学总结和复习 | 2学时 |第3页/共4页以上是九班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期望能对你有所挂念。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九年级(1)班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47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4人。
在生活中九年级学生已接触了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事例,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能力不足。
对疑难问题突破缺方法、理解不深入、掌握不扎实,操作、探究、扩展、创新能力有待改善和提高。
个别学生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偏弱。
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生活情境、学生操作、类比迁移等方法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注重对难点精讲多练,引导把前后知识、经验及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分析、归纳,深化认知,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共5个单元。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金属和金属矿物”的知识范畴。
共三课题,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金属反应的规律性认识、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
内容丰富,和生活联系密切,内容多从生活实际出发,能够很好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实验探究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交流的能力,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第九单元:溶液以八个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中学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之前内容中涉及到的溶液的进一步认识,如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盐酸溶液等,又是对第十单元、第十一单元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高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散系及其分类奠定学习基础。
第十单元:酸和碱由酸碱指示剂的认识与应用为起始,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
二、学生分析:本班共有46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31%,学习发展生占47%。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以“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
二、学生分析:本班共有46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2人。
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需因材施教。
考试情况显示,优等生占31%,研究发展生占47%。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对研究热情不高,而优等生在分析、计算、实验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足,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体系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研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研究时的困难。
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同时,教材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1、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研究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本文旨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动手和创新精神。
通过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教师应该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与进度1. 引言初中化学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文档将介绍初三化学实验的计划与进度安排,旨在全面展示实验内容及其实施过程。
2. 实验计划初三化学实验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2.2 实验内容根据初中化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我们选择了以下实验内容: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2. 金属性实验 3. 测定气体密度实验 4. 燃烧实验 5. 电解实验2.3 实验安排根据学校课表和实验室资源,我们将会在以下时间进行实验: -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3月15日 - 实验二:金属性实验:3月20日 - 实验三:测定气体密度实验:3月25日 - 实验四:燃烧实验:4月5日 - 实验五:电解实验:4月10日2.4 实验材料与设备为了完成以上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 硫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辅助工具(烧杯、滴管等) 2. 金属性实验 - 铜片、锌片、铝片、铁片、硫酸铜、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辅助工具 3. 测定气体密度实验 - 空气球、氢气气球、酸性水、饱和盐水、量筒、烧杯等 4. 燃烧实验 - 燃料(木柴、蜡烛)、酒精灯、实验室器材(耳塞、火柴等) 5. 电解实验 - 盐溶液、导线、铜板、铝板、电源等3. 实验进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会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实验:3.1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准备时间:3月12日-3月14日•实验时间:3月15日•教师指导:徐老师•实验内容:测定不同酸碱溶液的浓度和中和反应的特点3.2 实验二:金属性实验•准备时间:3月16日-3月19日•实验时间:3月20日•教师指导:李老师•实验内容:通过金属性实验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及金属的活泼性比较3.3 实验三:测定气体密度实验•准备时间:3月20日-3月24日•实验时间:3月25日•教师指导:张老师•实验内容:通过比较氢气和空气的密度,了解气体密度的实验测量方法3.4 实验四:燃烧实验•准备时间:3月26日-4月4日•实验时间:4月5日•教师指导:王老师•实验内容:通过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燃料的燃烧过程及产物3.5 实验五:电解实验•准备时间:4月6日-4月9日•实验时间:4月10日•教师指导:刘老师•实验内容:观察和分析盐溶液电解的现象及产物4. 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