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级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7.79 KB
- 文档页数:8
GJB 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总装备部合同管理办公室2012.8前言国家军用标准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已于2011年12月25日发布,2012年4月1日实施。
GJB 546B针对军用电子元器件生产活动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质量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对研制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作出了规定。
该标准与军用电子元器件产品规范密切配合,改变以产品考核为控制质量主要手段的局面,着眼于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是电子元器件承制单位建立生产线,编制并实施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依据,也是鉴定机构对生产线实施质量认证审核的依据。
为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帮助各元器件科研生产单位及时掌握、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合同管理办公室质量组组织编写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标准理解与实施指南》。
本指南第1、2、3章描述了条款的理解要点,第4章描述了各条款的实施要点,体现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但为实现对产品形成的源头,即设计过程实施控制的目的,还应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其要求执行GJB 9001B-2009中7.3的有关规定。
除此之外,产品的交付和服务也应该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
《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对使用者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的要求,提高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电子元器件 electronic parts (2)3.2 鉴定机构 qualifying activity (2)3.3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2)3.4 生产批 production lot (2)3.5 返工 rework (2)4 要求 (3)4.1总则 (3)4.2组织机构与职责 (4)4.3培训 (8)4.4文件控制 (7)4.5技术秘密 (12)4.6生产流程图 (11)4.7工作环境 (12)4.8生产过程控制文件 (12)4.9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控制 (15)4.10统计过程控制 (17)4.11失效分析 (18)4.12纠正措施与改进 (21)4.13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28)4.14采购 (24)4.15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27)4.16分承制方控制 (28)4.17产品防护 (30)4.18质量保证 (31)4.19更改控制 (32)4.20内部质量审核 (34)4.21宇航要求 (36)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1 范围理解要点:(1)对GJB 546B-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使用范围作了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6105 QJ 3283—2006宇航用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magnetism relays of spaceborne 2006-12-15 发布2007-05-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QJ 3283-2006I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1)3.1 总则 (1)3.2 材料 (1)3.3 电磁线 (2)3.4 设计和结构 (2)3.5 洁净处理和微粒检查 (6)3.6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 (6)3.7 温度冲击 (6)3.8 介质耐电压 (6)3.9 绝缘电阻 (6)3.10 电性能 (6)3.11 密封 (7)3.12 振动 (7)3.13 内部潮湿 (7)3.14 运行 (7)3.15 磁干扰 (7)3.16 冲击 (7)3.17 稳态加速度 (7)3.18 过负载 (7)3.19 耐焊接热 (8)3.20 盐雾 (8)3.21 可焊性 (8)3.22 中等电流 (8)3.23 寿命 (8)3.24 引出端强度 (8)3.25 线圈寿命 (8)3.26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8)3.27 真空冷热浸 (8)3.28 真空冷焊 (8)3.29 标志 (8)3.30 玻璃绝缘子 (9)QJ 3283-2006II3.31 加工质量 (9)3.32 贮存寿命 (9)4 质量保证规定 (9)4.1 检验分类 (9)4.2 检验条件 (9)4.3 计量校准系统 (10)4.4 筛选 (10)4.5 鉴定检验 (10)4.6 批验收检验.........................................................................................................竉摬,塤竉抺12 4.7 批失效的处理 (13)4.8 检验方法 (13)5 交货准备 (27)5.1 防护包装 (27)5.2 装箱 (28)5.3 标志 (28)5.4 数据文件 (28)6 说明事项 (30)6.1 预定用途 (30)6.2 宇航级元件零件号 (30)6.3 订货文件内容 (30)6.4 承制方提供的服务 (30)6.5 交收检验 (30)QJ 3283-2006III前言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目录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7)历史 (7)目标 (7)有关认证的说明 (8)引言 (9)0.1总则 (9)0.2质量管理原则 (9)0.3过程方法 (9)0.3.1总则 (9)0.3.2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 (10)0.3.3基于风险的思维 (11)0.4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1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1)1范围 (11)1.1范围—汽车行业对ISO9001:2015的补充 (1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2.1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 (12)3术语和定义 (12)3.1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12)4组织环境 (14)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4)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15)4.3.2顾客特定要求 (15)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5)4.4.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15)4.4.1.