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考核表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5
浙江工业大学XXX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
专家推荐信
致申请人
申请人必须向_________学院提交三份《专家推荐信》,请双面打印此推荐表。
申请人在下栏中填好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所申请的学院名称、专业后,将此表分送3位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家(其中一位是申请人的硕士生指导教师,其他专家应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
为方便专家填写推荐意见后将其退回申请人,请申请人在下面的栏目中详细写明自己的通信地址。
(以下栏目由申请人填写)
申请人姓名申请人电话
申请学院申请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通信地址:
致推荐人
非常感谢您愿意为申请人做推荐人。
请您在背面栏中对申请人以往科研工作及学术水平、科研工作能力等作出评价,请亲笔书写推荐信,信封密封推荐信后在密封处签名,并按上面的地址将本《专家推荐信》退回给申请人。
如推荐内容与申请人实际情况不符,弄虚作假现象,经查证属实的,取消申请人录取资格,同时停止接收该专家以后的任何推荐信并计入学院推荐专家黑名单。
(以下栏目由推荐人填写)
推荐人姓名
推荐人职务或职称
推荐人工作单位
推荐人与申请人的关系
推荐人电话推荐人传真推荐人邮箱
推荐意见(请亲笔书写)
推荐人签字推荐日期。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与实践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是指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是在全国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该招生方式不同于硕士生的推荐免试生和考研生两大类,而是由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组织面试、笔试等考核方式,通过考核后进入导师选择环节,最终确定被导师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本文将从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的实践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实践效果目前,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招生方式下,研究生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其所在学科领域特点,定向招收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实际发展需要,提高招生质量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存在问题尽管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有诸多优点,但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重复,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面试流程复杂,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给考生及招生单位带来很大的负担;招生门槛高,许多优秀的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未能进入面试,导致人才流失。
此外,该制度的实施为学生和导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招生过程中出现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解决对策要解决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评价标准的统一性,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标准,避免评估的主观性;二是创新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避免因为考核方式单一而导致的评价不准确问题;三是减轻考生和招生单位的负担,改进考核流程,以提高效率和检查质量,应用信息技术等手段,降低面试流程的时间与成本;四是鼓励优秀学生参加面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拔途径,以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最后,应该引导学校和导师在招生过程中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竞争的公正性与透明性。
综上,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是高等教育自主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学校招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博士生的招生质量,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学校决定在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中试行“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突出选拔优秀生源,注重考核申请者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和培养潜质,体现学科、导师在博士生招生中的学术主导作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非定向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申请者无需参加学校博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
全日制非定向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入学前必须把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转入学校,毕业后参加双向选择就业。
第四条本办法包括个人申请、学科初审考核、学院拟录取、审批等环节。
第二章个人申请第五条报名条件。
申请者除满足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外,还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国外、境外所获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2)全日制在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申请,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申请。
第六条网上报名。
申请者应参照当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及导师名单,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报名系统中进行报名。
第七条提交申请材料。
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报考学院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包括:(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2)本科和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3)本科和硕士课程成绩单(需加盖就读学校课程成绩管理部门的公章);(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研究报告等);(5)相关学科专业两个专家的推荐信;(6)个人简历;(7)个人陈述(不少于3000字);(8)获奖证书、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及其它学术成果的证明材料复印件;(9)相关反映英语水平的材料,如:TOEFL、GRE、雅思、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等的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南开大学2019年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拨
实施细则
根据《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拨指导意见》的精神,本着导师自愿的原则,采取“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的招生名额与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名额统筹使用,占导师招生指标。
现就具体申请、审核、考核的办法规定如下:
一、申请资格
1.文学院按照学校规定及导师意愿开展“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具体能够招收“申请考核制”考生的导师名单,请参见9月份在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2019年文学院博士招生目录》中的备注信息,考生需在“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报名时选择考试方式为“申请考核制”。
2. 文学院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资格要求与学校一致,根据《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拨指导意见》第五点,申请条件如下:(1)基本要求:符合《南开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说明》中的博士报考条件;
(2)外语水平要求:
A.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须符合以下任一项。
a、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六级成绩425分及以上)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四级成绩550分及以上);
b、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
c、IELTS(A类学术类)成绩6分及以上;
d、GRE成绩1300分及以上(新标准260分及以上);
e、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我校特制定了“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期吸引更多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子加入到研究生培养的行列中来。
以下是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具体内容:一、招生学科和研究方向1.电子信息工程1)通信与信息系统2)集成电路与系统3)数字信号处理与通信系统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计算机应用技术3)计算机系统结构3.控制科学与工程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4.管理科学与工程1)管理科学与工程2)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3)物流管理与工程5.土木工程1)结构工程2)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3)交通工程6.环境科学与工程1)环境科学2)环境工程3)环境科学与工程7.艺术学1)艺术设计2)音乐学3)戏剧与影视学8.文学1)我国古代文学2)我国现当代文学3)外国文学9.历史学1)我国古代史2)我国近现代史3)世界历史10.哲学1)逻辑学2)伦理学3)美学以上为我校2024年招生的博士研究生学科和研究方向,具体的招生名额和导师信息可关注我校招生办公室的通知。
二、考核方式我校将采取“申请-考核制”来选拔招生博士研究生。
具体流程如下:1. 笔试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笔试,笔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考试成绩满足我校录取要求的考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2. 学术面试笔试合格的考生将参加学术面试,面试的内容包括考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潜力以及研究计划等。
3. 综合评价学术面试结束后,由我校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的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三、申请条件1.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或具有与硕士研究生学位同等学力的申请人;2. 申请人必须有较好的学风品德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3. 申请人必须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4. 申请人必须熟悉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表身份证号姓名申请学院申请学科专业考生单位最后学位及时间最后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院制表2015年12月填表说明一、本表采用A4纸完整打印, 寄(送)至申请专业所在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进行审查。
二、申请部分由申请人完整填写,内容力求详尽,如无该项情况,应写明“无”。
三、涉及人事档案考核项的申请人,相应栏必须有所在单位意见。
四、其他考核部分无需申请人填写。
五、本表需附全套申请及考核材料,全部用A4纸张印制,所附材料包括:1.《2016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份(网报成功后通过报名系统双面打印并签名);2.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2份(均须专家本人签字,且提供其职称复印件各1份);3.体格检查表1份(市级三甲以上医院的体检结果,可使用三甲以上医院的体检表);4.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能如期毕业的研究生学籍证明)。
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报考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本条不适用于“硕博连读”研究生;5.“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认证报告”1份;6.硕士阶段成绩单1份(须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也可从人事档案中提取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7.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复印件1份;8.本人签名的科研经历简介及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计划(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不少于3000字);9.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具体包括:TOEFL,GRE,雅思,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WSK(PETS 5);10.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六、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