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进度表[1]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九年级(1)班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
学生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化学知识有一些经验性认识,感性素材多,但是存在不少零散、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
难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总结规律的能力偏弱,常凭主观想象下结论。
在本单元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注重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趣。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走进化学世界、空气和氧气、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共7个单元。
内部共设置了4个实验活动和6个跨学科实践活动。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
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意义,培养亲近、热爱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常见并熟悉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空气和氧气”单元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真实材料,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氧气收集方法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依据。
通过实验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也是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只有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变化,学习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进度表目标和范围本教学进度表旨在规划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和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该进度表,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研究任务和实验。
单元一:化学基础知识1.1 介绍化学科学- 研究化学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原子结构- 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研究各种子原子粒子的特性1.3 元素和周期表- 认识常见元素和其周期表位置- 探索元素的基本性质和重要用途单元二:化学反应2.1 化学方程式- 研究怎样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2.2 化学反应类型- 分辨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探索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2.3 化学反应速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单元三:常见化合物和实验室技能3.1 离子和化合物- 研究离子的形成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探索不同离子和化合物的性质3.2 实验室技能- 培养实验室安全和仪器使用的技能-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和观察单元四:化学能和反应速率4.1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研究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探究热能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4.2 化学动力学- 理解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概念- 探索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方法总结本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按照这个进度表的安排研究,学生们将在充足的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和实验室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注意:本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可能因教学实际情况而略有调整。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表时间安排1. 第一周- 介绍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练习2. 第二周- 引入化学实验- 讲解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操作技巧- 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3. 第三周- 继续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练习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实验数据的处理4. 第四周-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反应- 进行相关练习,并进行讲解和讨论5. 第五周-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进行相应的实验和练习6. 第六周- 讲解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进行热化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热化学方程式和焓变的计算方法7. 第七周- 梳理前面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复习- 安排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8. 第八周- 进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教学手段和方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演示- 利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理论- 利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组织练习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方式- 日常学习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验操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室表现进行评估。
- 练习和模拟考试评估:针对每个单元进行小测验和模拟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期末考试评估:综合考察学生对全年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他考虑因素- 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学习。
- 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家校合作。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 --: --: --: --:1 - 2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r>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br>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br>2. 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br>3. 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br>难点:对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概念的理解。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3 - 4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r>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br>2.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br>3. 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室安全规则。
重点: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和常见仪器的使用。
<br>难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
5 - 6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br>课题1 空气1. 了解空气的组成。
<br>2.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br>3.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重点:空气的组成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r>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7 - 8周课题2 氧气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br>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
<br>3. 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现象。
<br>难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实验法、讲授法、对比法。
9 - 10周课题3 制取氧气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班级化学教学工作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教学工作方案:1. 教学目标:通过九班级化学教学,使同学能够理解基本化学概念、原理和试验方法,培育同学的化学观看力量和试验探究力量,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
(2) 化学反应与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溶液与溶解度:浓度的计算、饱和溶液的制备与分别等。
(4)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与变化: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活动性等。
(5) 酸碱中的物质转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酸碱滴定反应等。
(6) 物质的燃烧与环境爱护:燃烧的过程与条件、燃烧的应用与环境污染等。
3.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同学介绍化学理论学问。
(2) 试验教学:利用试验来呈现和验证化学概念和原理,培育同学的试验观看力量。
(3) 互动争辩:通过提问、小组争辩等方式,让同学主动参与,增加学习的爱好和互动性。
4. 教学评估:(1) 小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同学对学问的把握程度。
(2) 试验报告:要求同学完成试验,并书写试验报告,评估同学的试验设计与试验操作力量。
(3) 课堂表现:评估同学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力量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学进度表: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小时数---------------------------|--------------------------|------------------1 | 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 | 22 | 化学反应与方程式 | 33 | 溶液与溶解度 | 34 |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与变化 | 45 | 酸碱中的物质转化 | 36 | 物质的燃烧与环境爱护 | 37 | 复习与总结 | 2以上是我依据九班级化学教学的要求制定的教学方案和进度表,期望能对您有所挂念!。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学期教学进度表[5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学期教学进度表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学期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周次日期课时******819208.23——89.79.9——9.139.16——9.219.23——9.2810.1——10.610.9——10.1510.17——10.2210.25——10.3011.2——11.611.8——11.1211.15——11.1911.22——11.2611.29——12.312.6——12.1012.13——12.1712.20——12.2412.27——12.30元月2——元月6元月9——元月1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及复习单元测试第一二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2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3第三单元测试第四章自然界的水课题1、2第四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4半期考试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2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及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及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3及复习5、6、7单元考试复习查漏补缺、个别答疑期末考试计划人:陈东第二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进度表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9.1~9.3)绪言、第二周(9.5~9.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2~9.18):走进化学实验室第四周(9.19~9.25):空气、氧气。
第五周(9.26~10.2):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3~10.9):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10~10.16):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7~10.23):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4~10.30):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2011-2012学年(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宝城二校周磊2011年9月教材分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在内容的选取,体系和结构的构建,呈现方等方面做了重点改革。
选取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化学的能量等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符合课标;采用了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各自的优点,使学生获得双基的过程。
本册教科书采用单元—课题式,本册共编写了一个绪言和七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有几个相关的课题组成,课题中设置了活动与探究、实验、讨论、课堂练习、化学、技术、社会、资料、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习题、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对观察、实验、操作、探究、讨论、调查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进行教学。
科学探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材一共编写了16个“活动与探究”,有31个演示实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提供亲历探究的机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上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水、CO2、几种燃料等,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欲望,初步对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念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2、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学等方式,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3、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年龄大约是14—15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详细课时安排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详细课时安排表绪言和同步练: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提供了一些同步练。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常用的基本设备。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和氧气的制取方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介绍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元素的种类和性质。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介绍了水的组成、水的净化以及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介绍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介绍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介绍了燃料的种类和利用方法,以及燃烧的条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介绍了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期中复、考试、试卷分析讲解和总结:对上半学期的研究内容进行复和总结,并进行考试和试卷分析讲解。
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本次实验活动旨在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不同金属的颜色、硬度、延展性、导电性等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发现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化学反应,如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从中了解了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
课题1:溶液的形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溶液的形成过程及相关概念。
在同步练中,我们研究了如何计算溶解度、饱和溶液和稀溶液等基本概念。
通过实验和练,我们深入了解了溶液的形成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课题2:溶解度本课题介绍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和同步练,我们了解了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质种类等因素的关系,掌握了如何计算溶解度,并学会了利用溶解度数据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课题3:溶液的浓度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溶液的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初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化学的发展及实验技能1.理解化学的意义和发展历程;2.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发现和科学家;3.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了解物质的分类和分子构造;2.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与相互转化关系;3.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物质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子与离子1.学习离子化合物的电解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2.掌握分子与离子之间的电离和解离过程;3.理解物质的酸碱性质及其检验方法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第四单元:原子结构和化学键1.学习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结构;2.了解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键;4.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5.学习分子式的书写和配对电子的填充原则。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读法;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理解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式;4.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理论产量。
第六单元:氧化还原与电化学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习电化学电解液和电化学电池的基本知识;3.掌握溶液中物质的电离和电解质的导电性质;4.学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电化学分析。
第七单元:酸碱中和和盐类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的性质;2.掌握酸碱滴定和中和滴定的方法及结果的计算;3.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学习强酸和强碱的性质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八单元:质量守恒与化学能量1.学习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2.了解内能、焓、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的变化;3.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计算方法;4.理解化学能量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九单元:碳与化合物1.了解碳原子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学习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表示法;3.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反应特点;4.了解石油和煤的成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