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15)4.4.1.2产品安全 (15)4.4.2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 (16)5领导作用 (16)5.1领导作用和承诺 (16)5.1.1总则 (16)5.1.1.1公司责任 (16)5.1.1.2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16)5.1.1.3过程拥有者 (16)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6)5.2方针 (17)5.2.1建立质量方针 (17)5.2.2沟通质量方针 (17)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7)5.3.1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 (17)5.3.2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17)6策划 (18)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8)6.1.1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18)6.1.2组织应策划: (18)6.1.2.1风险分析 (18)6.1.2.2预防措施 (18)6.1.2.3应急计划 (18)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9)6.2.1组织应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建立质量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687-2011条文说明制定说明《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687-201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4月2日以第968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生产企业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出了解释。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总则1.0.1 近年我国食品质量屡受质疑,影响经济发展及国家声誉。
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不仅传统的、产业化的食品工业已采用了洁净室技术,订有洁净级别,而且快餐、正餐的餐饮业,也在走向产业化。
产业化生产的质量保证核心是生产环境,必须营造空气洁净微环境,否则产业化、大规模则无可能。
但是目前国外也没有完整的像本规范拟定的内容这样的标准,一般是参考美国航天局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HACCP”标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ISO 2200“国际食品安全论证”。
我国虽有20个强制性国标食品GMP,但只有少数标准对车间洁净度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如《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 16330规定,该厂清洗车间的空气洁净度要求10万级厂房,灌装车间应为1000级洁净厂房或局部100级背景万级的生产线。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规定,该厂灌装车间要求洁净度级别达1000级。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规定生产保健食品片剂、胶囊、丸剂及不能最终灭菌的口服液,生产厂房要求10万级。
但是除了洁净级别外,对整个洁净环境缺少综合性的要求和措施。
所以订立涉及整个生产环境并突出空气洁净措施为保障条件的建筑技术规范实为必要。
宇航级产品标准
宇航级产品标准涉及多个领域,具体标准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和应用领域。
例如,在食品领域,宇航级食品是指按照宇航食品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生产的食品,应按照GB/T 19001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绩效,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应按GB/T 27341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将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而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关于宇航级的标准有GJB 191B-2009《含宇航级云母固定电容器通用规范》、GJB 244B-2021《含宇航级的薄膜固定电阻器通用规范》等,涉及到器件封装、工作温度、电流密度、镀涂工艺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1.目的、适用范围和内容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与定义 (4)4.认证范围、认证依据、风险等级 (5)4.1认证范围、认证依据 (5)4.2 风险等级及不同风险等级专业类别审核要求 (6)5.申请评审和审核策划 (6)5.1 申请评审 (6)5.2 审核方案策划 (11)6. 初次认证审核 (13)6.1现场审核准备 (13)6.2 一、二阶段审核要求 (15)6.3 审核准备会及首次会议 (18)6.4 检查记录要求 (19)6.5 现场审核实施 (20)6.6产品的安全性验证 (22)6.7审核组的内部沟通及形成审核发现 (23)6.8 证书确认件内容描述 (24)6.9 末次会议 (25)6.10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26)6.11问题/不符合项的跟踪 (26)6.12材料归档/上报 (26)6.13 审核结束后参与审核方案的再策划 (26)7.监督活动 (26)7.1监督活动方案管理 (27)7.2监督审核活动 (27)7.3每次监督审核的必审内容 (27)7.4监督审核对产品安全性验证 (28)7.5监督审核不符合项采取措施时限 (28)7.6监督结果评价 (28)8.再认证审核 (28)8.1 可能需要进行一阶段的审核 (28)8.2 对上一周期运行绩效的评价 (28)9.变更审核 (28)10.初级生产和食品链与加工过程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的审核(H) (28)10.1审核方案编制 (28)10.2审核组专业审核员的要求 (28)10.3对非食品生产企业的基础卫生条件要求 (29)11.实验室审核指南 (29)11.1食品企业实验室的管理文件 (30)11.2食品企业实验室的管理活动 (30)11.3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30)1.目的、适用范围和内容为满足与FSMS/HACCP和QMS(食品行业)有关的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的要求,规避认证风险,指导认证管理人员、审核员按照程序要求实施认证活动,特制定本指南。
GJB 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总装备部合同管理办公室2012。
8前言国家军用标准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已于2011年12月25日发布,2012年4月1日实施。
GJB 546B针对军用电子元器件生产活动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质量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对研制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作出了规定。
该标准与军用电子元器件产品规范密切配合,改变以产品考核为控制质量主要手段的局面,着眼于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是电子元器件承制单位建立生产线,编制并实施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依据,也是鉴定机构对生产线实施质量认证审核的依据。
为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帮助各元器件科研生产单位及时掌握、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合同管理办公室质量组组织编写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标准理解与实施指南》。
本指南第1、2、3章描述了条款的理解要点,第4章描述了各条款的实施要点,体现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但为实现对产品形成的源头,即设计过程实施控制的目的,还应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其要求执行GJB 9001B—2009中7。
3的有关规定。
除此之外,产品的交付和服务也应该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对使用者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的要求,提高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目录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
1 电子元器件 electronic parts (2)3。
2 鉴定机构 qualifying activity (2)3。
3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2)3。
4 生产批 production lot (2)3。
2023年·第06期45航天工业管理王俊伟等*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航天系统级产品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产品成熟度是对产品在研制、生产及使用环节等全生命周期所有技术要素的合理性、完备性以及在一定功能、性能水平下质量稳定性的一种度量。
产品成熟度等级是指对产品成熟度进行度量和评测的一种标准。
它是为提升航天产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通用性,以更加适应航天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研制发展趋势,提供针对航天产品的一套切合可行的通用性度量。
现有航天产品成熟度评价方法和标准主要针对单机级产品,此外在航天工程实践中也陆续开展了针对地面设备、卫星及共用平台、航天元器件、火箭发动机等特定产品的产品成熟度模型及方法研究。
而针对航天系统级产品,在不能简单套用单机级产品成熟度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需要开展体系化的通用性成熟度理论方法研究。
一、航天系统级产品成熟度定义按照结构层次,航天产品硬件主要分为系统、分系统、单机、组件、部件和零件。
航天系统级∗其他作者:王萌、刘瑜(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朱雄峰(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杨超(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3年·第06期46航天工业管理产品主要指卫星、飞船、火箭等,研制工作涉及系统结构、分系统、单机、零部件等产品层次。
对于系统级产品评价内容的权衡相对更加复杂,且其内部的单机产品成熟与否对系统级产品的成熟度状态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研究系统级产品成熟度时,不仅要结合研制进程从整体角度考量其具体成熟度状态,还必须将其内部单机的产品成熟度纳入考虑。
面向航天系统级产品成熟照单机产品成熟度的等级划分,对系统级产品成熟度等级建立映射关系,如图1所示。
在系统级产品成熟度的每个等级中,将对应产品研制阶段的关键工作作为各等级的核心标志内容,应用典型成熟度评价方法,给出确定的系统级产品成熟度的评价等级定义(见表1)。
参照单机产品成熟度的等级划分,系统级产品成熟度分为7级,对应产品状态是原理度的研究背景,将试验鉴定作为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遵循系统级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以“方案论证—初样研制—正/试样研制—首飞—多次飞行—状态固化—批生产”为关键链条。
什么是HACCP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它是一种对食品安全危害予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方法,也是一个确保食品生产过程及供应链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污染的安全管理工具。
HACCP关注的焦点是整个食物链的安全危害,即从原料、中间产品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和管理控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为了保证宇航员对方便食品“零缺陷”质量的需求和弥补传统食品安全控制方法的不足创建了“HACCP原理”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当时,美国皮尔斯堡公司、美国宇航局和美国陆军那提克研究所三个机构联合提出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概念;1971年,在美国的国家食品保护会议期间,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被公布于众,并于1995年率先在水产品行业形成法规。
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属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和公布了《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并推荐其作为世界各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准则。
目前,HACCP在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界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制定了自己的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相应法规,并应用它对本国和进口国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进行管理和控制。
食品企业实施HACCP的意义当今社会,随着食品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新化学品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食品污染所导致的人体危害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食品安全提出高要求更是受到广泛重视。
HACCP的产生正是这种趋势下的自然结果。
HACCP体系强调从食品生产的原料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监控。
它的目标是,通过对食品链每个环节的危害分析和控制实现最终产品符合食品检验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级,初步建立了以卫星公用平台、运载火箭基本型、武器型号平台和通用产品为基础的型号系统集成研制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专业为主导的产品队伍、产品化技术和管理队伍[1]。
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全面推进新时期产品化工作,部署了新时期产品化总体要求,明确了标准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形成与航天型号发展相适应的产品化工作管理新模式[2]。
过去十几年在产品化工作实施中总结固化了多项标准成果,可以满足现阶段产品化工作的基本需要,但随着产品化迈入发展新时期,现行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工作模式,存在现行标准层级有待提升、标准覆盖范围有待扩展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产品化标准体系,作为新时期产品化标准建设工作的顶层指导,为后续型谱建设、成熟度提升、货架建设与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规范化指导,深入推进产品化工作实施。
一、产品化标准现状分析2008年,航天科技集团以宇航产品型谱建设、宇航产品定型推进工程等计划为牵引,率先在宇航领域全面开展产品化工作[3]。
随着产品化工作深入推进,产品化标准等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愈发关键,初步建立了以产品型谱、产品成熟度为核心的产品化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固化形成了若干个标准成果[4]。
在航天科技集团《型号用标准分类目录》“1.2产品管理标准”的“1.2.1产品管理基础标准”“1.2.2产品成熟度评价标准”“1.2.3产品规范编制与管理标准”“1.2.4产品数据包编制与管理标准”等章节的标准基础上,按照基础及通用要求、产品成熟度、产品型谱、产品货架建设、产品选用、产品数据管理等应用领域分类,梳理分析产品化相关现行标准。
经统计,涉及标准31项,其中,集团级标准17项,主要集中在基础及通用要求、产品成熟度、产品型谱、产品数据管理等方面;院级标准14项,主要集中在产品型谱、产品货架建设、产品选用等方面。
产品化工作在标准研究方面虽取得了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顶层统筹规划。
第5期2019年10月Vol.39No.5Oct2019机电元件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新版国军标GJB1515B-2017《固体继电器通用规范》简介杜月祥,钱渭,刘亚峰,宁治明,卢广宏,杨健,孙娜娜(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300)摘要:文章介绍了新版固体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制订背景、过程、实施情况,对国军标GJB15115B-2017《固体继电器通用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在贯彻实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固体;继电器;军用标准Doi:10.3969/j.issn.1000-6133.2019.05.014中图分类号:TN7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33(2019)05-0055-041概述我国军用固体继电器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和生产,当时主要生产的产品是非密封,产品没有通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产品技术条件进行研制和生产。
进入90年代后,根据国防工业发展和需求及国内军用固体密封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由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组织国内主要固体继电器研发和生产单位(北京半导体器件十一厂、国营第七九二厂、电子部第四十研究所、航天一六五厂)和电子部标准化研究所,在参考美国军用标准MIL-R-28750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固体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制订和发布了第一版国家军用标准GJB1515 -1992(固体继电器总规范》,标准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1992年06月30日发布,1992年12月31日实施。
该标准的第二版GJB1515A-2OO1《混合和固体延时继电器通用规范》(等同采用美军标MIL-R-28750C J989),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于2001年05月31日发布,2001年10月01日实施。
该标准的第三版(最新版)GJB1515B -2017(固体继电器通用规范》(等效采用美军标MIL-R-28750E,2008),标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于2017年09月12日发布,2017年12月01日实施。
GJB 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总装备部合同管理办公室2012.8前言国家军用标准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已于2011年12月25日发布,2012年4月1日实施。
GJB 546B针对军用电子元器件生产活动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质量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对研制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作出了规定。
该标准与军用电子元器件产品规范密切配合,改变以产品考核为控制质量主要手段的局面,着眼于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是电子元器件承制单位建立生产线,编制并实施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依据,也是鉴定机构对生产线实施质量认证审核的依据。
为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帮助各元器件科研生产单位及时掌握、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合同管理办公室质量组组织编写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标准理解与实施指南》。
本指南第1、2、3章描述了条款的理解要点,第4章描述了各条款的实施要点,体现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但为实现对产品形成的源头,即设计过程实施控制的目的,还应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其要求执行GJB 9001B-2009中7.3的有关规定。
除此之外,产品的交付和服务也应该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
《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对使用者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的要求,提高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电子元器件 electronic parts (2)3.2 鉴定机构 qualifying activity (2)3.3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2)3.4 生产批 production lot (2)3.5 返工 rework (2)4 要求 (3)4.1总则 (3)4.2组织机构与职责 (4)4.3培训 (7)4.4文件控制 (7)4.5技术秘密 (12)4.6生产流程图 (11)4.7工作环境 (12)4.8生产过程控制文件 (12)4.9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控制 (15)4.10统计过程控制 (17)4.11失效分析 (18)4.12纠正措施与改进 (21)4.13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26)4.14采购 (24)4.15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27)4.16分承制方控制 (28)4.17产品防护 (30)4.18质量保证 (31)4.19更改控制 (32)4.20内部质量审核 (34)4.21宇航要求 (36)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1 范围理解要点:(1)对GJB 546B-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使用范围作了说明。
宇航级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与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管理体系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基础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卫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不合格品和召回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管理制度和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记录和文件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宇航级食品生产企业的通用要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以及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宇航级食品的生产,以及对宇航级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73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 50687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3 术语与定义3.1 宇航级食品是指按照宇航食品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生产的食品。
4 管理体系要求4.1 应按照GB/T 19001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绩效,推动可持续发展。
4.2 应按GB/T 27341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将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5 基础设施5.1 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备与设施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5.2 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应分别达到GB 50687中食品工业洁净度I级、II级和III级的要求。
对于没有后续灭菌操作的工序,应在清洁作业区进行。
不同洁净度级别的区域应设置有效分隔并配有缓冲设施,应分别设置与洁净度级别相适应的人流和物流通道并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如设置人员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工作鞋或鞋套,专用物流通道以及废物通道等。
对于通过管道输送的粉状原料或产品进入清洁作业区,应设计和安装适当的空气过滤系统。
5.3 一般作业区应有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及时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通风设施应防止虫害入侵。
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应安装空调系统对车间空气流通进行有效控制,应确保空气从清洁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要求低的区域。
有粉尘、蒸汽、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区域应配备适当的排除、收集或控制装置。
5.4 厂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照明,车间采光系数应不低于标准Ⅳ级。
质量监控场所工作面的混合照度不应低于540lx,加工场所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x,其他场所不应低于110lx,对光敏感的区域除外;车间所用光源应不改变食品的颜色。
5.5 仓储设施5.5.1 应依据物料性质的不同分隔出不同的贮存场所,如原辅料库、食品添加剂库、内包材库、外包材库、半成品库、成品库、阴凉库、冷藏库、冷冻库、化学品库等;仓库内应根据需要标识待检区、不合格品区、合格品区;5.5.2 合格备用的物料应按不同批次分开存放;同一库房内不得存放相互影响风味的物料。
5.5.3 存储物品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应配备适宜的温、湿度控制和监控装置。
5.6 设备5.6.1 与原料、半成品、成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表面的材料应符合食品级要求。
5.6.2 用于生产设备、清洁食品接触面的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应经过除油、除味、除水等过滤净化处理;直接用于充填食品内包装的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还应经过除菌处理。
5.6.3 用于干混合的设备应能保证产品混合均匀。
对于杀菌、混合等关键设备应有运行状态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
5.6.4 生产设备电气、传动等系统的设计应易于维护和维持其良好的卫生状况;用于暂存物料的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5.6.5应有专门的区域贮存设备备件,以便设备维修时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备件;应保持备件贮存区域清洁干燥。
5.6.6 应避免使用螺丝固定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零件;需要润滑的部位应使用食品级润滑油,且应有防止润滑油混入食品的设计。
5.6.7设备保养和维修期间,应暂停设备所处区域的生产活动;保养和维修后的设备,在使用前,应再次验证或确认,确保保养和维修的行为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各项性能继续满足工艺要求;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移出车间,不能及时移出的应有明显标识。
5.6.8 每次生产前应对设备状态进行确认;生产期间发生设备故障的,应及时排出故障并记录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产品批次。
5.6.9 用于测定、控制、记录的监控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等,应定期校准、维护,并有明显标识,确保准确有效。
6 卫生管理应符合GB14881的相关规定。
6.1 卫生管理制度6.1.1 应制定班前、班后及生产过程的卫生监控程序,监控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工器具、物料等,记录并存档监控记录。
6.1.2 应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适宜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计划表,保证所有区域均被清洁;应确保清洁人员的数量能完成清洁和消毒计划的内容;所有清洁人员应保证良好的培训,清楚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对关键控制环节、重点区域应保证足够的清洁和消毒频率;应对清洁和消毒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并存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洗涤剂和消毒剂的品种、浓度、作用时间、应用范围等。
6.1.3 应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选择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应对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6.1.4 对需要保持干燥的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的清洁应采用如下措施:a)采用适合于场所和设备的干式清洁流程;b)可拆卸的零部件应拆卸后搬到专区清洁;c)不可拆卸且无法采用干式清洁的部位,应采用可控的湿式清洁,并确保清洁后能恢复环境和设备的干燥状态,防止微生物孳生和污染。
6.1.6 使用就地清洗操作(CIP)时,应对清洗效果进行验证。
6.2进入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应能有效遮挡个人衣物和裸露皮肤,手腕、脚踝及脖颈处应有束口;清洁作业区应穿连体工作服或一次性工作服;工作帽应完全包裹头发,头发较长的人员可辅以发网约束;口罩应盖住口鼻;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等不应在指定作业区以外穿着,不应在不同洁净度级别的区域混穿。